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2-11-27刘萍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理论

刘萍萍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自人类阶级社会产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从古希腊到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宣传工作始终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态度鲜明、一以贯之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化、 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成果和体系架构。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伴随着党的诞生、发展和成熟,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根据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调整,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系统梳理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程,总结既往经验, 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续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一、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从其形成确立、转变发展到成熟完善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确立阶段

从党的成立到建立新中国这一阶段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确立阶段。

党成立之初,由于党员人数少、力量薄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工农群众。这一时期,党主要通过创办刊物、演讲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形势得到推进后,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展开:一是通过《中国农民》《新青年》等刊物在工农群众、进步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二是打造工人夜校、农民讲习所等宣传阵地,为革命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领导工人运动,完善组织架构,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队伍的壮大, 党开始加大对革命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1929 年,古田会议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具体规定, 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党建设中的“生命线”作用进行阐释。中共七大召开后,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团结—批评—团结”的思想方针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的提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局势严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主要集中在宣传“成立民主的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1]1143的重要意义,强调做好“扩军、整编、整训”和“分化、瓦解”敌军的思想工作,对抗日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的宣传教育三个方面。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故鼎新阶段

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内外政治形势严峻,新生政权受到多方威胁,亟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肃清封建落后思想, 提高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正确认识与认同拥护, 从而保证国家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简而言之,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破旧立新”。 基于人民思想水平和认知状况差异较大的客观实际, 党根据不同对象分别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普通群众,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肃清错误思想、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 并通过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实际工作进行教育引导。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一致性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进行思想改造,帮助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革命立场和态度; 三是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动员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党员干部层面,提出“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揭发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官僚主义、 命令主义与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从而提高干部思想,改进作风”[2]35。

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这一时期,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促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故鼎新。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探索阶段

从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 年改革开放之间的二十余年, 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探索阶段。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期间既有辉煌成就也不乏艰辛探索,相应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

一方面, 波匈事件和三大改造完成导致了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促进了毛泽东对矛盾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并由此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受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和少部分右派人士错误思想的影响,党内“左倾”思想泛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出现偏差。

不难看出, 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飞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党亟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民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红色政权,这就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 二是挫折,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总路线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无疑挫伤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式、权威性、泛政治化的教育和宣传导致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阶段的挫折。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建构阶段

从1978 年改革开放到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建构阶段。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3]558,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回归正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效力, 党开始对错误思想进行修正,强化思想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即从四个方面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加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学习新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推进。2000 年,江泽民做了《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要求”[4]75。 2001 年至2004 年间,先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具体要求。 2005 年,教育部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提出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政课的领导,推进思政课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经济建设作为主线,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发挥,随国家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发展贡献了精神力量, 开启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建构。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阶段

从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至今, 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社会层面, 党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5]24。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把网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网上新闻舆论工作展现新气象, 取得新成效”[6]144。 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

高校层面,自2012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具体部署以来,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日益上升到重要位置, 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2013 年,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7]154;2016 年,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 年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 阐明了教师在办好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六个要求”“八个统一”的新思想、新论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新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强化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主体责任;创新了方法路径,健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 一系列举措的提出落实使其日益科学化、 体系化。

二、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就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随党的成立而产生, 在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建党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革命和改革中持续发挥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建党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难的探索历程, 最终在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南。 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代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 使中国的革命和改革能够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使新时期的中国能够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9]24而先进的理论要为战士所认知、认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 百年来,党始终强调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个政党要永葆先进性, 既要通过反腐倡廉强化外部制约, 又要通过开展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内部制约。 而无论是内部制约还是外部制约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1921 年以来,我们党先后多次在党内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和党风党性教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 针对性、 系统性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以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十九大以来,开展了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 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 有利于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三)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科学化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建党百年来的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其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科学化、学科化、规范化程度尤其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建立是在20世纪80 年代,经过党和历代专家学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科属性的明晰,日益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 基本改变了思政课在学生过去印象中“可有可无”的状况,思政课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是建立了涵盖各学段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人才成长需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断创新,伴随网络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不断发生变化; 四是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加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0]72的原则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三、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了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建党百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一些基本经验历经实践检验和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 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总结基本经验,并将其上升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1]311任何成功的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传播、普及和宣传教育,并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11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内生动力。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才能保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成效。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理论来源, 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的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1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 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党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与实践紧密结合, 真正做到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党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坚持考察民情、听取民意,坚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4]75;另一方面坚持通过宣传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 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15]764-765基于此,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工农队伍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反对粗暴式、 打压式、 行政式的方法,提倡“团结—批评—团结”,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自1932 年“生命线”在党的通信中被首次提出后,党先后多次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定位。1944 年,谭政所做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指出,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一九六五年财贸政治工作要点》提出“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6]353。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7]831。 此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被多次提起。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定位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政治优势,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选择[18]262。 进入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更加凸显。

建党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具有唯一重要性, 不能过分夸大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只有坚持适度原则,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才能保证社会良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有效。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生命线”地位,是由其为党和国家大局而服务的特点决定的, 只有体现了自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政治工作的任务,只能根据我军的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去规定, 不能在我军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以外再有所谓政治工作的独立任务”[19]2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各项工作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 准确地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各条战线的具体任务来进行。

(四)遵循客观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20]460而理论要掌握群众,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经验和工作作风。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因而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回顾党的历史,从创立之初的创办刊物、组织音乐会到古田会议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日益系统化、规范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随时代和社会实际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调整中与客观规律相适应。 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要做到“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 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21]9。1945 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优良作风进行系统总结, 并将理论联系实际置于首位。1983 年,《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强调,“对农民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针对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情况,从就事论事到就事论理, 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22]275。 在党的诸多文件和相关论述中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客观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可见,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系列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 面临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研究应坚持按规律开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总结遵循百年来党积累的基本经验,深化拓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理论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