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2022-11-27何瑞
摘要: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在国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指引下,高等教育以及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尝试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如何紧抓时代机遇,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理念,推动学校办学思想、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创新服务等方面系统改革,朝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具特色、更加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思路转变。
关键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新理念;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新主题
(一)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在全面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当前,党和国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对高等教育以及高校来说,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不仅仅是以规模提升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而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向不断追求优而精的高质量发展转进,为满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更高需求,提供能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支持。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需要把握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围绕行业产业进行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特色鲜明的办学体系。90年代以来,因为历史等原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多划转给地方政府管理,逐渐与原行业、产业有所脱离。一些行业特色高校因失去了行业部门的人、财、物等的有效支撑,加之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等追求大而全的发展建设,在教学特色、科研服务等优势特色上以及人才汇聚、培养整体质量上等,与一般高校相较逐渐有所下降,面临新的发展困境。历史跨入新时代,国家恰逢其时提出经济、社会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为引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把握好这一新时代发展脉搏,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从有趋同倾向的规模扩张式发展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思路转变。
(三)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新主题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如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理念为引领,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寻求突破口,重建因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趋同化发展等而失去的特有优势及特色,肩负起历史赋予行业特色高校的勇创“一流”担当和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等的重要使命,是时代赋予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新主题。
二、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思考
(一)以创新发展激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質量发展动力
创新发展是发展的动力源头,要发展必须有创新。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等,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是要更新发展理念,重塑创新观念。要系统、全面把握党中央对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战略部署,把新发展理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第一动力等新思想新理念内化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等各方面,以先进观念理念引领发展。二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学校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引领创新文化,厚植创新土壤。三是要建立支撑创新体系。学校内部应建立能保障创新落地生根的体制机制,应统筹传承与创新,坚持不破不立、有破有立、破立并举,在资源、环境、机制等方面形成充分支撑创新的体系。
(二)以协调发展释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活力
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活力来源。学校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是由各种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文化引领上重点推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发展,管理运行上推动科研与学科发展、教学与科研发展、课程与专业发展相互协同,改革和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促进资产、机构、师资、教学等资源高度融合、有效配置,不断增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协调性。
(三)以绿色发展挖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潜力
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相互融合,是高校健康快速发展内在要求与遵循。注重绿色发展理念,重文化与尚人文,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提倡生态文明弘扬节能环保、重视资源节约降成本强效能,是绿色发展内涵的重要体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的顶层设计理念中,融会到体制机制的建设中,落实到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加强与"绿色"有关的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建设投入,加强师生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师生确立绿色发展理念, 营造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释放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力。
(四)以开放发展汇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外力
开放发展能够广泛汇聚外力,解决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资源和内外联动问题。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校内校外多种教育资源,抓住国家建设世界水平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机遇,形成国内外合作、校内外合作互助共赢新局面,能为高校解决办学资源和内外联动发展问题产生极大的借力效果。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须抢抓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战略等重要机遇,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开放,促进与相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间的交流联合,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积极打造开放新高地、新平台等,不断汇聚促进学校发展的外力。
(五)以共享发展凝聚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内力
共享发展提升社会、师生对高校满意度和幸福感,极大增强发展的内力。国家提出:让师生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对教育拥有更多地获得感,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所在。高校满足社会的期待和信任,满足师生对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条件的需求是任之所在和终极目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走教育资源共享之路。推动学校内部工作间交流,校内外师资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共享,同时认真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生活质量、发展保障和幸福指数,将能最大凝聚学校发展的内力。
三、新时代以新理念指引地方行业特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找准创新动力点,以争创一流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根本路径
国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下,高等教育领域出台了国、省“‘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一流本科双万计划”“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系列相应政策。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既要对接政策,更要树立清晰先进的特色办学理念,秉持“行业特色、世界水平”理念,办行业一流大学。要找准自身定位与发展目标,有个性、有优势、有竞争力的发展,在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定位明确的服务方向,打造独具风格的管理模式和品位高雅的大学文化。通过科学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形成正确的、合理的、有效的高质量发展价值取向,方能解决好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怎么干、朝着什么方向干、干到什么程度”的根本问题。
(二)紧握协调平衡杆,以现代治理作为激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活力路径
在国家战略深刻调整、行业企业战略转型、高等教育改革深化三重叠加影响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学校章程,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机制,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到一流水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确保党组织始终走在前列,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把稳协调的平衡杆,构建协调稳定的、能引领未来的高质量现代治理体系,是激发出地方行业特殊高校高质量发展活力的有效路径。
(三)坚守绿色生命线,以立德树人作为铸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灵魂路径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绿色”生命线,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根本构筑育人体系。一方面指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塑造高尚人格,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创新动能,熔铸立德树人的根基和血脉;一方面指降成本、强效能,重文化、尚人文,加强师生生态文明教育,使师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者和自觉践行者;还指紧随时代潮流,加强与“绿色”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整合来引领、推动传统产业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新兴产业变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推动师生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绿色”生命线,解决好学校高效发展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校内外部发展环境,是地方行業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灵魂路径所在。
(四)拓展开放主动面,以联动合作构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快捷路径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可通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地方发展的需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精准定位、发挥优势,抢抓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战略等重要机遇,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开放,促进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间的交流联合,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积极打造开放新高地、新平台等,形成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所在区域乃至国家的社会发展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价值归依,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快捷路径。
(五)联通共享命运体,以师生满意指引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方向
在各大高校中,对于教育共享的研究逐渐增多,很多高校建立了共享平台并投入到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校间的协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也同样需要教育共享,即相互利用他方的资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知识在校内及校外的合理分享,成果的投入和产出达到平衡。通过共享,使师生多通道、多平台的学习和掌握先进知识与理论,将最恰当的知识以最便捷的通道传递给师生。通过共享,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改善教职工学习生活条件上,体现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通过共享,各方构成命运共同体,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铸就所有高质量发展路径共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洪兰,姚玉香.质量革命: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7-8.
[2]武贵龙.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
[3]寇尚乾.省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G]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05
[4]李宜江.以高质量发展规划引领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87.
[5]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6-14
[6]李立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2020-10-07]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http://soe.ruc.edu.cn/info/1132/2265.htm
[7]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04-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0-10/13/c_1126601551.htm
[8]钟晓敏.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5).
[9]潘懋元,贺祖斌.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19,(2)
作者简介:何瑞,讲师,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课题项目: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研究》,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