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文性解读探析史铁生笔下的“母爱”

2022-11-27林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合欢树互文性史铁生

林雍

(福州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高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起点往往囿于初中阶段的感性认识,对母爱的感悟多停留在歌颂“奉献”“温情”这一扁平的层面。如何帮助高中生突破思维的窠臼,从更加理性和多元的层面理解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哲学,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

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一文中提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1]语文阅读教学除了注重单个文本的精读细讲,更要关注多文本间的互涉关联。将互文性解读引入语文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多重文本营造的多元语境,可以为他们打开一个更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借由文本间的互通整合实现深度阅读,从而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一、互文解读,多面碰撞,丰富人物形象

阅读史铁生的母爱散文,“母亲”的形象总能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但要从感性走向理性,真正走进这样一份特别深沉的母爱,还需要从多个侧面去理解一个更加多元立体的母亲形象,而互文性解读恰好为这一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支架。在“我”双腿残废后,母亲变得十分迟钝、麻木,如《我与地坛》中,“我”出去又回来,在这段不短的时间内,“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但有时候,母亲又表现得分外敏感、细心,如《秋天的怀念》中,因为担心“我”胡思乱想,当“我”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说到“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忽然不说了”。对照两个文本,母亲矛盾的两面鲜明呈现,母亲自身沉浸在巨大痛苦中恍惚不安,但面对“我”却象转换了频道,体贴周到无微不至,巨大反差之下,母爱尤显深重,弥足动人。再反观《合欢树》中对年轻时候母亲的描写,在“我”双腿残废前,母亲开朗活泼,“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文中还写道,我十岁那年作文获奖,母亲急着和我较劲,说她小时候写得“还要好”,说自己“可能还不到十岁”,“我”明显表现出不高兴,母亲毫无觉察,还在沾沾自喜地解释。年轻的母亲好强、率性,沉浸在自我满足中,不太懂得照顾“我”的感受,而这恰恰说明,那个时候,“她自己”是一个丰富而饱满的存在。从《合欢树》中少不经事更多关注自我的母亲到《秋天的怀念》中历经磨难小心呵护“我”的母亲,前后两个母亲形象相互碰撞,更具张力。在儿子的苦难面前,母亲的成长是被迫加速的,经历痛苦蜕变的母亲形象也更显真实。

将三个文本联系对照,学生的思维不再在一个扁平层面简单滑行,母亲的形象由单一、静止变得立体、变化,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

二、互文解读,补白细节,渲染独特情感

史铁生的散文表现了生活常轨之外独特的母爱力量。由于作者特殊经历带来的母亲的复杂感受,对于生活阅历尚浅的高一学生来说,很难真正感同身受,这就需要调动联系拓展的思维,从不同文本中挖掘出真实鲜活的细节,互相补白,拼凑出母亲丰富完整的情感地图。《我与地坛》中提到母亲到园子里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的矛盾心理,《秋天的怀念》中则对这一矛盾心理作了细节上的丰富和补充。母亲“悄悄地进来”“悄悄地躲出去”“忍住哭声”。教学中不妨以此细节为抓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母爱的复杂性。为什么“悄悄地进来”?因为不放心,残废之后的史铁生动不动发脾气,把整瓶药吞下,疼得打滚,这种自虐让母亲惶恐不安。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因为不想打扰,史铁生在本应最张扬的20 岁忽然失去了双腿,面对万念俱灰的他,指责是残忍的,说教是苍白的,时刻陪护更会令人窒息,一个智慧的母亲不会任凭自己的母爱泛滥,让儿子的苦难雪上加霜,而是给儿子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独立去完成走出绝境的心理历程。《秋天的怀念》中对于母亲这一矛盾之下的隐忍心理还有更进一步的细腻刻画。母亲怕“我”在家闷出病,她想让“我”出去,她“央求”“我”,当“我”随口一问“什么时候”,她“喜出望外”,当“我”答应“好吧,就明天”,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当“我”嫌母亲烦,母亲“笑”,母亲在“我”面前谦卑、小心翼翼,在心理虚弱的儿子面前,母亲退到了一个更弱的位置。面对弱者,强大可能是一种保护,而示弱更是一种成全。

不同文本的细节互相补白,延展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惯常理解之外的母爱的独特内涵:母爱是出于本能的拼命呵护,更是缘于智慧的隐忍放手。

三、互文解读,拓展思考,理解深层内涵

史铁生的母爱散文在关键处常常欲言又止,耐人寻味。《秋天的怀念》的结尾写道,“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我与地坛》中“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这两篇文章留下的疑问,是教学中学生深感费解之处,也恰恰是理解史铁生母爱的关键钥匙,更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良好契机。相较于以上两篇文章,《合欢树》更富有象征意味,这为寻找答案提供了突破口。细读《合欢树》,不难发现,母亲对“我”和合欢树的态度有许多相似之处:

1.母亲挖回合欢树时“以为是含羞草”,没想到“竟然是合欢树”,但她“舍不得扔掉”;母亲希望“我”有出息,没想到“我”残废了双腿,但她从不放弃:对于这两个意外,母亲都选择了“接纳”。

2.看到合欢树没发芽,“母亲叹息”,看到合欢树长叶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我”胯上烫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看到“我”愿意出去走走,母亲“喜出望外”:母亲的喜怒哀乐都牵系在“我”和合欢树身上。

3.母亲念叨着,希望合欢树开花;对于治好“我”的腿以及鼓励“我”走上写作之路,母亲也始终不肯放弃。

接纳、牵挂、期待……这份沉甸甸的母爱,在母亲生前,“我”毫无觉察,当“我”回头去想,合欢树像一面镜子,将这份爱清清楚楚地再现在“我”面前。

有了这样的认识作为基础,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我听到合欢树开花,心里一阵“抖”,这一“抖”比“一惊”情感程度更甚,惊讶之余,还有一种震撼,是什么使“我”震撼?教师不妨借助新产生的疑问因势利导,带领学生继续深研《合欢树》。从《合欢树》中可以看出,过去的“我”对生命的奇迹是不相信的,当母亲想方设法治“我”的腿,“我”说“别浪费时间,根本没有用”,当“我”的胯伤差点危及生命,“我”觉得“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但是母亲相信,她拼了命地去呵护哪怕已经非常微弱的生命力,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合欢树。现在合欢树竟然真的开花了,而且年年都开花。“我”也如母亲所愿从绝望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这个时候“我”才惊觉,母亲是对的,生命力真的比“我”理解的更加强大。“不要放弃希望”是母亲生活智慧的浓缩,母亲的生命已经终结,但在母亲去世后,她的“希望”又因为“合欢树开花”这个偶然事件点燃了“我”的生命之火,让“母爱”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带给“我”穿越时空的希望。

领悟到《合欢树》中的深刻的母爱内涵,前两篇文章中的疑问迎刃而解,学生对史铁生笔下的母爱理解也有了进一步推进:《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就是好好儿活下去,不要放弃希望。《我与地坛》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未必是一条具体的路——一定要写作,一定要成为作家,而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放弃希望。

借助互文性解读走进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不仅让史铁生理解母爱的心路历程更加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加深了学生对史铁生笔下“母爱”丰富内涵的体认。用互文性解读带领学生进入多重文本营造的多元语境,在一个更为开放的话语系统中获得更有张力的语文思考,从而实现高中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就是互文性解读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合欢树互文性史铁生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合欢树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Aibizia Julibrissin合欢树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合欢树
冬天的雨
不 同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