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11-27青岛市技师学院吴静
青岛市技师学院 吴静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内涵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格局和体系正经历深度变革,各国之间的利益紧密融合,当今形势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和劳动就业都遭受了严重冲击。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迎来了复杂严峻的形势,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逐渐消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于关键期。在此发展背景下,网络活动在世界范围掀起热潮,数字经济及衍生产品借势崛起,某种程度上,纯粹的传统产业几乎已经消亡,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数字化、智能化影响,制造业的智能化将是不可逆的趋势,全球各个经济主体都大力推进制造业的发展复兴。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同时统筹兼顾国内国际大环境,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纵观国内外大势,新的一轮产业竞争必将集中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上,而要想占据这个高点,其中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过硬实践水平、高层次综合素质的智能制造科技人才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刻内涵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局性战略转型的内涵,切实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的形势特点,“以国内循环为主”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立足国内需求,将我国拥有的超大市场规模和巨大内需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即让国内消费和投资在总需求中承担更大比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要求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向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统筹两个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二、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的关系
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点,在技术层面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将工厂系统升级为智能非人工工厂,并将在生产模式上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在新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下,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模式必将受到时代的影响。因此,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智能制造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并通过改革来应对。技术水平、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带来的人才规格的转变是两者之间的纽带,而职业教育中体现的人才规格首先会影响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根据双循环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更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三、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突出内生激发,强调人才素质提升
人才的成长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的,其培养过程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个周期当中,除了客观条件的影响,还需要与其主观意志相匹配,强调对诸如创新能力、价值观等内生变量的积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首先要将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流通以及消费的各个环节打通,从而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以及国际循环的动力。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支撑应当体现在其中每一个环节,且培养过程必须按照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通过对其主观意识与内生修养的塑造,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才能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建立提供人力保障。
(二)突出方向引领,注重特色专业建设
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助力民族产业振兴、提振“中国智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现阶段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一方面要积极迎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还应当按照各自的专业特色,主动匹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明确引领方向。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将我国市场规模和全过程产业链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优势。对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来讲,也应围绕这一重大战略安排,优化人力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培养具有大国匠人精神的“智能制造”人才。
(三)突出规模集聚,立足区域产业需求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关系到多方面的要素资源,有效的产业集聚可以为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教育资源的规模集聚反过来又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保障,可以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突出协同发展,推进职教立体前行
从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角度看,人才培养并非仅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其他社会组织同样承担着相关责任和职能。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多主体协同发展的方向。智能制造人才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构架所涉及的产业主体必须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层次鲜明、权责明晰、立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协同发展的方向需要妥善处理好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导向,加快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得院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资源互融互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的设定上强化产业主体的参与,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立体式发展。
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多元主体合作下的默契度欠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初步构建起政校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因为主体多元,导致各主体之间的契合度不高,尚未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格局。而松散的人才培养体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高质量输送。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极大的影响了合作的紧密性,理实教学的时间安排、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冲突、校企人才培养的主次纠纷等都对合作主体之间的默契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技能得到提升,但技能结构陈旧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减退,实施“机器换人”已经不是一个盲从或市场问题,而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但因为行业领域的保密性,国内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机械、自动化、电气控制等专业的课程教材陈旧,师资队伍以学者为主,对于实操性极强的制造行业无疑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上手企业工作。
(三)人才结构正在改变,但失衡现象仍然明显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专科层次,形成了一种办学惯性,忽略了技术技能人才“高精深”的培养,未能形成高水准、深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驱动力,影响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长期以“大众化”职业人才培养为己任,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上形成了“点到为止”的办学惯性,对于更高水准和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尽管当前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工作已经逐步开展试点,但是这些试点院校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升级而来,在办学惯性的影响之下,仍然延续既有的人才培养路径,使得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往往容易演变成为“四年制专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成才环境逐步改善,但浓厚氛围尚未形成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就制造业的人才就业现状来看,薪资水平比较低、整体待遇不高、社会存在感不强,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低薪资的水平下,受教育者极易丧失努力奋斗与深造的信心。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与低估,客观环境传达出的这种“不认同”,加剧了技能人才的自我否定,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经验与建议
(一)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经验
1.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以成果产出为导向
“成果导向”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培养模式。针对当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面向教师、教学管理者、用人单位、毕业生及行业部门充分开展调研,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理念与思路。
2.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以校企联合为依托
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协商、共建、共享构建教育责任共同体。针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双循环”新格局构建匹配的问题,全面落实全周期教育理念,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依托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通过“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实践育人”等方式,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通过校企联合,将企业产品需求与院校研究成果及学生创新思路紧密结合,推动校企优势互补,增强教学效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项目为驱动,以校企联合实验室承接项目为基础,合理确定学生的教学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将教学内容融入企业产品研发中,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接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产品研发双赢。
以教为核心、以产为支撑,通过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形成“三层贯通、四化驱动”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3.树立共创共赢理念,以人才交流为核心
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向交流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专业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共同探索合作育人与双向交流机制。构建“共创共赢、引领示范”的合作共生关系,形成“一体两翼、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二)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建议
1.推动就业优先与技能提升政策协同发展
研究制定国家高技能人才发展计划(和国家“315”“277”技能提升计划衔接),鼓励从“5”(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向“5+3”(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的高技能人才纵向提升通道。
2.充分发挥大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超大型企业要打造“技能航母”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提升行业技能方面的主导作用,使掌握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成为创新型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并优先建立技师学院。改革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机制,逐步形成“44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将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主要以培训机构为基础,向“40%依托高职院校,40%依托企业,20%依托培训机构”转型。
3.建立以赛促学新机制
通过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省、市、县“五级”技能大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确保高技能人才储备充足。探索突破传统职业技能鉴定的途径,30岁至40多岁的中生代农民工技术水平很高,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可以使用技能竞赛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评定技术职称,补习文化课程。
4.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双证制度”的透明化和获得感,避免“玻璃门”耽误人才
建立“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符合授予毕业生本科学历条件和高技能人才职称的职业院校名单,对毕业生及时授予“双证”。在职业技术院校设立优秀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免试高技能人才培训班,面向基础较好的中青年农民工开通技能人才成长的便捷通道,从而让受过正规技术培训的“新工匠”一步步成长为技工大军的“中流砥柱”。
5.打造高技能“人才雁阵”
直接授予在各项技能竞赛中的获奖选手以高技能人才技术职称,认证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四五”期间使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达到1500个、省(市)技大师工作室达到5000个,形成大师名匠引领的技能人才集群,打造高技能人才极点。
6.鼓励先进制造业大企业设立科研学徒制
重点在精密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等岗位上采用“先招岗,再培训”的方式进行高技能人才开发。推进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将创新学校职业教育与新型学徒制培训有机结合,加快组织编写开发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7.提升高技能人才收入和社会认可度
在主流媒体开设技能频道,激励产业工人学习技能、提升技艺,积极倡导多劳多得、技高多得,让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新的标杆。
8.发挥大师进校园的技能传承作用
鼓励国家、省级技能大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到职业技术院校兼职,让大师工作室进校园、大师登台讲课,充分释放行业高手和名师名匠能量。挖掘掌握绝活绝技的中国传统技艺技能型高级人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有影响力的企业联合,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确保优秀技能得到传承推广。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为高技能人才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技能人才将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拥抱技能、商机无限,开发数据、智慧无限,匠心独运、发展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