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思考

2022-11-27李丽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要素区域教师

李丽桢

(沙县区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 365500)

地理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地方”,地球经过几亿年的变化,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地图板块也在不断变化,地表的空间差异造就了地表区域系统,地理是将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各个地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区域,并对某个区域进行细致的研究,研究该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地理是一门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学科。初中地理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为此,学生一定要具备查找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的综合能力。只有掌握区域认知方法,才能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1]然而,初中学生往往将区域地理的学习等同于简单机械的识记与背诵,无法将知识进行逻辑联系,区域认知素养有待提升。

一、初中生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

(一)区域认知的含义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导地理实践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是人们熟悉地球表层的不同种类、不同功能和不同尺度的区域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探索和总结,地理学家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3]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和条件,掌握区域间的联系,确保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为区域间更好地联系提供科学理论基础。[4]

(二)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层级

作为初中学生,第一,要了解区域是地球表层的基本单位,能运用读图分析明确区域的位置,总结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其次,需掌握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从中找出举一反三的规律;第三,能以动态的眼光分析区域现象和变化,知道区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第四,对自己所处的区域和国家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

(三)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意义

区域认知素养对学生后续的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对某个区域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并预测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以及感知能力。地理所研究的范围较大,地球上所有的区域都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每个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区域认知素养的作用下,学生才能发掘出更多的地理要素,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并结合该区域内部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影响该区域发展的原因,形成地理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停留知识体系,缺乏深度探究

目前,大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期间已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在课堂中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展开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以表象的知识讲解为主,并没有进行拓展或对区域性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挖掘、找内在联系,从而导致地理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对区域性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二)课堂忽略建构过程,淡化逻辑联系

一些教师不太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未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问题设置,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备课期间,缺乏系统研究教材内容,导致在教学时,忽视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和前因后果,学生无法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和影响,加大了学习地理的难度。

(三)教学弱化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单一

初中地理教材以区域地理为主,不同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在实际教学时,一些教师没有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认为只要识记与背诵就能学好地理,因此当面对陌生区域的分析时感到束手无策,原因分析题型更是无从下手。此外,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氛围较沉闷、未组织研究性活动等,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三、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电子地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学习任何一个区域,首先要明确各个区域在地图上的位置,因此要学会阅读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关键,通过地图能够比较直观地找到某个区域的位置,并结合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明确该区域内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并对这个区域的自然各要素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思考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图已不局限于纸质,电子地图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谷歌地球,它能够较为真实地展示现实世界,提供全面的视野,打破二维地图的空间局限性,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立体的地理表象,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视角的良好途径。[5]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中各种境外地区时,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登录谷歌地球就可以将不同地区的风情在线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不同地区的风情,也能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此外,谷歌地球还可以提供实景地图,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学习方向、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同时,养成在生活中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近年来,课堂投影幻灯片的多媒体教育手段逐渐被希沃白板取而代之,慢慢改变着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学习。希沃白板的备课功能强大,内含3D 地图,而且可以达到2D 和3D的随心切换,让学生叹为观止。地理学中往往有些地图不太直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白板的内置地图如星球、太阳系、板块、大洲大洋等可以依据需要放大缩小,高清立体的地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置的小游戏环节可以自由设置,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新知。另外,配套的智慧课堂可以通过易课堂运用平板与学生互动,通过传屏,让课件、视频、试题直达学生手中,学生可以勾画所学区域,更有效地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二)强化核心问题,注重知识的逻辑关系

上文中提到,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区域地理知识,教师将这些知识整合到一起后不难发现,区域地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区域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类活动也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生活阅历较少,无法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将逻辑关系研究透彻。教师可以将区域地理的核心问题整合起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区域地理知识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进行逻辑串联,理解区域的联系与差异,掌握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提高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学习《西北地区》时,气候对农业的发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师生一起回顾西北身居内陆,山脉阻隔,气候干旱,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影响着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在有水源的地方才能发展种植业,即用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思考。基于这样的基础,教师寻找新疆农业相关试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图例和材料信息,提取关键,圈点在试题中,审清题意。学习后,师生共同归纳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回顾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实例。运用同一方法,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工业相关例题,派代表发言,进行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达到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总结时需强调图例中矿产资源和交通线等线索,帮助解答工业内试题。

通过思维建模和方法指导,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此时将区域维度变大,从前面的西北地区新疆题扩大到中国全局的地区农业差异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从读题析图到绘制思维导图,再到答案的提炼,进行总结归纳,深刻体会区域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区域的人文环境。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自然环境,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生活,发展经济,从而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全局把握有利于解答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相关问题,教师需注意扩展和进行问题变式。如云贵高原的民俗多样,是受地形阻隔,交通不便,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如方言的复杂、土楼等民居错落有致的分布,都是地形对生活的影响。再如农业的地区分布问题,需先认真读图例,认清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试题所问地区处于哪个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解题。总之,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特征,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三)运用区域对比,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区域地理的内容广泛,易混淆,教师可采用区域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各个区域进行深入了解,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可以呈现要素对比图,将区域内的地形、气候、植被类型、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等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对比,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图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印象。例如,在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课中,可以用空间定位、图层对比的方式进行复习。该专题内容多,复习可以学习方法切入,通过空间定位、图层对比的方法教会学生复习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方法,并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以推行地图学习法,建立宏观区域意识。丰富的地图资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地图大多根据地理特征、人文特色,以及行政区域等信息,将世界不同的标准划分各部分,小到城市地图,大到世界地图,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地理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机会,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于地图的认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观察地图;另一方面,宏观地了解并记忆地图,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区域认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如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地形、温度带、干湿区、气候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的对比,可分析出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要素特征;人文要素也可用同样的对比手段,将农业、人口、交通、工业区等人文要素的东西差异进行复习,从而达到利用地图将区域对比复习中国区域的目的。

(四)进行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所讲述的内容不要局限在课本上,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带领学生学习更多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研学旅行背景进行情境教学,一境到底,让学生跟着真情境学习,设置层层递进的探究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区域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学习《青藏地区》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该区域高寒的气候和高耸的地形情况进行了解,教师给学生布置研学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区域进行探究,特别是高寒气候下发展河谷农业的原因和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想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形成区域认知素养。

教师还可以利用VR 技术和AR 技术进行区域认知的拓展和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区域中,感知该地区河流、山脉的雄伟,寻找各类地形的位置,感受该区自然环境,利用实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时,可以利用VR相关的App,让学生选择经纬度,根据学生所选的经纬度,确定浏览区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知该区域的环境、地形、地貌,学生还可以模拟在区域内走动,让学生对该区域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有更全面的认知。

结语

新课程倡导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所有的教学任务、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展开区域地理教学,既要带领学生遨游这些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地区,又要引导学生敏锐观察、准确划分各类区域,使其能够洞察各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社会经济等区域条件的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地球表面实现独特视角探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演化等现象。从而进行区域划分、区域归类、区域开发、区域联结,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和局部聚焦,通过区域认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生活,实现人地的协调发展。因此,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要素区域教师
最美教师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区域发展篇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