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小学语文教师SPOC 混合式培训探究
2022-11-27王金萍
王金萍
(福州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在教育学生方面,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面对突发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在教学工作方面,如何根据“新课标”和语文学科性质及学生实际备课;如何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与家长合作,开展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如何与其他教师合作?这些都是新任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因此,对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显得十分必要。
以往的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基本采用线下集中的方式进行,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科性质凸显不足等问题。为此,可采取“SPOC”模式。SPOC 的英文全拼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翻译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它是MOOC(英文全拼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简称为慕课)与传统校园课程相结合产物。做好新任小学语文教师SPOC 混合式培训,助力解决所述问题,提升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教师培训领域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新任小学语文教师SPOC 混合式培训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创新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价值导向方面,强化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育人功能;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构建语文任务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方式方面,强化情境性和实践性要求;在课程评价方面,倡导过程性和整体性评价。这些理念层面的修订和优化,对新任小学语文教师是一种挑战。以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为例,新课标要求“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1]这意味着新任小学语文教师要能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习目标和学情,自主设计任务群学习专题以及相配套的学习活动。其前提是语文教师应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娴熟的学科教学能力。对大部分新任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学科知识传授和学科教学能力培养还停留在入门阶段。因此,创新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需要基于新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培训方案。
(二)奠定良好职业发展基础需要丰富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内容
在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连续阶段模式中,陈永明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适应和发现、稳定期、试验期或重新评价期、平静期和保守期、退出教职等五个阶段。[2]处在适应和发现阶段的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教材分析、学情洞察、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对课程教学的复杂性无所适从。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新任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功底相对薄弱,表现为在应用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环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教材分析方面,课程意识缺乏,反映出课程教学整体性不足,致使学生的学习系统性、严谨性弱。在学情洞察方面,新任教师对学情分析的策略和重点缺乏足够的认识,表现出对学生情感诉求的忽视,致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递,弱化情感的关注和引导。而课堂教学评价,一直不是新任教师关注的重点,根源于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设计环节,忽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和效果进行明确的定位和测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新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不仅有专家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需要同伴共情与互助,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三个维度夯实其专业发展的地基。
(三)推进新任小学语文教师持续专业学习需要培训方式创新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 号)提出:“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 学时。”该意见从培训目的和学时对做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作出明确规定。[3]《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闽教师〔2018〕56 号)将新任教师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跟岗培训两个阶段。其中岗前培训以集中培训方式进行,跟岗培训采用定期到基地校跟岗学习或在正式任教前到基地校集中跟岗学习一学年。[4]这种“集中+跟岗”的培训方式对新教师快速转变角色,践行教育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培训方式拘泥于线下集中培训、脱产跟岗,忽视了新任小学语文教师的真实工作场景,培训收获迁移需要新任教师自行解决,且受制于培训时间,无法助力新任教师返岗实践或训后返校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从巩固培训成效,推进培训成果迁移,落实教师终身学习等方面考量,需要推进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方式创新。
二、SPOC 混合式培训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一)SPOC 混合式培训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作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当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要求在学习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内容诉求、学习方式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允许学习者根据自身意愿进行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要求学习课程提供方能根据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程度、心智特点等,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对学习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提出更高要求。
2.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学习者的基础能力有层次差别,但这种差别仅仅意味着不同学生达到同一水平的速度快慢之别;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教材;三是在集体授课中,借助形成性测验手段,具体分析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诸如小组研讨等辅助性手段,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5]运用好掌握学习理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是用好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形成性评价。
3.协同学习理念。祝智庭以系统协同思想和知识管理为基础,提出了协同学习理念。概念的基本原理为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6]协同学习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协同增效,学习发生在信息场、知识场、行动场、情感场、价值场等五个作用领域,学习过程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同进行信息加工和知识共建的过程,强调的是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完成群体知识建构。
(二)SPOC 混合式培训的现实基础
1.信息技术基础。SPOC 小学语文教师混合式培训与MOOC 相比,因学习者规模小,人数通常不超过百人,且只有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才有资格参加学习而非常符合小学新任语文教师的培训要求。该培训模式在世界各地多有实践、效果良好。2012 年夏季起,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试点SPOC 课程。2013 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SPOC 课程实践。我国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于2014 年开设SPOC 课程,随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也陆续试点,自此SPOC 在国内逐渐兴起。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发展,SPOC 所需要的平台技术、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也不断优化。目前,在国内SPOC 课程主要应用于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学历教育,这些为推进SPOC 融入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领域提供大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2.培训师资基础。做好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自2010 年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县(区)级等四级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业已培养出一支进修院校教研员为主体、高校教师和一线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培训者队伍。这支培训者队伍能够从理论引领、实践指导等维度对新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同时,新任教师的任职学校中取得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可作为辅导者和评价者,助力新任小学语文教师顺利度过适应期。
3.政策与能力基础。一是新教师培训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等为做好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做好教师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指明了方向和策略建议。二是能力保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颁布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指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培训实施指南》等为利用“互联网+”做好新任教师培训提供了重要的培训能力保障。
三、建构SPOC 混合式培训的原则策略
新任小学语文教师SPOC 混合式培训是指基于SPOC 模式,在县(区)教师进修校主导下,以高校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一线名优教师为培训专家,以新任小学语文教师为对象,从新任教师自身特点和任教学校的教情、学情出发,采用专家指导、课程学习、小组互助及其他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为期二年的培训。
(一)建构SPOC 混合式培训应坚持四个原则
1.以新任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原则。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所有工作应当围绕新任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需求而展开,而不是从培训者的意愿出发进行单向性灌输。培训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承担着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学习需求的挖掘者、引导者,助力新任小学语文教师明确自身真实需求,为按需选学课程夯实前置基础。
2.培训教学资源丰富化原则。培训课程作为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核心载体,对开展好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基于SPOC 混合式培训中,培训者应尽可能从新任教师认知学校的学情、教情,以及新任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出发,通过自建、合作等多种方式,为新任教师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培训课程资源,满足其对问题解决、专业进阶发展的需要。注重过程性资源的整合与加工,打造实用性强的、微专题的生成性培训课程资源。
3.一体化原则。SPOC 混合式培训需充分明确所需资源之间的逻辑关联、内容进阶关系,并基于培训教学目标,将其融合加工成一个整体,其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在线同步课程学习、在线异步课程学习、线下集中授课、同伴互助、小组任务驱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同时,在深入掌握这些学习方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还应做好方式与方式之间的衔接,不能使之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确保整个培训的完整性。
4.多方协同联动原则。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是新任教师、任教学校、进修校语文教研员、高校教师、小学语文名优教师及其工作室共同的事业。在县(区)进修校教研员主导下,各方应明确各自角色定位、职责任务、考核评价要求,做好配合。小学语文名优工作室需主动介入,将新任教师作为研修人员,引导其在工作室活动成长。
(二)建构SPOC 混合式培训应坚持的重点策略
1.基础准备环节的三个重点。基础准备是整个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前提,目的是明确培训需求。重点做好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分析、任教学校分析、培训资源准备。新任小学语文教师分析,除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外,重点做好抓好语文学科认知水平分析、语文学科教学能力及专长分析。任教学校分析,是确保整个培训成果成功迁移的关键所在,重点做好语文教情、学生学情分析。培训资源准备包括视频课程资源、授课师资与指导教师、培训技术平台等储备和可调用的研判。
2.培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三个要点。培训教学设计与实施是SPOC 混合式培训的核心,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将整个培训分为若干个教学活动单元,每个教学活动单元细分为诊断与资源传递、研讨与知识建构、汇报与巩固。诊断与资源传递环节主要是新任小学语文教师申报学习主题,经个人自诊和专家的诊断后,学习和交流专家推荐和自选的课程,并可适时将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研讨与知识建构环节主要是选报主题的学员、专家,利用线下集中或在线研讨等多种方式,就学习情况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同时学员凝练形成个人成果。汇报与巩固环节主要是指学员分享学习和实践收获,并接受专家的点评。
(三)建构SPOC 混合式培训应坚持的保障机制
1.建立SPOC 混合式学习平台持续优化机制。县(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新任小学语文教师SPOC 混合式培训平台的提供者,能够持续投入经费确保平台根据培训项目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平台,不断提升平台的智能化程度。
2.建立评价机制。一是对参训学员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学员培训期间的行为表现情况,如课程完成情况、小组活动参与活跃度。总结性评价主要将各教学活动单元的个人成果和项目结束时总结汇报作为评判依据。二是对培训者的评价,包括对理论专家和实践专家的评价,重点关注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数量和质量。三是对任教学校的评价,侧重于提供实践改进配套措施和支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