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搜神记》创作的影响之我见

2022-11-27贺颖武国强余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山神山海经凤凰

贺颖,武国强,余阳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由于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我国文献较早就有神仙巫术和奇人异事的记载。魏晋时期思想开放,学术自由,文人辈出,是我国志怪小说的高峰时期,魏晋志怪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受到《山海经》的较大影响。《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内容涵盖魏晋志怪小说的大多数特点,可以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该文以《山海经》和《搜神记》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探究《山海经》中精怪形象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

1 “龙”的形象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天族”是龙的化身,拥有对神仙的统治权。虽然龙在现在考证的资料中并非真实存在,仅来自古人对自然的想象,但是龙代表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着超越一切动物精怪的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1]龙能随意变大变小,或者变成其他什么东西,春夏出来活动,秋冬后冬眠等。《山海经》中提及各类龙的形象,如作为神仙坐骑,或有神仙是龙首兽身等。《搜神记》受到《山海经》的影响,作者笔下的龙成为凡人通天的使者或神仙的代表等。

1.1 《山海经》中的龙

1.1.1 山神形象

《山海经》中记述从招摇山到箕尾山,山神都是鸟的身子和龙的头;从柜山到漆吴山,山神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从天虞山到南禺,山神都是龙的身子和人的面容; 从樕山到竹山的山神都是人的身子和龙的头。山神有着守卫一方平安的职责,在山神的形象中融入了龙的形象,山神为人面、鸟身、马身与龙的结合,代表了禽、兽、人三者的才能与神的结合。龙是神仙的代表,古人期待龙的神力,能够完成人所不能的事情,表现出了古人对龙的崇拜之情。

《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述神仙计蒙是人的身子和龙的头; 女几山到贾超山的山神是马的身子和龙的头;首阳山到丙山的山神是龙的身子和人的面孔;篇遇山到荣余山的山神是鸟的身子和龙的头[2]。

人身龙首或是龙身人面的结合,削弱了龙的兽性,增加了人的温和,更加贴近人们的心愿;马与龙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速度与力量的结合,提升山神的实力,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期盼; 鸟与龙的结合,可以认为是“龙”与“凤”相结合,代表了人们对龙的信任与期待。

1.1.2 神仙坐骑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记述,夏启在跳《九代》舞,借助大乐之野的灵气来乘龙飞升,到达天庭。从舜开始,古代人民常以乐舞、祭天舞等形式来表示与上天神灵的沟通,以求心灵的安慰与精神的寄托。《山海经》中提到夏后启的时候也说他耳朵上挂着两条蛇,驾着两条龙。

龙代表了神力,代表着人们的寄托与希望。夏后启是人间著名的帝王,传说中他死了以后,也有着至高地位,才有可能乘龙而行。因此,作为神仙坐骑的“龙”代表的是身份、地位。

1.2 《搜神记》中的龙

《搜神记》中的龙,有的在人类腹中出生,有的代表妖孽作乱,但每一种龙的能力都在人类之下,人类拥有掌控力。

1.2.1 预示战乱灾祸

《搜神记·卷六》记述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家的女眷生产时生下的是两条龙。这个时间正好政治动荡,诸侯混战,周天子权势衰落,产龙异象正好对应政治局面。《搜神记·卷七》中记述永嘉五年,枹罕县令家的女眷一次性生出来一条龙、 一个女婴和一只鹅。过了不久,胡人叛乱,天下大乱。两条龙在武器库中出现,但是武器库不是龙应该在的地方,过了数年,有两个名字有“龙”字的人叛乱。《山海经》中的龙代表了力量,在《搜神记》中有一定的继承与体现。

1.2.2 祥兆

《搜神记·卷十四》记述徐国的一个宫女生下一个蛋,以为不祥,就扔在水边。有一只叫“鹄苍”的狗捡回了这个蛋,蛋生出来一个儿子,就是徐国后来的国君。后来鹄苍临死前,头上突然长出角,又长出来九条尾巴,变成了黄龙。这是因为狗护佑了徐国的国君,有了善举,所以死了以后变成龙。所以,这里的龙,代表的不再是灾祸战乱,而是吉祥的预兆。《搜神记》中的龙既能预示吉祥征兆,也可以代表灾祸战乱,受到《山海经》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1.2.3 有德有道之人的坐骑

《搜神记·卷一》中记述了陶安公的事情,他只是一个铸铁的匠人,因为善于炼铁而与天神相通,掌管火的朱雀神传话来,要以红色的龙来接陶安公升天做神仙。

《山海经》中的龙代表了神,代表了人类的崇拜,具有神圣性和高贵性。《搜神记》却是得道之人为尊,龙成为人的坐骑或像人一样会受到伤害,龙的地位在人之下,成了平凡的存在。这是《搜神记》作者及时代人类在对《山海经》思想继承基础上的改变。

2 “蛇”的形象

“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极高地位,经常被人称为“小龙”。蛇与龙一样,具有极高的灵性,经过刻意的修炼,蛇可以得道,遇到机缘点化时,可以蜕皮飞升成龙。“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女娲有着蛇的身体和人的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蛇,也因此常与神灵或龙相提并论。现实中的蛇一般有毒,有致命危险,所以蛇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常有着多面性。《山海经》中多处出现蛇,或是有蛇特征的精怪,有的是预示吉祥,有的预示灾祸。《搜神记》的蛇出现时往往代表着疾病。

2.1 《山海经》中的蛇

2.1.1 《山海经》中的人首蛇身

《山海经·海外北经》 中记述了人面蛇身的神明烛阴,其掌管时间,睁开眼时天地是白天,闭上眼睛时天地就成了夜晚,吹一口气季节变成寒冬,呼一口气季节就是炎夏[4]。它不吃东西不喝水,也不呼吸,它的呼吸就是世界的风,传说它是红色的身体,大概有千里之长[3]。烛阴是影响四季变化的创世神明。

《山海经》中轩辕国的人寿命最短的也能活到八百岁,所有人只有面孔是人,身体全是蛇的身体,蛇尾巴常常盘绕在他们头顶上[4]。

因为龙、蛇在外形上比较相像,所以在民间有“龙为蛇”说,在西汉时,有传说龙、蛇在特定环境下可以互称。因此,龙与蛇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神圣的力量。人与蛇的结合,代表了人的智慧与蛇的能力的融合。

2.1.2 《山海经》中的妖蛇

《山海经·海外北经》 中的相柳氏是天神共工的臣子,长了九个头,蛇的身体和人的脸,青色的身体。相柳氏去过的地方会成为沼泽和溪流[5]。相柳氏是代表着大凶大害的妖蛇,最后被大禹杀死了,它血流过的地方腥臭无比,也没有办法使庄稼存活,相柳氏代表着毁灭。

2.1.3 《山海经》中的守卫蛇

《山海经·海外西经》 有记述轩辕丘是黄帝的所在地,轩辕丘是四方形的,被四条大蛇围绕守卫着。

蛇一般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人们不能轻易靠近,所以在《山海经》中以守卫者的形象出现,守卫轩辕等身份地位较高的帝王或神灵,彰显了被守护者的地位与神圣性。

2.1.4 《山海经》中蛇对灾祸的预示

《山海经·中山经》有记述,鲜水中的鸣蛇,长相就是一般的蛇多了四只翅膀的样子,其叫声和击磬的声音一样,看到鸣蛇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大旱灾出现。其他看到蛇就出现旱灾的还有很多,如《山海经·西山经》有记述:“有蛇焉,名曰肥甥,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北山经》有记述:“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山海经》中的蛇多生活在没有草木的山中,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合人类生活,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所以人类见到蛇的机会不多,见到蛇或带有蛇特征的神兽则预示出现灾害。

2.1.5 《山海经》中代表神奇力量或至高地位的蛇

《山海经·海外北经》 有记述:“夸父之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这里写的不是人拿着蛇,就是把蛇当耳环带,用蛇的地位来凸显人的高贵和力量的强大。

《山海经·海内南经》 中记述巴蛇吞下比自己大无数倍的大象,三年的时间才会消化,有才德的人吃了巴蛇的肉,就不会心痛或者肚子痛。

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仅次于龙,蛇每一次蜕皮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传说蛇修炼后可以化龙。因此,蛇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力量的代表。巴蛇的肉特别提到“君子”吃了才有治疗心腹疾病的作用,而不是每个人吃了都可以有同样效果,因此来劝谏人们要做有才德的人,不要贪心不足。

2.2 《搜神记》中的蛇

2.2.1 蛇代表疾病

《寿光侯劾鬼》中有写东汉的寿光侯能制服各种鬼魅精怪,有一次寿光侯为一个生病的女人作法,抓出一条数丈长的大蛇,把蛇弄死了,人的病就好起来了。《郭璞筮病》中写顾球家的先辈曾经在砍伐大树时杀了捉到的一条大蛇,之后他的女儿就病了。《华佗治咽病》中说华佗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咽喉疼,就让他喝一点蒜末酸醋,那个人喝了以后,马上吐出一条蛇来,病也就好了。这3 则故事里的蛇代表的都是疾病。

2.2.2 蛇预示灾祸战乱

《武昌大蛇》中写武昌有一条大蛇,住在旧神祠的一棵空心树中,每天伸出头来接受人们供奉的食物。不久,国中出现叛乱。蛇是不应该出现在城中的,如果出现,三年内就会有战乱。

2.2.3 蛇可以预示吉祥之福

《冯绲绶笥有蛇》中说冯绲担任议郎,打开装印绶的箱子,里面有两条红色的蛇,分别往南北方向爬,许宪说这是吉祥的预兆,三年之后,冯绲就可以成为驻守边关的将领,在东北五千里的地方,官名用东称呼,过了五年,一切一一应验,这是《搜神记》中预示吉兆的典型[6]。

蛇代表了地位,也代表了神秘的能力。《山海经》中的蛇多为预示灾祸,《搜神记》中的蛇代表疾病,一定程度继承了《山海经》和先民观点[7]。

3 “三足乌”的形象

3.1 《山海经》中的“三足乌”

《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是上古帝王少典的妻子,生了十个儿子,也就是十个太阳。《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记述汤谷上面长了一棵扶桑树,一个太阳回到汤谷后,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桑树上升起,他们都站在三足乌的背上[8]。

三足乌又叫金乌,样子跟乌鸦差不多,但是有三只脚。古人把太阳黑子认为是乌鸦,为了便于区分,就在乌鸦上添了一只脚,成为三足乌,又称为踆乌。《山海经》中也把它称为“离朱”。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太阳早上变成三足乌飞出去,由东向西飞,傍晚时候刚好飞到西方的神树上,这就是古人眼中的日出和日落。

3.2 《搜神记》中的“三足乌”

《管辂论怪》中写蛇在十二地支里的地位是固定的,乌鸦是栖于太阳的精灵,这也是如同黑暗中的光明、白日里的亮彩一样可以确定的。

《三足乌》中写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政治相对较好,出现了三足乌,像鸡一样大,红色的,头上有角,此处它代表光明,象征政治清明。

《搜神记》《山海经》中的三足乌都可以理解成一种吉祥的征兆,一种对封建帝王统治能力的认可,也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凤凰”的形象

4.1 《山海经》中的凤凰

4.1.1 凤凰呈现了“文以载德”的人文气息

《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述有一种鸟,长得像鸡,但是羽毛是五颜六色的,被人们称作“凤凰”。鸟的头上有花纹类似“德”字,鸟的翅膀上有花纹类似“义”字,鸟背上花纹类似“礼”字,鸟胸口的花纹类似“仁”字,腹部花纹类似“信”字。这种鸟吃喝东西悠然自得,喜欢自己唱歌跳舞,一般它出现的时候没有灾祸,天下太平。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记述凤鸟在沃野这个地方自在地跳舞,凤凰生下的蛋,这里的居民会去吃。

《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记述载民国生长着能够唱歌和跳舞的鸟,鸾鸟自由地歌唱,凤鸟自在地跳舞。

凤凰身上的花纹“德、义、礼、仁、信”表现了古代人民强烈的仁德观念,凤凰自歌自唱,自己跳舞,自由自在,独立而高贵。这说明古代人民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迫切地想要自由与独立自主,主宰自己的生命,但是封建社会的统治下难以实现,因此人们把美好的心愿寄托于神秘的凤凰。此外,古代早期即有祭祀舞蹈,祈雨求神等,舞蹈的起源一部分来源于凤凰歌舞的想象。

4.1.2 凤凰有至上地位,承载了保护人民的心愿

《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有记述开明神兽的西面生活着凤凰,凤凰脚下踩着蛇,胸前缠绕着红色的蛇。

凤凰可以戴蛇、践蛇,甚至把蛇缠绕在身上,表现出凤凰可以控制蛇。“尊龙崇凤”是中国古代文化特色,古代人民耕作时经常遇到蛇类,凶猛有毒,因此寄托美好愿望于德才兼备的凤凰,想象凤凰可以为人民压制蛇,保护人民不受蛇伤害。蛇与龙有着相似的地位与能力,但是凤凰可以压制蛇,地位高于蛇。

4.2 《搜神记》中的凤凰

《搜神记》中提到的凤凰,有的代表身份地位,有的代表吉祥征兆,常与火联系在一起,取“凤凰浴火涅槃”之意,带有无限生命和希望。

4.2.1 身份地位

《搜神记·卷七》“及魏之初兴也,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于建安,形成于黄初,文备于太和,周围七寻,中高一仞,苍质素章:龙、马、鳞、鹿、凤凰、仙人之象,粲然咸着。”这里提到凤凰和龙、马、麒麟、鹿和仙人像一起被刻在石头上,几者相提并论,说明在作者眼中,凤凰是与龙、仙地位相当的,这与《山海经》有着类似的意义。

4.2.2 深情

《搜神记·卷十六》 中有记述,凤凰一旦失去雄凤,雌凰三年感伤,虽然还有其他鸟类,但是也不会再去找伴侣。这里说明凤凰代表的是深情,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山海经》中凤凰的“文以载德”。

4.2.3 吉祥征兆

《牛能言》借牛开口说话来欺骗百姓有凤凰出现的祥瑞,代表圣人将要出世,汉朝国统将要复兴。所有的军人都用深红色颜料抹额头,用来突出火徳的吉祥。虽然这里是欺骗百姓,但是也是借凤凰来表示吉祥征兆,并且凤凰为火性,这里以火代表“火德”,突出表现了凤凰的意义。

5 结语

《搜神记》 中记载着灵魂转化为动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以生命体另外的方式存在,但是作者只是单纯地表达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长生的追求,跟《山海经》中包含的思想都是一致的,生命意志相同,这也是《山海经》对《搜神记》的较大影响。

《山海经》作品记录的是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和思想世界,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的审美与感受,以及魏晋对于宗教意味浓厚的鬼神观念和善恶果报的思想认同,形成了小说家对《山海经》中的社会意识通通接受的情况,并且内化为魏晋志怪小说的独特思想观念,使魏晋志怪小说有着较大的发展。

《山海经》被称为“古今怪语之祖”,其中记载了很多具有神话色彩和传奇韵味的人、神、动物等,这些内容为魏晋志怪小说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精神内涵。很多荒诞无稽的故事,都是由神话传说和精怪形象形成,可以找到社会自然生活痕迹,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不同时代以鬼神精怪的方式传承。魏晋志怪小说以《山海经》为基石,开拓出了志怪小说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山神山海经凤凰
山海经之人身羊首山神
凤凰飞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山神的孩子》创作感言
山神的孩子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
凤凰,就是凤凰,就是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