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非氏滴管输液滴速不稳的原因分析及配套感应器优化设计*

2022-11-28庄端端杨秋玲陈惠伶鲁秋香唐美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2期
关键词:输液器改进型滴管

庄端端 刘 慧 杨秋玲 陈惠伶 鲁秋香 唐美秀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呼吸内科,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2 长沙医学院

输液器是临床患者输送药液最常使用的医疗耗材,医护人员常通过观测莫非氏滴管滴速来调控输液流量大概范围,但实践中的输液速度受多因素影响并不能维持恒定,继而导致输液耗费时间与预估时间不一致,更有甚者因输液速度控制不稳而引发身体不适感以及各类不良反应[1]。国内有学者[2-3]进行实物研究,分析了静脉输液时影响滴速的主要客观因素。本研究为贴近临床实践,完整记录了受调查患者的输液过程,在控制同等输液体积和滴速的情况下,探索主客观因素对传统输液器、改进型输液器输液时间的可能影响,并分析不同输液器应用时输液时间的细微差别。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3月—2021年2月,对某院呼吸内科输液门诊4 117例输液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包括使用传统输液器的2 415例患者和使用改进型输液器的1 702例患者。纳入标准:年龄20~60岁;呼吸系统症状轻微且病情稳定;重要脏器无明确的功能障碍;单瓶输液过程无中断。排除标准:急性输液者;伴严重脱水和重症感染者;中途因不适而调整输液流速者。剔除标准:不配合完成数据采集者;未顺利完成输液过程者[4]。

1.2 输液过程 入组患者输液溶剂包括:5%葡萄糖、白蛋白营养液、20%甘露醇、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入组患者均由同科室护理人员完成穿刺操作,输液滴速均控制为40滴/min,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单瓶药剂(250ml)的输液全程,无意外中断情况。

1.2.1 传统输液器组:使用常规性同型号的莫非氏滴管。

1.2.2 改进型输液器组:莫非氏滴管配套滴速测量装置使用。医护人员可将莫非氏滴管嵌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槽体内,通过紧束橡胶进行紧束固定,然后打开开关,这时感应器可以感应到莫非氏滴管内滴落的液体,并将该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在单位时间内计算得出该莫非氏滴管内滴液的滴速,并将该信息输送到显示屏中进行显示,方便医护人员的读取。改进型输液器的设计图及实物应用图见图1~2。

图1 改进型输液器设计图

1.3 调查内容 项目团队设计数据调查及记录表,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客观影响因素(输液性质、输液瓶距进针部位高度、针头型号、溶液温度等)、主观影响因素(患者性别、年龄、患者药物过敏体质、患者输液时主要体位)。

图2 改进型输液器实物应用图

2 结果

2.1 不同情况下分别应用传统输液器和改进型输液器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比较 输液性质、输液瓶距进针部位高度、针头型号、溶液温度不同时,传统输液器组和改进型输液器组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性质、输液瓶距进针部位高度、针头型号、溶液温度对传统输液器组患者滴完250ml溶液所需时间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情况下分别应用传统输液器和改进型输液器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比较

2.2 不同临床患者分别应用传统输液器和改进型输液器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比较 患者性别、年龄、药物过敏体质、输液时主要体位不同时,传统输液器组和改进型输液器组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年龄、药物过敏体质、输液时主要体位对传统输液器组患者滴完250ml溶液所需时间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患者分别应用传统输液器和改进型输液器滴完250ml溶液的时间比较

3 讨论

临床输液作为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其滴速稳定性对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影响明显,不同年龄阶段、病理状态患者亦需根据耐受情况设置不同滴速。传统输液器通过莫非氏滴管目测来估计滴速,其实际滴速有极大不稳定性,误差过大将直接影响输液安全[5]。基于此点,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导致传统输液器滴速不稳的主客观因素,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数据显示,使用传统输液器者滴完250ml溶液时,输液性质、输液瓶距进针部位高度、针头型号、溶液温度、患者性别、年龄、药物过敏体质、输液时主要体位均为影响最终滴完时间的重要因素。输液性质与药物组分、溶媒种类、液体黏滞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40滴/min为绝大多数患者输注不同药物时的推荐安全滴速,虽然本研究人为控制了滴速,但受黏滞流体运动规律影响,其实际滴速将有细微差异,一般来说溶液浓度或黏滞系数增加时,单位体积药液滴数会明显增多,单纯控制滴数难以量化控制输液速度,久而久之叠加表现为时间长度的具体差异,尤其是化疗药物顺铂等,但是本研究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规药物,其黏滞系数总体差异相对较小。同时,输液过程中液面与穿刺点高度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溶液的势能大小,若势能与静脉阻力的差值较小,其输液速度也将明显降低。针头型号则直接影响到溶液的导出孔径,静脉阻力稳定情况下,孔径越大,单位时间内的输液体液也相对更多,滴完时间将明显缩短。溶液温度、药物过敏体质对滴速的影响可能与溶液温度刺激患者血管内壁,影响局部静脉阻力有关,具体原因需深入探究。但护理人员需高度重视药物过敏体质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风险,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血液回流受阻等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和年龄对输液滴速的影响依然与个体静脉阻力的细微差异有关,相对来说,青壮年男性患者静脉弹性较好、血液流动较快,静脉阻力相对较小,而女性血管细小且不直,血管壁脆弱且易穿破,这些均会间接影响输液滴速[6]。患者体位会显著影响输液滴速,一般情况下从高到低依次为:平卧位、穿刺同侧卧位、穿刺对侧卧位、半坐卧位、坐卧位,而患者在变更体位时期输液速度亦会发生改变,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输液患者卧位变换情况,并适当调整输液滴速,病以输液体积变化作为最终评估标准,从而保持持久的输液滴速稳定性。

组间比较发现,输液性质、输液瓶距进针部位高度、针头型号、溶液温度、患者性别、年龄、药物过敏体质、输液时主要体位不同时,两组患者滴完同等体积溶液的时间有显著差别。原因在于改进型输液器基于传统输液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激光感应探头可精准测量溶液速度和体积,从而量化把控单位时间的溶液输出体积。

猜你喜欢

输液器改进型滴管
滴灌浇花器
Cr5改进型支承辊探伤无底波原因分析
改进型自抗扰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牙签变星星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IWI美国分公司UZI PRO SB半自动冲锋枪改进型
俄罗斯赛加MK—107半自动步枪改进型
便携调温式输液器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介绍一种给猪打针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