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的政策践行、历史成就与经验启示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2-11-27徐静仪刘育伟李慧芳
徐静仪,刘育伟,李慧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的巨大作用和显著成效,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中医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立足于世界文化浪潮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国际名片。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1956年,新中国成立了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近7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医药特色教育体系,实现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到现代“医教协同”模式的过渡,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校之一,经过长期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在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品牌特色、打造学科发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其办学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横向比对其他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经验与有益实践,对于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药教育事业的政策践行
1.1 打造“教师+医师”双师型优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坚实力量,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高校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相关师资队伍建设相对于工科类、师范类高校处于相对落后的态势:部分中医临床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中医基本功底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中医药相关专业课程的任教教师主要是从在医院出诊的中青年医生群体中招聘,其本身的教育专业素养较为一般。因此,国家就中医药教育的师资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布局和改革。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指出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大力支持在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及附属单位建立师承教育体系,以实现师承教育的普遍化和规范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将“师承教育、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教育模式有机融合,支持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教育模式;以及强化师承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等关于发展师承教育的建议[1]。系列政策为中医药教育事业指明方向:以解决师承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难题为突破点,建设强有力的中医药师资队伍。
作为首批“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自1956年办学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重经典、强临床”为核心,以“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为特点,致力于打造一支“教师+医师”双师型优质教师队伍。首先,借助师承教育途径使中医教师增强中医底蕴,擅用经典方药。学校采用经典理论的集中学习、临床一对一地跟师学习方式,结合本地和跨地区的“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两种模式,使中医临床教师被培养成传统医术的真正传承人,以增强中医临床教学带教力量。其次,通过加强培训促进中医临床医师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如开展“临床教学基地骨干教师培训班”、派出教师到上海、香港等地参加PBL导师培训以及结合各种继续教育项目,以提升临床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对经典方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再次,以重点学科为核心,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以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科学5个二级学科的教学、医疗、科研学术平台优势,以建设国家级的优秀教学团队[2]。
1.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人才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教育工作方针,将中医药事业推进新的发展时期,对中医药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的高等教育部分,将“发掘潜力,提高人才质量”放在重要位置。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强化中医特色人才队伍、强化人才激励、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等,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和保障。
广州中医药大学围绕“提高质量为核心,人才培养是根本”,严格遵守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从多方面培养人才。在办学模式上,实行“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医疗”六位一体的联合模式,学校与深圳市政府携手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三院的中医定向专业和定向单位签订联合培养书,主攻骨科方向、国维班依托广东省中医院管理,实施“课堂讲授-BT-PBL”一体的教学方……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推动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中医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读经典、跟名师、重文化、多临床”的方式,实行三年级学生临床跟师,本科生导师“一对一”的方式,上午开展临床见习,跟随导师学习,下午开展理论教学;“5+3一体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构建“课程、临床、人文”三维网络[3]:课堂采取多样、互动,多元化教学,结合慕课、SPOC、学习小组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临床上采取“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实验教学”一体的措施,并提前进行本科生毕业实习和硕士专科培训;在人文上依托团委及第一附属医院,完善人文志愿者管理体系,成立志愿者团队,全面覆盖人文素质培养;在文化培养上,学校着重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夯实中医理论基础。修建岭南名医璧、建立广东省博物馆、修缮“药王山、时珍山”以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在临床上学习经典理论,运用经典强化临床实践的岭南特色,增设区域经典课程教学。增设岭南特色流派系列微课程如《岭南中草药》《岭南中药炮制》等课程,解读岭南典型医案、研究岭南名医学术思想,并开创岭南班以传承岭南特色文化,让中医可以“原滋原味”地传承,使中医“与时偕行”,真正地发挥其优势和特点。
1.3 加强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中医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其一流的培养过程、科学研究过程关系到顶尖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一流的大学建设与学科的建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水平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4]。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地,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的基础力量[4]。所以,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精尖”人才和建设“双一流”学科两大任务。近几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委员会相继颁布,推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双一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以建设“双一流”为目标,激发内在动力,打破陈旧的体制,主动承担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重担,以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成果为目标,改变当前中医药学科在国外教育的劣势地位,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中医药更远地走出国门。
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于“服务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在创建一流高校的过程中,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在招生上,学校建立了全新的、符合学科特点的科学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中指出:要以科研创新为指导,依据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发表 SCI论文影响因子、学位论文抽检等指标,来进行分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5]。而研究生独立发布水平高、影响力大的核心期刊论文,将会提高学校的建设水平,更进一步完善一流大学的建设。在人才培养计划方面,对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与制度进行了改革,以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表明:研究生教育需以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并重为原则,突出学科建设在研究生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依据研究生学位层次和类型的特点,增设简短的精品网络课程和模块化课程,以丰富研究生课程体系,使一流学科建设更加完善。在学士学位位管理方面,严格把关颁发质量,提高其授予标准。《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公布:学术论文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通过双盲复审、查重率检测、统计检验等方法以保证所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水平,得以建设“双一流”。
2 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2.1 师资队伍得到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以提高学校师资质量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竞争优势是中医药院校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教育实践的一方,学校的管理既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又要以教师的素质为核心[6]。只有建立一支稳定而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7]。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教师队伍不断强壮,截至2020年教职工总数达53 746人,研究生导师增加至18 371余人,博士生导师一千余人,科研教师23 132人,并且专任的高学历教师比例大幅度增加,正高级、副高级专任教师的人数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8]。
广中医坚持“引进、用好、留住”和“多渠道、多平台、多维度”培养人才两大战略,打造人才高地。目前,全校共有1 608名专任教师,53名副高,其中包括针灸首席科学家许能贵,国医大师禤国维和周岱翰等,有63.5%的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依托平台优势,教师在教学、临床、科研全面实践中加速成长:①建立了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和中医妇科学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新生代领军人物,如罗颂平教授、李赛美教授分别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伤寒论的负责人;②学校的第二临床医学(广东省中医)先后有71位全国名老中医带徒145名中青年骨干,其又带徒优秀本科生762名,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的中医院校教育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有效结合。③李国桥教授的科研队伍接连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系列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等研究先后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中,王建华教授的研究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在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许能贵教授的科研团队于2022年2月25号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影响因子39.89)发表了题为“Evidence on acupuncture therapies is under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health policy”(基于临床证据体的针灸疾病图谱研究)的研究论文……这展示出广中医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及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是学校的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出色表现。
2.2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致治之道,首重人才。”实践力和创造力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人才得到了全面方面发展。屠呦呦院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出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10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十三五”时期,国家已经评选出90名国医大师,99名岐黄学者,一百多位名中医,五千多名临床青年优秀骨干;中医及非临床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广中医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代代学校领导人的努力耕耘、综合改革,以广东新南方集团总裁朱拉依,兼职猫创始人王锐旭等知名校友可以看出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作为中医教学质量金科玉律,在竞赛上:2020年首届“新奥杯”“HEMC校园文化产品”等5个项目获创业组金奖;2014年首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竞赛,广中医“铁涛班”学生团队荣获第二名;学院连续获得2014,2016年两届全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技术大赛团体冠军……在临床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目前有5名双聘院士,国医大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各两名、海外杰青、南粤百强各一人。在2013—2016年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蝉联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种种成果表明,在广中医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成效。
2.3 “双一流”建设成果明显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设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从90年代“两大工程”投入以来,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其质量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上,我国少数重点高校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比如国内顶尖的两所学府,清华北大;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重点高校也处于一个飞速进展的过程中,不少一流学科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一流水平研究生,支撑了包括航天事业在内的国家高新尖科技领域的重大发展[9]。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66年,立足传统,奋发图强,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结合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多年来的实践和积累下,其研究生培养、招生、授位等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在国内同类高校的前列:①在招生上,通过建立统一的定量招生指标体系,使毕业生的指标分布更加合理,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培养中的招生问题。毕业生的录取指标也逐渐趋向于科研能力强、人才质量高、毕业后一次性就业率高的高校。②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加大了对硕士项目的投资力度,提高硕士课程的收费标准,激发了老师们对硕士的教学热情;在“送出去”政策下,留学生们申请到国外交流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水平也跟着有所提升,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纷纷向他们发出诚挚的邀请。③在学位方面,通过研究生毕业论文双盲评审的方式,确保了学位论文评阅过程的公平公正和严谨规范,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广中医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论文首位,被抽查的学位论文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在广东重本学校中的两所高校占其中之一[3]。
广中医药大学作为“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其本科学历教育在“量足充裕”的情况下,为实现“质优精益”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同时,作为一流学科中医学专业还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一系列的高水平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1]。因此,广中医的“双一流”学科办学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医研究生教育工作,保证了中医药学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促进我国中医药学院的“双一流”建设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意义。
3 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的经验启示
发展中医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从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每次成功中汲取经验,以迎接中医药教育事业更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近代中医药教育从濒临灭亡到全面复兴的历史进程。通过梳理广中医教育发展史,来研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导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党在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过程的总结,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素质和责任意识,也为当前形势下中医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深刻启示。
3.1 以名师为契机优化中医药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引路人。中医药教育应当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念,当教师把每堂课都带着将毕生所学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并同时赋予自身研学多年的感想领悟与学习方法的心态,这样所培养的学生定更有所成长和感悟,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更有独特见解的中医药人才。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师风师德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所以中医药院校要努力培育出医德高尚、教学精湛、科研能力高超的高水平中医药教师队伍,让“成长路上引路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实至名归。
根据广中医的以“重经典、强临床”为核心,以“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为特点来建设经验师资队伍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参考:①依托重点学科培育优势师资和教学团队。除了人才引进政策外,大力培养学科内部科研基础好、成绩优秀的青年教师,并鼓励青年教师建设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②举办继续教育项目促进中医临床医师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除了巩固临床医师的医学基础学科知识外,也要关注其人文科学、教学科研、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培训,以适应新世纪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的要求;③创新中医师承模式,使中医教师通过跟师学习增强中医底蕴。通过建立名中医师承平台,挖掘整理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其理论归纳成科研思路或学术著作,以便学生或青年中医学习,利用名医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3.2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中医药人才质量
人才质量是中医药教育的生命线、底线和红线,所以要坚持把培养人才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原创文化,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中医药院校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更新教学课程内容及办学模式以体现出中医药学科的独特性;通过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解读临床典型医案、研习名医名家如胡希恕、刘渡舟、郝万山的学术理念和临床实践教学经验等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中医药的研究学习兴趣。
中医药教育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兴趣、办学要求、就业前景改革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上,将经典教学与理论实践结合,实行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床边教学等;在课程设置上开展地区特色课程或名医名师课程,传承区域特色文化。以习近平特色教育理论和中医药发展策略为指导,努力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时代新人,为中医药事业输送更多的“精兵良将”。
3.3 以研究生培养为平台建设一流学科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推动领域创新的核心动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12]。中医药作为我国国粹之一,其研究生教育理应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积极作用[13]。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步,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双一流”建设事关学科排名、科研课题、引进人才等科研量化指标,也是学科考核的重点。因此,科研课题与科研成果奖励、学术论文尤其是核心论文的发表等是各大中医院校所追求的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中医学科评估准则是否适用尚有争议。中医药学科是最具中国色彩的特色学科,应该在更全面地体现其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广中医近几年来一直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东中医药强国、建设一流大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为更好地建设“双一流”,在高校内部,应从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实施质量优化工程、学位工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希冀通过上述举措能够使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优化、需求满足、立足区域,以加强对中医药院校的贡献程度,以奠定中医药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传承、发展、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回顾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以广中医为代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中医药政策,取得了诸如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中医药学子、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学科建设逐步完善的重要成就。总结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推动中医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为构筑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