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11-27黄挥怀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黄挥(怀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作用越大、风险越大,金融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的潜在风险隐患和不确定性,这些风险隐患和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想要保障金融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需要企业在争取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通过实行高效、科学的内控管理,保障企业资源资金的最大化使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隐患,积极主动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一步保障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平稳。
一、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之间的联系
金融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少风险对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影响,从而保障企业稳定长远地发展下去。实行内部控制是通过企业内部资源资金的整合和高效利用,从而提升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从最终目的来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一致的[1]。实际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内部控制的实质就是企业对内的风险管理,是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具体体现。企业风险管理总体上分为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风险管理,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只是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实行主体不一样。风险管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将内部控制的内涵拓展了。
从企业全面管理的层面来看,企业的管理首先应合法合规,再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再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二者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金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达到了企业发展和经营的目标。
二、金融企业强化内控管理的意义
金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逐渐加快,金融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应加强企业自身综合能力的建设,对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一)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金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地发展。利用优化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对各项工作举措进行明确,规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同时明确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目标,强调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责任监督,利用企业绩效考核评估等方式,促使企业全员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突出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突出贯彻执行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决策部署,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金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稳步提升。高效、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进一步巩固企业现有的经营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助于企业扩大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促进企业各项业务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利用内部控制管理,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积极发挥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扩大企业效益规模,保障企业发展和经营的稳定长远,促进企业社会价值和实际经济效益双提升。
(三)适应资本市场变化
金融企业需要积极适应资本市场的变化,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是企业进行资本信用评级的关键指标之一,同样也是衡量企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保证。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严格监督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信用评级等级,同时有助于企业拓宽融资筹资途径,降低企业再融资筹资方面消耗的成本,从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四)顺应内外监管形式
金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是顺应内外监管的必要保证。进入新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模式以及监督管理体制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逐渐从以往的结果监督管理转为金融功能、金融行为、金融使用过程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金融的监督管理力度前所未有地增强了。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金融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办法,从而保障企业发展和经营的稳定。
三、金融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有待完善
内控环境对于内控质量和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金融企业内部对于内控环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没有成立监管内控实施的相关部门或是机构,导致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来监管内控实施的具体情况。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责没有得到明晰,具体的内控管理举措办法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和执行下去,企业员工对于内控的实施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内控的实际效果和真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2]。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时,未能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和经营情况,也未能结合金融行业的特点,难以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企业内控环境建设还包含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若未将内控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则难以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到内控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导致企业内部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够强,企业推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将会更加困难。没有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内控方面的培训学习,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切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都会影响企业内控环境的完善,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和质量。
(二)企业内控活动缺少针对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才能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果最大化发挥出来。
目前,金融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相关活动时,通常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由于对内部控制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导致企业员工在参与内部控制活动时没有较高的参与度,缺乏积极性和热情。企业管理层一般会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部门或是监督审计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具体的业务部门并没有太多关系,这就使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错误地理解成内部控制会影响工作进度,增加审批流程和审批成本,约束了具体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不利于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产生了抗拒,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造成了困难。另一个是企业在组织实施内部控制活动时,预期的内部控制活动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机制与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有互为矛盾的地方,理论与实践没有达成高效的一致,限制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另外,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中,企业风险管理、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较少,没有对制度机制进一步针对化,管理措施办法较为宽泛,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
(三)企业内控缺少交流及沟通
金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高效的交流和沟通,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化程度不高,信息缺乏一定的共享,导致企业的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各项工作流程较为烦冗复杂,致使企业内部工作效率较低。金融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关数据信息的支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就是真正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缺少交流和沟通,使企业难以在第一时间获知重要的金融信息情报,影响企业决策部署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金融环境高度开放,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企业内部控制缺乏高效的沟通交流,导致相应的反馈机制未能建立健全,不能及时地将内部控制的相关情况反馈至企业管理层,影响了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决策部署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难以形成高效运行的内部控制闭环管理体系,限制了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高。
(四)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企业实行高效、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地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同时需要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行进行必要的监管,确保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同时,避免内部控制管理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落实和执行[3]。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受对内控意识正确认知、内部控制制度机制的建设、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等的影响,内控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内控在风险预警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使企业一部分的风险预警工作流于形式。另外,从外部环境来看,金融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以往的监督管理机制难以满足现阶段金融企业发展的需要,现行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影响都较小,影响企业监督管理作用和价值的体现,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良性发展。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流于形式,这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而产生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金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金融企业内控管理的建议
(一)持续性优化金融企业内控环境
金融企业要持续优化内控环境,保障内部控制管理正常开展。首先,企业要构建相对健全的治理架构,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创新,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逐渐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约束的局面。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责划分,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具体的业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欺诈造假的情况,对企业造成损失。其次,要实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加强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监督与合作,设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指标体系,落实相关的责任制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4]。同时,结合合理、公平、科学的企业人才选用制度,积极引进综合能力强、有内部控制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的人才架构,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完善。另外,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和学习,适时组织开展能力培训和学习活动,并对培训和学习结果进行实际的考核评估,激发企业员工自主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培训和学习的效果,从而将内部控制建设深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好地优化企业内控环境,以便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二)建立健全内控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内控风险防范体系,可进一步约束并规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内控风险数据信息处理体系,加强对宏观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的掌握和了解,及时收集金融行业最新的政策信息,积极与行业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了解行业发展动向,适时地调整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在微观层面上,要注重对企业内部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在关键工作的环节和流程中,设定相应的风险点,落实好对风险点数据信息的实时记录收集,并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若数据信息处理的结果超过风险预警指标,应立即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办法予以应对处理。其次,建立企业资本结构数据信息监测体系,完善企业发展和经营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明晰企业发展和经营的主要风险类别,根据企业资本的结构稳定性、经济效益情况、资金流动情况、企业资产质量等构建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并作进一步的明细划分,利用不同的风险指标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研究,形成完善的风险指标体系,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支持。最后,高效、科学、主动地制定风险应对制度体系,并予以实施,增加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结合具体的内部控制管理措施以及风险防范体系,进行必要的分析讨论及综合考量,做好内控风险防范工作,强化内控风险的事前与事中控制。
(三)强化企业内控活动沟通和交流
金融企业要强化内控活动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内控信息交流的高效顺畅,提高内控信息交流效率,保障内控活动有效开展。企业加强内控交流能够保障各部门充分发挥内控联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因信息沟通交流的不对称性而引发的风险隐患。同时,企业各部门利用相关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到相关内控信息,促使内控信息的上传下达效率提高,也能使企业的整个内控过程更加透明,进而强化内控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推进内控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按照具体岗位具体划分权责的原则设立内控管理岗位,如实现业务授权、落实执行、监督审查等岗位的分离控制。金融企业内部可以适当开发一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创新资金流通方式,适应现代化的、个性化的资金需求,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从而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资产项目上,依托企业内部人员在金融行业、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资源资金优势,开发更多安全、稳健、长远的投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核,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资金的运行风险,从而保障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四)加强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的落实
企业要将风险预警与监督机制深入落实,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全过程,并持续深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落实内控管理工作,保证内控作用的发挥,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预警之间的联动关系,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同时加强内控的深化落实,进一步确保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另外,加强企业内部对于内控管理的监督管理,加大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完善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监管工作流程,增强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确保做到监督管理取得实效,不流于表面。提高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其思想认识,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监督管理行为,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五、结论
金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健全完善内部控制需要持续优化企业内控环境,建立健全内控风险防范体系,强化企业内控活动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企业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的深度落实,利用这些措施办法能够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促进金融企业健康、长久、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