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11-27刘捷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1期
关键词:胃癌疼痛评估

刘捷

(邵武市中医院护理部,福建 邵武 354000)

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日常生活习惯中出现了不少负面因素,人体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可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该疾病主要是出现在胃组织黏膜上皮中的恶性肿瘤,整个胃体均可发生病变,主要的患病原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状态、饮食习惯较差等[1]。从发病患者量数量来看,胃癌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胃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难以引起患者重视,往往到院接受检查时便是中晚期,该时期的预后较差,且治疗难度大,机体所遭受的痛苦也较为明显。针对胃癌患者,在临床上采取积极治疗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护理干预。因为疾病发生后,患者对疾病知识并不了解,加上机体所感受到的痛苦等多方面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给生活带来较多困扰,所以还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占据13例和17例,年龄为36~68岁,经计算可知平均年龄为(53.69±8.6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占据14例和16例,年龄为37~69岁,经计算可知平均年龄为(54.36±8.89)岁。对比分析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选病例均通过临床辅助检查以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胃癌患者。②具有清醒的认知,正常沟通无障碍。③知晓研究具体内容,并同意参与到本研究中。排除标准:①机体出现严重营养不良。②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③临床基本资料缺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胃癌患者在护理中实施普通护理模式,即在工作中注重监测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以便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遵医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并观察治疗后的反应,查看有无异常情况发生。注重饮食指导,根据病情以及个人喜好进行专业的饮食指导,为其补充必需的营养素等。强化疾病知识宣教。

1.2.2 观察组 该组胃癌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2.2.1 全面评估患者 在实施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可通过对话以及询问等多种形式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情况、性格特点、文化水平等内容,根据所收集的内容将其整理后建立专属的个人档案,由此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在后续护理中,护理计划应随着病情的变化而随时调整。

1.2.2.2 强化心理干预 胃癌患者因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大部分患者确诊后都处于中晚期,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担忧、悲观等情绪,这些情绪的出现不仅影响疾病的预后,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多的困扰。由此可以发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和患者的互动,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如果患者的情绪较为低落时,需要了解实际情况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如患者存在悲观情绪,可以和其分享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让患者意识到通过良好的治疗,自己也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如担心医疗费用时,可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医保报销比例,缓解对费用的担忧;感到孤独无助时,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增加社交,参与病友会,与病友增加交流频率,形成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还可指导家属和朋友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增加社会支持和归属感;机体感到明显疼痛的时候,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分享疼痛出现的原因,可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视频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如果疼痛明显,难以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缓解的情况下,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镇痛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确保治疗有效;缺乏疾病知识时,强化对患者的知识宣教,面对不同的患者时,需要根据其理解能力选择恰当的讲解方式,确保每个患者都能正确理解相关内容,将胃癌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告知,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1.2.2.3 用药指导以及改善睡眠环境 药物治疗过程中,可向患者分享药物的相关知识,增加对药物的了解,缓解心理压力;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睡眠质量差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讲述对改善相关条件,如维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操作中动作轻柔,减少噪声,缓解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1.3 评断标准

1.3.1 疼痛程度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完成疼痛评估,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意味着疼痛感觉越明显。

1.3.2 睡眠质量 利用PSQI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满分为3分,分值高低与睡眠质量呈反比。

1.3.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估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与生活质量的好坏呈正比。

1.3.4 心理状态 利用SAS以及SDS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前者的临界值为50分,后者的临界值为53分,当患者的评估结果超过临界值后意味着存在明显的焦虑以及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该研究中,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实施χ2检验,当P<0.05意味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的对比 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在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觉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下降幅度较大(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疼痛程度的对比()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疼痛程度的对比()

2.2 睡眠质量的对比 使用睡眠质量量表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的对比()

表2 护理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的对比()

2.3 生活质量的对比 护理后使用生活质量量表对胃癌患者进行评估,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2.4 心理状态的对比 在护理前后,利用心理调查量表评估两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将相关数据准确记录后进行对比,发现护理前两组的焦虑以及抑郁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4。

表4 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表4 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3 讨论

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导致胃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影响人们生命健康以及生活。在胃肠初期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大部分确诊病例都处于中晚期,可出现明显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同时还可伴有黑便以及腹痛等[3-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因为对疾病不了解等原因,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下不仅不利于治疗,还可导致患者陷入恶性循环,负性情绪会增加机体的压力,疾病的进展又可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协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基于此,本文选取了60例胃癌患者,对30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涉及负面情绪的处理、疾病知识的宣教、用药指导以及改善睡眠环境等。面对患者所出现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引起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可减少患者对疾病的不安、紧张等,在治疗中维持身心的良好状态[5]。增加对疾病知识的宣教,有助于减少患者因无知所带来的焦虑和担忧,指导正确用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范患者的行为,协助其获得较好的药物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疼痛表现采取对应的干预,评估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注重病房环境的护理等,协助患者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通过上述护理干预,从最终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较为明显,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对比中也获得较好的表现,心理状态和护理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实施意义,可全面对其实施心理干预,从而促进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改善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胃癌疼痛评估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怎么给疼痛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