APP下载

“礼”与“法”在乡土社会治理中的较量与嬗变*
——磁性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教学设计

2022-11-28田新柱

学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礼治乡土中国秋菊

□ 田新柱

【指导思想】

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有严密的逻辑,能够用精确的定律、定理、公式、表格和数据精准推理事物规律及变化;语文则包罗万象,纷繁芜杂,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应用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征。而且,语文教学过程及效果也很难像数理化一样精准量化。因此,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须挖掘学科和教材的魅力,让精彩的课堂和学科活动像磁铁一样使师生沉浸于其中,这就是“磁性语文”提出的缘起。

鸡蛋从外面敲开是食物,从里面啄开是生命。磁性语文就是要激活语文的内在磁力,激发出师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让语文学习成为师生生命的本能和自觉。磁性语文教学主张是基于杜威兴趣核心观点和米哈里沉浸(心流)理论而提出的师生双方借助教材、项目、活动等路径,通过充满趣味、魅力和磁力的情境体验逐步形成主动、自觉、热爱、痴迷学习语文的教学理想。

“磁性语文”提倡项目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项目式教学具有实践建构、深度学习和团队合作等特点。其实践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项目式学习过程是一个在情境中亲自实践体验并解决问题的自主建构过程。其问题设计一般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解决路径也必然大致连续完整。在活动进程中,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又会激发更高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和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磁性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能够使师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浓厚、目标明确、全神贯注、忘我投入,并产生持续强烈的愉悦感。

什么样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更具有磁性?一是让学生共情。通过精选研讨材料,创设仿真情境,激起学生的真实情感,让课堂成为文本-教师-学生情感共振的磁场。二是让学生思辨。通过巧设项目活动,制定任务驱动,激活并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激荡的磁场;三是让课堂生成。通过分组合作研讨,思维碰撞争鸣,加之教师的充分准备和预设必将积极促成教学效果的自然生成,让课堂成为师生研究语言思维并实践运用的磁场。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案例,深化对《乡土中国》中几个相关核心概念的理解;并运用这些核心概念观照基层治理中的现实问题。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长老统治、礼治秩序等传统乡土社会的治理状态迁移到现代社会进行比较思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相传他多次向老子问礼,希望改变礼乐崩坏的局面,借周礼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也希望人人以礼行事,打造和谐社会。那么,在孔子眼里,礼究竟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算是合乎礼?孔子认为礼本乎心;为人处世要约之以礼,克己复礼;社会治理要依照礼来实行。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乡土社会形成了长老统治下的礼治秩序,这种礼治秩序在社会现代化演进中正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礼与法在乡土社会治理中的较量与嬗变。

【设计说明】由阐述孔子对于“礼”的重视、思考和影响入手,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对礼治思想影响和变迁的极大兴趣,顺势带出学习任务。

二、案例研讨

(一)先贤故事——尊崇礼制,守礼胜命

任务:从先贤故事中体会古人对“礼”的尊崇和坚守。

PPT出示故事梗概:

子路结缨——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太子蒯聩发动政变,子路明知危险,还义无反顾地进城。子路在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石乞用戈刺中倒在地上,鲜血直流,帽缨也断了。子路认为“君子死,冠不免”,他挣扎起来不是赶紧拿武器逃命,而是从容地整理帽子。他刚系好帽缨,就被敌人趁机砍死了。子路本来可以不顾帽子,保命要紧;可他坚持遵循礼的要求,结果在用手结缨时丧失机会而身亡。

曾子易箦——曾子病危卧在床上,在墙角落里端着蜡烛的童仆说:“您铺的这张席光洁华丽,这是做大夫的才能够使用的呀!”曾参听到了,马上叫他的儿子曾元扶他起来,换掉这张席子。曾参说:“你还不如童仆爱我啊。君子爱别人按道德标准去做,小人爱别人才会没有原则地顺从和迁就。我现在能合乎道德准则而死去,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曾元赶紧搬动曾参的虚弱的病体换下来那张席子,结果曾参还没躺好就去世了。

活动一:读了以上两个故事,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子路为什么把戴好帽子这种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看得比他的性命都重要?

2.曾子都快要死了,为什么还坚持挣扎着换掉不合自己身份地位的席子?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参考示例:

上面这两个先贤的故事意在告诉大家:在我国古代,“礼”是最重要的东西,它比生命还重要。“礼”重视身份地位和与之相对应的衣食住行规制、言行举止标准。在这两个故事中,子路、曾子都是以身护礼的榜样和模范。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讲,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很让人费解的;但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们把遵守礼节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在崇尚礼治秩序的传统乡土社会,人们把他们对“礼”的坚守胜于生命行为作为世代学习的楷模。

(二)小说情节——敬畏礼治,讲仁求义

任务:从朱先生和冷先生调解白鹿两家争地风波一事感受乡土社会中的礼治观念和无讼思想。

PPT 出示小说《白鹿原》中白鹿两家争地情节概述:

李寡妇以地抵押向鹿子霖借贷。后来听说白嘉轩买地出价高,就背着鹿子霖找冷先生做中人把同一块地卖给白嘉轩,用地款还了鹿子霖的借贷。签字画押后,白嘉轩见鹿子霖在那块地上耕作,为此白鹿双方从口角到动手撕打并引来两家近亲斗殴,很快演变为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之间界限分明的群殴,惊动了全村老少。最后冷先生及时赶到暂时解了围。

白嘉轩手中有地契,认为自己占理,决定向县政府投状,鹿子霖那边也准备起诉。白嘉轩到县衙投诉,回家路上拐到白鹿书院找他姐夫朱先生,希望朱先生能给知县打个招呼,这样一来打赢官司更是胜券在握。朱先生早已了解到此事,假意说已经替他写好诉状,让他回家后拆看。不料打开后发现上面是“致嘉轩弟:倚势恃强压对方,打头诉讼两败伤。为家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白嘉轩没主意,又请教冷先生。冷先生看完却说自己这里也有一封信,内容字迹和白嘉轩手里的一模一样,只不过题头改成了“致子霖兄”。在冷先生主持下,最终两家化干戈为玉帛,把土地还给了李寡妇,两人还各自拿出一些钱和粮食接济她。这起纠纷和平落幕,冷先生和朱先生的调解作用功不可没。滋水县令古德茂对这起纠纷化解大为感动,决定树一块石碑,批为“仁义白鹿村”。

活动二:学生阅读了解以上故事情节,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1.朱先生是白嘉轩的姐夫,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内弟打这场已经胜券在握的官司?白嘉轩明明有理,而且手中有地契,为什么最终还是撤诉了?

2.用当代眼光看此事件,产生纠纷的原因在于李寡妇,为什么斗殴双方都没有追究她的责任,反而把那六分水地归还给她,还都白送给她一些粮食和银元?

3.朱先生和冷先生调解白鹿两家争地风波并没有去判断两家的是非曲直,为什么还受到县令和众人的一致好评?请结合《乡土中国》相关阐述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参考示例:

过去乡民产生矛盾纠纷,不注重律法,更看重情理,而族长乡绅和有名望的人士维持乡村秩序也更注重礼治。维护礼治规范主要靠的是渗入骨髓的传统习惯,它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适应。白嘉轩和鹿子霖打官司无论谁赢,双方都会在乡间落下话柄,即使赢了官司,也一样会输了道义。所以乡土社会出现纠纷以长老调解为主。

李寡妇虽然是这场纠纷的始作俑者,但是从情理上看,她生活艰难,属于弱者,白鹿两家对于弱者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在道义上占据了高位。

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内心认同和自觉遵守。乡村劳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有着代代相传的默认规则。乡民们从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对此早就谙熟于心,不管是否合理都觉得当然如此。长久的教化早就使之内化为自然习惯。维持礼俗之力不靠身外的官职权势,而在各人的道德良心。故而这种礼治秩序特别注重修身、内省、克己、随俗。不打官司,用道义调解,乡村社会无讼而治,乡民自治,正是县令所乐见的理想状态。

(三)电影透视——礼法之间,尴尬两难

任务:从秋菊打官司的心态变化中感受乡土社会中的礼治观念和无讼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以及法治进入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PPT出示电影《秋菊打官司》故事梗概:

秋菊的丈夫庆来想在自家田地里盖一个蔬菜棚,村长说政府有文件不允,没有批准。庆来气得骂村长“下辈子断子绝孙还抱一窝母鸡”,村长气急败坏,一怒踢伤庆来。怀孕的秋菊带着诊断证明,去找村长评理。村长不认,秋菊挺着大肚子到乡政府告村长。经李公安调解,村长同意赔钱但就是不肯道歉,还把赔的钱当着秋菊的面丢在地上。秋菊继续到县、市公安局告状,都得不到想要的说法,最后到市中级法院上诉,法院派人来调查庆来的伤情。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叫来在外村看戏的村民,大家夜里冒着大风雪把秋菊送到医院,秋菊顺利生下一个男孩,秋菊非常感激村长,孩子满月时诚恳地去请村长来吃喜面。村长正准备去秋菊家,警车来了,以伤害罪将他带走,秋菊尴尬地去拦警车。

活动三:请大家在了解以上电影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思考并讨论下面4个问题:

1.庆来骂村长下辈子断子绝孙,村长为什么那么生气以至于踢伤了庆来?

2.村长手中的权力是什么权力?秋菊他们家和村长在冲突中各自追求的什么“理”?

3.村长为什么不让秋菊看文件?秋菊告村长要的说法是什么?李公安的调解是依据法治还是按礼治?村长内心不服为什么却还按李公安的意见赔给秋菊家200块钱?

4.秋菊亲自去请村长喝孩子的满月酒意味着什么?警车带走村长又意味着什么?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参考示例:

庆来恼恨村长不批地骂他断子绝孙,这对村长来说是极其严重的侮辱。因为村长有4 个女儿却没儿子。村长踢伤庆来裆部,是要庆来也断子绝孙。《乡土中国》中提到“父系小家族”重男轻女,一方面是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具有延续香火祭祀和传宗接代的宗教文化性质。

通过回忆《无为政治》一文可以明确,村长手中既有官方赋予的横暴权力,也有村民默认的同意权力,同时因受村民尊重且年龄稍长,他身上还残留有长老权力的惯性。法理社会讲究“合法违法”,而礼俗社会看重“情理是非”。秋菊占法理,而村长占情理。

秋菊要看文件,村长认为秋菊不信任自己,让自己没面子,所以生气不让她看。秋菊告村长要的说法是村长打了人要赔礼道歉,也跟面子有关。李公安的调解则是有礼有法,以礼为主。他自己买点心给秋菊,却假托村长表达歉意,借此维护双方的面子。这也是《无讼》中提到的调解技巧。村长内心认为自己占理,但依然接受李公安的调解方案赔给秋菊家200 块钱,这是给李公安面子。《乡土中国》一书里《名实的分离》这章解释的很清楚:所谓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

秋菊亲自去请村长喝孩子的满月酒意味着他们的纠纷达成和解。村长打了庆来,欠秋菊家一个说法;村长救了秋菊母子,秋菊一家欠村长一个人情:双方矛盾冲突以人情平衡的结局得以解决。这就证明了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诉讼,就是要维持一种乡民公认的情理公平正义的平衡。最后警车来带走村长,既说明法治社会代表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又隐含了对法律介入礼治传统后带来尴尬的担忧。未来会怎样?中国乡土社会会从礼治到法治还是礼与法相结合?费孝通先生非常看重中国的民族文化个性,他认为最好的局面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同学们可以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展望中国乡村治理的美好未来。

【设计说明】本环节通过三个案例由古而今,由理论到现实,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沉浸其中,一方面对礼治有了一个清晰立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对礼治秩序下乡村治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入到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之中。

三、梳理拓展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深入理解《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无讼等重要概念,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变迁和未来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课下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完成后面的探究题。

1987年,中专毕业的苏爱文分配到乡政府工作,也顺理成章成为他们苏村的包村干部。一天,苏村开磨坊的苏建国被电死了。他老婆死的早,撇下两个孩子。村主任叫苏爱文去和供电局交涉,赔偿苏建国家一大笔钱。苏爱文在调查中得知,村里光棍汉苏二娃欠磨坊的钱被苏建国痛骂了一顿,一恼之下在苏建国拉下墙外闸刀维修机器时从外面推上了闸刀,想吓他一下子,导致苏建国触电身亡。但是村主任让苏爱文保守这个秘密,只说是苏建国因漏电被电死。在村主任看来,苏二娃只是想出气,他傻了吧唧,并非蓄意害人,抓了他,他老娘就没人照管了;苏建国人死了,供电局赔了钱,孩子将来生活就有着落,反正供电局有钱,各得其所。如果苏爱文上报了实情,苏二娃作为肇事凶手就要坐牢,他的老娘就没人照料;供电局就不能赔苏建国钱,两个孩子无法生活。但是苏爱文认为凶手逍遥法外,责任推给供电局,不仅违背法律,而且坑骗国家,这样处理悖法不公。他心里很苦恼。

1.村主任为什么阻止苏爱文上报乡村命案调查真相?他处理这件事的依据是什么?

2.苏爱文在这件事上有什么看法?从乡村治理角度看,他和村主任的分歧根源是什么?

3.如果你是苏爱文,你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你又会如何处理?

【设计说明】对本堂课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小结,并布置材料探究题让学生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在具体案例和事件中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能力,延续项目活动的磁性效应。

附:

三个活动中小组代表发言评价量表

【总结思考】

语文学习是生活的积淀和再现,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重现有情有境的生活,将社会历史和艺术化的生活同语文课堂巧妙予以融合,必能产生强大的磁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多种思维,让师生在推演运用中沉浸其中,享受其中,师生的情感思维真正产生了碰撞和共鸣。

蔡可教授认为:“项目学习与我国语文课改有很强的适切性。在语文课程目标、学习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项目学习对于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语文项目式学习包含情境、主题、活动和成果四个要素,情境是坐标点,源于真实生活,基于学生认知,聚焦主题,设置活动,将阅读转化为言语实践任务驱动活动。这些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化零碎学习为整体实践,进入深度学习。其难点在于如何依据目标和材料生成成果。在语文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是学生背后的重要支撑,活动离不开教师提供的资源、预设、支架和工具。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源,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这堂课的设计分别运用了先贤故事、小说情节、电影片段、现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梳理情与理、礼与法在乡土社会治理中的较量与嬗变。这些案例中有厚重的内蕴静默在文字里,一旦密码被打开就会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攫住其注意力,进而俘获他们的心。

猜你喜欢

礼治乡土中国秋菊
秋菊成长记
世界上最大的树屋
秋菊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