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22-11-27李华平平顶山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主产区保障体系河南

文/李华平(平顶山学院)

粮食作为战略物资,对国家稳定和社会民生问题的应对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加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管理与经营。尤其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必须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利用技术和制度等手段对工作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河南粮食主产区主要聚焦玉米、小麦、谷物的大规模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依托。注重粮食高产的同时,要着重于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创新构建。根据社会经济及国际局势发展态势,不断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根据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范围及主要城市自然气候特点等,科学的制定发展与管理战略决策。必须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能够在指标体系构建及策略设定方面有系统思维与全局意识,由此制定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工作方案。

一、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文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在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为人类生活提供必要和重要条件,由此形成自然生态系统。若想保证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持续能发挥作用与功能,必须对其功能价值进行客观和全面评估,继而形成相对完善与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来讲,食物生产、原材料加工、气体调节等,都属于生态系统服务范畴,在不同领域发挥功能与作用,甚至在气候调节及废物处理等方面,自然生态系统都可发挥相应的作用,并为整体生态系统安全维护提供一定保障。生态服务的根本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并在功能划分与生态补偿决策等方面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而针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充分了解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内涵,充分了解生态服务价值与粮食安全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这个维度来看,河南粮食主产区在大量大规模生产粮食的过程中,会逐渐弱化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并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关系。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损耗,因此,必须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有效控制不可逆破坏行为的发生,由此才能保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发挥。

(二)空间自相关理论

空间自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最初源于生物剂量学领域,目前成为应对理论地理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自相关理论中,强调自然界中的所有客观事物界都有着密切关联,其空间位置较近的事物关联性更强。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可更加深入的分析统计分析功能。针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文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可依据空间自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复杂问题。当粮食集中种植与生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时,势必无法保证农业生态安全。而无论是空间的城镇化,还是生活的城镇化,都与生态服务价值产生十分重要的和密切的关联性。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时,导致出现空间负相关性问题。不科学的粮食生产活动会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作用,并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消极影响。大力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需注重保护生态平衡,并能构建科学与完善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充分保证地理空间协调性,继而更好的处理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与矛盾。

(三)农业-生态协调度理论

农业生态协调的理论中,明确提出衡量协调状况的具体指标,而协调度就是对这一概念的总结。生态系统中蕴含复杂的各种要素,保证系统要素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由此才能协调一致,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和有序运行。在农业-生态协调度理论指导下,必须全面和深入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既要能聚焦生态安全保护,还能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理念,持续凸显区域内耕地资源禀赋的优势。要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与耕地资源,为河南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科学和可持续保障农业生态安全,能够高质量和科学地进行粮食大规模种植与生产。且能依据经济学中的弹性原理,灵活和科学的优化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应对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这一矛盾综合体在发展中能够协调一致,并能达到相对良好的平衡状态,且真正达到预设的协调度。

二、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易操作及易实施原则

针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保证其具备鲜明的易操作性与可实施性。无论是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评价标准的选择,都必须简单明确,保证各项数据的可靠性,能对相关内容科学和全面的统计与分类。充分保证各项指标的量化与可对比性,真正客观反映生态安全保障问题,且能发挥问题导向功能进行体系优化与完善。在具体推进建设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需注重可靠参数获取与整理,合理选择科学的统计方法,保证各项参数与指标的精准性与完整性。

(二)动态性原则

粮食种植与生产,受到自然气候与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需要动态优化指标体系。始终秉承动态性原则,建设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整个工作过程必须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保证度量权重的准确性与动态性,从各个层面与方面反映农业生态问题。河南粮食主产区位于中东部,自然气候与天气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选择指标与选取参数时,必须要具备与实时性与动态性,在不同时期和自然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问题,由此才能进行科学和有效的应对。而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高质量服务粮食种植与生产,并保证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处于较为理想的平衡状态。

(三)局部与整体相适应原则

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聚焦农业生产技术的引进与应用问题,还需结合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态势,科学的分析与应对农业生态安全发展问题。一方面,既要保证河南粮食主产区与我国整个农业发展规划同向同行,还要保证农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必须始终秉承局部与整体相适应的原则,科学推进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为河南粮食主产区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奠定扎实保障。

(四)独立性原则

农业生态安全保障建设工作要秉承的独立性原则,强调的是各项指标具备一定独立性,对农业种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分别进行解释与评价,若出现交叉与互指的问题,则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准性。需利用独立性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进行综合反馈与评价,以科学的数据证明结论,继而能够具有明确方向的进行工作计划的设计与战略实施。始终秉承独立性原则,推进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三、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策略

(一)指标体系的创新构建

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具体生成一套相对完善与完整的指标体系,从而保证各项工作可量化和有序化的推进与落实。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明确指标体系范围,并将土地数量与质量作为重要的指标,继而能客观解释相关内容。根据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土地资源禀赋与自然气候特点,科学构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以此保证所有优质土地资源科学整合与合理配置,并能获得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不断增强土地生产力为目标,处理粮食种植与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河南粮食主产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紧密结合河南粮食主产区内的人口、环境、教育等因素特点,合理推进人口城镇化工作,能与生态系统保持积极的相关性。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保障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绿色运行。土地数量指标的设计,必须把控好数量,能合理的开发与使用土地资源。从时间维度分析数量变化,多方面记录与反馈河南粮食主产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结合当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及比例,客观和理性的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土地质量指标的设计,要动态关注与收集土壤条件指数,并结合农作物生长周期与具体情况,多维度分析土地质量,客观反映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是否达到一个安全标准。同时,利用具有独立性的生态指标评价土地污染情况,继而对粮食种植与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尤其是当指标显示土地出现退化现象后,必须全面反思当前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问题,由此能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二)多措并举保护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

粮食主产区的发展与管理质量,关系国家稳定与安全发展,必须在政策与资金等方面向主产区倾斜。 而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次创新与改革,要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保障机制,配套主城区粮食种植与安全管理新格局。采用开放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粮食种植与生产规模,保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向同行,并能达到良好的平衡与稳定状态。通过科学制定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机制、考核与评价体系、管理制度,实现多措并举的保护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同时,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与土地资源禀赋优势,能够形成可靠与完善的预警通报机制,充分保障耕地规范化使用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在充分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基础上,有效调控粮食生产活动。必须在土地流转方面形成良好的预警通报机制,严格控制与打击土地资源非法开发和违规使用等问题。相关单位负责人必须科学制定工作计划与管理制度,在粮食安全种植与生产、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整合与配置等方面,都能生成具体的工作流程与模式。除此之外,要注重农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组织他们学习最先进的粮食种植与加工技术,能在最关键的环节把控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因素的积极作用,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与合理调整粮食价格

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既要注重市场化创新与革命,还要在粮食价格控制与收储机制优化方面产生新的思路与设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合理调整粮食价格,始终遵循市场规律,更加科学地进行粮食种植与生产。只有充分保证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才能有效应对资源浪费问题。管理人员应增强价格调整的弹性,根据市场机制与规律,合理把控粮食产量与质量,充分保证储备空间设置与分布的合理性。通过科学的粮食定价有效控制粮食储备规模,并结合订单生产或合同订购的方式,实现粮食的科学生产与精准的市场供给。而粮食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会对当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只有生产者的收入获得保障,才能为安全和科学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这个维度来看,经济要素会对农业生态安全管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将成本控制机制与收入保障机制合理纳入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并能对相关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实现多方面的应对与处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科学与合理的定价,充分保障粮农收益,不能因粮价过度下跌而影响粮农种植与生产的积极性,否则会滋生土地与耕地资源乱用的问题。必须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安全管理,促使河南粮食主产区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引进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有序、有明确方向性的部署与落实各项工作。不仅要注重优化与完善指标体系,还要重视培育与孵化现代化人才,确保粮农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与市场意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地进行粮食种植与生产。而地方政府需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能够在农业生态安全保护及粮食定价等方面,实现科学统筹与指导,为粮食安全和绿色种植与生产创建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主产区保障体系河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出彩河南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