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中警务实战能力培养分析
2022-11-28罗元方
罗元方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特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公安院校是培养警察的主阵地,公安院校实战教育训练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警察的实战能力,因此,如何落实实战化教学并全面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是现阶段公安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实战能力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实战能力培养内容,在此基础上挖掘实战能力培养途径,以期对我国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实战化教学与实战能力
在公安院校中,通过专业基本课程内容教学开展对相应的实战情境进行积极设置,基于警务工作实际情况开展课程内容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即为实战化教学形式。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相应实战情境的设置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基于校内实训场所重建已经发生的案例,进而对与实战类似或同样的警情、氛围、环境等进行创设;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安工作前线对相应实际的警务执法进行亲身体验,这两种实战情境设置为现阶段公安院校中较常用的方式。警情设置过程中,主要是在实战中引入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对相应实战任务努力完成的基础上,确保教学目的的良好实现。公安院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实战化教学,因而教学目标往往也侧重于培养学生警务实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应用并不完全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包含着通过实际警情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以及自我发现等,帮助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学习活动的形式,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实战化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机融合理论和实践内容,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束缚,帮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作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战化教学,应用优势十分显著。课程革新背景下,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习得,确保授人以渔得以良好实现。而从实战化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实战学习切实保障了学生现代化学习方法的良好形成,实战化教学思路就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进而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挖掘、分析、解决,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此,能够实现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基于科学原理的应用而获得扎实的实战能力。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就是学生在自身所掌握警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展现。学生实战能力包含两方面,即有形的和无形的,技能为有形的体现,而精神则为无形的体现。有形和无形能力综合形成,才能确保公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实现。
二、实战能力培养内容
(一)实战技能培养
1.培养警务核心技能与基本技能
在对学生警务核心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具体的警务工作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等。在课堂教学进行时,教师应将课程中的实验实训、单元知识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习训练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对警情模拟以及顶岗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创造接触实战的机会和条件,确保通过实战来帮助学生对警务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等进行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并加以掌握,促使学生对警务工作的熟悉性、熟练性得以提升,帮助学生实际工作岗位实战能力的提升,为其就业发展等提供保障。
2.培养警务实战方法论
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警务实战能力就是培养学生针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等能力。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最为基本的就是对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如果仅以警务基本技能、核心技能为培养目标,就使得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内涵打了折扣,不能保障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公安工作的性质与其他工作具有显著差异,对社会的有效治理以及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的本质和核心所在。在具体的公安工作中,社会治理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杂性较强,同时涉及的内容也十分繁杂,在面对问题时需要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而不是一些表面的、过于形式化的工作。所以说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眼界、甚至说内涵意义更高,基于警情设置以及问题导向等,充分训练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务技能,确保学生更高层次实战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具体情境设置以及技能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等方法进行充分全面掌握,以此帮助学生良好掌握警务实战一般方法和能力,并在实际警务实践工作中能够做到将自身所掌握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遇到问题,能够积极面对并进行创造性的解决。
(二)学习与发展实战能力
在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培养的技能仅仅是当下时期的警务技能,从实战化教学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其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各项技能的先知则难以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未来漫长职业生涯中不仅仅需要对当前技能进行掌握,还要通过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和充实,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从当下角度来说,实战化教学就应对当下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警务实战学习和发展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培养。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学校针对当下警务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够将其作为全部实战化教学内容,也仅仅是能够对一些较为关键的以及基本的技能开展具体的警务技能教学。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警务技术的变化和发展也十分迅速,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些变化十分显著。基于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且细致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当下警务技能和工作流程等内容,同时,学校和教师都应重视学生新技能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和实践等帮助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方式和应用技巧等进行掌握,确保学生举一反三实战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在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不断的学习,进而对新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充分掌握,确保学生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自身警务实战能力能够始终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实战创新能力培养
1.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实战化教学模式,往往都需要特定警情任务的提供,由学生对特定角色进行扮演,通过亲身体验、置身实际情境中并基于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进行挖掘和解决。通过此种实战化教学才能保障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切实有效培养。通过观察、借助实践、挖掘问题、探究想象才能充分展现创新性。教师应密切联系警务技能和实践,通过警情任务的设置,促使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观察以及创新,再加之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探索的多角度、多方向形式得以良好实现,同时在知识和实践反复碰撞的过程中,释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此情况下,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探究时,就会基于自身开放、创新思维而拓展和创新现有技术。
2.培养新技术开发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警务工作领域中也开始广泛应用新技术,涌现了大量多样化且实用的具有新技术和新思维的警务技术。基于真实警情任务,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实战化教学进行了较好的训练,值得注意的是也应对此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置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突破以往经验型的问题解决方式方法带来的束缚,将独属于自己的技能进行积极创造,进而以更加高效适用的方式解决问题,保障技术创新的良好实现。公安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就表现在对学生新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同时其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重要衡量指标。
三、实战能力培养途径
(一)科学设计适合实战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1.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匹配
实战化教学要求的提升体现在,现阶段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对一些具体技能的简单训练和掌握,其更是一种实战能力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其本质来看是培养学生从实践到问题的一种科学精神。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知识的要求逐渐提高,面对未来警务实践的复杂化、多变化以及快速发展的情况,学生警务技术作用充分全面发挥的关键基础就是知识。所以,公安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要将与实战能力培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并注意对通识教育的重点强调,确保公安院校学生警察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其不应是繁杂且全面的,应该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水平等进行合理设置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次,应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化知识等加以高度重视,确保开展的教育教学能够对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实战化教学的核心所在就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因此在实战化教学开展时应将专业特征充分突出,但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且能够确保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样是实战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实战化教学应合理匹配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社会新知识和拓展性知识内容,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实战能力更具实效性。
2. 突出知识与能力教学的相融互补。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是必然的,同时应注意在整体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时比重的充足。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具有协调性以及严谨性和连续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有效避免过于碎片化的知识教育,是当前公安院校和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此问题,在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应以知识完整性学习为主线,对专业课程学习进程和课程体系等进行合理规划,将节点定位在单元知识蕴藏的专业技能方面,串联各实践教学环节,组建具有整体性质的学习和教学,保障人才培养和育人目标的良好实现。公安院校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可以突破课堂所限,将实习基地设置为课堂,通过实战锻炼融合并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以及能力培养。
(二)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在实战化教学方式应用过程中,突出其自身要求和规律特征等尤为重要。实战化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就是设置相应的警情,基于警情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发现、探究、解决,充分实现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和不断提升,此为实战化教学规律;实战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革新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战化教学的开展还要求积极转变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确保学生主体位置得到尊重、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战训练教学。在这一整体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方案合理设计、学生警情实战中问题引导、学生相应技能应用的启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以此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实现。
2.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实战化教学的应用,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都是其具体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应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精讲,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理论教学中较常应用的方式为拓展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实战化教学方式则常应用启发式以及讨论式、探究式等;而实战化教学的基本形式则主要以专项、模拟、实习等训练为主,实战化教学能够更好的启发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切实保障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三)选择与实战能力培养相一致的考核与评价方法
1.过程考核
实战化教学培养学生警务实战能力的过程,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警务技能的不同,其要求和特点等也会有差异,所以在实战化教学进行时应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目标,对考核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分类设置。通过过程以及单元和专项等考核形式的实施,确保对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效果的有效检验。在过程考核进行时,可选择的考核形式为答辩以及调查报告或实习考核等。应突破以往单一的对知识认识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方式,充分结合学生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应组建专业考核小组,组内成员中可以包含一线民警、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任意一种考核方式的应用,都应将实战化教学技能成绩考核计算方法进行充分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训练。
2.评价方法
在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所应用的评价方式应突出实战能力。积极革新传统期末总结考试等检验方式。在评价过程中,将评价的重要标准着重放在学生的应用及创新等能力方面。而在设置评价内容时,应着重于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以及知识有效应用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良好学习和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