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2022-11-27王艳琼
杨 春,王艳琼
(1.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建水 654399;2.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建水 654399)
0 引言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不断发展,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奶牛酮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高发病率致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牛奶品质和产奶量降低,甚至引发奶牛生殖系统疾病,造成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严重危害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1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
1.1 机体糖代谢异常
1)研究发现,乳腺对葡萄糖利用率和机体内糖异生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间的平衡被打破可使奶牛酮病的发生。奶牛酮病在高产奶牛和过度挤奶的奶牛中发病率较高。奶牛机体内葡萄糖来源主要依靠内源产生和外源补充。奶牛乳腺细胞可利用葡萄糖合成乳糖,生成的乳糖用以维持乳渗透压平衡,进而有效控制奶牛产奶量。但高产奶牛和过度挤奶的奶牛产奶量高,对营养物质、能量需求大。泌乳高峰期间原有的奶牛乳房组织稳态被打破,乳腺细胞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乳房血流量增加,机体需要大量的糖类物质合成乳糖。葡萄糖作为奶牛重要的能量来源,不仅对奶牛提供大量能量,同时还是奶牛乳房合成乳糖的前体物质。因此,奶牛泌乳期内,乳腺可吸收大量葡萄糖用于合成乳糖,乳腺对葡萄糖利用率显著提高,而此时奶牛机体内营养物质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的葡萄糖含量不足以满足乳腺对葡萄糖的需求量,因此容易导致酮病的发生。
2)血糖浓度下降可引发奶牛体内酮体大量生成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一旦奶牛机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奶牛机体内大部分组织可将机体内的生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加以利用。但乳腺组织一旦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则无法利用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此时主要依赖血液内葡萄糖来合成乳糖。奶牛机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肝糖原可快速转化为葡萄糖被乳腺利用,进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下降,使血糖浓度降低引发奶牛体内酮体大量生成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另外,日粮中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被大量分解,少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进入小肠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利用。但由于进入小肠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很少,因此奶牛肠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量较少,奶牛体内葡萄糖主要以内源生成为主。内源生成途径主要为丙酸在糖异生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但由于日粮中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中丙酸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糖异生作用补充的葡萄糖数量有限。一旦高产奶牛机体对葡萄糖需求量无法满足泌乳需求时,可使奶牛机体内血糖浓度下降,进而诱发奶牛酮病。
1.2 脂肪代谢异常
对奶牛而言,瘤胃可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脂肪酸,将其通过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为了维持机体血糖浓度稳定,机体需通过降解体内脂肪来维持高产奶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泌乳所需的葡萄糖含量。机体内的脂肪酸在心脏、肝脏、骨骼肌等组织内被氧化为CO2和H2O。骨骼肌可通过改变代谢底物来源、降低葡萄糖使用量,促进机体能量平衡,减少因葡萄糖不足而造成的机体压力。另外,脂肪酸还可在肝细胞内进行不完全氧化,产生大量中间产物,即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丙酮等。当奶牛肝脏内酮体大量生成时,肝脏中脂肪组织释放大量脂肪酸和代谢物。奶牛肝脏无法利用酮体,因此肝脏内产生的酮体只能供于其他组织利用。机体内除肝脏外,其他组织无法产生酮体,但可氧化肝脏产生的酮体。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酮体产生和代谢处于平衡状态。当机体内脂肪酸被大量代谢时,肝脏内酮体大量生成。肝外组织对酮体消耗量低于生成量,造成酮体在奶牛体内大量堆积。由于酮体主要成分为酸性,因此大量堆积后可导致奶牛机体酸碱平衡失调,引发机体酸中毒,引起奶牛酮体发生[1]。
2 奶牛酮病分类
2.1 患Ⅰ型酮病
患Ⅰ型酮病的病牛机体健康状况较差,肝功能正常。该类型主要由于分娩后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导致。该类酮病具有酮体浓度高、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低的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奶牛分娩后4~6周,即泌乳高峰期间。
2.2 患Ⅱ型酮病
患Ⅱ型酮病的奶牛肝脏功能下降并伴有脂肪肝。该病主要是由于脂肪大量代谢引起,具有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高的特点。Ⅱ型酮病主要发生于围产后期。部分病牛在分娩后2~3 d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2.3 患Ⅲ型酮病
患Ⅲ型酮病的奶牛主要由于饲喂大量青贮饲料。喂食大量青贮饲料可导致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显著升高。Ⅲ型酮病的群发性较Ⅰ型和Ⅱ型高。
3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
3.1 饲养管理不当
奶牛日粮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该类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粗饲料和精饲料。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一旦对精粗饲料比例搭配不当或日粮饲喂量过高可导致奶牛机体内蛋白质摄入量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进而奶牛体内血糖浓度减少,脂肪过度堆积,诱发奶牛酮病。另外,养殖过程中若长期饲喂大量青贮饲料也可诱发奶牛酮病。青贮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丁酸,肠道将丁酸吸收进入血液后,引发血液3-羟基丁酸盐浓度上升,最终导致奶牛机体内产生大量酮体。除此之外,养殖人员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也可造成奶牛消化功能障碍,加剧体内酮体堆积,造成消化代谢紊乱,最终引发奶牛酮病[2]。
3.2 奶牛体况过肥
现代化养殖模式多以圈养的方式,因此奶牛日常缺乏运动,易造成机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影响正常内分泌功能和胰岛素的分泌,机体脂肪代谢失调,进而引发奶牛酮病。另外,部分养殖场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泌乳期和干奶期奶牛未进行分群饲养,干奶期奶牛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营养过剩,过多的营养物质造成奶牛机体肥胖。干奶期奶牛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下降,无法代谢体内过多的营养物质,机体内血糖浓度下降,进而诱发体内酮体大量合成,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3 其他因素
奶牛常见疾病,例如创伤性网胃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也可诱发奶牛酮病。另外,饲料中毒可导致奶牛消化系统机能下降,机体内血酮含量升高,诱发奶牛酮病。除此之外,奶牛患脂肪肝、肾炎等疾病时,也易引发酮病。
4 临床症状
患病奶牛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嗜睡、瘤胃蠕动减弱、反刍减少甚至停止、粪便干燥、泌乳量下降。部分奶牛表现出目光呆滞、兴奋不安、转圈、磨牙、走路不稳、视黏膜发绀。病情严重的病牛的尿液和乳汁有烂苹果气味。养殖过程中对奶牛酮病检测主要通过检测仪或检测试纸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奶牛血液、乳汁等中的丙酮酸、乙酰乙胺等含量进行确诊。病牛血清酮体含量为正常奶牛的2倍,奶牛血清酮体含量超过17.2 mmol/L则可确定为奶牛酮病。
5 诊断方法
奶牛酮病的诊断可通过检测病牛体内酮体浓度来进行确诊。主要检测尿液、乳汁或血液中酮体含量。对尿液中酮体含量检测方法较为简单且快速。检测人员可在奶牛尿液中添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的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进行检测。将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20%的醋酸1 mL混合均匀。若尿液变为红色则可判定为奶牛酮病。颜色越深表明尿液中酮体浓度越高。另外,也可检测乳汁中酮体含量。对乳汁中酮体浓度检测通常使用Rothera′s氏试剂。取适量亚硝基铁氰化钠、硫酸铵和碳酸钠,将其混合研磨成粉末后,放入棕色瓶内保存。检测时在少量粉末中滴加几滴乳汁,观察其颜色变化。若颜色变为红色则说明乳汁中酮体浓度过高,病牛视为患奶牛酮病。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以补充糖、钙,保护肝脏,提高血糖浓度,减少脂肪动员为主。通过降低酮体产生,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帮助其恢复食欲,增加营养摄入量。
6.1.1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过程中,养殖人员可根据同病类型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治疗。
Ⅰ型酮病可采用补糖方式进行治疗。补糖可有效改善奶牛酮病的病情。但由于葡萄糖溶液易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补充2 h后应再次进行葡萄糖补充。通常可对病牛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500 mL进行治疗。注射2次/d,连续注射3~4 d。或一次性静脉注射1 000 mL50%的葡萄糖注射液,连续注射3~4 d。注意:一次性注射大量葡萄糖注射液操作较难。另外,还可对病牛注射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进行治疗。通常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0 mg。注射1次/d,连续注射3~4 d。地塞米松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可有效刺激体内糖异生途径,提高机体血糖浓度,改善病情。胰岛素注射量通常维持在300~400 IU/d,连续注射3~4 d。胰岛素可有效调节糖类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促进体内糖原和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酸代谢。因此,注射胰岛素也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神经症状的奶牛还可通过皮下注射25%的硫酸镁进行治疗,注射量为100 mL/d,连续注射3 d,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Ⅱ型酮病也可采用补糖方式进行治疗。病牛静脉注射500 mL/d 50%的葡萄糖溶液。另外给病牛注射0.5 mg/(kg体重)地塞米松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可对病牛补充3 g VC和0.25 g VB1进行辅助治疗[3]。除药物注射治疗外,养殖人员还可对病牛灌服500 g健胃药、35 kg水、100 g人工盐、150 g小苏打、114 g丙酸钠或117 g丙二醇进行治疗,灌服2次/d。同时搭配肌肉注射20 mL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进行治疗。丙酸钠、丙二醇等物质作为葡萄糖前体在瘤胃内不易被发酵,因此可取得较好的补糖效果。
Ⅲ型酮病群发性较高,通常以预防为主。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日粮中青贮饲料使用量。对泌乳奶牛禁止饲喂青贮饲料。对分娩后的奶牛可灌服500 mL丙二醇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可对病牛灌服水合氯醛进行治疗。第1次灌服30 g,第2次灌服7 g,灌服2次/d,连续灌服7 d左右。另外,VB12和钴制剂也可有效改善奶牛酮病病情。
6.1.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奶牛酮病时通常以调理病牛脾胃,提高奶牛采食量为主,帮助病牛尽快恢复。养殖人员可选用当归、陈皮、益母草、甘草、黄芪、熟地等药物各25 g,将其磨成粉末后用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牛进行灌服,灌服1次/d,连续灌服5 d可显著加快疾病康复速度。
6.2 预防措施
6.2.1 科学搭配日粮
针对不同阶段的奶牛,养殖人员应将其分群饲养。根据奶牛当前所处阶段适当调整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同时应注意补充碘、钙、磷、钴等矿物元素以及VB、VC等。对于泌乳期奶牛应避免饲喂过量青贮饲料,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2%的碳酸氢钠溶液,防止奶牛瘤胃中毒。分娩前2个月的奶牛应停止挤奶,同时可在日粮中添加干奶期精料。奶牛产前14 d时需将精料替换为产奶期精料,从而有效提高日粮中钙元素含量。对于分娩后的奶牛应喂食高钙饲料,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草木灰等物质,预防奶牛胃酸分泌过多。对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应严格控制精料中脂肪比例,通常脂肪添加比控制在6%左右,日粮中蛋白质含量控制在20%左右为宜。
6.2.2 加强饲养管理
1)对妊娠期奶牛,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其分娩前体重,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奶牛体况过肥或过瘦。对于体重过高的奶牛,养殖人员应加强其活动量,对于体重偏轻的奶牛养殖人员可通过在日粮中额外添加脂肪来提高奶牛体重。
2)养殖人员还应定期对牛舍进行杀菌消毒,保持牛舍内良好的通风换气。在环境温差较大时做好牛舍的保温和降温工作,避免奶牛出现环境应激反应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
3)应加强产房管理,保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母牛以及新生犊牛出现环境应激。
6.2.3 完善奶牛酮病监测体系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奶牛酮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奶牛进行疾病监测。奶牛在妊娠7~8月时,养殖人员应对其进行血糖浓度测定。对于血糖偏低的奶牛可通过使用丙二醇等药物进行补糖治疗。补充200 g/d,连续补充7 d可有效改善血糖偏低症状。临近分娩时,养殖人员应增加血糖浓度测定频率。奶牛分娩前7 d时,养殖人员应每隔一天测定其尿液pH值和尿液中酮体含量,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奶牛分娩后,养殖人员应在分娩后第1~3周分别对牛群进行酮病抽查检测,对血液酮值高于正常值的牛只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妊娠后期体重较高的奶牛可注射科特壮,从而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奶牛分娩当天注射效果良好。
7 结语
奶牛酮病会对奶牛健康影响严重,造成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众多,如日粮中蛋白含量过高、奶牛泌乳量过高等造成机体糖代谢失调,脂肪大量代谢产生大量酮体,造成酮病发生。为降低该病发病率,应加强对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注意日粮科学搭配,保证奶牛体况适宜,泌乳期奶牛禁止过度挤奶。加强疾病监测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