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2-11-27宋全丽
宋全丽
(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 山东日照 276800)
引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表现
1.学生经常无问题可问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形成问题发展经常需要教师的强行介入和推动,才有可能让他们产生思考的积极能动性。很多学生并未形成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往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学互动性不足的普遍现象。而在课后的自主复习环节,大部分学生也都难以结合自身在课堂上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对语文相关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和拓展,因此,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知识思辨能力的严重不足,经常会出现无问题可问的尴尬学习局面。
2.学生提问的切入点过于表浅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学习的过程中要么不提问、要么所提问题过于表浅化,问题也通常都集中体现在作业层面,对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材料的质疑极少,即便发现问题也经常捕获不到问题的实质性,往往偏离主题或表述不清。
3.学生有疑问但从不提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内心存有质疑,然而由于考虑因素众多,如扰乱教师上课节奏、担心问题过于表浅被嘲笑或是被指爱找存在感、不会组织提问语言等,从而将疑问搁置不管,最终使得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化解,这也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1.学生方面
(1)学生身心不成熟,自尊心作祟
步入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心理上面临着人格的二次再造,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其个人意识高涨、自尊心也极强,尤其注重师生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他们在学习中会存在较多顾虑,担心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及表述不当遭到教师的指责或者被同学笑话[1]。基于此,他们的问题意识被逐渐淡化,个人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自身思辨能力将得不到有效磨炼。
(2)学生知识积累有限,个人阅历不足
我们常说“见多才能识广”。学生要塑造良好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必须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从小在家人的呵护关爱下长大,在物质的丰盈的前提下习惯了攀比和享受,因此不能吃苦受累且好于急功近利,常常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端正,更不愿花时间、下功夫去开展深入学习和思考,对于任何事情都是浅尝辄止,不具备学习上思辨的开拓精神。
(3)学生存在海绵式思维定式
碳酸钾产品过去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但在农业生产上并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经过研究发现,碳酸钾可以作为一类非常好的水溶性肥料原料,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盐花”牌碳酸钾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作为优质水溶性肥料的基础原材料,水溶性钾肥已被广大农民青睐。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不再依赖于课堂这一主渠道,网络上拥有海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能够轻而易举、信手拈来,这也使得他们更加不爱主动思考,从而在学习中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思维定式下,只会自主吸纳外界的知识和资源,并兼容各种社会新思潮、新观念[2]。在此种学习思维模式下,学生尽管能为后续更为复杂化问题的思考奠定一定的基础,然而也极易让学生轻易放弃思考的机会,急功近利地在网络上照搬答案。学生这种海绵式吸收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的思维呈现出表浅化、机械化的特征。
2.教师方面
(1)教师自我思辨能力不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自我思辨能力本身就不强,无法有效地在教学中起到示范引导性作用。教师也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多半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及个人终身学习意识,往往局限于自身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同时,受制于现代社会功名逐利风气及经济的影响,很多教师无法静心于教育事业,沉淀下来育人[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这些教师惯于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寻求现成的教案,缺少自身对于问题和观念的独特见地。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碰到同样不爱思辨的教师,又如何能够培养其思辨能力呢?
(2)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也会无形降低学生的思辨能力。尽管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但却容易走进另一个极端误区就是过于频繁地设问,而且问题的设计有的十分表浅或是笼统,思考角度也较为单一,设问时不注重语言技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从而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达到深入性思考,形成辩证思维。
3.教育评价机制所致
尽管近些年素质教育的呐喊声不绝于耳,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中考这一学业选拔机制仍然是师生及家长不得不一致看齐的风向标。作为一门主观性强的综合学科,语文考试不管是在阅读理解上还是作文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其宽泛性特征,因此很难从对错这种非黑即白的层面上进行主观臆断,而学生所具备的问题意识、观点见地也就难以通过卷面进行完美体现。为帮助学生在中考中获得高分,顺利进入理想的高中学府,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寻找捷径,直接给出解题思路或是让学生记忆标准答案。如此一来,学生尽管提高了应试能力,然而自主思考、参与学习体验的机会也就明显不足了,学生原有的主动探究意识被淡化,其个人思辨能力也就越来越薄弱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化措施
1.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思辨元素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教师应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琢磨,充分挖掘其中内涵的思辨元素,在调动课堂学习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所使用的课本教材,是国家相关课题教育专家历经多次修订得来的,其课文体裁多样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包括诗歌、诗词、文言文、现代文、散文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有效增长知识,促进其思维辨析能力的逐渐养成[4]。
再有,教师还可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目标,适当地为学生拓宽教学知识面,利用信息化为学生推送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及学习层次的课外阅读书籍,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思考能力,强化学习质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从生活中发现和剖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高思辨的积极性,凸显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提高思辨性,提升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可定期安排学生参与一些校内实践活动,如组织主题式辩论大赛、征文竞赛、演讲大赛等,通过实践活动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思辨兴致,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辨习惯。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还应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的学习理解难度,促使其提高自主学习效果、思辨意识和能力。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景》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层面上联想并描述自己的父亲,分享与父亲生活相处过程中的故事,父亲对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启发,以“父爱”为主题展开一期别开生面的班级辩论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阐释[5]。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够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内涵理解,还能延伸出德育、孝道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
2.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教师作为课堂实施者则应做好示范引导作用,推翻千篇一律的课程教案,有利于学生开展思辨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善于思辨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文言文《爱莲说》这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辩论: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在多媒体课件的促进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提高对古文学的基础认知;其次,教师要结合这篇文言文的核心内容来延伸其他问题[6]。比如,“相比于莲花而言,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还有文中为何要做出总结性的阐述“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此举是否还有引申含义呢?以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提高思辨意识和能力,实现高效学习。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才是课堂的主人,改变学生以往不爱思考、依赖教师灌输的学习心理,提高他们的思辨觉悟,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7]。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改变化以往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充当小老师,开展小组辩论活动等。再如,教师可在课前预留几分钟做一个教学“热身”,每次要求一名学生上讲台分享一件最近印象深刻的热点事件或新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引发班级其他同学反思和辩驳。还有,教师也可结合某一具体教学内容提出一个中心论点,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身观点和立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的课外之余,教师也可在班级角落设置一张书桌或书架,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带来,用便签纸写上自己对这本书的喜爱理由,并夹在其中放进阅读角,从而在班上构建良好的阅读风气,形成课外知识的有效分享。教师还可每月组织一节读书交流班会课,学生可在课上自由讨论对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段落文字的理解,教师也可讲一讲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分享读后感,拿出观点来与学生探讨,并达成思维的共识。在此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下,学生会逐渐喜欢上阅读,并主动去做阅读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辨意识和能力,达到更为理想的课程学习效果。
3.营造适合学生开展思辨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主动拉近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地占据着课堂的先导性,以强势命令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发号施令,未能顾及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不适感受,使得课堂教学十分压抑,学生存在畏惧情绪,不敢在教师面前提问或是发表观点和意见,导致学生的思辨意识衰退、思辨能力降低。基于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所谓的“严师出高徒”理论,要找准教学中的“严点”,合理调整师生关系,多与学生开展互动,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鼓励学生朝着个性化思维发展,从而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思辨学习态度。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加以重视良好氛围感的构建,引导学生形成思辨习惯,继而能在每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调动学生乐学的兴趣,他们才会善学,继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稳步提高[8]。
结语
总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革新传统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和需求,根据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语文教学方案及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思辨意识、多角度思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更高阶的学习奠定稳固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