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660MW前后对冲锅炉结焦分析及处理

2022-11-28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刘忠轩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金方舟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煤种熔点结焦

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刘忠轩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金方舟 王 建

近年来,为了降低燃料成本,国内各电厂普遍燃用经济煤种,多次出现燃用低熔点煤导致锅炉结焦严重的事件[1-5]。锅炉结焦将影响受热面传热,降低锅炉效率,严重时会迫使机组降负荷运行乃至停机。影响锅炉结焦的因素较多,由于各电厂炉膛结构、燃用煤种、运行方式、设备状况的参数不同,结焦原因也不尽相同。某燃煤电厂煤源以市场煤为主,煤源较杂,煤质变动较大,先后出现两次结焦情况,影响了机组正常运行。通过对入炉煤的化验检测,分析了导致两次结焦的主要原因,并通过针对性的运行调整基本解决了结焦对于机组运行的影响,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1 设备概况

某机组锅炉型号为B&WB-2091/26.15-M,系北京B&W公司设计的超超临界参数、螺旋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露天布置的π型锅炉,锅炉配有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锅炉设计煤种为淮南潘集烟煤,校核煤种为国投新集煤。锅炉尾部设置分烟道,采用烟气调温挡板调节再热器出口汽温。锅炉竖井下设置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锅炉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锅炉配有六台HP1063型磨煤机,正常运行时投运五台磨煤机,一台作为备用,每台磨煤机供一层燃烧器;燃烧器分三层对称布置在锅炉的前后墙,每层6只燃烧器,前后墙各18只,共36只燃烧器,配置B&W公司DRB-XCL型燃烧器及NOx喷口(OFA)。

DRB-XCL型燃烧器上配有双层强化着火的调风机构,从开式环形大风箱来的二次风分两股进入到内层和外层调风器,少量的内层二次风作引燃煤粉用,而大量的外层二次风用来补充已燃烧煤粉燃尽所需的空气,并使之完全燃烧。内、外层二次风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可以改变,其旋转气流能将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卷吸到煤粉着火区,使煤粉得到点燃和稳定燃烧。锅炉设计煤种见表1。

表1 锅炉设计煤种参数

2 结焦事件一

2.1 事件经过

受煤炭市场影响,该电厂于某月购入低熔点煤两批次共约2万t,当月26日采用炉外掺混的方式,低熔点煤与常用动力煤采用1:1方式加两台锅炉的中层磨。次月1日发现#2炉#3渣井结焦严重,挤压头部位有一长约2m、宽约1.4m、厚约0.4m的大型焦块,不得不采用人工捣焦的方式进行清理。由于焦块硬度过高,在碎渣机处较多焦块无法破碎,导致碎渣机堵塞。捞渣机挤压头频繁动作,仍然无法确保顺利排渣,不得不频繁进行人工捣焦。

2.2 原因分析

对两批次低熔点煤分别进行了灰熔点和灰成分化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灰熔点化验结果

煤的灰熔点作为煤灰颗粒开始熔融、烧结的重要特征温度,通常被用作评价煤种沾污、结焦倾向的判定依据,此外用于判别煤结焦特性的指数主要有碱酸比、硅比、硅铝比、综合指数等。各判别指数的判断界限见表4。

表4 结焦判别指数的界限

根据灰分化验结果计算了两批次煤的判别指数,结果见表5。

表5 低熔点煤结焦判别指数

从表5可以看出除硅铝比以外,其他结渣特性判别指数均为严重。

2.3 运行调整

由煤质分析可知,此次结焦主要原因在于煤质灰熔点较低,远低于锅炉设计煤种(>1500℃)。

避免结焦的关键在于降低燃用低熔点煤所处区域温度,进行了如下运行调整:一是后墙中、底层燃烧器的截面热负荷相对较低,后墙底层磨全部燃用低熔点煤,后墙中层磨采用1:1炉外预混加仓。二是增大两侧外二次风开度,降低燃烧烟气贴壁,减小侧墙壁面还原性氛围。三是加强锅炉受热面壁温监视,增大受热面的吹灰频次,保持受热面的清洁,降低受热面的黏结能力。

在进行运行调整后,锅炉结焦状况有明显改善,至两批次低熔点煤燃尽未发生大面积掉焦和生成大焦块事件,锅炉运行稳定,壁温未发生大的偏差。

3 结焦事件二

3.1 事件经过

电厂新进一批澳洲进口煤,从化验结果来看,该煤属于较为优质的烟煤。于当月18日1:40开始澳煤加#1、#2炉各仓。19日10:30发现#1炉有大块焦掉落至渣井内,落焦呈熔融状,挤压头反复挤压无法挤碎;其中#1渣井落焦数量多,焦块较小,#3渣井掉落一块大焦,焦块外部坚硬内部呈熔融状。19日12:00调整澳煤与煤场动力煤1:1加仓,对渣井进行人工清焦;20日9:50#1机组解列调停备用。

19日19:00发现#2炉捞渣机大量落渣堵塞,落渣呈熔融状,开启挤压头反复挤压清理,20日14:00开始停止澳煤上仓,改全衮矿动力煤上#2炉各仓;20日15:40大块焦块脱落至#2炉渣井,挤压头来回挤压清理,之后#2炉结焦情况有所缓解。24~25日配合盘煤,煤场堆澳煤削顶加#2炉E、F仓,25~26日#2炉再次出现较大焦块脱落至渣井。

3.2 炉内检查

#1机组调停后,28日对#1炉内结焦情况进行检查,前屏、后屏过热器下方未见挂焦,前后墙水冷壁未见挂焦及结焦痕迹;A侧水冷壁冷灰斗区域残余少量结焦,有多处小块结焦脱落后残余痕迹,与停炉前#1渣井频繁掉落小块结焦相符;B侧水冷壁上层燃烧器至燃烬风喷口区域残余大块结焦,焦块较薄,中层燃烧器至上层燃烧器区域有大块结焦脱落后残余痕迹,与停炉前#3渣井掉落的大块结焦相符。

3.3 原因分析

出现结焦状况后,怀疑此批澳煤灰熔点偏低导致炉膛结焦。根据上述掺烧低熔点煤的经验,采取的调整措施如下:一是仅在底层磨一仓燃用澳煤,暂停其他仓澳煤加仓。二是降低两侧燃烧器二次风旋流强度。三是调整二次风门开度,开大靠近侧墙燃烧器二次风门。

次月10日6:00,#1炉底层磨一仓上澳煤,11日9:30观察螺旋水冷壁壁温测点出现偏差,判断有可能出现结焦情况,随后渣井开始出现焦块,验证了结焦的判断。通过上述调整,未能解决结焦问题。

此次掺烧澳煤的结焦原因与掺烧低熔点煤不同。为寻找燃用澳煤结焦的原因,对澳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和灰成分分析,同时化验了燃用澳煤前的衮矿动力煤以及焦块作为对比。煤质分析结果见表6,灰成分分析结果见表7。

表6 煤质分析结果

表7 灰成分分析结果

从表6数据来看,澳煤为较为优质的烟煤,澳煤灰熔点稍低于衮矿动力煤,渣样灰熔点更低一些。尽管澳煤灰熔点稍低于设计煤种,但从前文叙述中可知,该机组采用底层磨燃用低熔点煤的方式顺利燃用了ST温度仅有1100℃左右的低熔点煤,因此判断灰熔点并不是本次燃用澳煤结焦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3和表7数据,计算了澳煤的各结焦判别指数,结果见表8。

表8 澳煤结焦判别结果

从判别结果来看,各判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澳煤仅有硅铝比(Nsio2/Nal2O3)一项判别结果为严重,其余均为轻微。衮矿动力煤仅有硅比(G)一项为中度,其余均为轻微。渣样灰熔点为中度,但已达到中度判断的边界接近轻微区间,硅铝比为中度但达到边界接近严重,其余均为轻微。

从化验结果来看,灰熔点并不是导致结焦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底层磨燃用澳煤未能解决结焦问题。为顺利燃用此批次澳煤,需要根据燃烧状况进一步进行运行调整,避免结焦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3.4 运行对策

从上文分析可知,采用燃用低熔点煤的运行方式无法避免机组在燃用澳煤时结焦,煤质化验结果显示各结焦判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需将机组的结焦情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生成过大的焦块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故制定如下运行策略:一是机组上层磨仅在高负荷时投运,采用澳煤仅加仓上层磨的方式避免澳煤连续燃用。二是定期进行磨煤机组合切换。三是通过改变炉膛负压、改变配风方式、调整炉膛氧量等方式增加扰动。

在采用新的运行策略后,未再有大的焦块脱落,机组壁温未出现长时间大幅度的偏差,说明通过间歇性燃用澳煤、增加机组扰动的形式有效避免了大焦块的生成,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4 结论

一是由于中下层燃烧器区域热负荷较低,后墙燃烧器烟气行程较远,采用后墙中下层磨燃用低熔点煤的可有效控制锅炉结焦。

二是通过间歇性燃用、增大炉膛扰动的方式,有效控制了机组在燃用澳煤时的结焦状况,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在燃用陌生煤种时要加强对于锅炉受热面、渣井等处的监视,通过水冷壁壁温和渣井落焦情况判断炉内结焦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严重事故。

四是煤的结渣特性难以判断,各判别指数之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电厂一般仅具备化验灰熔点的能力,仅从灰熔点判断结焦特性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

五是影响锅炉结焦的因素较为复杂,对于不同煤质引起的结焦并无通用的解决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煤种熔点结焦
现代煤化工项目煤种通则正式实施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Al2O3对P2O5-B2O3-Bi2O3体系低熔点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混煤掺烧安全性与经济性研究
660MW超临界锅炉结焦成因与治理
燃油结焦影响因素及抑制方法综述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分析
农用低温相变蓄热材料磷酸氢二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于试验载荷的某重型燃气轮机结焦积炭模拟
重型发动机喷油嘴结焦试验方法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