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口援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7刘召阳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援疆兵团

刘召阳,王 刚

(1.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北京 海淀区 100081;2.新疆农垦科学院)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多民族聚居,自古以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要把对口援疆工作作为国家战略长期坚持”。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发展,举全国之力对口援疆,2002年党中央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纳入干部人才援疆范围[3-4]。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五次、六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以来,援疆各省市在资金、技术、项目、产业、人才等方面给予兵团大力援助和支持,为兵团带来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助推兵团经济社会加快发展[5-6]。同时兵团通过“一对一”结对、“组团式”干部人才援疆等形式,不断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以干部人才援疆做为重要抓手,选派优秀干部到新疆相关科研机构挂职,选派的援疆干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与农业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和专家的联系,争取科研项目支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与新疆相关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项目申请、基地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口援疆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支持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治疆方略,坚持把援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干部人才援疆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开展科技发展战略转移、技术辐射和学科引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院领导多次带领相关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深入新疆和兵团,实地研究和落实农业援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在新疆的聚集,为支援新疆、建设新疆、科技兴疆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援疆干部人才数量持续增加。先后选派了7批共27名援疆干部到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等单位从事为期三年的挂职工作。此外,通过博士服务团、院地合作、定点服务等渠道向新疆输送了大批援疆干部人才。二是援疆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带着对新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并肩战斗,谱写了新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三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传帮带”作用。邀请了一批又一批国内院士、知名专家学者赴疆举办学术交流会、讲座和科技论坛,选派各民族科研骨干作为访问学者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进修。四是创新协同模式,积极推进西部中心建设。实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新疆农业科研单位的有效整合,建立了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

2020年12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出12项科技援疆举措,助力新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此次签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决扛起科技援疆责任,助力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实际行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十四五”时期,组织动员全院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积极投身科技援疆主战场。

2 对口援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1 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困难

一是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土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二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国语有限,思想观念需要转变,勤劳增收意识需要加强;三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过于单一,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四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健全。

2.2 对口援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口援疆工作的方式和观念还需转变,不同程度存在“重输血、轻造血”“重硬件、轻软件”“重项目、轻交流”倾向;二是一些援疆工作规划实施不够严谨,项目安排不够科学;三是干部人才援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存在部分援疆干部专业不对口,发挥作用不大的问题。

3 对于援疆干部如何做好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思考

3.1 在深化认识中不断增强动力,是做好援疆工作的前提条件

履行援疆职责,动力不可或缺。援疆干部进疆工作以后,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新疆的历史和文化、兵团的历史和特殊作用等,深刻认识持续开展干部人才对口援疆,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祖国大家庭温暖的重要举措,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援疆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进一步坚定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开展对口援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工作总目标的客观要求,援疆工作首先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扎实推进。服务自治区和兵团的援疆干部要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坚决落实自治区和兵团以及受援单位的工作部署,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敢于担当、尽心尽力。必须严格服从受援单位安排,定期履行值班责任,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提高防范意识,细化安全措施,确保辖区和谐稳定。必须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帮扶结对亲戚,认真落实“四同”“四送”,多做实事好事,让亲戚切实感受到援疆干部的关心,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3.2 在真抓实干中不断提升能力,是做好援疆工作的根本要求

担当援疆使命,能力至关重要。一是要强化协调能力,找准定位,积极融入。援疆干部要全面把握、深刻理解新疆和兵团的大局,深刻领会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及上级指示要求,才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做好援疆工作。要深入了解受援单位的职能定位、资源禀赋、目标任务,弄清自己的职责权限、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瞄准短板弱项,多谋强动力增活力之策,多行提质量增效益之举,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要处理好与受援单位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摆正位置,找准定位,积极融入,营造风清气正、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要发挥好合作联络者的作用,强化协调能力,充分利用派出单位人才和科技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牵线搭桥,促进合作交流,推动协同创新,实现融合发展。还要加强与自治区、兵团主管部门的联系对接,与受援单位内设机构的工作协调,与市县、师团有关部门的服务协调,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强化创新能力,抓好管理,做好服务。面对全新的岗位、崇高的使命,援疆干部需要弘扬推陈出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发挥好经验传授者的作用,把派出单位的先进工作理念和管理经验带到自治区和兵团,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工作实效和管理水平。其次要创新思路,对自己的援疆工作做出规划,对所负责的业务工作做出具体计划,从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入手,强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还要努力构建服务平台,通过争取项目、科企合作、开展服务、组织调研等途径积极为受援单位职工群众提供发挥自身作用的机会,为基层团场连队农牧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三是要强化落实能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援疆干部要处理好谋划部署与狠抓落实的关系,既要工作谋划周密,任务分工到位,责任分解明确,又要注重过程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务求工作取得实效。要处理好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全面部署、积极推进,又要抓重点、抓亮点,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发挥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例如,新疆农垦科学院承担的和田地区设施蔬菜高效种植和葡萄“厂字型”新模式种植2个项目,是兵团助力墨玉县科技扶贫的重要项目,笔者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成果推广处的同志始终高度重视,抓得紧、督得实,建立责任清单,定期到现场检查项目进度,协调各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技扶贫团队三年如一,坚持不懈,克服众多困难,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充分发挥了2个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了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成为兵团助力墨玉县脱贫攻坚的亮点项目。

3.3 在严格自律中始终保持定力,是做好援疆工作的基本保证

援疆行稳致远,定力保驾护航。援疆重在一个“援”字,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要求,援疆干部要经常思考自己为何来、做什么、如何做,保证目标不移,方向不偏,在援疆路上锻造过硬作风,把“援”字落到实处。一是要遵规守纪,清正廉洁。树立底线思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廉政底线,加强廉洁自律,保持良好的个人工作和生活作风,老实做人,干净做事。二是要警惕常在,防微杜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既要抓好本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又要抓好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管好本部门职工,严格按规定办事,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决不碰触廉政红线。三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扬螺丝钉精神,勤勉敬业,求真务实,自觉提高在疆在岗率,充分展示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自觉把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讲政治、促业务,不断实现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提升。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援疆工作质量,服务好新疆工作总目标,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要优化援疆工作思路,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援疆工作总体规划中去,深入调查精准对接各项需求,进一步拓宽领域、深化层次、优选人才、务实援疆。同时切实把培育和增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放在首位,要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避免暴风骤雨式的援助,充分发挥援助的效益,使新疆真正走向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大道[7-8]。新疆是一片广阔天地,兵团是一个大熔炉,火热的援疆实践使每一位援疆干部对新疆有了深刻认识,对兵团精神有了深刻感悟,心灵经受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回望援疆路,今朝情更浓,面向未来,援疆干部会充分吸收援疆工作期间收获的丰富营养,充分运用援疆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继续在服务“三农”的事业中尽心竭力、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科学院援疆兵团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兵团记忆
援疆的夜晚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果业实用技术VCD光盘
兵团文化开发利用的“三位一体”路径探析
不以山海为远 护守一方草原——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