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拉斯哥评分在颅脑损伤护理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7林明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1期
关键词:格拉斯哥颅脑神经功能

林明霞

(安溪县医院,福建 安溪 362400)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1]。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2]。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3-5]。目前大部分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等非手术治疗,而颅内血肿或颅脑损伤后遗症采用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格拉斯哥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以此来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6-8]。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格拉斯哥评分在颅脑损伤护理观察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本试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颅脑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颅脑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纳入标准:经诊断为打击、坠落、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脑部肿瘤者;患者年龄过大者;生存时间不足7 d者;有开颅手术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①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药物指导和环境干预,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9]。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时,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防止患者失去肢体控制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10]。②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呼吸护理、并发症预防,皮肤护理即每日采用温水和软毛巾对患者身体进行擦拭,保持擦拭力度轻柔,每日擦拭2次即可,若患者皮肤干燥可以涂抹无刺激的护肤霜;营养支持可以采用鼻饲营养供给,维持患者生命,鼻饲液温度应该控制在40 ℃左右;呼吸护理主要采用雾化治疗稀释患者痰液,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概率;并发症预防中可以通过控制鼻饲速度避免胃潴留情况出现,也可以通过多食用水果蔬菜以及腹部按摩刺激肠胃运动,降低便秘概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指标、护理满意度、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①根据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转铁蛋白各项指标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评价[11]。②根据医院颅脑损伤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直接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的最终调查结果,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00%[12]。③采用GCS量表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价,GCS格拉斯哥评分满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意识状态越好[13];采用NIHSS量表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分45分,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好[14]。④采用ADL量表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分100分(10项,每项0~10分)[15],评分越高表示自理能力越强。⑤采用WHO-QOL-100量表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4项,每项0~25分)[16],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⑥统计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泌尿感染、压疮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1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转铁蛋白各项营养指标分别为(74.83±3.45)g/L、(40.10±3.38)g/L、(3.68±0.40)g/L,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转铁蛋白各项营养指标分别为(60.52±4.61)g/L、(33.40±2.57)g/L、(2.07±0.29)g/L,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转铁蛋白各项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1.326、8.425、6.469,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指标对比(g/L,)

表2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指标对比(g/L,)

2.2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259,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GCS格拉斯哥评分高于护理前,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7.281、13.765,P<0.05);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GCS格拉斯哥评分高于护理前,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5.450、8.043,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GCS格拉斯哥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5.648、6.822,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10.203,P<0.05);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7.167,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8.481,P<0.05)。见表5。

表5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5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9.354,P<0.05);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t=7.237,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5.148,P<0.05)。见表6。

表6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6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6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未见肺部感染,泌尿感染、压疮各1例)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3例,压疮4例)总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8.754,P<0.05)。见表7。

表7 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本文以打击、坠落、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为例,对其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供给情况、意识状态、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自理能力、生活状态进行比较,查看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呼吸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是否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护理方法在颅脑损伤护理观察中的效果显著提高,可见本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统一,患者轻度、中度、重度、深度昏迷情况均有,未能排除护理前昏迷严重程度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护理效果的影响,若能够以昏迷程度相同的患者为试验样本,则本文试验结果更加精准,可信度更高。本文试验结果表明: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指标、护理满意度、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颅脑损伤患者在综合护理下营养指标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昏迷情况显著好转、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减少、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综合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在综合护理下营养指标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昏迷情况显著好转、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减少、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综合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格拉斯哥颅脑神经功能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戴口罩
做鬼脸
圣诞之吻
森林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