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探论 *

2022-11-28赵子林覃彦婷

关键词:教育者思政体系

赵子林,覃彦婷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1]。从思政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看,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让获得感成为“判断我们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2]。获得感是指基于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体验。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通达之感、政治清醒之感、道德成熟之感、心理和谐之感、价值认同之感。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情感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

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简单来说,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体系则是教材体系的实践运用和具体展开,是课程实施中“必经的第二次转化”[3]。教材体系重在内容,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体系重在过程和结果,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一般而言,教材体系是理论且严谨的,教学体系则是实际且动态的。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特性若不加以适当协调则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一是高校思政课固守教材体系,导致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教学现象;二是高校思政课忽视过程转化,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大学生获得感低,即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必须解决好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问题。

(一)对教材体系进行针对性梳理

如何能够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获得感?首先要考虑到思政课对大学生教育的目的,要关注他们能否从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参与政治生活能力,从而做好思政课的教材体系针对性梳理。

第一,以促进学生认知为导向,进行教材理论逻辑梳理。少数思政课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缺乏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激发与调动,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不够。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的现实问题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在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梳理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将个体的人生价值理想同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

第二,以充实学习生活为导向,进行教材理念逻辑梳理。思政课教学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生活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或者教学实践,使大学生体味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感。这不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正确参与政治生活,促进政治学科生活化。思政课选用的教育内容要源于生活、贴近实际,有生活化气息;采用的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如以案例导入、情景化教学、议题式教学等让学生用于生活,从而实现大学生情感需求。

第三,以增强思维启迪为导向,进行教材体系整体梳理。不以开拓大学生思维为导向而进行的教学易陷入教条主义与形而上学,将现实与理论割裂;大学生不会进行知识迁移,也易于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思政课一要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主体意识,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课内创建批判性的教学环境,课外构建创新性的生活环境;二要使学生能在政治教学过程内外提高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中。

(二)对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性组织

面对大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获得感的提升,形成教育合力。坚持以互动为途径,做好对教学体系的统筹组织,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繁多知识点与有限课时的关系、知识传授与知识接受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好大量知识点与有限课时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内在的知识逻辑是一条明线,而如何合理分配有限课时是一条暗线。如果知识逻辑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那么教学往往会是零碎、耗时的,学生也无法形成良好的逻辑结构与知识框架。对核心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每堂课通过案例分析或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等促进师生互动,且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形式,可将有限的课时延伸到课外,以应对课时不足的尴尬局面。

第二,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知识接受的关系。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知识接受是一个过程同时进行的两个方面。首先,思政课教学需要具备专业性,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注重学生学理性的敏感度与专注度的提升,完成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知识自我生成的转变,激发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其次,思政课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能力,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应运用合适的语言、因材施教的教法、合适的教具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思政课需要适当的教学效果检查,即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大学生是否能够自己构建知识框架、生成知识、形成体系。

(三)对教学过程进行多样化调整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意味着教学要从以“教什么”为中心转化为以“怎么教”为中心,要根据二者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多样化调整,在实践教学中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第一,更新思政课教学观念,促进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推动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进课堂,齐抓共管形成最大思政合力。其次,将晦涩的理论转变成学生易接受的联系实际的知识,通过思政课教会学生看待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育他们对祖国、民族、社会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第二,构建思政课规律构架,推动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正相关增长。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把握学术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大学生明晰教材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思政课根据其思想成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形成规律,设计教学重难点,从学生兴趣入手,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探讨学习,思考特定理论问题,从而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增进教学效果。

第三,革新思政课教学载体,进行教材钻研与科学教法的合理适配。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看,教材钻研与科学教法的合理适配需要以革新思政课教学载体为依托,进而更好地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构建微课堂,以课程小组为中心,对思政课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延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开阔大学生思维和眼界;使用多媒体,运用思政课语言艺术、教学艺术,发挥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长处,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关联慕课,促进思政课教学形式的多变,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二、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

促进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首先要理解课程知识与主体认知二者的内涵。课程知识是指教育者通过把握课程标准,通过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合理选取的教学内容。主体认知是指受教育者通过教学过程形成对课程知识、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个人思考。

从概念看,主体认知比课程知识的外延更为广泛,促进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有利于学生有效获得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成长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主体认知体系再转化为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情感系统和行为方式。[4]但是,现阶段这一转化过程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其一,课程知识转化断层。课程知识转化断层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高校老师专业程度不高导致的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出现了断层;第二层含义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不适用于受教育者,致使受教育者对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出现知识断层。其二,主导主体地位不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答疑解惑、传道授业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所体现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导致的权威性教学课堂,或者是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均容易出现。其三,转化目标意识不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学习目标仅停留在知识目标体系当中,对成长目标等理解欠缺,不易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的现实困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教学过程中实现由教读转向自读

教读转向自读,更多地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一过程更关注他们能从课程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与提高什么样的能力。学生甚至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知识,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体系的概念、原理与规律,从而掌握方法性知识。[5]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读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进行知识传授,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但是,只重视教读,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自身的全面发展。自读强调大学生巩固与再运用在老师教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也能够有效地思考文本,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以教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自读与教读并不是彼此隔离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中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教读是为了更好地自读,自读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教读。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布置课堂讨论任务、课后预留合理的带有思考性的复习与预习的作业达到自读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前感受教材的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听课,而且能够合理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除此之外,也需要课外阅读对教读与自读进行教学补充。思政课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规定必读与选读书目提升学生与思政课相关的阅读量,也可以通过规定学生观看新媒体、广播电视等渠道的影视作品使学生获得政治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在课外阅读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开阔眼界,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与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与老师的言传身教。

(二)构建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大环境

促进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需要构建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大环境,大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实践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之前也需要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课内课外齐抓共促。

构建课内教学环境,一是教育者坚持主导地位制订教学指导计划,重视学生在课堂中除课堂知识学习之外的学习习惯、人格等的养成。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展示身边的爱国主义的例子及其对自身的影响。教师以讲授知识框架与重难点内容为主,不是对知识进行具体化、细化、形象化,而是由学生自行或者通过小组的形式填充并完成。二是教育者需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懂得学生对于政治学习与课余生活的需要,在课堂内形成自主学习与彼此关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减少政治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定期随机谈话,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三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深挖课堂主题,巧妙融入教学知识、政治理念,促进课堂活动的开展;立足基本理论,拓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构建课外阅读环境,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是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6]来建构挑战性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一定思考难度的议题,制订合理目标,分解阅读任务,让学生有挑战感,有足够的意愿去学习。二是根据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来构建合作性学习能力。这使学生不仅能依托自身的学习与经验,而且能够相互合作,汲取他人学习的新鲜观点,给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根据学生实践需要来构建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能提高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的环境,使学生从被动认知转变到主动认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后给学生构建能促进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理论实践中。

(三)关注大学生个人成长获得感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形式变化与自我能力的展现,忽视大学生的自我需求,教学效果就很容易降低,大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成效也会减弱。要实现课程知识向主体认知转化除了关注与控制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其他因素,最终的关注点就需要大学生自身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感知到某种刺激,而且内心受到驱动,愿意做出反应,从而获得满意的内心体验。

第一,关注学生智力发展阶段。智力发展阶段是对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研判。在大学阶段,教师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提升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现阶段能力,尽可能给予一定的帮助。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注意力潜能,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课堂交流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力潜能,让学生通过小组研讨或与老师交流,在自己思考、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提出深层次的见解;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挖掘学生创造力潜能,让学生从中遇见问题、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第二,关注学生知识逻辑构建。课堂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引导学生梳理和搭建思想政治知识体系。首先,形成发散思维,开阔视野;其次,形成论证思维,举证推理;最后,学会归纳总结,搭建知识框架。学生需要整理与编排不成体系的知识点,按照它们的内在逻辑顺序组建知识网络框架。

第三,关注学生获得感形成。首先,关注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多得。课程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获得感设计的,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有所发展。其次,关注学生得而有感,感而有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高校开展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活力,促进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关注学生的情感期待,回应要及时。获得感是受教育者的一种主观感受,表现为社会适应需求与个体发展需求。这也意味着,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解决热点问题的解释力与批判力,以及给予受教育者实践正能量。

三、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以下简称“知识体系”)是指学生通过掌握思政课程各个知识结点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的理论体系。信仰体系则是指受教育者形成的对政治内容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积极投身建设事业时的一系列情感认知。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意味着教育过程的关注点由教育者的施教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与情感获得,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思政课的教育效果要落到实处,需要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但该转化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一是高校教育仍存在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教学影响。素质教育有改革成功的示例,但是也有少数教师知识观念未能更新,导致政策与实践之间的脱节较为明显,“唯数据论”的事情偶有发生。二是师生之间,即主客体沟通不畅。教师与学生未能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威信力的缺乏是二者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受教育者对思政课产生怀疑与抵触心理的原因。三是师生情感交流欠缺。少数教师亲和力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对师生课后谈话产生负面效应。综上,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有以下途径。

(一)情感助力形成知识体系

个人情感对于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情感共鸣。思政课堂不仅是向学生讲授思政理论的课堂,也是让他们形成“三观”、体会真情、引发对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思考的课堂。教育者可以构建现实情境,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让其意识到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破除“政治无用论”的错误思想。

第二,教师应用情感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一方面通过讲述先贤故事或者播放爱国主义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平的不易,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讲述伟人故事生动地引出课堂知识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形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主动性,有效地解决自身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认识到中国精神需要大力传承。

第三,基于心理机制,促进反思与接受。教师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接受结构,如驱动心理、认知心理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要利用学生熟悉的形象化语言表述思政原理,从学生现实需要出发,导入现实化的问题情景,提升大学生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辨别能力,高校师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沟通,有效解决政治学习中很多易混淆的问题。三要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讲好讲透知识点,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生活实践与学习实践,提高政治认同感。

(二)理性沟通增进情感联系

“理论灌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原则,但“灌输”并不是“强灌强输”。教师要在理性沟通、增进情感联系的同时,将理论更好地灌输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从而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第一,培养教师亲和力。高校教师拥有良好的亲和力有助于打破学生对思政课固有的偏见,学生更容易发自内心地认可教师的讲解,也认可教师的威信与知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当师生进行理性沟通时,换位思考能够促进师生了解彼此的想法,不易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导产生抵触心理。

第二,注重情感激励。在学生学习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人格,深切关爱学生,体味学生的内心感悟,创建激励环境,适当地给予激励。教师要以全面公平为原则,一视同仁,不得忽视所谓后进生的内心情感;要以学生需要为前提,落实教学为学生发展考量,培育学生良好心理;要以有效沟通为桥梁,促进师生间的信赖和谐,共同助力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与信仰体系的完成。

(三)反馈机制实现教学通达

明晰学生获得感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机制实现主客观通达,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获得感受,帮助教育者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追问、课后谈话、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反馈。

第一,可以进行课堂追问,通过学生回答直接获得反馈。课堂追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也是为调整教学计划服务的。学生获得感的提升不仅在于知识点的获得,还在于情感内心体验等的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借助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有意识地创设话题资源、抓住追问契机、设计梯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反馈评价,最终培育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设置问题要有逻辑性,要注重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辩证思考与理性判断。

第二,可以进行课后谈话。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信任关系,从学生语言中获得教学反思与教学目标调整。但是,教师进行谈话时要注意分辨有限信息,相信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仍有可塑空间;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教师更需要引导。教学若一味以学生要求为中心,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在进行课后谈话时要摆正自身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不能盲目地追求主客观通达,而是要采用合理意见。

第三,可以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调整课堂教授计划。除此之外,小组讨论也能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课堂知识更易被接受。

由上可知,课堂追问、课后谈话、小组讨论并不是完全分隔开来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四、情感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

情感体系是指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在面对一系列与思想政治、生活等相关的事件或与人相处时所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而特定的对思想政治形成的情感态度对后续的行为生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行为体系是指情感体系通过一定的转化形成的对人对事的做法与处理措施,而做法与处理措施体现一定的情感态度。关注大学生的获得感,归根结底是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内外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正确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目前,情感体系促进行为体系的过程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如转化进程缺失、学生主体缺位、实践行为不显。转化进程缺失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情感环境,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体验且生成一定的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情感很难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学生主体缺位是指,在情境中,教师主导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创造性与活力没有被激发,情感未能得到有效生成。实践行为不显是指,大学生初步培育了正确的情感,但是其行为尚未充分彰显,实践活动不能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认同等情感。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大学生获得感,促进情感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尊重情感生成规律的内在决定性

大学生情感层面的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最初阶段。大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政治思维,但是由于身处复杂的外界环境,他们的情绪容易起伏不定。教育者应该遵循情感形成的规律,增强受教育者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理解情感生成规律的内在决定性。

内在决定性就是受教育者将知识内化成体系并进行自我构建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受外界影响较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得学生价值选择各不相同,进而呈现出多元价值取向。在认知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思政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导活动,学生自身会摒弃背离社会价值的观念与行为。通过灌输式说教及其他教学方式,教育者能进一步将理论的精髓深入受教育者的头脑,学生对理论的感知、理解、升华则会更加全面。

知识内化形成框架的同时,知识的自我构建已经开始。内化能够加固知识框架,知识框架为内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整个过程虽然是受教育者的内在过程,具有内在决定性,但是教育者也并不能因此放弃引导。一方面,教育者要探究大学生认知新途径,利用多媒体、把握“微”时代特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教育者可采取创新大学生体验式课堂,例如,教师采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议题式课堂、翻转课堂等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将知识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二)关注行为展现规律的条件约束性

正处于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即条件约束性。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个人风格、教学策略等会影响到学生内化、外化的形成与转化过程。学习环境指学习所发生的场域,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物理环境,如学习场所和学习设施,也包括主观感知的人际环境,如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等。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外部环境的整体风气中的不良成分有时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知识实践外化为行为,是促进情感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的重点。

外化是指学生将学习中已内化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准则通过生活实践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教育者要遵循行为展现规律的条件约束性,综合各类因素形成最大合力。第二,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积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政治知识不仅是理论知识也是实践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等,形成良好习惯。第三,教育者要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着力推动学生形成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共同推动学生行动力的发展,助力学生行为外显,如知识实践。通过教师选取的案例,大学生要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现状,并做出准确判断,在课堂上展示自身学习成果,从而促进情感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

(三)注重情感、行为相互转化的渐近发展性

良好的情感助力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又培育良好的情感,如此反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情感、行为相互转化有渐进发展性规律,即二者之间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教育者可以通过构建情感氛围与落实外化行为协调情感、行为相互转化。

协调情感、行为相互转化,需要以科学素养为指导,构建情感氛围。高校教师构建情景课堂,把学生所需形成的情感深植于课堂每一环节中,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水到渠成。学生应当进行课后体悟,回顾课堂知识,体味课堂情感,在情景参与中培养自己的政治学科素养,获得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探究精神,为外化行为创造良好前提。

协调情感、行为相互转化,可以依据学习主体需要,落实外化行为。高校教师构建知识实践课堂,把学生所需要培育的能力熔铸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等。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身能力素养,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习惯,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情感氛围创建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反馈。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政体系
品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思政课“需求侧”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