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物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应用的探索

2022-11-28张晓晓

中文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库房档案资料联网

张晓晓

(沈阳音乐学院档案室,辽宁 沈阳 110818)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力度越来越高,给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带来了便利条件。物联网技术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衍生和创新,是对信息技术的可持续性延用。对现阶段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来讲,全面实现“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何借助新型的物联网科技手段,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方向[1]。本文旨在研究物联网技术基本概述,剖析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必要性,探讨新时期物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应用事项,为各地区高校在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可行性思路。

一、物联网技术基本概述

从物联网名称上可以看出,物联网具体指的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链接,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的物体彼此之间的互通和联系。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任何物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换。因此,物联网技术也被称为信息传感技术。通过协议的约定,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物体的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比如,我们常见的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系统、激光扫描器等,都属于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物体之间链接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使得人们对于物体的识别、管理和监控,更加便捷和实用[2]。物联网技术的物体链接,不仅仅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链接,而且还包括虚拟世界中的物体链接。比如,人与物体的链接、人与人的链接、人与计算机的链接、人与网络平台的链接等,都属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畴。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注重对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比如日本、美国、欧盟等,都通过各种技术政策扶植和经济措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全面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如在安全管理、商业零售、物流管理、医疗医药等,已经实现了物联网技术的全面覆盖,大大促进了本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3]。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必要性

高校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智能科技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高校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其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表现。

首先,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就是互联网,档案管理中利用网络将信息储存在数字档案当中,可以为师生查阅档案提供利用和查询方便。网络化管理要将所有档案卷宗贴上标签,将纸质版卷宗与数字信息进行挂钩,可以使得智慧校园建设更上一层。网络化和信息化档案管理条件下,档案管理人员仅仅需要点下鼠标,就可以对档案卷宗进行清点和移交。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在线化功能,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在线整理和编辑,设置对外开放功能,可以使得高校档案根据需要随意查询[4]。

其次,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其实与自动化息息相关。比如,智能化下的档案管理,可以实现身份自动识别,并对查阅权限进行设置,如若高校档案馆非法进入,则会直接报警,做好对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能保护。比如,在智能化传感器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档案馆内外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控制,对温度、湿度等相关问题进行把控。再比如,智能设备中的光控制感应器,可以实现对智能化照明系统的调节,通过收集档案馆每个位置的光照信息,可以智能化调节灯光亮度,使得室内光照满足工作人员使用需求。

再次,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共享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极为复杂的,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系统的引入,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简洁,摆脱了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束缚,使得档案收集、汇总、分类、组合、调取等更为方便,大大减轻了传统模式下档案管理人员的负担,使得高校档案管理资源实现真正的共享[5]。

最后,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在日益注重人本理念的今天,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人性化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当前档案查询者在信息需求方面更加多元化的今天,为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满足需求,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就能自动识别身份,从而更好地对其需求进行联想和猜测,进而结合用户所查询信息对查找内容进行优化,有效地节约档案查询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6]。

三、物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应用

1.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库房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库房环境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库房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库房温度和湿度管理。高校档案库房中一般安装分布式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库房温度和湿度的有效监控,通过实时性的库房温度和湿度自动化记录,使得库房温度和湿度管理效率大大的提高。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温度湿度监测网络和空调除湿机联动设计,实现对库房温度和湿度的闭环式管理,提高了库房温度和湿度自动化调节水平。其次,库房火警监测和消防联动管理。对于高校档案库房中火灾问题的防控,可以借助安装烟感器监测火灾情况,对于发生的火灾,可以实现自动化报警。另外,RFID 门禁系统与火警信号相互联动,对发生的火灾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库房是否有人,针对是否有人情况,提高库房灭火设备合理使用和灭火方式的科学选择。再次,库房光照监测管理。在高校档案库房中的档案柜内,可以安装光照传感器,对档案室所处环境进行光照支持[7]。如果档案室内的光照有异常情况,可以向档案室管理人员发出警报,比如忘记关灯等问题,减少意外对档案室造成破坏。最后,库房空气监测管理。档案库房内按照空气检测传感器,可以对库房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比如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有害气体,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报警解决。尤其空气检测传感器与空气净化器、新风设备实现联动,同样可以自动化改善高校档案库房的空气质量和净化程度。

2.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体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不仅仅在高校档案库房环境管理中有着普遍的应用,而且在高校实体档案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一,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虚拟三维库房。在虚拟三维库房中,管理人员在档案柜、柜内层架上,进行RFID 标签标注,并对应标注其所在的具体位置。虚拟三维库房中的电子标签,要与实际库房中的纸质档案相对应,通过软件生成的虚拟三维库房,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在查阅档案时,可以直观地看到待查档案的具体位置,实现对每一卷档案资料的精准位置定位,提高虚拟三维库房档案管理效率。第二,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档案出入库管理。在档案中直接植入RFID 标签,再借助库房出入口的通道式读写器,实现档案出入库管理的“无人化”和“效率化”。将RFID 系统与门禁系统进行联动,可以对出入库的人员和信息进行汇总,使得档案和人员出入流程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实现对档案出入库的自动放行。如果出现档案非法出入,可以在RFID 系统与门禁系统双重作用下,及时发出警报并联动摄像头进行抓拍[8]。第三,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档案盘点统计。RFID 盘点车中具有大功率读写器装备,可以实现对馆藏档案的逐柜扫描,比如馆藏档案卷数、错位档案、丢失档案等情况,在RFID 盘点车中形成数据化和信息化表格,有人工进行表格的下载和查阅。第四,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无序存放和有序管理。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电子标签,使得高校实体档案管理在实现数据化管理上,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实体档案馆中,直接覆盖入读写器信号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档案所处位置的实时更新,从而真正地实现档案的无序存放和有序管理。

3.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在高校档案安全保障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门禁系统。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配备与门禁系统相对应的射频门禁卡,通过常规刷卡,实现档案管理出入记录保存。利用电子门禁系统,既可以实现出入记录的保留,还可以保证库房安全,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谓是一举两得。第二,监控安防报警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网络摄像头,可以实现对高校档案管理区域,进行24 小时实时监控,对所有出现的人和物,都可以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比如,在重要的出入口通道和窗户等位置,可以安装红外线探测器,通过红外线报警和图像分析系统,实现对非法闯入人信息的整理和汇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档案馆的安全管理系数,使得档案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9]。第三,实物档案跟踪系统。高校档案管理中,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贵重档案资料,可以对其进行读写器信号网络覆盖,就如同红外线监控器一样,对贵重的档案资料进行单独保护,可以实时监测到档案资料的移动位置。如若档案丢失,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后台数据监测库,及时发现贵重档案的位置和移动轨迹,从而第一时间可以容易地找寻档案资料,提高贵重档案资料的安全等级。

4.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进行开放式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积极对接高校各单位各部门,了解他们在档案管理中的基层需求,主动探索他们在档案资料管理方面的需求信息,从而为各单位和各部门,提高更加迎合基层需求的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实现档案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互联化。比如,在进行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时,高校要积极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线上档案资料管理服务平台,使得档案管理内容可以实现数字化,使得各类高校档案管理内容可以更好的保留。再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安全化管理服务。物联网技术背景下,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已经建立好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同时要做好网络安全监管工作,要坚决抵制和避免档案资料和信息的窃取[10]。对于有着特殊安全需求的档案资料,可以采取安全等级分档模式,实现对档案资料管理的安全化和严谨化管理与操作。最后,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支持下,档案管理人员要借助信息技术、物料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分类,要做到先建设后使用,定期做好对物联网技术的升级和更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安全、高效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不断普及和发展,大大提升了高校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尤其在信息传感设备方面,包括RFID 电子系统的应用,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应用水平越来越纯熟。物联网技术借助信息传感设备,在一定协议约束下,实现了档案与互联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全面实现对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定位、智能化识别、动态化监督,使得高校档案管理逐渐科技化和智能化。虽然各地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科技化信息化背景下,迎合新时期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新形式,满足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建设需求,已经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方向,更是高校逐渐实现和满足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库房档案资料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抢占物联网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