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国教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2022-11-27冯如一成泽东陈以国
冯如一,成泽东,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供养脑组织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1]。现今,后循环缺血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年升高。后循环系统是脑供血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主要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负责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及上段脊髓的血液供应。后循环缺血包含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眩晕是其主要表现,还可存在肢体或头面部麻木、无力、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短暂意识丧失、行路不稳等症状。病情易反复,治疗周期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西医治疗,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止晕等为主,较为系统化。
陈以国教授,医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省名医,辽宁省名师,沈阳市优秀名中医,曾师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中国针灸学泰斗杨介宾教授,擅长针药并举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养血熄风”组穴是陈以国教授数十载临床经验的成果,以针刺这一简单便捷、行之有效的方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临床患者减轻痛苦,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观点
后循环系统所包含的血管,生理变异性大,极易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供应脑干的大多数深穿支血管直径偏小,且多属终末动脉[3]。而脑干中分布着许多前庭核团,故前庭系统对血流的改变十分敏感[4]。另外,供应内耳的主要动脉——迷路动脉是由小脑前下动脉发出,一旦出现缺血的话危害极大,且不易被代偿[5]。这就赋予了内耳中的前庭感受器对血流敏锐的感知能力[6],血流供应减少会立即出现眩晕、听力障碍等症状。
1.2 陈以国教授观点
眩晕为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7],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归属中医“眩晕”“眩冒”等病范畴。“眩晕”一词,最早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对于该病的称谓,虽几经变革,但究其本质,依然以头晕、眼花为主,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某些病理因素使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呈现缺血,脑或其他组织灌流减少并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前庭系统因此受累,导致眩晕。因此,缺血状态是眩晕发生的关键因素,恰与中医“血虚生风”理论相吻合。
“血虚生风”为风气内动。“内风”一词出自《黄帝内经》,指代外来之风邪[8],与当今之解释略有异同。《黄帝内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均阐述现代意义的“内风”,为风气内动理论提供了基础。“内风”为邪,多由机体气血阴阳的异常而致。随着时代发展,“内风”理论不断完善,至明清时期,“内风”与“外风”开始明确区分,亦将风气内动的理论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述之“血虚生风”源于清代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云:“血虚生风,非真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通称肝风。”何氏认为全身筋脉因血虚失于濡养,肝血亏虚之极而风气内动。血虚不能荣养全身,则出现眩晕、听力下降、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等症[9]。《黄帝内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亦明确指出眩晕、抽搐、震颤等均属于动风之象。此外,许多医家对血虚生风亦有论述,如“营血耗伤,内风欲动”“血虚则偏于肝热而动生内风”“人身肝血内虚,……则血虚生风。”而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为营血亏耗,内不可滋养脏腑,外不可荣养体窍,脏腑虚弱,风气内动,血虚而生风。
2 陈以国教授应用“养血熄风”组穴之寓意
目前,针刺治疗眩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深受大众认可。陈以国教授认为,腧穴的选择需有理有据,绝不可单纯“以痛为腧”[10]。因此,陈教授以多年临证经验,辨证选穴施针,组成“养血熄风”针灸组穴。
2.1 依脉遣方,勿有偏倚
陈教授认为,用针之人,必精于四诊,每每施针前,必先仔细诊断患者之脉象,依脉辨证[11],若机体有病理性改变,常常反映于脉象之上。针刺治疗是调节人体机能的有效手段,通过针刺相应腧穴,调整阴阳、脏腑、气血、气机,使人体恢复“稳态”,乃针刺之优势所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常可见左寸、关脉涩,右寸弦,此乃血虚生风之象,以针刺调节患者之症,使病理脉象得以恢复。
2.2 脏腑兼顾,和谐一体
陈以国教授认为,血虚生风型眩晕病位虽在脑窍,但与诸脏腑亦关系密切,尤以肝、脾、肾三脏为主。《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将眩晕与肝密切相连,肝主动主升更是“风气内动”的根源之一。《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指受血而能摄。”肝血亏虚,则濡养功能受限,进一步产生眩晕、肢麻、肌颤等动风之候。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血液生成离不开脾,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维持,更赖于脾之充养。肾为一身之根本,肾中所藏之精亦可化为血液,滋养全身。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化生于脾之水谷精微,三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血虚生风型眩晕的产生与脏腑之间气血阴阳的变化更是密不可分,因此,陈以国教授在行针刺组方时,重于调节诸脏腑,使协调统一,而不仅以“治标”为基准。
2.3 诸穴协调,相辅相成
2.3.1 足三里 足三里乃“四大要穴”之一,归经于足阳明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补益之功卓越,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需当速固”,就“血厥证”而提出治疗原则,认为血虚者宜以益气为主,气充而血生。取足三里补益后天之本,脾气充足,运化则生,以达养血之功。胃经联络头面诸窍,又与大肠经相表里,使足三里有调理头面官窍气血的功效[12]。因此,选取足三里以求其养血理血之功。
2.3.2 膈俞 膈俞位于多血少气膀胱经之上,因经脉循行周而复始,使膀胱经参与了全身气血的运行[13],膈俞作为“血会”,多用于血之疾患的治疗。以补法刺激膈俞,能产生补养阴血之功效[14]。另外,膈俞可养血,更可以行血,选取膈俞之意乃养血之外不忘行血活血,使血液充盈,更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2.3.3 关元 关元位于人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培肾固本、补益元气要穴。《医经理解》更指出关元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因其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故对于肝、脾、肾三脏均具有调节作用,能够蓄积三脏之真元,使气血充盈[15]。选取此穴乃培补真元,益精养血,沟通三脏,使气血充斥于脏腑。
2.3.4 太冲 《灵枢》有云:“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太冲作为肝经原穴,是肝之气血汇聚之处,乃肝经气血运行之枢纽。《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也,当取十二原。”表明原穴可调节脏腑之气血阴阳[16]。选取肝之原穴太冲,不但能够达补肝理血之功,更有平肝熄风之效[17]。
2.3.5 悬钟 悬钟乃八会穴之髓会,《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眩晕之病位在于脑窍,脑为髓海,眩晕时作,概髓海被扰,故可治之[18]。此外,悬钟位于足少阳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因此又可治疗肝经之疾患,亦有平熄肝风之效。选取悬钟一穴,以求其补益髓海止眩之功,更可加强平肝熄风的力量。
2.3.6 腧穴之间的配伍意义 “养血熄风”组穴,为足三里、膈俞、关元、太冲、悬钟五穴之组合。陈以国教授认为,足三里与膈俞乃生血养血之源,足三里理血养血,膈俞生血活血,二者相配,寓行于养血之中;太冲与悬钟为平肝熄风之本,太冲平肝熄风之外亦有补养肝血之功,悬钟熄风平肝之余尚存补益髓海之力,二者配合,寓补于熄风之中。关元沟通三脏,培补先天,令诸穴协调,总调一身之气血。五穴之间相互作用,互相融合,共同完成“养血熄风”的任务。
3 病案举隅
患者王某某,女,65岁,2020年11月16日初诊。主诉:眩晕7天,加重1天。现病史: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眩晕呈阵发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自觉视物模糊,伴双下肢麻木、无力,纳差,夜寐可,二便正常。四诊:左寸关脉涩,右寸弦,右关弱,两尺不足。舌淡,苔白。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血虚生风证。针灸处方:天枢(双侧)、建里、巨阙、公孙、水道(双侧)、足三里(双侧)、膈俞(双侧)、关元、太冲(双侧)、悬钟(双侧)。
二诊(2020年11月19日):患者针刺治疗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无视物模糊,双下肢无力,食纳可,夜寐可,二便正常。四诊:左关沉取不足,右关弱,两尺不足。舌淡红。针灸处方:天枢(双侧)、建里、公孙、水道(双侧)、足三里(双侧)、膈俞(双侧)、关元、太冲(双侧)、悬钟(双侧)。
三诊(2020年11月23日):患者眩晕症状消失,视物模糊及双侧下肢麻木、无力感亦减轻,食纳可,夜寐可,二便正常。四诊:右关沉,两尺不足。舌淡红。针灸处方:天枢(双侧)、建里、公孙、水道(双侧)、关元。
按:该患者辨病辨证属血虚生风型眩晕。首次就诊时,眩晕严重,视物模糊,双下肢麻木、无力,舌淡苔白。陈以国教授针前诊患者之脉象,依脉遣方,其左寸关脉涩,右寸弦,右关弱,两尺不足。先取双侧天枢穴与建里穴,以调畅气机,调动机体功能。巨阙乃心经之募穴,患者左寸脉涩,乃心血亏耗,选此穴以补养心血。公孙乃脾经之络穴,其功善健脾益气,患者右关弱,遂取此穴以助后天。其次,患者双侧尺脉不足,取水道携关元共同滋养先天。最后,应用“养血熄风”组穴予以施治,足三里、膈俞养血活血,悬钟、太冲熄风定眩,关元总调气血,诸穴相配,使得血有所养,风熄于内。
患者二诊来时即感症状缓解,诊其脉,左关沉取不足,右关弱,两尺不足。较首诊时脉象而言,左寸关脉之涩象有所改善,右寸弦象消失,此乃血虚有风之象渐愈,因此在首诊针刺处方基础之上去巨阙一穴,再次施以针刺治疗。
三诊来时,患者眩晕之感得以控制,左寸关脉涩象及右寸之弦象亦消失,但其右关沉,两尺不足,且仍留有下肢无力、麻木之感,遂选取双侧天枢、建里、公孙、双侧水道、关元以巩固治疗。
4 结语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运用针刺治疗该病亦有较大进展,陈以国教授从中医角度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血虚生风”相连,并在以“养血熄风”之法为原则基础上,选穴组方,腧穴之间相互作用,合而为一,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特点,为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一种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