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与龙舟运动作为文化记忆的传承路径
2022-11-27马秀梅
马秀梅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上海 200432)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如一地以龙为图腾,将龙的腾挪时空看作天地循环、生命轮回的宇宙哲学,更以崇敬之情祈求龙能消灾降福、保佑国泰民安,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以龙为文化符号,“龙的传人”以龙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认同。 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
舞龙和龙舟运动曾经都是龙文化的衍生及延伸,然后都发展为独立的民族体育运动,都有过全盛时期,都成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代表,也都在近代遭遇困境,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
已有研究有一个特点, 即没有注意到二者有以上所述的同宗同源和极大的相似性, 往往按照各自项目分类进行研究,间或有把舞狮(异域异宗动物)与舞龙相提并论, 但未见有把舞龙和龙舟运动放在同一视角下的合并研究。 这一现象使得一些研究缺少从共同文化记忆视角进行溯源及文化历史分析,导致不利于对龙文化记忆进行有效传承和正确定位,造成传承路径偏差。 本文意在弥补这一缺憾,强调舞龙和龙舟运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一、作为文化记忆的舞龙和龙舟运动
舞龙和龙舟运动诞生于中华大地, 是最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 是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中开展的民间体育运动,它既有传统节日的浓烈色彩, 又有节日庆典的仪式元素,具备了成为文化记忆的必要条件[1]38。
能够成为文化记忆的系统里都包含着一个凝聚性内核,并且在时空两个维度向外发散。舞龙和龙舟运动具有相同的凝聚性内核,即龙文化。在时间维度上,从远古神话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再与当下相连并射向未来;在空间维度上,在最原始朴素的情感归属、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持续丰富完善成为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周而复始的时间节点,以龙为图腾,把历史的重大事件、集体记忆,以传统节气或节日的形式加以固定、保存并循环往复地加以重现,由此创造出当下的现实意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和集体的意识、情感归属,以及对全体人员都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共识[2]1。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舞龙和龙舟运动, 凝聚了世世代代“龙的传人”对龙的崇敬、祈求庇佑的愿望,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追求和向往。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是华夏子女内心深处永世不忘的情怀和文化记忆。在当今,龙更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早在远古时期, 华夏先民的生产工具及生产能力低下,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大灾大难,自觉脆弱与渺小,极其无助和无奈。 在对世界的探索中,华夏先民渐渐形成了原始信仰,并以此观察和思考世界。首先,相信大自然有灵性,有超强神力;人类既无法脱离大自然,也无法驾驭大自然,但能感应大自然。只有对大自然表示感激和崇敬之心,才能消灾降福,受到大自然的庇佑。 其次,相信大自然必有图腾,必能现身,但凡人肉眼未必能见到真身。 天空中的风、云、雷,尤其是闪电;大山大川中的虎、鹿、鹰等等,尤其是蟒蛇,都被认为是大自然化身的一部分。 由此,象征力量、 权威和祥瑞的神异之兽——龙就被先民创造出来,并得到崇拜。
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时代, 天气是影响农业收成和百姓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龙和龙王开始被人们敬为呼风唤雨、专司雨水之神。当赤日炎炎、田地干裂、庄稼全枯死的时候,当洪水滚滚、田地淹没、人或为鱼鳖的时候,生死存亡之际,人类所有的知识和能够发挥的力量都无济于事, 极度无助又必须寻求生路和活路的时候,便形成了祈天求神的巫术[3]6。
巫术的出现, 反映了华夏先民对人类之外超自然力的惊恐和敬畏,期望通过巫术,达到天、地、人之间的感应和沟通, 表达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和驱难消灾的祈愿。龙作为华夏多个民族巫术图腾的形象,早先各有细节上的不同, 在漫长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中,渐渐揉合成兼具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的形象。随着华夏地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已不限于在赤地千里、洪水泛滥时应急性地举行巫术活动,而是在耕种、生长、收割的农时节气定期举行巫术,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此时,龙已从祖先膜拜的单纯图腾逐渐追加了华夏各民族普遍认同的雨神、水神、风神、雷神等功能属性。汉代前后,华夏各民族又在年岁、喜庆时节进一步增添了龙能带来吉祥如意、和谐幸福、国泰民安等期望属性。 至此,中华龙的形象已十分独特而鲜明,中华龙文化已相当充盈丰满。
与巫术相伴而生的是图腾、音乐、舞蹈和体育。图腾是膜拜的对象,可用石雕、泥塑、布扎等各种形式完成,基本上是以静态形象出现,唯有龙的图腾在多数情况下以动态形象展现。音乐、舞蹈和体育是巫术的强化因素,具有明显的活态性。其中体育是人的肢体文化语言,其文化表达更是活灵活现。 在早先,对干旱和洪水的恐惧和无奈和由此造成的内心恐慌和焦虑, 使得巫术活动参与者以肢体的震颤和不平衡进行表达。巫术进行时,一旦把龙的图腾抬出游行时,这种忽高忽低、跌荡起伏的身体动作,把龙的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回转周旋的特点演绎得极其生动和逼真,把整个巫术活动推向高潮,舞龙运动就此萌芽。随着龙文化的逐渐丰富,舞之龙的形态、色彩、装饰,龙之舞的步法、跳跃、空间和场地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陆续增加的祈雨降福、吉祥喜庆等新的期望。
舞龙初起完全是为巫术服务的, 华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及龙文化的不断丰富, 使得舞龙运动与巫术从平分秋色到渐次脱离。 尽管舞龙仍然是巫术中最重要的仪式, 但是舞龙已经在中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中担当主角。 舞龙运动中的那条神龙,已经越来越多地承载起华夏各民族的天文地理、农时历法、神话传说、自然崇拜等等中华文化内容,成为历史和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 虽然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 舞龙运动只是龙文化中的一个后发及延伸, 但是舞龙运动确实把龙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象发挥到淋漓尽致, 把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 民族信仰、社会观念演绎得登峰造极,不但丰富了龙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瑰丽, 而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龙舟运动的出现可能稍晚于舞龙运动, 产生地域在华夏的东南和中南部,可能与当地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有关。龙舟最初只是龙的图腾之一,先民既然认同龙能行云布雨,是司水之神;龙又藏身于江河湖海,是水中之王;那么,把古代的独木舟或之后的木船改造成龙的身体形状,舟上遍饰龙纹,再装上龙头和龙尾,置于江河水面,从而表示龙行于水,真是极为贴切且形神兼备。 陆地上的龙舞是人以木棍举龙而舞,水域中的龙游是人用木桨划舟而游。在巫术或祭祀中,龙舟就是先民膜拜的龙之图腾。即使到了近代,中华大地许多民族在龙舟竞渡开始之时,还是把龙舟看作图腾, 先要举行隆重的祭龙旗、 祭龙船仪式,一是向祖先表明本民族是“龙的传人”、自己是龙子龙孙的身份,以此强化与龙图腾的关系;二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并感谢龙图腾的庇佑之恩。
与舞龙运动不同的是, 龙舟运动虽然本初意义与龙图腾崇拜、巫术与祭祀、降福等密切相关,但从汉末起, 龙舟运动开始和纪念屈原的端午习俗相连结,变得更加理性,更具有人性和人文意义。 屈原忠贞爱国的精神品质感动了华夏儿女, 深深激起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强烈意识, 赢得了中华各民族的爱戴和崇敬。 龙舟运动为龙文化和中华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空间和想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舞龙和龙舟运动的形态、规制和适用场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主要取决于历朝历代人们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追求。然而一个共同的特点是, 舞龙和龙舟运动最终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 舞龙和龙舟运动起初只是自发地出现在节日的仪式中,不定期、不定型和小型化是其特征。汉末,舞龙渐渐进入百戏之中;唐代,皇家宫廷重大祭祀出现舞龙身姿;宋代起,舞龙不但在“瓦肆”中十分活跃,而且与龙舟运动一起,开始成为传统节日的主要体育活动;明清时期,舞龙和龙舟运动已极为普遍,除了节日以外,年节社火、行香走会,城乡、村寨,都可见到它们活动的身影。
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活动的主题大都与图腾膜拜、祭祀祈福有关,活动的主体便是人的身体活动。由此,体育和娱乐便成了传统节日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舞龙和龙舟运动以体育技能展现出中华各民族的智慧、虔诚和勇敢,以神化形式表现对龙的信仰, 以充满神秘的原始意识表达对龙的崇拜, 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鼓舞全体在场民众的精神, 最终达到天地感应、 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宁静。由于传统节日强大的吸引力,民众的大量参与,舞龙和龙舟运动借助传统节日平台, 以最快速度为龙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最大的空间。
传统节日中的舞龙和龙舟运动历经千年进入现代社会。时代在急剧变化,尤其是近二百年来中西文化板块间的撞击、冲突和部分融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传统节日中的舞龙和龙舟运动也从求神祈佑而娱神, 演化为吉庆健身而娱人(体),进而变为放飞心灵而娱心,一步一步展现着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社会生活、 精神文化和心智行为, 仍年复一年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明,仍日积月累传递着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记忆。
二、龙文化文化记忆的传承路径
在华夏大地自然环境中, 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地域特征各异的龙文化, 并衍生出舞龙和龙舟运动。 环境不但决定了地域内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方式, 而且对舞龙和龙舟运动的多样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时代在发展,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在增强,社会和经济在飞速变化,人类活动受制于自然约束的桎棝渐行渐少, 环境对龙文化和龙运动的影响也日渐消解。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生态困境,传统文化和体育由此发生种种不适应甚至消亡。因此,传承就是一个必然和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4]68。
路径和方式是传承成败的关键。 只是把传统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温室里,就成了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少人问津且耗费昂贵。原生环境变化产生的困扰,只有放到将来场景中比较和分析, 才能正确判断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想要保存传统,只有让它与现代相适应,多路径、多元化地实行保护与变革、发展并举,才能让优秀传统的生命之树常青[5]4。
(一)“非遗”路径传承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是世界和中国都已明确的法律目标。 舞龙和龙舟运动走“非遗”路径,必须严格遵循政府的相关条例和要求, 依靠和依托有关的大专院校、学术机构和文博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以华夏历史和多民族史为视角, 有条理地对舞龙和龙舟运动作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应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帮助下,设立舞龙和龙舟运动的“非遗”保护地或保护点,开设展览、现场表演和现场制作器具等活动。
走“非遗”路径要着重注意三点:一是要保持和保护“正宗”,保证“血统”的纯真,传承真正的中华民族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二是要加强宣传和普及,尤其要吸引青少年学生和广大民众的参与。 可从舞龙和龙舟运动中选择性地开发、整理和编排一些简单、小型、有趣的现场活动,一学就会,回去能玩。还可现场传授一些器物的制作工艺,自制作品可带回家。三是组织、训练高水平的舞龙和龙舟表演队,出席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但不沾商业气息,保持正宗传统。这样,就既能“非遗”演出或参加比赛,又能开拓财源、以“龙”养“龙”。
(二)竞技路径传承
竞技体育文化出现在西方, 公平竞争、 奋力拼搏、争抢锦标是它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更高、更快、更强”是它的口号和旗帜。 竞技体育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体育主流,奥林匹克文化和奥运会是它的代表。 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精彩的竞技水平和宏大的文化魅力, 吸引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
相比之下, 中国的龙文化及龙运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天人合一”、反对纷争、平和中庸以及重情感、重集体的泛道德性。如传统舞龙既要“力不尖出”又要“形不破体”,讲究的是“圆、曲、和、合”,以体现“仁”与“礼”。 这种偏礼仪、偏表演、偏娱乐,而缺少竞争和拼搏意识的体育活动,逐渐不受人们的青睐,淡出人们的视野,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当代民众尤其是青年, 已经完全接受和实践着努力拼搏、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
时代的本义就是发展。只有切合人的需要,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的抓手则是竞赛。 从这个意义上说,舞龙和龙舟运动走竞技路径, 也是一种竞争意识下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方式。
舞龙和龙舟运动要走上竞技之路,必须在制度、价值和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改造和改革。一是要制定各项组织制度、比赛规程和裁判法则,二是要突出和强化运动的竞争性和激烈程度, 三是要改造或创造高难美的技术动作。 这三项是舞龙和龙舟运动现代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从1990 年代我国开始对舞龙技术进行研究和规范,确定了以套路为技术形式、以人体的多种姿态和动作展现为技术特点,展现龙的形、神、意、韵的观赏性,与突出人的奋力拼搏、强身健体的竞技性并重。随后,《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和《国际舞龙竞赛裁判法》分别于1995 和2002 年出台。2003年,《舞龙增设项目竞赛规则》 突破以往只有套路的比赛,增设障碍、抽签和竞赛舞龙项目[6]112,大大提高了对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的要求,使竞赛体能在舞龙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舞龙运动向竞技方向转型后, 参赛队伍从原本只有业余队发展到舞龙俱乐部、专业队、高校队渐次加入。为标新立异和争夺优胜,各队深入挖掘传统舞龙运动的独特艺术特点,在器材、服饰、音美等方面创新性传承,增加现代元素,提高观赏价值。目前,舞龙运动已走出国门,在30 多个国家成立协会并开展比赛,为国际间交流打下基础。
龙舟运动本身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奇葩,是唯一富有竞技精神的项目。中华民族激流奋进、力争上游的信念和追求在龙舟运动中表露无遗, 也和奥林匹克精神异曲同工, 这给传承龙舟运动走竞技路径并更早走向世界带来先天的优势。
1976 年, 香港举办了第1 届国际龙舟邀请赛。1984 年, 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同年举行了全国屈原杯和丰收杯两项龙舟邀请赛。 1994 年,国际龙舟联合会章程、细则,国家龙舟比赛竞赛规则、规程,龙舟和船桨技术细则等全部出台,为世界范围推广龙舟运动奠定了基础[7]71。 1991年,在南宁召开的第4 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龙舟列入正式比赛大项,并延续至今。 2000 年,龙舟运动在中国(岳阳)第1 届龙舟国际锦标赛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体育运动。目前,中国开展龙舟运动的地域人口已超出6000 万, 国外有超出35 万的龙舟参与者。龙舟运动以竞技作为传承发展的转机,保存体育文化内涵,强化体育竞赛主干,发扬团结奋斗、激流勇进的民族精神, 很有希望代表中华民族体育加入到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中去。
(三)学校路径传承
学校,尤其是高校,是开展优秀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路径,舞龙和龙舟运动进校园、进课程既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
首先,从思想教育层面,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和情感的龙文化进校园, 对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和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 对培育学生崇德崇祖、 重义重情的民族品质、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重要作用;龙文化作为传播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 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81。
其次,从体育学科层面,龙文化能改变目前以竞技项目为教学主体的模式,增加民族和地方特色,丰富、完善体育教学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9]26。
最后,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龙文化能帮助学生真实、全面、本源地学习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认识到历朝历代对“大一统”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从封建天下观到近代的中华民族观,共同体意识是时代转型和国家意识的产物。 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认同, 认同需要在情境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催生和巩固,舞龙和龙舟运动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10]191。
龙文化和运动进校园给学校带来的正面效应远不止以上三个层面, 这表明走学校路径传承是双赢的选择。 但要真正达到双赢,以下几方面就很重要:
一是加强龙文化和两项运动的宣传, 让其融入校园文化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中普及龙文化,展览龙文化,表演龙文化,开展龙文化讲座和知识竞赛、邀请校外龙文化艺术社团演出,让学生体会龙文化的丰富内涵, 真心喜爱龙文化进而喜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重视学生龙文化社团的建设, 支持和指导社团开展校内外课内外龙文化和运动的活动,用以带动全校呈现龙飞凤舞、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是促进龙文化和运动进入校本课程。 科学选择一些教学价值高、 锻炼效果好的龙文化内容和以上两种运动套路编入教材和教学计划, 开设相关课程, 借此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 形成特色体育。只有进入课程和教学,才能有足够多的人数和足够长的时间来参与龙文化和运动, 才能使教学和科研力量加入到龙文化和两项运动的研究和改造之中,传承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三是比赛和锻炼并举。一方面,学校尤其是高校可以成立舞龙和龙舟运动队,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 鼓舞和推动校园龙文化和两项运动。青年学生热爱竞技,观赏竞技又是绝大多数学生的业余爱好, 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偶像崇拜会引领他们投入到舞龙和龙舟运动中去。 同时可开展校际比赛和校内院系比赛,让广大学生上场竞技,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另一方面,以阳光体育和日常锻炼为目标,大力简化和普及舞龙和龙舟运动,如减少器材使用、缩减龙或舟的长度,降低对动作和时间的难度要求,尝试单人舞龙和双人划舟等,让学生喜爱进而积极参与锻炼。 有了庞大的群众基础和因人因地制宜的锻炼方法, 传承龙文化和运动就有了底蕴和基础。
四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 在当今实现“中国梦”关键时刻,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进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 先要有认知向情感的内化,再要有情感到行为的外化,龙文化和两项运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龙文化时,通过龙的象征符号产生感知,由此形塑共同体的集体记忆, 开始懂得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生长。学生在继续学习共同体意识的实质时,“在场性” 体验十分必要,通过亲身参加或观看舞龙和龙舟运动,在浓烈的龙文化情境中能得到深刻的体验。 持续和深入的体验会潜移默化为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 为学生的价值实践即行为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织、 贯穿于龙文化和运动传承的始终的时候,传承就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三、结语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记忆,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舞龙和龙舟运动则是龙文化的衍生及延伸,最初都是作为巫术中龙的图腾, 都包含着相同的凝聚性内核即龙文化, 都有历时弥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记忆,都发展为优秀传统民族体育运动,但在近代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
路径和方式是传承成败的关键。 要让“传统”与“现代”相适应,保护与变革、发展要并举,还要多路径、多元化传承,才能让舞龙和龙舟运动长存常青。
主要的传承路径有三种:“非遗”路径、竞技路径和学校路径。“非遗”路径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正宗”,保证“血统”的纯真,传承真正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 竞技路径必须在制度、 价值和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改造和改革:制定各项组织制度、比赛规程和裁判法则,创造高难美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争性和激烈程度,这是现代转型的关键。学校路径要从思想教育、体育学科和共同体意识三个层面着手,加强龙文化和运动的宣传,让其融入校园文化;促进龙文化和运动进入校本课程和教学科研; 把龙运动简易化、普及化,让学生喜爱进而积极参与锻炼,让锻炼和比赛齐头并进。 最重要的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整个传承过程始终, 为学生的价值实践和行为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