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区域化党建:社会治理转型下基层党建的新模式

2022-11-27乌海市委党校阮兰

区域治理 2022年37期
关键词:区域化三位一体党组织

乌海市委党校 阮兰

党的十七大会议明确提出了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的全新格局。这种管理模式的新要求体现了将党委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的融合,也更加清晰地体现了其对管理主体的领导责任。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转变,在强化管理和社会创新的基础上,要始终以党委领导作为管理的根本,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党委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继而加强党在基层领导中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相关基层建设体系,体现党在基层组织中的作用和应用途径、管理方式,确保党委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政治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应当从“横向”角度能够融合社会群体,同时从“纵向”角度也可以将社会管理与经济结构进行创新与调整,推动社会的整体性变迁。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更加凸显了整合的作用,将社会的发展与政治秩序的完善进行融合[1]。随着现代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处于一个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充分并具有创造性地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目标就变得异常重要,这也是目前在社会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化的党建模式被提了出来,它是一种全新的基层管理模式,更加凸显了转型后的社会结构和特点,将执政党的政治理念与社会基层的管理工作相融合,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它也是基层党建工作在理念以及应用模式方面的创新。

二、面临的挑战

(一)组织架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面出现了更多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单元,这也使得原本的组织结构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照“计划全控型”的社会结构开展管理。这种架构体系能够将不同的社会成员吸纳进来,并依照一种行政组织架构进行管理。在这一组织架构中,执政党的工作开展基础是以其权利和所拥有的资源为主的,可以说处于一种垄断的地位。而这一模式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群众性的组织团体参与并影响到每个社会成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确立,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步被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取代,这也使得原本的“计划全控型”结构不再牢靠[2]。另一方面,这种转变也让以行政体系为基础的垂直化的管理组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受到企业转型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原本是“计划全控型”的组织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被分离,造成党在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力量不断被削弱,其约束力不复以往。而在结构之外,全新的经济和组织模式其先天就存在党建基础薄弱的问题,很多组织结构甚至没有相关党建组织体系,这也造成了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空缺和疏漏,这种脱离的情况也造成了党建组织结构无法从垂直角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工作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在功能方面的转型影响不断扩大,而各单位的专业性功能也在不断恢复,这使得单位职工的关系逐步呈现出“劳动契约型”的模式[3]。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化阶层出现,包括私营企业的业主、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这也使得单位对个人的约束力变弱,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重点更加趋于社会。社会事务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它会新生、发展、消亡再新生。在这种规则秩序下,社会功能的分化在不断地加快,社会的职能分工也在不断地强化,人对于社会的依赖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从基层党建工作来看,传统的党建工作是严格依照单位为基础,并辅以行政方面的控制权力来开展革新工作的。随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开展面临全新的挑战,首先,面对转型的发展变化如何更好地保持本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如何能够在变化的过程中保留各组织的成员。最后,如何更好地整合组织之外新兴的社会阶层。所有的转变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模式方面的规范。

(三)党务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深,转型已成为必然,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存在关系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发散性的思维空间[4]。在这种情况下党务工作不作出改变的话便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在网络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无论是认知还是思想都显现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对市场竞争以及企业效益都产生了很多的新观念和新看法。另一方面,一些负面性的情绪和认知也随之蔓延,包括个人主义扩大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5]。多元思想的融合也会加剧社会矛盾。如果沿用传统的党务工作模式,则无法适应这些变化,相关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也无法顺应这种被动受教的传统模式。如何在这些变化的框架下更好地开展党务工作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基层党建的核心地位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原本的基层党组织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随着相关法律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无论是组织还是公民的利益都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当然这些变化也使得政府职能以及权限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目前我党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在立法方面还有待完善,党组织的建设是否存在必要性,党组织的性质、地位以及相关保障供给等问题。不仅需要对现有的基层党组织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同时也要进一步夯实党组织的执政基础。从党组织的活动工作出发,很多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考虑劳动的契约性,同时也需要予以群众更多的自治性,不再像之前那么无约束,而是受到民主政治以及法律法规的监督和制约。

三、运行机制

“三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是区域党建组织,第二是区域化的平台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第三则是区域协商议事会。这三个方面各成一体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通过区域化的党建组织的发展和提升,能够有效地实现党在基层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和统筹能力,而借助基层党建组织下的创新服务平台能够让管理工作和相关工作的落实更加自动化、便捷化[6]。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影响下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实对服务平台的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基层工作的整体水平,继而增强社会的整体凝聚力。利用线上平台,也能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的整合发展。

四、“三位一体”区域化的党建工作对于未来图景的价值意义

“三位一体”区域党建工作体系的发展和推进,对于党组织在基层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基层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可以纠正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功能,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图景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激发作用。

(一)社会利益格局的转变

“三位一体”区域党建工作在基层开展过程中的需要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这也是城市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需求,通过基层党组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能够更好地紧跟城市发展的脚步,对党的建设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进而实现在空间、时间以及城市治理工作治理等多方面困境中的突破,加快各方要素的流通速度,为党建工作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形成全新的格局。目前,“三位一体”的区域党建工作可以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和利用,更好地捋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第一,“三位一体”的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首先需要从内打破,改变原本以单位和行政管理、地域划分为标准的组织方式[7]。结合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依照被管理对象的流向,设置全新的区域化党组织,这种改变能够更好地顺应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融合性和协调性。目前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建立示范点、示范区,将不同形式的社区、工业区进行全新的融合。这种新型的融合方式能够让基层党建组织在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三位一体”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也将会为城市的发展治理提供帮助,对于之前在党建工作领域存在的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也将会有所解决,使得党建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城市工作治理和工作统筹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党建区域与主体之间开展更加合理有序的调配。

(二)基层党建功能的转变

在开展城市统筹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建工作也在进行着自我的转变和强化,并在思维方式上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将工作的重心进行了有效的转移。突破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党内循环的模式转向党内外共管、协同的模式,而转移则是将重视的功能内容从政治性转向社会性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基层组织工作体系也使党建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对党内事务的统筹以及党务事务的对外窗口进行了前置管理,真正有效地落实“重心下移,岗位前置”的发展模式[8]。这种重心趋势转移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一种“一线工作”的实践探索和落实,它不仅能够让党务工作与民生民情产生密切的联系,而且建立了有效的联系渠道,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基层党组织来组织群众并强化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第一,从理念角度来看,“三位一体”的基层组织体系为党的执政工作理念汇入了全新的血液,让党员干部能够深耕在“一线”,查民心、体民情,以全局发展为着眼点,真正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从而实现城市治理工作与党内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对群众予以关怀、提供服务来解决群众的迫切性的问题,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实现矛盾问题的就地解决,真正从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达到维护群众的终极目的。

第二,在进行关系处理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了党员群体与干部群体的关系。“一线工作法”是对原本办事全靠制度方针的一种“突破”,它更加贴合人本的需求以及秉持着“以人文本”的工作核心理念,通过区域化的平台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在执政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实现了“执政为民、服务社会”追求[9]。另外,“一线工作法”体现出了在服务落实过程中的创新性,从静态服务向动态服务转变,由突发性应急被动服务工作转向常态化服务,从事后处理服务转向预防性、前瞻性的服务。最后,干部的自身素质也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接触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去处理问题,不仅增强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更好地提升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继而有效地保障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发展。

(三)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导力

以协商议事会议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托,对政治领导以及各方能量进行整合,是对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实现政治方面的总揽、统筹的主要方式,它更加强调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第一,在制度上能够更好地提升主体参与以及民主协商的能力,我们的政党制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协商民主在工作制度方面的安排,政协规定相关协商工作不仅要落实到县级行政区域,还要向着更加细分的管理体制延伸,否则无法真正实现民主协商的功能。区域协商议事则恰好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并与原本的措施形成了有利的互补,它将更小单位的区域化管理体系融合在内,不仅包括街道、社区,还涉及农村乡镇等更基本的组织单位,这样能够有效地缩减成本,达到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目标[10]。

第二,从社会化的管理层面出发,通过加强建设基层党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强基层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民间组织是我国在不断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产物。这些民间组织与传统的组织相比更加独立,与政府之间的默契和协作程度较低。由于缺少有效的了解和沟通,政府对于这些组织的认知防范性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则变身成为这些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沟通和了解的桥梁,民间组织的一些不利问题被极大地弱化了。通过区域化的协商制度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而通过将民间组织引入民间议事会议中,让他们参与进来,结合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协商、基金扶持等方式,再配合一定的年度审核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有规划、有组织地参与到服务和管理中,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全新资源。

五、结束语

开展城市治理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力量,而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式则很容易在城市治理工作中产生矛盾,继而使各项工作受到影响。可见单纯地依靠基层党组织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想实现目标还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发力。“三位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发展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各方资源,也满足了多方利益,不仅能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且也能够借助平台模式来吸引各类社会力量的参与,切实实现了多方协作、配合的目标,形成优化的整体发力。在“三位一体”的模式下,区域化的党建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转型,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党在领导力方面的纵向延伸,提高各项事务的执行力,满足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化三位一体党组织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