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的社会形塑视角下中国第三方支付技术的社会选择

2022-11-27周立中北京大学哲学系

品牌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现金支付商户支付宝

文/周立中(北京大学 哲学系)

近20年来,二维码支付技术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线下支付场景的主流支付方式之一。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二维码支付技术的安全性及便捷性都不及同期发展的NFC支付技术,但它在中国却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传统的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技术至上的论调,显然无法有效解释这一现象。反之技术的社会形塑理论(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从环境、需求、政策、文化等社会因素出发,考察人群的利益诉求、文化取向及权力格局等因素对技术发展路线的影响,可以为技术选择问题提供崭新的视角。为此,本文采取SST理论视角,以二维码支付技术为案例,对影响二维码支付技术选择的社会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由此探析技术商业转化的策略。

一、技术的社会形塑论概述

技术的社会形塑论(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兴 起 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二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中的社 会学分析方法的继承[1]。SSK在发展初期主要是用建构主义的方法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说明,认为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后期的SSK出现了技术的转向,开始对技术进行社会研究,主要着重于研究社会因素对技术内容的形成和技术扩散过程的影响。SST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技术系统没有自身的逻辑,技术发展的轨迹也不是预设的,在技术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同技术路径的选择;技术是导致社会变革的一种工具,并非决定性力量[2]。

近年来,随着SST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技术的选择。他们把技术的成长轨迹划分为开发、革新、技术转移、成长、竞争、巩固等多个阶段,其中政治、经济、组织、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形塑作用。例如,在开发和革新阶段,技术共同体内部对技术系统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手段与发明价值判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当技术进化到成长、竞争、巩固阶段时,就会深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消费者将决定着技术的接受度,继而又促进技术制品进行再设计,使技术制品的面貌发生彻底改变。因此,深入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对技术选择的影响,对丰富SST理论知识和增强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二维码支付:技术社会形塑的典型案例

(一)二维码支付技术的环境条件

技术行业的发展程度与当地技术标准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国内NFC支付的发展正是受制于技术标准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制定技术标准上如此滞后?首先,这完全是因为中国政府有一种技术民族主义的心态,希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而不希望直接跟进国际标准,从而变成每年向国际组织支付授权使用费。其次,国有部门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也进一步延缓了国家标准的制定进度。一方面,中国银联迈向国际化,而需要与国际13.56MHz标准兼容;另一方面,国家又希望扶植中国移动主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4GHz标准[4]。两大标准阵营的对峙增加了国内NFC行业的不确定性,NFC设备量产计划几无可能,以至于NFC设备的高成本特性进一步固化。

与NFC支付行业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不同的是,远程支付行业则进入平顺发展的阶段。而这种顺遂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在2G移动通信网络刚启用不久,国家就已经投入到3G移动通信网络的开发。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给远程支付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两点好处:其一是随着手机性能迭代更新,上网速度的加快,可以使手机远程支付获得更流畅的体验感;其二是手机上网成本的降低,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手机远程支付的需求。正因为远程支付行业和近场支付行业在发展阻力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无法保证获得国家隐性保护的情况下,私营企业会更希望避免一些政策性风险,从而更倾向于选择发展阻力较小的前者。

(二)二维码支付技术的需求维度

由于国内NFC支付行业被滞后的技术标准拖慢了发展的进度,用户不能快速享用到NFC支付。但即便NFC支付顺利触碰到中国用户,用户也未必愿意使用NFC支付,其重要原因在于支付成本。从银行卡支付的普及度来看,中国的支付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中国银联已经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向用户发放银行卡,并向商户发放POS机,以培养买卖双方使用银行卡支付的习惯。但是,由于银行卡支付给商户带来了许多成本,包括POS机的采购与维护费,以及刷卡的手续费,许多商户并不愿意承担一系列额外的支出,以至于银行卡支付在中国一直只是一个小众市场,仅在城市的商场出现。

除此之外,银行卡使用率低的情况也与中国用户偏好使用现金支付有关。事实上,在中国,现金的提取并不比国外方便,主要表现在提款机或者银行的平均密度并不高,人们常需要排队才能提款。中国用户也会抱怨其提取现金不便利这一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使用现金支付。中国用户使用现金支付的比例至今仍然远高于欧美国家。因为,对当时大多数中国用户而言,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既便宜又便捷的支付方式,可以替代现金支付。在商户不愿意为了银行卡支付的便捷性付出额外的成本的情况下,大部分用户只好选择继续使用现金支付。

从商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中国用户对价格弹性非常高,他们以成本为导向,其次才考量便捷、安全等这些在国外用户看来很重要的维度。所以,当二维码支付能够以一种既便宜又便捷的支付方式出现时,就正好满足了那一群原先坚守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首先,二维码支付和现金支付一样几乎零额外成本,甚至在平台的补贴上还能获得额外的返利,其次,二维码支付相比现金支付更便利,用户可以省去了找零的烦琐步骤和收到假币的风险。所以,当新兴技术能满足原有市场的需求时,则可以顺利取代而获得高市占率。

(三)二维码支付技术的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长期并持续影响二维码支付技术的扩散,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干预行动有三次:第一次发生在2013年4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以安全为由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暂停并整顿二维码支付服务,并表示二维码支付服务在国家标准出台后可恢复上架[5]。迫于政策的压力,支付宝开始改变二维码支付的设计思路:一是增加反扫功能,商户可通过扫描消费者付款码的方式来实现交易;二是将付款码设为动态,以降低二维码被病毒植入的可能性;三是加大验证力度,要求更换设备登录支付宝账户的用户重新验证支付密码;四是将一维码和二维码同时显示在消费者的付款码页面,简化商户扫码时的流程。

第二次发生在2016年4月,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推行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以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商业模式[6]。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线上支付业务必须对接网联,而移动支付业务可以从网联或者中国银联中选择接入其中一个。在确保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商业模式受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政府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一方面是对第三方支付企业从事二维码支付业务给予正式的法律承认,另一方面是为国有企业推出二维码支付服务铺平了道路。自此以后,二维码支付业务的供应商大大增加。

第三次发生在2019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提出要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7]。这个规划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打破二维码支付行业的技术壁垒,使任何一家私营第三方企业都不能通过自由设定二维码解码规则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直接削弱了大型私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巩固国有企业主导二维码支付行业的市场地位,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中国银联获得了二维码支付及其条码互联互通国际标准的制定权,也就奠定了它唯一制定游戏规则的地位。可见,当二维码支付技术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主流设计后,政府政策的规范,将影响着后期支付技术的走向。

(四)二维码支付技术的文化审视

从二维码支付的形成到扩散的过程中,支付宝始终围绕着目标市场价格敏感且追求便捷性的特点,来建立匹配的营销策略。首先,在定价方面,支付宝采取了低价策略,无须商户承担支付服务费,也无须商户配备额外的二维码识别器,以确保二维码支付不会给商户带来任何经济负担。其次,在推广方面,支付宝采取了补贴策略,它在没有获得服务费收益的情况下,还向使用者和推广者给予资金奖励,以培养买卖双方使用二维码支付的习惯。

在中国用户看来,虽然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它需要在手机有电且有良好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它对现有的支付方式又有显著的可替代性,因为二维码支付正好满足了用户的两个需求:其一是价格低廉。买卖双方都不需要支付额外使用费,在支付宝推广期间,他们还能额外获得使用红包或者推荐红包。其二是使用便捷。商户不需要配备专门的POS机,只需在纸上打印出收款二维码,让买家用支付宝的手机程序来扫码支付即可。于是,二维码支付从小商贩开始推广,很快就占领了大部分的线下支付市场。支付宝也因此成为线下支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因此,生搬硬套的技术并不代表能在新兴市场得到认同,反之因地制宜地制定在地化战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技术社会形塑对技术商业转化的启示

(一)不同社会因素对技术选择的影响不一

在二维码支付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社会因素的形塑作用各有轻重,并非只有某种单方面的要素始终主导。在技术的形成阶段,技术周遭的环境以及市场需求是技术组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技术制品进入到扩散阶段,市场客户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他们决定了技术的接受度,促进技术制品进行再设计,使技术制品的面貌发生彻底改变。此时,引入适当的企业文化,例如品牌形象及广告策略可以增加市场客户对技术制品的兴趣。另外,另一个非竞争性因素即政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它可通过政策手段来改变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技术商业转化阶段必须考虑市场效益

技术创新必然经历技术的社会化过程,技术的社会化选择必然要考虑市场效益,也就是当地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二维码支付战胜NFC支付就是一个例证,虽然二维码支付在安全性能上不如NFC支付,但它不依赖于硬件设备,投入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更符合中国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因而更容易在全国推广普及。即便中国政府试图采取政策限制二维码支付,由NFC支付取而代之,也无法改变基层用户坚持使用二维码支付的意愿,甚至会让市场反馈政府做出协商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引进技术创新转化时,还须充分考虑用户市场效益,制定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战略来获取核心竞争力,以达成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现金支付商户支付宝
11岁少女被支付宝聘用:养出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这3点
今年房企并购已达467宗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家有喜事》《昂然春意》《老外体验无现金支付》
零花钱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有诚意的话
浅谈商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