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浅析
2022-11-27杜敏军
杜敏军
(宁阳县万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400)
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而言,农业不容忽视。农业工作者应了解农作物的具体栽培方法,改变传统的栽培技术,不断迎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创新和优化传统的栽培技术,立足于大市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解决农业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农作物栽培的产量。
1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的相关概述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运而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农业发展而言,采用现代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当前农业常用的高产栽培技术来看,主要包含测土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和灌溉技术等。相关人员在实际种植农作物前,应该全面了解土壤情况。土壤是维持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要了解和控制土壤的性质,解决土壤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土壤的利用率。
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必须从种植地土壤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意识到肥料的重要性。肥料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必要因素。在种植农作物和养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掌握肥料的相关知识,了解农作物的基本生长条件和生长规律,合理施肥并分析肥料的基本特性。应根据土壤的基本情况合理选择肥料,根据农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选择施肥的时间和数量,保证农作物的生长能得到充足的养分。
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和养护的过程中,还应严格筛选肥料的质量,只有选择真正优质的肥料,才能对后续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关种植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现有的配方和技术进行创新、优化,将现代化的配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护中。在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种植密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种植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 影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2.1 播种时间
要想提高农作物产量,相关人员应准确把握当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具体因素。在实际进行播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从整体出发,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基本要求,根据农作物的基本习性,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实际进行播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满足种子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要求[1]。同时,观察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设计,分析幼苗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应考虑到幼苗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全面提高幼苗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播种农作物时,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可能会让种子难以适应周围环境,从而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如果播种时间较晚,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农作物在后续生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生命周期,从而影响产量。从这一角度来说,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的时间非常重要,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播种时期,全面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种植密度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应准确把握种植密度。在确定种植密度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控种植密度,保证种植密度的科学性,确保农作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应该对养分和光照等条件进行合理把握,水分、养分和光照等条件都是农作物高产的必要因素。分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发展情况,了解农作物的具体生长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当前农作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种植人员在对农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合理设计种植密度,分析农作物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农作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的目的。
2.3 田间管理
对播种时期和种植的密度进行协调管理,统筹当前耕地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同时,做好土地的翻耕、施肥和铺设工作,根据土地发展的情况分析并合理喷洒农药,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相关人员应从整体出发,切实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除了进行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外,在中期还需要做好松土工作。中耕松土主要是指在农作物生长的中期阶段对植株进行翻耕。耕种人员应准确把握植株的土壤密度和土壤养分,准确把握耕地管理工作,了解肥料的施肥原则和施肥要求,严格把关化肥质量。施肥效果直接影响最终产量,应对肥料进行合适的配比,让植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植物根部吸收的养分越多,后续农作物的产量也会越高。
2.4 自然因素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而言,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等各项因素对于农作物的区位影响都非常大,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种植的基本分布,还会对农业整体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植物的基本性质不同,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气候条件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相同。相关种植人员在实际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切实考虑这一问题,仔细了解农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合理分析气候条件的分布情况,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气候发展规律,对降水量进行详细记录。如果是降水量较少的干旱地区,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应及时安排灌溉水源。
2.5 地形区域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而言,区域因素也非常重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位置不同,所以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还应结合当前地形区域的基本特点,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类型。如果是平原地区,整体的地势比较平坦,土层比较深厚,更有利于进行农业的用水和机械化发展,更加适合发展农业。如果是山地地形,比较适合发展林业[2]。在山区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的问题,把握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分析农作物的垂直分布情况和多样化的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地形的复杂性,真正实现多样化的发展和建设。相关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念,根据以往的耕种经验,严格按照地形的基本特色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和管理工作。
2.6 土壤条件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发展而言,要想在后续保证农作物稳定发展,必须对土壤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的整体发展情况截然不同。相关人员应根据土壤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基本要求对作物种类进行选择。例如,我国东南地区的丘陵地区,酸性土壤分布较严重,这些地区适合种植茶树。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而言,土壤的肥力也非常重要,比如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壤肥沃,种植水稻之后整体的产量较高。对于一些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区,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采用人工施肥的方式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只有保证土壤中养分充足,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作物的后续生长。
2.7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分析的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相对明显的因素是现在种植人员依旧存在着相对严重的落后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种植产量。在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过度使用化学农药,这种种植方式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也会给当地的土壤造成一定污染,从而导致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种植人员应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思维意识,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思维,真正树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2.8 农作物品种
应选择适合在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断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参考本地的农业实际状况,选择适合当地土壤以及气候等多方面的农作物品种。我国农业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对农作物品种有了深入研究。比如,我国杂交水稻有效运用转基因技术,结合两个品种作物所具有的优点,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
针对农作物进行的培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合理灌溉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多方面的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更加合理科学的培育方法,使农民对新的农作物品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农民的接受度,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选择良好的农作物品种时,也需要在后续严格管理,保证田间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农民应具有足够的科学种植意识,在挑选良好农作物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的类型进行有序管理。比如,科学使用化学肥料,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等,保证农作物整体产量不断提升,并且避免对耕地造成损害。
3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措施
3.1 施肥技术
在农作物栽培种植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相关种植人员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对土壤进行系统检测,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能以及土壤种植农作物的基本条件。合理选择土壤的测量方法,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科学选择检测技术,将科学的土壤施肥技术应用于实践的操作和种植中。从当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相关技术应用的整体效果比较理想[3]。采用这项技术后,能有效节省施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在实际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将肥料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保证肥料使用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的营养需求,确保有更多的养分被农作物所吸收。
3.2 病虫害防治
对于农业的种植和发展而言,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当前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整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而且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引进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尽可能地减少农药的使用。在实际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应真正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将防御和治疗结合在一起。在选择农药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选择一些低毒性或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使用专业的检测方法对生物内部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检测,尽可能减少各种农药对生物造成的危害。还应结合天敌技术进行处理,切实做好生物防治工作。根据病虫害的基本种类,选用合适的物理防治技术。采用色板用纱技术和灯光透纱技术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全面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对环境的发展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4]。从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农业发展水平。
3.3 播种时间
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播种时间非常重要。种植人员应该考虑到播种时间对于整个农作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农作物种植之前,种植人员首先应该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时间。对于一些喜热型的蔬菜和农作物,适宜在春季解霜、后续天气转暖、气温稳定后栽种。对于耐寒型的农作物而言,幼苗期间非常耐寒,但是后续生长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对于这种农作物,一般会选择初霜前栽种,以保证幼苗顺利越冬。
3.4 改善生长环境
在农作物播种的过程中,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考虑农作物的品质问题。为了保证农作物能有更长的光合作用时间,在实际进行种植和养护的过程中,应全面提高光照资源的影响。可以采取套种或者人工延长光照的方式,对农作物现有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全面增强光照和土壤的使用率,保证后续农作物可以得到稳定生长,为农作物后续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条件[5]。
为了全面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开展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种植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全面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种植效益[6]。相关人员还应该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从整体出发,对土壤成分和结构进行细致研究,确定土壤中的成分和基本的结构,严格把控土壤中养分的元素含量。要仔细研究空气和土壤的基本性质,遵循周期性的基本原则,检测土壤的酸碱性特征,并对当前作物生长土壤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3.5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在进行农作物播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合理把控种植密度,科学选择种植密度,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相关人员应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性质,严格控制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同时,结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空间,对现有农作物的种植数量进行合理分配,保证营养物质和光照的充足性。在实际开展农作物种植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该了解农作物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从根本上加大农作物的种植力度,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合理地选择农作物种子,合理把握农作物播种时间,把控农作物土壤的质量,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及时灌溉和施肥,还要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操作,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更好地促进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