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问题墙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以大班扎染活动为例

2022-11-27邹巧萍郑锦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扎染工具经验

邹巧萍 郑锦萍

(福州市长乐区实验幼儿园,福建 长乐 350200)

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但是缺乏对待事物的准确客观的认识,知识点是比较零散和片面的,且经常会概念混淆。他们善于观察,却不能根据学习的要点观察,经常会根据自己喜欢的点揣摩半天而关注不到重点;喜欢探索和实验,但是常常因为外界的影响,专注力不强,不能持续性地进行探究;掌握的信息零散、碎片化,支撑不了一个活动项目的系统学习,表现出烦躁、放弃等行为。

当前,研究者们大力倡导幼儿要自主探索,很多教师盲目追从,表现为完全放任,表面上,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实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导致幼儿观察、操作的无目的性、无效性。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活动的结果上,强势主导着活动的进展,过度干预,完全不给幼儿自己思考的时间,忽视幼儿的兴趣,对与预期结果的延伸、深化活动置之不理,幼儿自主游戏与深度学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1]

针对以上出现的两种大班学习中的问题,笔者尝试用问题墙将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进行链接,在幼儿活动室墙面或者户外的活动移动白板上归纳探究。通过问题墙这个载体助推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建构,让幼儿的思维可视化。[2]

一、问题墙的概念与特点

问题墙关注从问题出发,是幼儿游戏活动前或者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者困难,通过互动、图文、思维导图等形式,自主地呈现在墙面上,教师能从墙面上直接了解到幼儿的思维水平,更好地推动幼儿的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并能够基于儿童视角追随幼儿的自主游戏想法,唤起幼儿思维建构,将幼儿的零散经验整合化和系统化,解决游戏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支持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3]

幼儿园的墙面创设有各种各样的材质,万通板、毛毡布、洞洞板、软木板等,经过各班级前期的试用筛选,总结出磁性白板较为适宜,幼儿能够自主地用白板笔在上面表征,书写流畅、擦写无痕,图片还能磁性吸附张贴在板上,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环境创设的繁重剪贴任务,极大地满足了幼儿自主表征的愿望。室内区域适用固定在墙面的磁性白板,户外的游戏区域则适用灵活易收纳的活动白板。

二、问题墙上主题内容的设定

问题墙主题内容的设定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选取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点,甄选游戏内容以及游戏的主题。游戏的内容以及主题可以是主题活动中的内容、系列活动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来自个性化区域、户外游戏区域、室内学习性区域、领域活动、幼儿一日生活、临时生成的活动、大型活动等内容,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即可。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幼儿的游戏推进,创设多个问题墙满足幼儿的学习探究需求。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技法多变,作品的艺术效果独特,是一项幼儿感兴趣的民间艺术,非常适合作为大班幼儿美术活动的一个教学项目来实施。笔者追随幼儿的兴趣,创设了“扎染”活动的问题墙。

三、问题墙上问题的甄选和识别

在创设问题墙的初期,教师对问题墙上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出现在问题墙上,值得幼儿去继续探究或者给予他们游戏的支持呢?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识别,然后根据幼儿的兴趣,追随游戏的需要,提取有价值的问题形成问题墙。通过幼儿的游戏以及研讨,归纳问题墙上会出现两种问题:

1.幼儿的问题,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阻碍游戏发展的重要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例如,在扎染活动初期,幼儿对扎染的步骤和材料不熟悉,笔者通过展示扎染活动的步骤和工具的问题墙激发幼儿尝试扎染的兴趣。

2.教师的问题,即教师帮助幼儿游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规问题进行生活新经验的梳理,与旧经验链接形成新的经验体系。在幼儿掌握了初步的扎染方法后,幼儿的作品呈现出单一的情况,笔者出示“探索不同扎染方法”的问题墙,引发幼儿深入探索扎染。

在幼儿与教师碰撞的过程中,问题还会层出不穷,此时把重要的问题和次要的问题再次进行梳理总结并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甄别,一般是幼儿共性的问题、核心经验的提升以及助推游戏发展的关键要素问题,以真游戏、真问题、真解决的理念,激发幼儿深度探究的兴趣。

四、以核心经验架构、推进问题墙的创设

幼儿初期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如果任幼儿自由探索,失败率非常高,将严重打击其自信心。基于美术活动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核心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从顶层思维构建问题墙的框架,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欣赏扎染—探索工具—掌握方法—自主创作—运用生活”这几个模块建构问题墙的框架,可满足幼儿学习重要知识点的需求,不断拓展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阶段:欣赏扎染。班上有幼儿在参观和平街时买了一个扎染的工艺品,并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玩,幼儿对扎染作品产生了兴趣,纷纷表示想自己创作。于是,在问题墙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扎染作品,引导幼儿感知其艺术的美感。扎染作品纹理多变,晕色丰富。让幼儿通过看、摸、闻、听等多感官的体验扎染作品的美,用眼睛从色彩、纹样、图案等欣赏扎染作品中的视觉美;用手摸一摸、搓一搓扎染布的质感纹理和自己衣服的区别;用鼻子闻闻扎染作品的气味;并听听教师对于扎染的历史、技法的介绍等,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的兴趣,引发幼儿动手的欲望。

第二阶段:探索工具。探索工具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环节,幼儿对于接触过的工具总是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在探索的初期有示范扎染的初步方法,但是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对工具使用的不熟练或者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工具的用法,导致作品的失败。通过不断鼓励幼儿不放弃,让幼儿知道工具的名称,摸索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观察同伴的玩法,在问题墙中展示探索工具成功和失败的表格,幼儿根据问题墙中的表格讨论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通过与问题墙的充分互动,幼儿能自主游戏,游戏中遇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产生新问题——再次探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试误、归纳、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及方法,逐步完善了扎染活动的经验网络,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为深入探究扎染的方法奠定基础。同时,逐步养成积极主动、大胆猜想、验证探究、认真专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第三阶段:掌握方法。在探索、掌握不同扎染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幼儿对不同扎染工具制作扎染的顺序出现了混淆,扎染出的作品纹理不清晰,缺乏美感。笔者以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图示的方法进行扎染步骤和技巧的梳理,从浸湿、拧干、捆扎、戴手套、染、密封、拆洗、晾晒等步骤,以图示加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展示在问题墙上做经验分享。帮助幼儿表述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解决,形成这个阶段的问题墙。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开展扎染工具的调查和收集活动,助推幼儿探索扎染的创意玩法。同时利用绘画记录、实物的方式进行问题墙中扎染方法的展示和经验辐射,让更多的幼儿掌握扎染技巧以引发后续的扎染创作。幼儿自主总结出扎染的技法,并加以命名:卷扎法(把布卷起来用皮筋)、夹扎法(把布折起来用夹子扎)、结扎法(把布展开用手打结扎)、揉扎法(把布揉起来用皮筋扎)等。幼儿通过不同的工具,利用卷、夹、打结、揉等方法,迁移生活中扎头发和剪纸等经验探索扎染的创意玩法,手部动作的灵活和协调性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于能够用来扎染的工具做了一定调查与筛选。

第四阶段:解密扎染。在问题墙中聚焦于模仿与自由两种不同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幼儿在充分欣赏与操作的基础上,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扎染的方法,但对不同扎染方法呈现出的效果无法预估,扎染出的作品纹理单一、美感不足。笔者引导幼儿迁移美工区剪纸、折纸活动经验,对扎染方法、工具选用、折叠方法和次数可能产生的花纹样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推理、猜想和验证,并投放扎染效果图、不同折叠方式图示,助推幼儿的创意扎染。幼儿从理想到现实,从设计图到实物操作,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第五阶段:设计扎染。在问题墙中幼儿将扎染出来的布再加工、再制作成成品还原生活体验的设计。经过一系列的经验积累,幼儿扎染出的作品已相当丰富,纹理清理且富有变化,部分幼儿甚至出现了组合运用不同的扎染方法,但随之也产生扎染区作品堆积的问题。笔者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利用扎染好的布?幼儿积极搜索资料,并进行资源分享。笔者在问题墙中展示幼儿收集的“用不同的方式将扎染的布来美化生活环境”的信息,满足情感需求表达。幼儿根据情感需要用染好的布来制作各类小物件、送给妈妈的耳环、毕业礼物、桌布、纸巾外衣、布娃娃的衣服、晴天娃娃等,源于生活中的扎染旅程又最后回归到生活中,丰富审美感受、提升艺术表现创作的同时,幼儿的多角度持续性的深度学习也在螺旋式上升。

从感受欣赏到表现创作,扎染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最初在问题墙上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扎染作品,充分让幼儿感受到扎染作品的美,引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接着投放扎染的工具让幼儿自己探索,在探索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地让幼儿试误、记录分享所获得的经验,并将自己成功失败的问题都归结到问题墙中,让幼儿学会自我反思以及同伴间相互学习,进一步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主探索扎染工具以及技法中出现的问题、聚焦扎染技法的学习,在不断探索中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将幼儿的碎片经验和逻辑零散等问题通过问题墙的推进形成系统性的信息整合形式,用直观的墙面让幼儿层层深入地汇总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连贯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扎染知识系统,一步步建立幼儿的自信心和挑战力,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能够进行资源整合、经验共享,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激发不同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使得幼儿的思维有了整合性和系统性。

儿童立场下,应该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时刻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关注幼儿探究过程,以问题墙为载体,基于问题式解决的学习,并通过整合性和系统化的问题墙,让幼儿的思维可视化、过程图像化,更好地助推游戏的进展。在师幼共建的问题墙中,幼儿对“问题”的每次思考,都是主动积极的深度学习,对于“问题”的每次解决,有着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在与同伴的自主讨论,充分互动中探究、体验、思考和表达,不断将旧经验与新经验进行连接,并迁移经验,逐步重构、完善经验体系,将探索的结果分享展示在问题墙上有效地进行经验传递,形成良好的循环学习系统,在不同层面上助推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扎染工具经验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巧用”工具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