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2022-11-27刘李珍黄雪凤鄂筱曼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冷链产业链

文/刘李珍 黄雪凤 鄂筱曼(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发展绿色农业,陆续出台政策鼓励、支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此外,广西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广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链,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绿色农产品备受青睐,绿色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主要的发展方向。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现代化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广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不利于广西绿色农业生态和 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这些变化对广西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从发展模式上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绿色农产品品种结构,挖掘微观市场主体的最大潜力,延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本文主要探索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模式构建指引新方向。

一、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界定

学者唐林仁(2021)提出,农业全产业链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联的产业,不仅包含农业的生产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还包含农产品前期的科研、育种工作以及后期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1]。学者刘西涛(2021)提出, 农产品全产业链是指农产品在农资储备、生产、品牌建设、流通销售等不同环节形成的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条[2]。因此,本文对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界定为包括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的环节,是从农业种植开始到最终消费的全业态过程,是一个企业全程控制产业链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纵向一体化,以及在地理分布上与平行其他个体相互联系的产业横向一体化的结合。

本文将从广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采购、加工流通以及营销推广环节,通过分析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而构建符合广西经济增长要求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广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模式现状

(一)生产采购环节

广西绿色农产品生产采购环节小而散,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主要原因为传统的“小生产、小流通”模式在广西绿色农产品生产中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集贸市场是绿色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小而散的生产和渠道来源导致企业采购绿色农产品材料的不确定性增加,产品品质难以保持,造成损失和浪费,并且采购成交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企业面临的风险较高。现如今广西逐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和批发市集为载体,农户经管人、分销摊贩、中间介绍人、各种类型农户合作团体、加工企业、农产品规模化龙头企业、连锁零售超市等多元市场实体直接参与,以初级农产品和初加工制成品为交易市场的流通客体,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采购环节小而散的现状,但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存在。

(二)加工流通环节

广西的地方特色绿色农产品种类繁多,但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之又少。80%的绿色农产品主要以原始形态进行贸易,约20%的绿色农产品多为粗糙加工,缺乏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相关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农产品有其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少广西地方特色绿色农产品,如融安金桔、灵山荔枝、百色芒果等,在收获的季节产量大,保质期短,不易贮藏,价格低廉,运输成本高。在流通方面,广西的绿色农产品冷链运输设备主要为大中型通用卡车,因绿色农产品冷链运输专用车辆不足,导致绿色农产品的新鲜度得不到保障。

(三)营销推广环节

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广西绿色农产品服务营销的新常态,以“直播+电商”为载体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逐渐兴起和发展。当前,绿色农产品的“直播+电商”营销推广除了利用网红主播或网络名人的带货效应,还诞生了县长直播带货或者电商扶贫推广等方式。广西部分地方的确采用县长代言的方式进行“直播+电商”营销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疫情期间,包括融水苗族自治县、上林县在内的15名市县领导化身超级推销员,助力广西特色绿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此外,还可以通过借助网红主播或影视明星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如广西兴安县邀请网红主播为兴安砂糖橘直播带货,3分钟便售出50万公斤。

(四)现有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

目前广西最常见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实践模式为“政府+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这个模式是结合广西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的现状而产生,通过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导和以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为核心,联合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一体化经营管理,从而形成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联盟。该模式下,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种植基地、物流公司间接与农户建立联系,初步集中分散的农户,同时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全产业链基地来保障农产品质量,既满足了基地所需的农产品质量要求,也降低了农户自产自销的经营风险。实际上,大部分龙头企业并不具备实践该模式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无力创建产业园,也无法深入管理,存在着全产业链单一的问题。

三、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瓶颈

(一)生产组织过于分散,农产品全产业链狭窄

广西绿色农产品的“小生产,小流通”模式直接影响广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组织结构,农户生产组织力量小并且分布散,导致企业采购的农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分类运输等增加工作,这也间接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增加。面对成本增加,大部分龙头企业并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无法保证采购成本足够的同时还能大力创新发展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组织模式,所以企业无法创建完整、标准并具有规模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产业园,只能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简单粗加工,组建单一的生产链,致使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附加值无法实现。

(二)绿色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品牌建设效果不明显

广西整体经济相对于其他沿海城市地区较为落后,人们普遍认为,绿色农产品和普通农产品差别不大,倾向于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普通农产品。除此之外,因为缺乏标准化的技术规范,绿色农产品加工制品产业的区域品牌采用无壁垒限制,有些产品品质欠佳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制品产业使用区域品牌,消费市场上经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顾客品牌认可度下降。企业长时间缺乏品牌管控和市场推广觉悟,引致品牌“有名无价”,品牌不足以稳步发展壮大,品牌将难以持续发展。

(三)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落后

大多数绿色农产品特别是特色绿色时鲜农产品,都具有易腐变质的特点。如果想要让绿色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然保持新鲜,就要在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进行保鲜,这对物流配送技术的要求较高。专业的全程冷链配送对于广西的物流企业来说极具挑战,除了需要很大的硬件设施投资如建设冷库、配备冷藏冷冻运输车辆等,还要有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连接不紧密

当前,广西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的农村地区寥寥无几。广西农村地区仅仅占有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等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分离,造成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不利于绿色农产品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和绿色农产品价值的附加。

四、广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广西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优化组织模式,拓展全产业链条

面对农户过于分散、农产品全产业链条较短的问题,应优化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结构,加快绿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有效整合个体农户并加强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鼓励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一条以加工和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并发挥政府在组织优化中的作用,统筹规划,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运作得到保障,积极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政府+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向“品牌+标准+规模”模式发展,把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等资源整合起来,注重培育农产品品牌,并且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撑,打造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园区。此外,大力鼓励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绿色园区的种植、生产和加工等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与广西当地的旅游业结合发展,积极打造寓教于乐的儿童农产品体验教育之地和健康养生的成人休闲放松之地,使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延长。

(二)大力宣传绿色农产品,积极打造特色品牌

抓好绿色农产品的宣传,提升人们对其的认知,可以让绿色农产品深入人心。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如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入学校、入社区等活动,办好东博会、茶博会等展销会,可以提高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同时,鼓励个人、组织消费绿色农产品。此外,也要培育特色绿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农业品牌培育,打造出闻名遐迩、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以此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三)健全广西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是广西绿色农产品取得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必要条件。针对当前广西绿色农产品产业布局,应从供应链层面健全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绿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冷库、冷链配送中心等。第一,健全冷链物流配送相关标准体系,如温度控制、包装、分拣等标准;第二,加快有效整合种养、加工、仓储、销售和运输等资源,发展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现代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第三,加快培育、引进、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复合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四,发展综合配送网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第五,开发建设冷链物流配送信息管理平台及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绿色农产品交易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第六,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配送体系[3]。

(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信息的流通

广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相关负责人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并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对产业链进行管理,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各个环节信息的互通,以促进各个环节的连接。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农、物、商”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经营者对绿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加深农户与市场的联系,使农户能够切实参与到各个环节运行中,知晓农产品的销售、运输等情况,并整合分析这些信息做出最优决策。同时,还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等,为各个主体更好地获取信息提供便利。这样各个主体可以及时通过信息分析对市场动态进行了解,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进广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冷链产业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筑牢产业链安全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物流配送无人化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