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试验及农药残留分析

2022-11-28樊玉萍程雪绒张园园

食用菌 2022年6期
关键词:氯氰葡萄树盖菇

樊玉萍 杜 丹 程雪绒 张园园 丁 建

(1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咸阳 712100;2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安康 725021;3陕西省长青林业局,陕西汉中 72300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和缓解精神疲劳等功效。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单粗放,抗杂能力强;栽培原料来源广,可高效处理秸秆、枝条等农业废弃物;菌糠可直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充分利用果园空地资源,果园树冠遮阳,氧气充足,为大球盖菇生长提供适宜环境,减少搭建菇棚等设施成本。就地使用葡萄树修剪枝条作为栽培原料,可有效解决枝条乱堆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栽培废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有机肥料可直接施入果园,能够有效促进葡萄树生长。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二者互存互利,充分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是一种实现果菌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土地附加值,带动果区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地点及规模

试验示范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窑店街道陕西波尔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葡萄(葡小淘)种植基地,套种面积1 334 m(2葡萄园面积)。

1.1.2 试验地概况

“葡小淘”是陕西省西咸新区知名葡萄品牌,被评为陕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其面积约86 710 m2,种植阳光玫瑰、科瑞森、火焰无核、户太等近10个葡萄品种。葡萄园塑料棚长50 m,宽3 m,高6 m,拱形棚,自然通风;一个拱棚内套种一行大球盖菇。

图1 葡萄树下套种大球盖菇

1.1.3 菌株(种)及原料选择

供试菌株:XDQ−1,由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栽培原料:葡萄树枝条木屑、玉米芯、稻壳。栽培料配方:葡萄树枝条木屑55%,玉米芯24%,稻壳18%,石灰3%。每667 m2套种地用干料4.5 t,料含水量62%。

1.1.4 测定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SQ QUANTUM Access MAX(三重四级杆),液相联用仪Thermo UltiMate 3000,Agilent 7890BECD检测器。

图2 葡萄树下生长的大球盖菇

1.2 栽培方法

试验播种期为2021年10月30日。

1.2.1 原料堆制、发酵

将葡萄树枝条木屑、稻壳、玉米芯提前预湿,让其充分吸水。再加入石灰搅拌均匀,建成宽2 m,高约1.2 m,长度不限的料堆,打孔,当料温升至65 ℃时翻堆,继续发酵待料温升至65 ℃后再翻堆,大约10~14 d后发酵完成。

1.2.2 铺料、播种

栽培料发酵完成后,立即铺料播种。大球盖菇菌种每667 m2地用量为200~250 kg,采用单层菌种播种方式。

将畦面提前浇水预湿,铺料呈龟背形,宽80 cm,高约40 cm。将菌种掰成直径3~5 cm的小块,采用梅花形或者条形间隔播种,播种量为300 g/m2,菌块间距约5 cm,将菌种点播入培养料15 cm 深处,然后平整料面。播种结束后,覆土厚约3~5 cm。

1.2.3 发菌期管理

播种覆土后菌丝开始萌发生长,这期间堆温应控制在20~25 ℃,栽培料含水量为60%~65%。当堆温低于10 ℃时,应覆盖薄膜或者搭建小拱棚;当堆温高于25 ℃时,应揭开薄膜,棚外覆盖遮阳网,并在畦面打孔散热降温。

1.2.4 出菇期管理

播种50~60 d,待覆土层表面冒出白色菌丝,再过7~10 d 后即进入出菇阶段,此时应喷透水催菇,促进菌丝扭结成原基。出菇期温度应控制在12~25 ℃,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待菇床出现大量子实体时,应根据天气变化,补充水分,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促进子实体生长。

1.2.5 采收

当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柄硬实不空心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一手抓住菇体下部,另一手压住料面,轻轻扭转松动后再向上拔起。

1.2.6 复耕整地

最后一潮菇采收后将菌糠全部深耕还田,作为有机底肥。

1.2.7 农药残留检测

为做好葡萄树防菌防虫工作,葡萄园于2022年3月30日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螺虫乙酯及杀菌剂唑醚甲基硫菌灵。

在喷洒农药第3 天、第7 天分别采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检测方法参照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1]、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甲基硫菌灵及吡唑醚菌酯的检测方法分别为GB 23200.7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氟啶虫酰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2]、SN/T 4891—2017《出口食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3]、NY/T 1680−2009《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等4 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4]、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效益分析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葡萄园闲置土地和大棚设施,还能在葡萄生产管理空闲期提高果农经济效益,栽培后菌糠可直接施入葡萄园,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示范面积1 334 m2,每667 m2大球盖菇产量为1 132 kg,产值约1.7 万元,扣除菌种、培养料等成本3 600 元,生产管理过程中不额外雇佣工人,每667 m2地增加收益13 400元,相较于单一种植葡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2.2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农药残留分析

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后3 d、7 d分别采摘大球盖菇1.2 kg,检测子实体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甲基硫菌灵及吡唑醚菌酯含量。大球盖菇农药残留委托陕西省太阳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检测。经检验,所有样品中农药残留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甲基硫菌灵及吡唑醚菌酯均未检出,符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6]的要求。

表1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3 小结

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能充分利用葡萄树枝条、秸秆、稻壳等农业下脚料,实现农业产业循环,与棚内栽培相比,可减少大棚基础设施投入。此外,大球盖菇栽培方式简单,管理粗放,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无须额外提高人力成本。葡萄树喷洒的杀虫剂、杀菌剂对大球盖菇品质无影响,农药残留均符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6]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大球盖菇出菇期要采用吊挂喷淋设施喷雾水,始终保持料面湿润,还需要在畦床上覆盖杂草及遮阳网。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主要虫害是鼠妇,应当在拌料时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鼠妇。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经济效益显著,防治葡萄树病虫害所喷洒的农药对大球盖菇品质无影响,后期将进一步研究大球盖菇套种对葡萄品质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氯氰葡萄树盖菇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葡萄树结“智慧果” 亩产值可超3万元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葡萄树王年入3万
农科问答
葡萄树的卷须
两棵树的故事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氯氰菊酯降解菌DZS—3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