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路径探析

2022-11-28蒋一聪

文教资料 2022年15期
关键词:控制组舆情队伍

薛 佳 蒋一聪

(1.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2.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融媒体时代,新兴网络社交媒介持续涌现,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逐渐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信息化背景下成长的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主力军,积极参与网络舆论,极大地提升了其网络话语权。同时,青年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等原因,也面临被误导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风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这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则。

学生网评员是指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愈发凸显自由化、虚拟化等背景下,一支以网络为载体,监控网络舆情、抵制错误思想,引领青年学生正确发声、辨别发声、净化网络的新型网络管理队伍。加强学生网评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成为新时代高校落实意识形态、新闻宣传和思政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抓手,是融媒体时代风险防控的需要,也是召唤国家认同的需要,是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学生网评员队伍是顺应时代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网评员队伍应涵盖思政工作骨干、专家学者、优秀学生干部等,并在网络舆情干预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思想疏导等作用。融媒体时代,网络媒介兼具多元链接、模糊身份等诸多特征,已然演变为大学生活跃的第四课堂,网络舆情参与主客体界限愈发模糊,非主流社会思潮正以可视化符号对大学生思想动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选聘意见领袖、组建学生网评员队伍,是顺应时代的客观要求。

(二)培育学生网评员队伍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征,使青年学生热衷于在网络平台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同时,也由于自身缺乏经验、认知局限等原因,面临被煽动和误导而做出非理性行为的风险。因此,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网评员队伍,对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网评员作为活跃于学生聚集的网络平台的一分子,依托学生群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系统,使信息来源真实准确[2];另一方面,学生网评员经过专业理论及实操培训,内化时代性网络语言,并以青年群体视角融入青年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夯实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三)培育学生网评员队伍是塑造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青年大学生独立甄别及判断能力有待提高,致使各类网络行为呈多元混杂状态。通过培育一支政治素养高、熟悉网络语言规律的学生网评员队伍,以朋辈教育者的身份,主动占领学生言论引导的制高点,围绕焦点问题引领舆论风向,避免青年大学生被虚假信息、恶意造谣等误导利用,使其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激浊扬清,引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其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

二、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的实践现状与存在不足

(一)学生网评员队伍组建不够合理

一方面,关于队伍选聘,多数高校倾向于由学生干部担任,这支学生网评员队伍虽热心服务他人,具备较强工作责任感与社会正义感,但其理论知识、舆情应对、媒介素养等能力缺乏有效考量。另一方面,在队伍构成上,许多高校在网评员队伍培育方面缺少专门力量,作为网络舆论监管的主管部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学团部门协助,学生干部辅助。故学生网评员囿于专业力量支持等影响,难以做到网络实时舆论监管,难以研判应对学生舆情。

(二)学生网评员队伍职责不够明确

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团部门是目前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力量,学生网评员主要在其网络舆情引导需求下配合工作,实操中缺乏日常舆情监管和苗头动向监测,致使学生网评员队伍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工作内容不细化、工作随意性较大,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尚未形成一套应对网络负面舆论集中发声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科学应对模式,使学生网评员相互推诿,未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三)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训不够系统

监控网络舆情、批驳不实言论、强化正面宣传等工作职责,决定了学生网评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与实操技能。融媒体时代,社会环境日趋复杂,新兴网络社交媒介与新思潮不断涌现,对学生网评员的媒介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培训形式、浅显的培训内容、简单的培训方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增强培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注重网络技术与网络语言培训相融合,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学生网评员队伍常态化系统性培训至关重要。

三、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的实践探索

本论文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制订学生网评员培育方案并开展满意度调研,以切实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和网络舆论引导实效,对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的实践提出有效路径。

(一)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优化人员结构,精心选聘队伍。通过个人自荐、院级推荐、校级选拔,选聘政治信念坚定、善用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网络媒介素养的学生组建网评员队伍,平衡各年级各专业,鼓励学团骨干参加,注重梯队培养,合理组建队伍,及时引导舆论风向,将党团的声音传递到青年学生中去。

第二阶段,健全管理机制,明晰工作职责。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调研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网评员的沟通,引导学生网评员通过微博、百度贴吧等渠道,跟踪、监测、收集网络舆情,定期报送热点信息,上传下达,引导正向舆论,并对网评员统一建档。

第三阶段,采用“线上+线下”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辅导、集中观看网课视频等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围绕“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与当代中国”“当今时代,我们如何与新媒体打交道”“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等主题的系统培训,提升学生网评员的媒介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网评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满意度调研

培育一支专业的学生网评员队伍,必须建立常规的学习机制,强化系统培训,经常性地开展业务指导、交流研讨等学习培训。本论文依托《学生网评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方案》,采用等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将参与实验研究的36名被试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三期学生网评员干预培训,控制组则不接受干预培训,培训干预前后,两组被试分别同时接受前测与后测,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设计

为全面了解学生网评员队伍建设现状,优化队伍建设机制,学生网评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结束后,及时对网评员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网评员的成长收获以及对此次培训活动的反馈意见。

三期培训干预后,用SPSS统计软件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质性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如下。

1. 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数据的比较

由表2看出,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数据没有显著差异(t=0.416,p=0.68)。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样本可以作为干预分组,干预效果不是两组“基础”不同导致的。

表2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数据比较

2. 干预效果的比较

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数据的比较,以及实验组、控制组的前后测数据的比较考察干预效果。

(1)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数据的比较。

由表3得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后测得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本次培训干预在提高学生网评员理论素养与业务水平等方面作用显著。

表3 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数据比较

(2)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变化值的比较。

由表4可见,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变化值与控制组的变化值差异显著,表明实验干预效果显著。

表4 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变化值的比较

(3)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数据的比较。

由表5可知,实验组干预后比干预前效果差异显著。

表5 实验组前后测数据比较

由表6可见,控制组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6 控制组前后测数据比较

本论文通过对学生网评员进行培训干预,培训前后,两组被试分别接受前测和后测,干预前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呈显著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干预培训对学生网评员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学生网评员的媒介素养与业务水平。通过培训后访谈调研表明,学生对网评员干预培训的满意度较高,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媒体素养以及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了工作认同感。

通过实践探索,更加明确了符合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工作职责。一是重视网络舆情,引领舆论导向。通过微博、百度贴吧等渠道,科学、合理、文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主动分享正能量网络信息,及时监控网络舆情,自觉抵制不和谐的音符,发出强烈的正能量声音。二是搜集舆情信息,做好实时动态关注。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微观领域,密切关注学生新媒体热点话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不同需求,搜集代表性言论,及时沟通反馈,尽可能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三是掌握科学方法,理性分析舆情。坚持辩证、公正、中立的思维模式,引领公众理性看待网络负面议题[3],以公正、中立的态度发帖留言。四是强化正面宣传,澄清不实言论。学生网评员应具备充分的政治敏锐性,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在相关部门权威信息的客观引导下,通过正面宣传,澄清事实,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慌和负面猜测。五是遏制负面信息,善于因势利导。实时监控网络舆情,因势利导,给发帖的学生摆形势、讲道理,使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四、高校学生网评员队伍培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学生网评员队伍在高校网络思想文化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因此,如何从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是当前高校夯实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主导权的关键任务之一,也已成为高校掌握网络思想文化工作领导权、主导权与管理权的重大课题。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学生网评员队伍组织领导机制

网评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履行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的关键内容,该项工作应与思政教育等工作保持统筹规划、同部署、同落实。[4]第一,构建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联合学团部门协同合作的三级联动机制,落实网评员专职管理部门,在复杂形势中坚定政治立场,始终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第二,专门设立领导工作小组,在人员选拔、组织管理、日常培训与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整体思考,确保学生网评员队伍健康持续发展。

(二)优化队伍结构,构建学生网评员队伍人才支撑机制

高校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文化工作新特点,把好“用人关”。首先,拓宽招募渠道,坚持四级联动,即校—院—系—班级网评员上下协调、统一步调,在学生意见领袖的引领下,合力推动网评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其次,制定严格准入条件,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较强的网络媒介素养,配齐建强学生网评员队伍,打造一支优秀青年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骨干队伍,有效发挥大学生朋辈榜样引领作用;最后,设立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管控与约束,调动学生网评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其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及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

(三)加强系统培训,健全学生网评员队伍专业发展机制

网评员队伍培训应当兼顾专业培训与实务演练,凸显培训的针对性与专业化,增进培训实效。一方面,持续推动网评员培训趋向于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应当涵盖网络传播与信息安全、网络舆情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等;另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域专家通过虚拟案例进行现场演练,依托“互动论坛”“网络沙龙”等定期研讨,全面提升学生网评员队伍的新闻舆论工作业务素质、舆论引导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网络评论技巧等实战能力,形成舆情危机应对特色工作机制。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的主要渠道,培育一支大学生网评员队伍,是高校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高校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正视融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求,培育一支兼备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素养高、网络技术娴熟等多项要求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创新工作理念和路径,使其依托网络虚拟社区,在高校舆情引导监管中发挥批驳不实言论、宣传正能量等诸多作用,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起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浓郁氛围。

猜你喜欢

控制组舆情队伍
舆情
舆情
舆情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