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肠毒血症的防治对策探讨

2022-11-27宋海保

畜禽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毒血症病羊羊群

宋海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700)

0 引言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过食症,具有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特点。在春夏交替时和秋季多发,呈现出了地方流行性的特点。防疫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羊肠毒血症的病原特点和流行特征,做好科普工作。地方政府要加强防疫站点的建设,由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下乡科普,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养殖户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重视程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掌握有效的防范措施,定期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羊肠毒血症的危害,当发现羊群出现可疑症状时,需要及时联系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无害化处理病羊尸体,将羊肠毒血症的危害降到最低。

1 羊肠毒血症的病原特点

羊肠毒血症的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又称为产气荚膜梭菌。该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革兰氏染色呈现阳性特点。长度在4~8 μm,宽度在1~1.5 μm。感染动物后能够快速繁殖,在体内可以形成荚膜,体外形成芽孢。芽孢体的抵抗力要大于繁殖体。一般的消毒药都可以杀死该菌的繁殖体。在煮沸条件下,90 min才可以杀死芽孢体。该菌在繁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外毒素,损伤肠道的黏膜,引起溶血坏死等情况。D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会通过饲料和饮水进入到动物的胃肠道中,一般不会引起发病。在春天转暖时,羊群由原有的干草饲料转为新鲜的青草,自由放牧,羊群采食过量很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或者在饲养羊群时,采用了蛋白质含量过高的精料,降低了胃的酸度,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或者在饮水时不注意卫生,导致羊的免疫力下降,肠道的微生态失衡,引发羊肠毒血症。

2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征

羊肠毒血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牧区主要是春夏交替和秋季时期发病居多。而在农区主要是收割,季节饲养,羊食用大量的蛋白饲料,从而导致羊肠毒血症的高发。而且该病为散发性,一旦发现并在当地快速传播,危害极大。

羊肠毒血症以绵羊和山羊居多,消化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绵羊具有较高的易感性。临床病例有80%以上为1岁以下的羔羊,而且绵羊居多。一些健康羊的消化道内也可以查出病原体,一旦受到相关刺激,为病原体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产生多量的毒素,羊体吸收这些毒素也会引发该病。而且一些圈养的羊群运动量不足,肠胃蠕动减弱,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在一些气候骤变的多雨季节和潮湿地带,也容易出现该病。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一旦发病很难治愈。

3 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

羊肠毒血症发病很急,病程短,病羊发病后会突然出现痉挛抽搐等症状,几分钟或几小时后死亡。急性发病的羊只典型特征是尿中含糖量增多至2%~6%。一些病程比较缓慢的病羊,刚发病时步态不稳,肌肉颤抖,头颈向后弯曲,口鼻流沫。有的会排出黄褐色的水样稀便,有的粪便呈现出暗绿色。有的粪便中掺杂血液和黏液;还有的病羊会有异食癖、磨牙、精神萎糜不振、停止采食、倒地、腿蹄乱蹬等症状,体温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一般2 h后死亡。

死后解剖病羊,发现羊胃部有还没有消化的饲料,小肠黏膜充血,出现发炎等情况,严重者肠壁会出现溃疡的情况,肾脏软化,稍微触碰便会溃烂,心脏扩张,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现黑褐色。

4 实验室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内容可以进行初步判断,如果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常用到的检测方法有细菌学检查、毒素检查法和细菌培养法。细菌学检查主要是取患严重炎症的羊小肠内容物做成玻片,然后革兰氏染色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很多两端对圆成对或成短链状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瑞氏染色能够看到荚膜。毒素检查法主要是采取有炎症的回肠内容物,然后用生理盐水稀释,再用离心机取上面的清液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接种小白鼠,如果滤液中存在毒素,数分钟后小白鼠将会死亡。细菌培养检测法主要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取羊的肝脏、脾脏组织在琼脂平板上接种,然后在37℃温度下进行厌氧培养。培养细菌结束后取出培养物制作涂片,然后进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革兰氏阳性杆菌。

羊肠毒血症与羊快疫、羊黑疫等都属于梭菌性疾病,它们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膘情好的羊最容易发病,而且病程持续时间短,并没有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就会死亡,而且比较难治愈。羊黑疫主要是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多发于夏末和秋季,在一些潮湿的地区容易发生。出现该病后病羊的肝脏会发生实质性坏死。羊快疫主要是羊感染腐败梭菌,在早春、秋冬时节容易发生,患病的羊体温有所升高,在真胃和十二指肠出现明显的出血性炎症。明确这几种疾病的主要特点,当羊出现异常情况后,能够根据这些情况作出迅速判断,有效鉴别疾病;实在无法鉴别,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5 羊肠毒血症的治疗

当羊出现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后,需要及时治疗,一般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将600 mL的葡萄糖盐水、1.25 g硫酸阿米卡星、10 mg地赛米松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将5 g黄连、10 g炒槐花、12 g白头翁、10 g五味子、12 g炒地榆、6 g黄柏、10 g甘草、10 g双花进行清水煎服,1剂/d。如果病羊的症状比较轻,可以注射一只痢菌沙,2次/d,也可以肌肉注射2支大剂量的磺胺嘧啶钠,2次/d。此外也可以给病羊灌服10%的石灰水,一般大羊是200 mL,小羊是50~80 mL。治疗几天后,观察病羊的病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6 羊肠毒血症的防控措施

6.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为了有效防范羊肠毒血症,在每年发病季节之前,可以给羊群接种三联菌苗或五联菌苗。一共需要进行2次接种,每次间隔16~20 d。接种结束的2周后会出现相应的免疫力,一般能够持续6个月。部分羊群在接种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几天后这一副作用便会消失。做过免疫接种的母羊怀孕后的初乳中含有抗毒素抗体,会传递给羔羊,羔羊从出生至5周龄时都会受到相应的保护,因此需要从5周龄起开展五联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如果羊群中出现了羊肠毒血症,那么需要对羊群进行紧急免疫,可以给羔羊注射抗血清或抗毒素,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转移羊群,及时对羊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各地的防疫站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重视程度,使养殖户认识到各种疾病对养殖羊群的影响和危害,能够积极主动地给羊群接种疫苗。

6.2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防控羊肠毒血症的传染。要确保羊舍干净、干燥,做好通风和消毒工作。一些养殖散户的羊圈狭小,羊群密度过大,很容易使羊只患上羊肠毒血症,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圈舍,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选择10%的生石灰乳喷刷消毒,也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应根据饲养需求调配饲料,避免饲喂过多谷物类的精料;在放牧时也要尽可能避开含水量大的草区,一般羊食入含露水多的草后,就会诱发该病。在饲料中可以加入一些中草药或增强体质的维生素类药物。在冬季来临前,大型养殖场可以提前备足青贮饲料,这些饲料适口性好,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能够平衡肠道的微生态,可提高羊群整体的免疫力,有效防控羊肠毒血症在羊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在放牧时尽量选择高、燥地区,要晚出早归,尽可能避开冰霜和露水。要随时更换牧区,适当增加羊群的运动量。适时地补喂食盐,增强羊群的抗病力。在春秋季节应当避免过食结籽饲料和蔬菜等多汁饲料,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相关部门还需要派遣专业人员下乡指导,规范养殖散户的饲养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纠正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6.3 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益生菌为主,兽医临床经常使用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等。这些益生菌能够通过饮水和采食进入到瘤胃中,平衡瘤胃的微生态,也能有效抑制D型魏氏梭菌,防止羊肠毒血症的发生。微生菌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生产中,一般在羔羊戒奶后使用;也可以应用于病羊中,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理,能够缩短病羊病程,使其快速恢复。

6.4 及时送检

当羊群中出现异常情况后,养殖户需要及时通知防疫站人员。防疫站人员及时到达现场进行采样,根据病羊的表现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将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诊,不要盲目治疗,以免造成误诊误治。防疫站也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养殖户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通知防疫站,要避免疑似病例流出养殖场或圈舍,威胁到其他养殖场。当疑似病羊确诊后,还需要对该圈舍的羊只进行检查,掌握该圈舍其他羊的实际情况,并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有效预防。

7 结语

羊肠毒血症发病十分突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解剖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确诊此病。养殖户需要了解羊肠毒血症的病原特点和流行特征,掌握适当的防控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消毒和清洁圈舍。还需要积极配合防疫站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观察羊群的实际情况,提高羊群免疫力;也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有效防控。当出现疑似病例后,需要及时送检,做好防护隔离工作,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在发病季节来临之前落实各项措施,优化环境,提高羊的免疫力,降低该病对羊群的影响,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毒血症病羊羊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小尾寒羊几种疾病预防及治疗
羊的未来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