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11-27狄梦卓施炜张云乾王艺帆魏伟

实用老年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抗炎多糖视网膜

狄梦卓 施炜 张云乾 王艺帆 魏伟

多糖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体中继蛋白质、核酸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十个或十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和缩合,形成聚羟基烷酮聚合物[1]。近几十年来,从不同种类的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多糖因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辐射、抗病毒、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2]。

影响视网膜血管的最常见疾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其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约为 20%,而其中DR病人的患病率约为 75%[3]。目前DR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主要有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多元醇代谢通路异常、氧化应激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蛋白激酶C的激活及内皮素系统的异常等方面[4]。本文主要对中药多糖在预防和治疗实验性DR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1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

黄芪性温味甘,归属肺、脾两经,具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敛创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APS能够通过多途径靶点来影响机体,是中药黄芪中活性最强的有效物[5]。APS不仅被证实在体内、体外试验中具有抗糖尿病作用[6],而且被证实其在保护视网膜及阻止DR的发生及病程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糖尿病中,Kir2.1表达的减少延长了细胞外钾进入细胞的时间,影响了细胞复极化的过程,导致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下降。李玉红等[7]发现,通过APS治疗的大鼠视网膜Kir2.1表达是上升的。由此推测,APS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Müller细胞有保护作用。

DR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微血管病变,原因是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如微动脉瘤和脱细胞毛细血管。然而,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伴随着DR的进展。黎国英等[8]通过对糖尿病SD大鼠的研究证实,APS在体内实验中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CRP及NF-κB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来缓解DR的病情进展。其他体外实验同样发现APS可以使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表达量下降,阻止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保护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的作用[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血管内皮生成和血管渗透性因子,被认为是导致DR以及其他视网膜疾病视网膜渗透性和血-视网膜屏障(BRB)完整性的关键分子,在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病变形成的各个环节[1]。在闫丰华等[9]和刘俊辉等[10]的实验中, 均发现APS可以使VEGF和p-Akt表达减少。推测APS通过抑制Akt-VEGF信号通路活化,直接帮助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调节视网膜血管渗漏。

另一方面,APS也可以发挥抗氧化的作用。高血糖破坏视网膜细胞内的稳态,引起内皮细胞过氧化、机体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造成膜蛋白及脂质过氧化,导致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含量升高[11]。APS通过提高SOD及降低MDA的表达含量来降低视网膜细胞氧化损伤[7]。

2 红芪多糖(radix hedysari polysaccharide,HPS)

红芪是甘肃地道药材,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岩黄芪的干燥根,与黄芪同科异属,属于补气药的一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基本相同,都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和利水消肿等作用。

HPS属于杂多糖,其来源于红芪的干燥根提取的多糖活性成分。HPS有降低血糖血脂、降低血黏度的作用,对治疗DR的原发病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2]。

在汝亚琴等[13]的研究中,以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发现HPS可直接通过下调视网膜VEGF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合成量,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保护db/db小鼠的视网膜微血管,从而延缓DR的发生发展。

HPS还可以间接调控VEGF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单玫等[14]的实验中HPS通过降低大鼠血清CRP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实现抑制VEGF表达的作用,使视网膜组织中VEGF水平降低,促进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张花治等[15-16]先后两项研究表明,HPS可升高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可降低VEGF和E26转录因子-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减少DR中新生血管生成及增殖,且高剂量的HPS延缓视网膜病变效果更好。

从氧化应激的角度分析,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是VEGF产生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增多促使VEGF表达。HPS可以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使抗氧化酶SOD合成增加,从而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合成,降低NO损伤,减少过度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凋亡,继而减轻DR[17]。

3 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polysaccharides,ABPS)

ABPS是苋科植物牛膝根中提取的多糖,具有相对分子量小、水溶性好的特点。牛膝已被证实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降低血糖等作用,可以帮助治疗糖尿病原发病[18]。

杨旭东等[19]以高、中、低不同浓度的ABPS治疗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Wistar大鼠,发现ABPS能显著下调Bax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且剂量越高效果越显著。Bax 是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由此推测ABPS有阻止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

4 三七多糖(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s,PNP)

糖类为三七中的药用成分之一, 由多种多糖类活性物质构成[20]。PNP对糖尿病原发病治疗也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PNP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随机血糖、糖耐量和肝糖原水平,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PNP被证实在抗氧化抗炎方面可以起到改善视网膜血流的作用。PNP通过升高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 +glycine,GSH)和氧化炎症因子NO的水平,抑制VEGF和iNOS基因表达,增加白细胞黏滞,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视网膜基底膜的增厚,起到改善视网膜血流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21]。

5 银杏叶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inkgo biloba leave,PGBL)

银杏叶是银杏的干燥叶, 具有敛肺、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PGBL是银杏叶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 其含量高达3%~6%。近年来已发现PGBL具有很多生物活性。有研究发现, PGBL不仅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而且是可以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iNOS RNA表达来有效上调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目,对DR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2]。

6 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

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LBP来自枸杞果实的提取物,被认为是负责枸杞多种药理和生物功能的主要化学成分。

在张慧西等[23]的研究中,LBP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NF-α、IL-1β、ICAM-1、p选择素(p-selectin)的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另一个实验中LBP被证实可以下调CRP、TNF-α、IL-6的表达,稳定视网膜屏障上的紧密连接,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的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24]。Wang等[25]的研究表明,LBP可以作为Rho / ROCK抑制剂治疗DR,通过LBP处理可以逆转糖尿病大鼠中紧密连接蛋白P(P-Occludin)的下调和ROCK1蛋白和P-MLC因子的上调,这与视网膜细胞的整合形态和血-视网膜屏障有关。

糖尿病病人易在眼部累积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可与多种细胞发生作用,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Müller细胞等,从而引起一系列损伤致使DR的发生和发展。而罗琼等[26]的研究显示,LBP能拮抗 AGEs的损伤效应,发挥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下调细胞因子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郭建等[27]的研究表明,通过LBP抗氧化给药可阻止视网膜神经病变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线粒体的病理改变,阻止神经细胞凋亡,控制病变向血管组织进展。

综上所述,LBP能够抑制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内的血管新生,减少视网膜血管渗透性、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保护BRB,对DR具有治疗作用。

7 铁皮石斛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dendrobium candidum,PDC)

石斛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和滋补品, 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等功效。石斛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生物碱类﹑氨基酸﹑联苄类等, 其中多糖含量较高。

炎症机制在DR的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严格的血糖控制和以炎症为靶点的药物治疗有利于DR的治疗。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石斛的研究发现,PDC具有抗炎的药理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可能为DR早期的抗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28]。

PDC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及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0-1、occludin、claudin-5的表达, 改善DR时BRB的通透性[29]。进一步的动物研究表明, PDC不仅可以抑制TNF-α,还可以抑制IL-10、IL-6和干扰素等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从而发挥抗炎作用[28]。另一方面,PDC可能通过提高Müller细胞活性,减少Müller细胞的凋亡,维持视网膜外屏障的稳态,达到保护高糖状态下视网膜损伤的作用[30]。

PDC还能够有效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凋亡,因此PDC在预防和治疗DR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1]。

总而言之,中药多糖不仅对于治疗DR原发病具有一定作用,而且可以直接作用于视网膜,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发挥保护视网膜屏障,维持视网膜血管渗透性等功能,从而帮助治疗DR,且剂量越高效果越突出。由于杂多糖的成分、功能复杂,可以类比中药的作用,因此中药多糖的互相配伍是否会增强药效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中药多糖都属于杂多糖,难以精确控制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和批次的中药多糖提取过程中,各种糖份的含量差别巨大,更难以对其机制进一步明确。因此未来对中药多糖的研究,应向更精细和更具有深度方向探寻。

猜你喜欢

抗炎多糖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黄芪多糖对肝癌Hep 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香菇多糖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分离及其测定
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浒苔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金顶侧耳菌菇多糖提取工艺的比较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白藜芦醇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与帕金森病治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