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因素的互渗交融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创新路径

2022-11-28石柏胜

关键词:大赛思政育人

石柏胜,楚 琳,李 艳

(亳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点多面广,空泛分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因而其课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陷入困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存在着思政教育难以有效融入的严重缺陷。如何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本文拟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为切入点,着重探索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互渗交融的教学方法,使技能大赛培训既能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又能显著增强学生思政素质,从而有效摸索出能够突破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困境的创新路径,切实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以德为先”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困境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锻炼实践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快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但是,随着本科生各种赛事的逐渐增多、参赛培训小组的渐次成立和技能大赛培训活动的不断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应开展的赛前培训不但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范式当中,反而日益彰显出背离“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功利性、机械性、等级性等诸多弊端。如果以课程思政视角进行审视,这种赛前培训是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而陷入与“三全育人”相悖相逆的严重困境。

(一)拿奖夺冠的功利主义思想鲜明

国家举办本科生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要通过以赛促改、赛教融合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弱点和弊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但是,在本科生技能大赛的培训教学实践中,很多院校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和“脸面效果”,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单纯追求拿奖夺冠的学校荣誉而忽略培训过程中的德育效果。其结果就是:只抓学生技能,不重学生品德;只盯夺得奖项,不管教学方法;只看竞赛成绩,不问培训过程。学校对参与技能大赛培训的指导教师的考评,也是以所指导学生获得奖项数量的多少和奖项级别的高低为标准。指导教师得到的褒贬奖惩就是“大奖大得,小奖小得”“多奖多得,少奖少得”。在“夺冠熏心”“一切向夺奖看齐”的政策和舆论导向下,无论是学校的中上层领导,还是组织培训的指导教师,抑或是冲在大赛一线的参训学生,他们在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都鲜明地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从而使得技能大赛培训变成了“歪嘴和尚念错了经”,完全背离了本科生技能大赛的举办宗旨,严重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

(二)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

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是当前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十分重视技能大赛,积极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坚持把赛教融合作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切实通过赛中教、赛中学、赛中训来培养高质量人才”[1]5。在各级各类本科生技能大赛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的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技能大赛培训也越来越多,技能大赛培训日益成为学校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实践教学形式。但是,在拿奖夺冠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大赛培训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遭到忽视,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有的教师仅把思政育人教学目标放置在教案里、停留在口头上,有的教师只是对着思政育人教学PPT照本宣科、走走过场,有的教师讲授思政育人内容机械干瘪、缺乏情感共鸣,有的教师则完全放弃课程思政教法、只重视技能训练……总之,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没有把大赛培训看作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杜绝这种课程思政建设的形式主义作风,必须克服功利主义思想,严格贯彻“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加强技能大赛培训教学督导,把课程思政密切融于学生培训实践的全过程中。

(三)组织培训中的等级观念较为严重

在技能大赛培训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培训时常常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天赋、技能特长、平时成绩,把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和三六九等,然后通过小圈子内的严格选拔和层层淘汰,最终确定极少数的“尖子生”和“优秀生”入围。组织培训中存在的等级观念致使技能大赛培训从大众化渐次向“精英化”发展。“当下许多职业学校片面、被动地围绕着职业技能大赛来组织教学、突击训练,陷入技能竞赛的指挥棒中,将大众化的职业教育逐渐演化为‘精英’教育,显然也走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误区,违背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宗旨。”[2]19相比较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培训的这种弊端,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大赛培训或许更为严重。技能大赛培训中的等级观念不仅剥夺了广大学生接受技能培训的资格,损害了教育公平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且还违背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教育原则,给技能大赛培训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实际上,技能大赛培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普遍的实践技能培养方式与常见的课外兴趣学习活动,历来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如,基于文学写作大赛的文学写作实践技能培训、基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课堂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基于演讲大赛的演讲实践技能培训等,都是得到大多数学生青睐的实践技能培训活动。学生对这些实践技能培训关注度高,兴趣浓厚,参与欲望特别强烈。如果指导教师能够广泛接纳,不但能够从中选拔出高水平参赛选手,而且还能够扩大实践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影响力,有效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方针政策。

二、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融合课程思政的价值资源

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要具有相互融通的资源优势以及两者的无缝对接与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地获得思政教育,提高思政素养。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因其师生交流的亲和性、培训环境的优越性、追求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思政元素的丰富性等诸多优点,拥有与课程思政紧密契合的丰赡价值资源。

(一)价值引领的感情亲和

思政教育贵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心灵的引导、情感的熏陶能够促进学生刻苦钻研实践技能、有效提升思政素质。在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师生之间常常处于“一对一”的技能授受情景之中,师生之间普遍是心灵畅通、感情亲和。指导教师如能把握教育契机,在传授技能方法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就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极佳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时,如果适时融进陶行知先生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和神圣,促进学生勤学苦练、熟练把握教学技能的方法与要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感悟党恩,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远大理想,为未来铸就高尚师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价值引领的环境优越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技能大赛培训环境的特殊性和优越性给技能训练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创造了便利的环境资源。技能大赛培训地点多选择条件优越的多媒体智慧教室、微格教室、演播厅、录播室、实训室以及教师工作坊等。参训学生置身于洋溢着高科技气息的现代化培训环境中,无形中就对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充满了期待。这就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例如,在进行诗歌朗诵大赛指导时,教师精心选择的朗诵作品如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在现代演播厅或录播室先进多媒体设备音响效果的烘托和渲染下,不仅能有效提升诗歌朗诵技能训练效果,而且也能深化对参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技能大赛培训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三)价值引领的内容丰富

随着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和高校“双创”教育的深入发展,本科生技能大赛涵盖的专业种类越来越细,举办的类型越来越多,囊括的范围越来越广,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各系部、各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有参赛的资格和机会。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技能大赛,广义上包括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文学创作大赛、朗诵艺术大赛、网络评论大赛、创意传播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众多赛事。种类繁多的技能大赛培训因其包涵着社会、人文、历史等可以提炼萃取的思政教育内容,蕴含着多姿多彩的课程思政元素,因而具有无比丰富的思政价值引领内容。指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巧妙融进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既帮助学生感悟提升技能的方法,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不断提升学生思政素养。

(四)价值引领的取向一致

技能大赛培训本着学生自愿报名、主动参加、发展兴趣、追求卓越的原则展开实践教学活动。因此,不论是主动报名参加实践技能培训的学生,还是经过系部层层选拔最后进入项目培训班的学生,他们对技能大赛培训都有一定的了解,拥有较为强烈的兴趣,怀有迅速提升技能水平的强烈愿望,并渴望在技能大赛中搴旗斩将、夺冠折桂。技能大赛培训作为学校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得多少奖项,而是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因此,参训学生的奋斗目标和技能大赛的培训目的是同向同行、和谐一致的,两者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导向。在价值追求方向一致情况下,培训指导教师更容易借助自身魅力、内在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而参训学生由于获得了更多共鸣与自我激励,也更容易接受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因此,相比较而言,在其他条件同等情况下,技能大赛培训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要显著好于一般课堂教学。

三、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融合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

鉴于技能大赛培训深蕴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大对技能大赛培训的指导和监督,深掘课程思政元素,使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助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培训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要义

培训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要义是实现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根本。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实施课堂教学的宗旨与灵魂,既是调动教师积极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根本依据,又是检查和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基本标准。技能大赛培训既然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德艺双馨”的优秀品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成效目的,就应在培训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要义、突出思政育人目标,以确保培训环节中有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做到技能培训和思政教育相融相通、相得益彰。

(二)培训内容中渗透课程思政要素

培训内容中渗透课程思政要素是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内容相融合的基础。失掉这个基础,技能大赛培训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技能大赛培训实践教学要贯彻“三全育人”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培训教学中的思政要点设计,大力开发培训内容中蕴蓄的课程思政矿藏,努力捕捉培训过程中闪现的课程思政元素。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想影响下,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很多学科或专业设计的技能大赛培训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赛前辅导和应赛训练,指导教师讲授的技能掌握要领、技巧练习方法、赛前注意事项和应赛心理素质锻炼等,大多没有渗透课程思政要素,完全忽视了“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所以,高校应当针对技能大赛培训内容的设计缺陷,克服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狭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在培训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指导教师在培训内容安排中要注重挖掘课程思政要素,促进技能大赛培训同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三)培训过程中融合课程思政方法

培训过程中融合课程思政方法是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内容相融合的关键。“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3],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人们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尽管技能大赛培训潜藏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但是指导教师要想在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指导过程中敏锐发现、自然开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技能培训和课程思政天然交融、浑为一体,颇不容易,这就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大赛培训而言,指导教师在讲授要点和指导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恰当地运用引申法、举例法、体验法、渲染法、表演法、情境法等多种手法,有效打通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之间的隔膜与阻碍,有机实现两者的相通互融。

(四)培训评价中设置课程思政标尺

培训评价中设置课程思政标尺是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有力保障。当前很多院校对技能大赛培训实践教学的评估是“参照大赛评价标准,创新教学评价体系,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重视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4]125,没有突出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高校对培训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更为简单,即以学生获奖等级、获奖数量以及参赛类型、参赛级别等为标准。参赛级别越高、获奖人数越多、夺得奖项越广,指导教师获得的奖励也就越高;相反,如果参赛学生拿不到奖项,指导教师就可能面临被批评、受指责的难堪局面。这种打上功利主义鲜明烙印的评价标准,不仅严重违背了“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且给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套上了“务必夺得奖项”的精神枷锁,从而把他们引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唯奖是图”的应赛畸路。为保证技能大赛培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现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思政教育的交相渗透、同向同行,切实把指导教师和参训学生从“应赛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高校不仅要在技能大赛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上进行课程思政相关改革,而且要在培训评估方面开展除旧立新工作。高校只有科学依据“双创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大刀阔斧地改革技能大赛培训评估内容和评价标准,坚决剔除不合理的内容与条件,恰当融入“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评估元素,做到技能大赛培训和课程思政教育评价相统一,才能最终激发指导教师和参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技能大赛培训和课程思政的互渗交融,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6]。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作为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必然是“三全育人”的一个有机环节,必定要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因此,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要摆脱当前功利意识、形式主义和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突出重围,走出困境,就必须以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其价值引领的感情亲和、环境优越、内容丰赡、取向一致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为基础,进行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在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做到两者互渗交融,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发挥技能大赛培训中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最终实现以德为先、德艺双馨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大赛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