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2-11-28梁艳霞樊茂蓉张子然丛晓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肺络病机症状

梁艳霞 樊茂蓉 王 冰 赵 媛 马 卉 张子然 丛晓东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北京 100091;2.北京四季青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8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是一种自身免疫异常性疾病,可累及心、肺、肾等多个系统,其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为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CTD-ILD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白稀痰,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肺CT 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弥漫性炎性渗出、浸润及间质纤维化[1]。研究表明,25%以上的CTD 会出现ILD,而15%~20%的ILD 由CTD 引起,45%~75%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出现ILD,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对较少,占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2%~8%,其他CTD(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患者ILD 的发生率约为20%[2]。由此可见,临床上CTD 相关ILD 的发生率较高,并且ILD 作为CTD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现阶段研究认为,CTD-ILD 的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失调和/或宿主修复过程异常等有关[3]。共识指出目前西药治疗根据CTD 是否活动、ILD 病变是否进展来确定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纤维化药物的使用[4],但随之而来的血尿、白细胞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出血性膀胱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5]。中医药专家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中药在改善CTD-ILD 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CTD-ILD 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CTD-ILD 的发病从根本上讲源于正气亏虚,而外邪侵袭为诱因。在CTD-ILD 整个病变过程中痰、瘀、毒等病理产物与脏腑虚损、外邪侵袭互为因果,共同影响疾病进展。

1.1 外邪侵袭为发病的诱因

本病的发生与外邪侵袭密切相关。有医家认为CTD-ILD 患者风寒湿邪阻遏督脉,郁遏阳气,阳脉失常,内舍于脏,气血闭塞,内生痰浊、瘀血诸邪痹阻,导致肺络痹阻不通,发为肺痹[6]。研究发现,CTD 患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低下,易于感受外邪,诱发炎症反应,反复炎症刺激导致肺泡上皮损伤,致肺组织胶原沉积、肺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引起肺纤维化[3,7]。此外,风邪在诱发本病中有重要作用,且往往夹寒夹湿,吴童等[8]提出内外风合而为病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卫表不固,约束无权,侵犯肌表,发为体痹,体痹日久累及于脏,且外风乘虚犯肺,二者相合发为肺痹。

1.2 内伤虚损为发病的根本

内伤虚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李红华等[9]认为,CTD-ILD 患者饮食失节、劳逸失调,致使肺脾气虚,造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堆积、损及肺络;另有医家[2,10]认为本病患者肾精、肝血不足,精微物质难以上呈脾肺,且内在亏损亦会导致燥热内生、邪毒阻滞。由此可见,肺脾肝肾诸脏气不足,导致邪毒阻滞、肺络痹阻,成为CTD-ILD 发生的内在原因。刘洋等[11]对75 例干燥综合征相关ILD 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回顾性分析,发现肺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占28%,“气为血之帅”,气虚血亦亏,气血不足,肺络中气血运行不畅,肺络痹阻,日久发为肺痹。还有医家[12-13]从阳虚认识本病,认为素体阳虚之人,不能鼓舞阳气驱邪外出,以致脉失温养,经络受损,血行失畅,瘀血内生,阻于皮肤而发皮痹,内舍于脏,发为本病。因此,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是导致CTD-ILD 发生的根本。

1.3 痰瘀毒邪阻滞贯穿疾病始终

正气亏虚,人体运行水液、血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停为痰、血聚为瘀,痰瘀互结,日久化热蕴毒,三者胶结贯穿疾病全程。于海静等[14]认为,CTD-ILD 患者肺脾肾三脏亏虚,气阴不足,阴损及阳,气不摄纳,以致水湿内停,血运不畅,痰瘀作为病理产物,贯穿疾病始终。凌嫘等[15]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风寒湿等邪气侵入人体与内在肺肾亏虚兼杂为患,最终导致痰瘀互结,发为本病。另有医家[14,16]认为毒邪瘀阻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毒瘀阻滞引发肺络不和,而肺络不和导致痰瘀毒进一步壅滞,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由此可见,痰瘀毒阻肺贯穿整个CTD-ILD 发展过程。

综上,CTD 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多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内伤虚损,正气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日久累及肺脏,发为肺痹。正如《内经》所云:“五藏皆有合……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CTD-ILD 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正气亏虚,肺络痹阻。正气亏虚主要表现为肺脾肾脏气亏虚,以及气虚、阴虚、血虚、阳虚;而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闭阻肺络,同时痰浊、瘀血、毒邪等病理产物亦胶结于肺络之中,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发为本病。

2 治则治法

2.1 急性加重期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有医家[8,17]认为本病不同时期的急性加重均与风邪密切相关。吴童等[8]认为疾病早期以疏风为主,选用麻黄、荆芥、紫苏、防风等辛散祛风之品;中期以搜风为宜,常选用地龙、穿山甲、全蝎、蜈蚣等行搜风通络之效;晚期以息风为要,天麻、钩藤、白蒺藜、龙骨、牡蛎、石决明、僵蚕等平肝息风类药物。“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夹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在CTD-ILD急性加重时常见风寒湿相兼为病,治疗时宜散寒除湿。贺晋芳等[6]主张分期论治,急性加重期散寒除湿,用药多选走窜通利之品,温通督脑以祛邪,选用羌活、独活、麻黄、细辛、附子、桂枝、防风等振奋一身阳气,临床治疗CTD-ILD 后患者乏力、气短等症状改善,体力较前增加。

风寒湿邪反复侵入人体,致使肺脏气血运行失常,导致肺络不通,因此在急性发作期宜祛风散寒除湿、畅通肺络。贺晋芳等[6]主张使用藤类药,其认为藤类药形条达,可通肺络、调血脉,多采用忍冬藤、络石藤、威灵仙、鸡血藤、雷公藤、伸筋草、透骨草等药物。研究表明,临床应用藤类药治疗CTD-ILD,可改善患者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藤类药影响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的繁殖有关[18]。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能够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细胞巨化、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纤维增生[19]。陈红等[20]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ILD 患者50 例,治疗半年后,患者血清中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水平下降,基质金属蛋白酶1 水平上调。因此,应用散寒除湿、祛风通络之法治疗CTD-ILD 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 稳定期调补脏腑、调和气血阴阳

有医家[21]治疗稳定期CTD-ILD 从调理五脏入手,曲妮妮等[10]以补益肺、肝、肾为原则自拟益气养阴活血颗粒进行临床试验,治疗组予益气养阴活血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为8 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喘息、气短、干咳等症状较前好转,且优于对照组。邓慧如[22]自拟归芪补肺汤(以补脾益肺为法拟方)治疗CTD-ILD 患者40 例,对照组仅使用甲泼尼龙、硫唑嘌呤,试验组加用归芪补肺汤,8 周后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干咳、呼吸困难、咳痰、胸闷、活动后气促)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因此,采用平调五脏的方法对CTD-ILD 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另有研究[9,23-24]从益气养阴角度论治CTD-ILD,王婷等[23]在常规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治疗CTD-ILD 患者39 例,结果发现加用炙甘草汤组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干咳减轻程度均优于常规激素组。潘继波等[25]采用升补宗气法(方中以党参30 g,黄芪30 g 补气,当归15 g 养血)联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CTD-ILD 患者26 例,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评分(C 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魏丹等[13]以温阳通络之法治疗本病,方用加减当归四逆汤,治疗硬皮病继发ILD患者,治疗3 个月后患者喘憋、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以上均表明采用养阴生津、益气养血、温阳通络之法治疗CTD-ILD,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 治疗全程注重化痰祛瘀,清解热毒

王守法等[16]认为CTD-ILD 患者病之初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而热毒作为其病理产物贯穿疾病始终,治疗时强调在健脾益气养阴的同时清热解毒,在口服乙酰半胱氨酸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安络汤(方中重用虎杖30 g 以清解热毒)治疗CTD-ILD 患者39 例,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患者咳、痰、喘症状减轻,急性发作时肺部啰音减少。程俊敏等[26]认为本病治疗宜分期,早期以治实为主,晚期以治虚为主,而治疗全程注重祛痰,多选用轻开之品,用杏仁、薏苡仁、半夏、薤白、茯苓皮、芦根、薄荷等,气机调畅则痰自消,痰消有利于CTD-ILD 病情的好转。此外,何兆春等[27]分期论治皮肌炎相关ILD,急性期以宣肺祛邪、化痰通络为主;稳定期从健脾补肺、益气养阴入手,而祛瘀贯穿疾病始终[28]。胡谋波等[29]用红花水煎液喂养硬皮病小鼠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红花组小鼠肺泡破坏程度较轻,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胶原含量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表明红花水煎液能够减轻硬皮病小鼠的肺纤维化。有研究[30]运用益气活血膏(在补脾益肺的基础上加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活血药)治疗CTD-ILD 患者30 例,3 个月后试验组活动耐力改善情况、6 分钟步行试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可证明益气活血膏对脾肺气虚兼血瘀的CTD-ILD 患者有效。因此,在补虚的基础上祛瘀,能够降低CTD-ILD 胶原含量,从而减轻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喘息、气短等症状。

综上,CTD-ILD 急性加重期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肺络不通,治疗以散寒除湿、祛风通络为法;稳定期以正气不足为主,治疗一方面着眼于调补脏腑:补脾益肺、养肝补肾;另一方面调和气血阴阳,养阴生津、益气养血、温阳通络,在疾病的治疗全程应兼顾痰、瘀、毒等病理产物。

3 小结

CTD-ILD 的病机根本源于正气亏虚,涉及气阴两虚、阳气不足、肺脾气虚、肝肾不足等方面,而风寒湿邪侵袭为诱因,治疗全程注重化痰祛瘀解毒。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CTD-ILD 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目前中医对于CTD-ILD 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因病机、症状改善方面,缺乏对患者远期预后及生存期的评估;研究设计多为小样本、疗程多在6 个月以内,不能充分证实中医药治疗CTD-ILD 的效果。未来在CTDILD 的临床研究中,应以多中心、大样本、1 年以上的疗程为基本原则,强调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全面评估中医药治疗CTD-ILD 的效果及可能潜在的不良反应,为CTD-ILD 的治疗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肺络病机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肺络微型癥瘕”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