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22-11-27冀明星
郝 楠,严 媛,冀明星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保障。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的整体。课程之间在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面应具备整体性[1]。但是,目前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例如,多数高校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2];部分高校缺乏基础性原理课程,直接进入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理解难度提升[3];专业教育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学生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和基本素养被忽略,从而缺失整体性的知识结构和交叉创新应用的能力[4];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性不强[5]。
伴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经济类人才的能力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经济类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兼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从创新意识来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通识性知识,拓宽学科视野,注重学科交叉,以此激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创造性潜能。从创新思维来看,在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结构性的同时,还需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从创新能力来看,在技术变革、经济结构调整、疫情全球蔓延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还需紧随时代发展,结合经济社会变革,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在经济实践中的与时俱进,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因此,以夯实学科基础、融合多学科视角、把握知识前沿和促进实践应用为目标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识性与专业性统一、基础性与前沿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三个方面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框架分析出发,总结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关于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通过对安徽省内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前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拓展学科视野、关注学科前沿、强化实践应用三个方面提出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方向
促进兼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经济学课程体系应当实现通识性与专业性、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的统一。
2.1 通识性与专业性统一
形成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创新意识并非凭空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培养广泛性、多元化的学科视角,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在扩展知识范围、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已融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视角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广博的知识视野对于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作用。当下,越来越多的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均来自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教育发达国家经济学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是重视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文学学位开设关于自然和社会的通识课程,经济学理学学士注重数学、计算机和基础写作课程的学习[6]。批判性思维课程、理科类基础课程、艺术及人文类课程、社会学科类课程、终身学习及自我发展课程等通识课程的学分高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7]。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审美与诠释的理解、实证与数学推理、物理宇宙的科学等8大领域[8]。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下设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运筹学、经济哲学、经济政治学五个跨学科方向,开设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等跨学科课程,在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间思维碰撞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知识维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9]。
2.2 基础性与前沿性统一
创新思维的产生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批判性思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和观点,需要学生首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结构性,其次梳理总结已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寻找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创新领域[10]。景维民提出我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思路为“素养为主,工具为辅,打好基础,史论结合,突出实践,紧跟前沿”,认为构建基础性、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批判性地关注学科前沿,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西方经济学的创新以及诸如演化经济学之类的前沿课程,以此促进“前沿”人才培养[11]。知识的完整性、层次性与前沿性是发达国家经济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美、英、日等国的经济学专业在课程数目,课程学时、课程层次方面均体现出丰富性与系统性,对医疗服务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经济学、非营利组织经济学等新型课程的设置也较多[12]。以计量经济学为例,耶鲁大学开设了四个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则开设了初级、中级、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近十门课程[13]。教学内容同步于经济发展现实,老师会将最新的经济资讯资料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此展开学习和讨论[14]。
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将基础理论知识在经济实践中与时俱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依托于课程实验、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毕业论文以及“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以此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课程教学过程也应进行全方位改革,结合国情和时代变化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以资料收集、文献整理、论文写作等形式的平时考核[15]。美国高校均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围绕研究领域展开积极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州大学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中面临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考核评价也会参考企业对方案的反馈情况。
3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了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安徽省内高校展开实地调研与访谈,访谈对象包括经济学专业的部分学生与教师,访谈内容涉及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1 通识课与学科交叉课程开设不足
目前,安徽省内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较为合理、内容比较丰富,基本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模块构成,且课程模块内部又包含丰富多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学科视野,推动学科融合,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但是,当下的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与美、英等教育发达国家新生入学先接受广泛的通识教育类似,目前安徽省内高校经济学专业在前两年开设了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计算机以及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应用技术类等通识课程,但通识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热门课程难以选上。同时,由于专业课程也基本集中在前两学年,学生学习压力较重,只能被动完成学习任务,导致通识课学习时间被压缩,学生难以完全根据自身兴趣自主展开课程学习。部分学科交叉课程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法、经济社会学等,由于受到选课人数等原因限制,很多课程实际上无法正常开设。
3.2 课程层次性与前沿性有限
教育发达国家高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三四年级开设大量中高级专业课程,这样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目前省内高校专业课程之间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有所提升,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均开设了初级和中级课程,但基本不开设诸如经济学原理之类的入门经济学课程,而是直接进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理论知识学习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只开设初级课程,导致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写作毕业论文时面对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仍感到困惑。经济类的前沿课程开设较少,部分高校以经济前沿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当下的研究前沿与热点,但课程集中在一个学期,无法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前沿知识仅仅来自部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知识延伸,缺乏系统性。
3.3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经济学专业课程大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应用类课程与实训性课程相对较少。部分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无法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如计量经济学通常在三年级开设,在前期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在数据分析等方面缺乏知识基础。尽管部分高校开设有丰富的公共实践、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但课程的实践性仅停留在课程名称上,实际实践性并不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创新成果,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等是实现这一创新目标的重要依托。然而在实际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同学只是对别人研究的重复模仿,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不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当下,高校经济学专业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但是,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扩展的同时,却面临教学效果一般的困境。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案例陈旧、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与互动性不高等问题;在小组讨论展示环节,讨论流于形式,存在大量搭便车现象,成员分工无法界定,考核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每位同学的贡献与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通过PPT展示研究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内容空泛庞大、小组间缺乏互动交流等问题也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改善。到相关企业、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受到学生人数、时间安排、申请流程等问题的局限,且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也使此类教学模式减少甚至取消。
4 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4.1 拓展学科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其依托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多元化、交叉性知识的碰撞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进一步完善通识课与专业课、通识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结构,提高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方面丰富通识课程的种类和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基于个人兴趣和专业学习要求进行自主选择的空间。设置跨学科课程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横向联合,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诸如行为经济学、物理经济学、心理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方面的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促进新观点、新思想的萌发。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分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自主安排课程学习计划。改进目前的选课机制,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课自主权,在扎实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培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4.2 关注学科前沿,培养创新思维
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规律,凸显课程的层次性。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之前可以开设“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具备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学习。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均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程度区分层次性差异,如在学生第一学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以增设选修课程或专题性讲座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经典原理分析解释当下的经济发展实践,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前沿。初级宏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基本理论的介绍,中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则通过模型推导、学术观点介绍、政策分析等展开深层次讲解。计量经济学可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分设初中级,理论部分介绍基本原理,应用部分指导学生开展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等实证分析。积极增设前沿性课程,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前沿论坛。促进教师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经济学研究热点和学术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和创新思维。
4.3 强化实践应用,提升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类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展创新创业项目的覆盖面,在导师指导下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会,激发学生的科研和实践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成果转化。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实践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课程学习也应加强理论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促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广泛依托互联网资源,将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融入知识传授过程,推动小班教学,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辅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探讨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