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分类设计 实现减量提质
——以“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为例

2022-11-27杨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面积作业能力

杨芳

(仙游县榜头中心小学,福建 仙游 351256)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中小学学生学业中重复的、机械性的作业,必将“裁剪”;适量的、实效性强的作业,即将“增加”。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学情诊断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可见,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科学适量、灵活多样和分层分类地设计作业,把握作业的“质”和“量”,因材施教,因“题”制宜,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在布置数学作业中,注重做到从“预备类作业”“口述类作业”“阅读类作业”“选做类作业”和“操作类作业”等方面入手优化作业分类设计,以减少数学作业的数量,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1]

一、“预备类”作业,明确数学学习的方向

有些教师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性不够,常对学生课前的预习不够关注。因此,常常在课前不布置预习或预习作业单一、简单,预习效果不佳。“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提倡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双减”政策下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以免因盲目预习和方法不当,既浪费时间,又事倍功半。预备类的作业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引领性的问题或填空形式,使学生在明确的指引下,对新知展开初步地理解与探索。作业设计应力求清晰易懂、简明扼要,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完成作业的兴趣。[2]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前,可设计以下作业,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地对新知作出全面的梳理与了解,并在作业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一:阅读课文,说一说。

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 )、( ),通过预习,我又知道了新的面积单位有( )、( )。

边长是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它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边长是10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它和公顷、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到的?

作业二:类推猜想,想一想。

1.说说你心目中的1 公顷有多大?1 平方千米有又有多大?

2.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你还有哪些困惑呢?

设计此类作业,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的课前预备,通过预习作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知上的偏差与不足,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侧重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正确导向。

通过优化和设计预备类作业,可以进一步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使课前的作业反馈成为课堂教学的铺垫与伏笔。课前的预习作业,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满足和尊重,获得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

二、“口述类”作业,提升数学作业的实效

作业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沦为只会做题的机器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看到,作业内容大部分是教材中的练习题,另外还有与教材配套的多种练习册,其数量繁多,但形式却单一,常常局限于书面的重复、机械练习。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却不一定能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还会出现抄袭的情况。教师极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亲自设计适合学生能力和兴趣的作业,无法顾及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造成实践中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受不了”的局面。因此,在“减负提质”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口述类的作业,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精挑有度”,控制作业数量,注重思维质量,在减量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增效。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可以设计如下可以通过口述完成,而又不失渗透数学抽象思想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练习需求,使学生达成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促进数学素养养成的目标。

作业一:(基础天天练)

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 )作单位,如2021年9 月16 日莆田市瑞峰工业园方舱隔离点不分昼夜加紧建设,占地面积约14( );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如福建省的面积约为12 万( );

3.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 公顷?

作业二:(素养步步高)

在古迹游览区,同学们通过宣传栏了解到苏东坡在黄州的4 年间,遗爱湖是最让他流连忘返的地方之一。遗爱湖公园的总面积达5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10 公顷,请问水域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请运用今天的知识,不用书写,直接口答解决一下吧!

这样的作业,形式创新,作业的内容从知识起步,又不局限于书面的表达,大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功能合理,进一步加深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应注意减少机械重复的书面练习,在备课时尽量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积极主动收集数据,灵活应用。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阅读类”作业,增强数学作业的乐趣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注重设计富含阅读元素的数学作业,避免死板的书面作业,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增强作业中带有问题的情境,问题的呈现方式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空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促进学习的兴趣形成,使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可以设计如下阅读题型的作业,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下面是亮亮写的日记,请你帮他修改一下。

今天我们家到了新楼房,可宽敞了!

妈妈说它有100 平方千米呢!爸爸还说,等我放假时,要带我去北京玩。据说我们的首都北京大约有17000 公顷,到时候我一定要到占地面积是44 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看一看,还要看一看让所有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校园,它的总占地面积约为392 公顷呢!

1.找一找:亮亮说错了几处,用线画出来。

2.改一改:你能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吗?

3.说一说:你想给亮亮同学提哪些建议呢?

设计这样的阅读类作业,不是让学生做更多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富含趣味性的小日记中寻找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的作业设计,改变以往单刀直入地改错题,优化了作业的呈现形式,融入了阅读理解的元素,不仅在作业中巩固了新知,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第一步是个引子,是导入;第二步是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土地面积单位的真正意义;第三步写出建议,并针对有一些学生易错点进行纠正,达到改错的目的。

通过阅读类作业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现象,激起学生的求胜心,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进一步激励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步伐和信心。

四、“选做类”作业,体现数学作业的层次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编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不搞“一刀切”。在作业设置上,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设计不同梯次的练习,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增强作业的弹性。选做类的作业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权,逐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真正体现数学学科因材施教的育人价值。[3]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教师分层铺垫,给学生布置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一星必做题(巩固)、二星选做题(提升)、三星自主题(拓展)。

1.一星题:(我会填)我知道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

2.二星题:(我会辨)下面的说法有误,请改正并说理由:

明明说:他家的面积真大,四室两厅,约有150公顷。

3.三星题:阅读下面的一则广告,再回答问题。

兰溪天地小区广告

该小区绿色清雅、宜居宜住,是环保示范小区。

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0 公顷,其中休闲场所等设施和道路占地面积为3 公顷,绿化面积为4 公顷,其他是建筑面积。

陈颖在小区里跑步,当她跑完一圈后,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50 幢楼,每幢楼长为80米,宽为10 米。孩子们,请你算一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布置此类作业,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与学习需求,从而让学生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帮助学生在作业中再次辨析了“公顷和平方千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感知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正把数学作业的“质”提上去。

这样创编选做类的作业,教师从学生的能力差异出发,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挑战的练习,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实施分层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阶梯,让能力弱一些的学生能“走”的起来,让中等的学生能“跑“的起来,让能力强的学生能“飞”的起来,切实扭转学习的局面,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五、“操作类”作业,凸显数学作业的动感

实践出真知,数学教学中有的知识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表象,特别是数学的知识较为抽象,容易造成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脱落”,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后真实的场景中,继续去探索、去理解,通过操作建立准确的表象和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架起知识的“桥梁”。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要注重动手操作,搭起知识与实践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

请按以下要求测量面积,先想一想,应该用什么作单位进行测量。

1.测量你家的住宅的面积;

2.测量你所在学校的占地面积;

3.查阅资料了解你最想旅游地的面积;

4.调查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

设计操作类的作业,目的在于一方面学生通过测量和查阅资料,能帮助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立正确的表象;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测量活动,如测量住宅、学校的面积,调查省、市的面积,这样的操作从小到大,能使学生体会不同面积单位适用于不同的范围,不仅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正确理解和应用,还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清晰深化,逐步完善对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

布置这样的作业,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考查的目的,合理设计操作作业的内容,使学习的知识继续向生活中延伸,考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主动用数学的眼光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积累了数学的活动经验。

总之,“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双减”政策下对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尊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设计理念,注重作业的分类设计,在课前设计“预备类作业”,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前测;在课后设计“口述类作业”“阅读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操作类作业”等,不断变换多元的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分类,能科学有效地控制作业的“数量”,提高“质量”,将学习认知上升到情绪学习,使学生乐学数学、爱学数学,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面积作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怎样围面积最大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面积最少的国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