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2022-11-27王争录

图书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对象宇宙现实

王争录 张 博

(1.新疆师范大学 乌鲁木齐 830017;2.永恒大学 马尼拉 0900; 3.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 130017)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疫情时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依然存在情景化不足、交互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导致教育对象的临场参与感不强。与此同时,在线下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获取知识信息水平低、缺乏情感刺激、欠缺彼此互动等现实问题,也导致信息素养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为此探寻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突变的节点成为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关键。以VR、AR、MR等相关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元宇宙,可在物联网、脑机接口、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打破信息素养教育的时空限制,能够实现在线虚拟与线下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个性化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环境,这将成为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先是从内涵、特征与演进脉络方面对元宇宙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探究了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构建,最后对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建议。

1 元宇宙概述

1.1 元宇宙的基本内涵

“元宇宙”(Metaverse)最早出现于1992年出版的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之中。通过词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Meta”不仅有“元”的意思,还具有“超越”之意,比如“形而上学”[1](Metaphysics)就含有超越世界物质的意思。而“verse” 具有“宇宙”之意,由于“Metaverse”是由“Meta”与“verse”二者组合而成的,由此可看出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有机结合的数字世界,含有人类对超越当前现实宇宙的期许。虽然“元宇宙”一词早在1992年就被提出,然而直到当前各界还未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在科幻小说《雪崩》中,元宇宙被描述成戴上智能穿戴设备以虚拟分身进入与现实相平行的虚拟空间;在迪奥尼西奥看来,元宇宙就是虚拟世界的拓扑结构;在清华大学的元宇宙报告中,元宇宙被描述成一种基于数字技术沉浸虚拟现实的体验。综上所述,元宇宙是借助VR、AR、MR等相关数字技术所构建的能够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的虚拟数字世界。

1.2 元宇宙的基本特征

虚实结合。通过对当前应用元宇宙的事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缝结合是其最鲜明的基本特征。元宇宙是基于各种先进数字技术所构建的,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且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在这数字世界中,不仅具有复制于现实世界的数字产品,同时还具有自主创造的虚拟世界的物品。元宇宙借助当前最为先进的智能穿戴设备,及高拟仿真感官刺激,提升了在线互动成效,进而让使用者有了更好的沉浸体验。很明显,这种依据各种先进技术的沉浸体验就是虚拟与现实的高度结合。基于此,元宇宙具有虚实结合的基本特征。

技术集合。不可否认,元宇宙是涵盖线上空间、现实条件与终端设备的一个自由、开放的复杂综合系统,是由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建构的巨型数字生态,而上面提到的这些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数字技术为根基的。事实上,元宇宙是VR、AR、MR、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集合,例如凭借AI技术可以监管与维护元宇宙健康持续地运行;5G技术能够支撑超大规模的使用者同时进行线上活动,确保网络信息的畅通无阻。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信息将被纳入元宇宙之中。正是由于元宇宙是先进数字技术的集合,且这些数字技术的集合还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为此,元宇宙具有技术集合的基本特征。

上下一体。因为元宇宙具有虚实结合的基本特征,所以使用者可以随意切换虚拟或现实的场景形式。具体来说,在使用元宇宙的过程之中,每一位使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元宇宙身份标识,凭借这种身份标识,使用者再通过相应的设备即可随时进入元宇宙之中,有选择地从事与线下相衔接的线上活动,且借助先进智能技术,使用者可以随时切换线上与线下的角色。由此可见,元宇宙必将会对当前社会的组织形式产生冲击,有助于形成线上与线下一体的关系。

表象思维。由于元宇宙为使用者提供了虚拟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生态系统,借助相关技术即可实现抽象思维的表象化。使用者利用先进智能技术将复杂思维转化成现实中具体的产品,以实现复杂思维的具体表象化。这种复杂思维的具体表象化可以让使用者沉浸于自己的思维中,能有效规避由于信息技术泛滥带来的思维弱化的弊端。

1.3 元宇宙的演化阶段

由于元宇宙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为此元宇宙的演化阶段也应以虚拟技术为基础进行划分,笔者以虚拟技术的不同发展程度为基础,将元宇宙划分为以下四阶段。

其一,三维虚拟。典型代表是美国林登实验室的三维虚拟世界。使用者可以在其中创建虚拟身份,并以这种虚拟身份参与各种相关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阶段由于受到三维虚拟技术的限制,能够产生的沉浸感也是相当有限的。当前,三维虚拟被广泛应用于线上办公、线上社交活动之中,特别是在发生新冠疫情之后,其更是受到了大量使用者的青睐。

其二,沉浸虚拟。此阶段主要依赖人机交互技术、沉浸技术。沉浸技术可以实现事物的一系列变化,比如由“平面”转向“立体”、“被动”转向“主动”、“单向”转向“互动”。伴随着VR技术的发展,使用者在虚拟世界所产生的感官刺激都可以通过VR技术转化成真实的感官体验,极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沉浸体验感。

其三,扩展现实。此阶段主要以扩展现实技术为支撑。随着5G、VR、AR、MR、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所需的技术体系已成型。其中,5G技术所具有的泛在性、高速率、低延时等特性可以将分散的使用者在虚拟世界进行联结,使得其可以同步进入或体验虚拟世界。以VR、AR、MR等为基础的扩展现实技术实现了虚实的有机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亦为元宇宙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推进元宇宙的高质量发展。

其四,脑机接口。此阶段主要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可彻底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借助个体意识控制虚拟身份,让使用者能够自如地在虚拟世界进行活动。与此同时脑机接口所具有的传输功能,可以让使用者在虚拟世界获得不比现实世界差的感官体验,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的形成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借助当前最为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在空间方面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联结,同时还可以在价值方面实现虚拟现实的统一。总而言之,在脑机接口、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之下,元宇宙能够彻底实现虚实的有机结合。

2 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一: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与“心—身”[2]认知观相关,是在批判反思身、心二元分离的认知观基础上形成的认知观点,其是身体、大脑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身体的构造、感觉、经验都必将对具身的认知与发展产生影响。F.瓦雷拉等相关学者对于“具身”[3]有如下阐述: “认知依赖于个体在生物、心理和文化情境中的感知运动能力。”[4]从这些阐述中可以明确看出,具身认知形成于个体在多种情景中的交融,为此要非常重视个体发展的情景交互。借助元宇宙技术将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置身以上情景中,能最大程度调动个体感官与周围世界的交互,便于在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为教育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理论基础二:分布认知

在分布认知理论看来,个体认知广泛分布于与个体相关的时间、空间、媒介、文化之中。分布认知是一种在内在表征与外在表征之间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广泛分布于与个体认知相关的环境、时间、空间当中。分布认知已经超越个体认知观,将功能系统视为分析单元, “认为认知存在于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者使用的工具、学习者间的交互以及所有学习者之中”[5]。据此,相关组织机构不仅应注重为元宇宙中的相关学习资源、工具及活动提供现实指导,同时还应注重元宇宙中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之间进行的交往活动。

2.3 理论基础三:沉浸

学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沉浸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是“描述人全身心投入并达到一种极致愉悦的心理状态”[6]。相关研究已经发现,“高挑战”[7]与“高技能”[8]是影响个人心情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要具备高技能与高挑战,才能使人获得身心愉悦的沉浸体验。“还有研究者发现能够产生沉浸体验的游戏类型几乎都是第一人称或角色扮演类游戏。”[9]此外,能否产生沉浸体验感还需要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能自主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之中。总而言之,沉浸理论描述的是在一种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能够对以元宇宙为基础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任务及项目等提供参考。

3 依托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

3.1 依托技术:构建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赖以存在的根基

“元宇宙顺应了第六次科技革命颠覆性、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10]其历经了“单技术—复合技术—富技术”[11]的技术发展进程,构建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主要依托如下技术。

5G/6G技术。充分利用5G/6G技术,能彻底突破元宇宙赋能所面临的通信障碍。在融合各种技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技术通信场,有助于元宇宙深入推进信息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万物智联,展现出融合、内生、一体的创新特征。以元宇宙为依托的沉浸信息网络,能够实现对全息通信、沉浸式扩展现实等技术的实时控制。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元宇宙资源的动态成长:其一,长期持续的智能利用可产生大量的内容,能够实现元宇宙的动态生长。其二,依据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个体需求产生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元宇宙资源的动态精准输送。其三,通过全方位的智能审查,可确保元宇宙技术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安全。

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先进的云计算智能技术为支撑搭建元宇宙资源配置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系统硬件的智能虚拟化,同时还能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此外,大数据处理的云技术能够实现元宇宙中数据之间的无缝衔接,为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

区块链技术。由于区块链具有追溯、不可篡改、去中心等特征,该技术能够从以信息主导向价值主导转变,形成与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相匹配的信息素养教育认证系统。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区块链技术对搜寻、存储、传递、管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并形成生态系统极其有利,能够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对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学分、能力、成功等信息素养教育高效智能认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感交互的脑机接口技术。借助体感交互的脑机接口技术,元宇宙将转向人机交互阶段。在该阶段,元宇宙可赋能信息素养教育以实现自然的具身交互。此外,元宇宙还能借助体感交互的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与人脑的直接关联,以获得理想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体验。

3.2 系统构造:塑造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空间

学者潘云鹤指出:“人类生存空间已经扩展到三维空间。”[12]依据保罗·米尔格拉姆等人构建的环境连续体模型,现实空间正在被虚拟空间所增强,以至出现创造“现实”[13]元宇宙,颠覆了以往对环境的认知。当前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环境构造,元宇宙所构建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真实再造,即通过立体三维采集现实物理环境,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发展需要对所采集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进行真实再造;虚拟再造,即依据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认知需求,有针对性地塑造某种具体认知对象,以精准满足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个性化的认知需求;穿戴智能装备,不仅有利于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在元宇宙环境中获得较强的感知体验,同时还有利于智能装备的改进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场域,完全可以开展富有成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其二,信息传递环境,元宇宙所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信息传递环境包括:相关数据聚合,即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历史数据与实时动态数据有机融合并实现动态优化;相关知识增长,即结合发展需要建立专门的资源数据库,以实现相关信息素养教育数据资源的实时增长;实现动态服务,即突破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边界,通过降低认知负荷,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思与想的有机结合;虚实结合,即实现元宇宙中的虚拟信息与现实信息之间的有机结合,且更为重要的是让这种有机结合为高质量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服务。

其三,心理认同环境,即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主观感受。元宇宙在满足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身心需求的基础上,能为其身心发展营造出全新的环境。心理认同环境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具身体验感,即通过元宇宙技术使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获得如亲身参与获得的沉浸式交互感和在场体验感;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临场体验感,即通过元宇宙技术为信息素养教育对象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信息素养教育认同感,即通过元宇宙技术让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产生较强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认同。

3.3 构成要素: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表征

元宇宙赋能的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将对原有环境进行重新塑造,聚焦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知识、评价等,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多重资源。元宇宙赋能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呈现多模态的特征,同一资源可以表现出不同形式,能满足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产生过程具有动态特性,其是在融合基础上的综合共建,不仅包括建模场景同时还包括内容聚合。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体验的多视角特性是指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可以从不同人称的视角来亲身体验元宇宙中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

智能化工具。产生真实触感,利用先进高智能的可穿戴设备,让身体能够产生真实的操控感;实时呈现,便于对作用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多种方式备选,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依据个体需要可选个性化方式;高体验感,借助智能化工具,增强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体验感。

创意活动。依据需要开展活动,即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可以依据活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情景的格局进行适当变化,使得个体与共同体之间能充分融合;积极反馈成效,活动主体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与分析相关数据,为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精准提供可视化报告。

精准供给。智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个性化反馈,有利于干预并推进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信息素养教育者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改进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设计、信息素养教育决策,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精准供给。

具身教育。多感官交互,“融合邻近、泛在、多模态、可植入等多种交互类型”[15],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以实现近乎自然的交互;利用先进技术支撑的不同表达方式达成既定的行为目标;利用先进技术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个体获得临场体验感。

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关系类型。元宇宙将会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关系类型进行重新塑造,形成各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通过智能技术虚拟影像形成的伙伴关系;通过对自己或者他人进行重新编辑而形成的化身伙伴关系;通过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交互形成的全息伙伴关系。

信息素养教育者类型。元宇宙也会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教育者类型进行重新塑造,其形成的信息素养教育者类型主要包括:使用智能技术形成的虚拟信息素养教育者;使用元智能技术形成的化身信息素养教育者;使用智能技术形成的全息信息素养教育者。

3.4 达成目标: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对象深知智慧生成为旨趣

元宇宙赋能教育环境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有机融合,呈现跨越时空的新型“共在”[16]。

与此同时,元宇宙赋能教育环境能够打破以往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时空隔离,有效扭转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之间地位的失衡,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结构的根本变革,形成优于传统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组织形式。由此可知,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能达成新的目标,同时还能够挖掘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潜能,进而促进其生成深知智慧,以适应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其一,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对象深知生成为旨趣。任何信息素养教育对象都需置身于具体特定的信息素养教育情景中,具身体验信息素养教育。其主要阶段包括:觉察,即在所建构的特定信息素养教育情景之中洞察问题背景,辨别问题类型,探寻合适的问题解决办法;设想,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先进的技术工具进行相关探索,形成多种备选方案;选择,即通过充分利用相关的智能分析工具,在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佳方案;反思总结,即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方法等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创设,即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自身创设相关情景,以探寻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评价,即将相关的多种评价分析进行有机融合,以形成相对应的评价结果。在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知识技能习得过程中,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有利于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知识技能习得。因此,从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知识技能生成与发展视角来看,元宇宙有利于建构知识技能交流场域,且能够形成螺旋前进的知识技能发展逻辑。

其二,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对象智慧生成为旨趣。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在深度习得知识技能后,还能转向更高的智慧生成阶段。通过对智慧的内涵进行分析,信息素养教育智慧是针对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工具思维,是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关系的价值思维,亦是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认知思维。元宇宙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之慧与其技之智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智慧结构,即适应元宇宙发展需求的思维、道德、品质方面的智慧生成。

4 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布局

元宇宙必将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采用视觉沉浸技术之后,以往开展的数理推理与进行的科学实验必将被打破,其将成为发现事物规律的第三种方法。元宇宙不仅是视觉沉浸技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典型代表,同时还是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突破性重塑,并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起点。鉴于元宇宙所具有的前瞻紧迫性,我国应做好以下布局。

4.1 探究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伦理新理念

信息素养教育的伦理不但具有亘古不变的永恒特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元宇宙中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是以多元表征的方式存在的,不仅可以化身为方式表征,同时还能以全息影像或者虚拟的方式为表征。为此,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伦理可以归纳为人与人、人与虚拟人、人与事物、虚拟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笔者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其一,针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数据主体的伦理风险问题,应做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数据在采集、存储、应用方面的安全;其二,关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算法伦理风险问题,智能算法需要精准介入;其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与虚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充分发挥虚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作用,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的主动性,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与虚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

4.2 构建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研究新框架

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离不开理论创新。其一,研究新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广泛吸收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以具身认知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聚焦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发生的内部变化;其二,研究新型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以信息素养教育者为中心”“以信息素养教育对象为中心”“主体间性”[17]等理论在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不断尝试探索构建具身空间的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理论;其三,创新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方法,深入推进以诸如大数据分析、算法等为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范式转型,重视基于数据信息分析的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全程研究;其四,树立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新理念,培养适应元宇宙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人才。

4.3 加快构筑元宇宙时代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新基建

新基建是支撑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基础与关键,其主要建设方向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数字资源等。基于元宇宙赋能构筑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新基建需进行顶层设计与科学合理布局:其一,应树立典型榜样,发挥榜样在元宇宙赋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其引领智慧信息素养教育示范区发展的功效;其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推进,共同打造元宇宙赋能的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产品;其三,加大政策支持,依据发展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文件,构筑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新基建,以此助力元宇宙赋能开展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猜你喜欢

对象宇宙现实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宇宙第一群
漫画:现实背后(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这宇宙
个性签名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