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2022-11-26黄悦勤
文◎黄悦勤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2年6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向所有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转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全世界有近10 亿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重了这场危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精神卫生危机”。
心理和精神,作为科学术语,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也是同一个概念。众所周知,精神和身体是分不开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而健康本身也有不同的水平。
在精神医学中,精神障碍可分为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是指各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的思维、情感、言语、行为及动作与外界环境不协调,不能被人理解;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意接受治疗;有的还不能自理个人或家庭生活,妨碍了工作和学习,常给家庭、集体、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负担。并且,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受损,甚至完全脱离或歪曲现实。这类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非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严重性达不到上述精神障碍、程度较轻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多数能主动就医,详细诉说自己躯体上及精神上的各种不适或痛苦,积极要求治疗,但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不能发现阳性体征,患者自诉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基础。患者大多能控制自己的言行,除有时影响工作效率外,对家庭和社会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也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基本上能继续原来的工作。这类精神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心身疾病,以及病情较轻的精神发育迟滞与不够精神病程度的反应状态、情绪反应、行为问题等。
2013年至2015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团队牵头,组织全国44 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和高校专业人员,开展了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2522 人。调查的疾病包括成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老年期痴呆共7 分类、36 类别精神障碍。调查结果显示,任何一类(不含老年期痴呆)精神障碍的12月患病率为9.32%,终生患病率为16.57%。其中5 类主要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为焦虑障碍(4.98%),其余依次为心境障碍(4.04%)、酒精药物使用障碍(1.94%)、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0.61%),65 岁及以上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5.56%。精神障碍是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一类疾病,例如心境障碍包括的类别有抑郁症、心境恶劣、抑郁障碍未特定、双相I 型障碍、双相II 型障碍、其他双相障碍、物质所致心境障碍、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包括的类别有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不伴惊恐)、特殊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未特定、物质所致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
调查结果显示,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高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部分地区调查的结果。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显著加快,公众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导致患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大。同时,近几十年来,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就医意愿提高,专业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提升,这些因素都使患病率升高。调查显示,与近年来国际权威杂志发布的部分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数据相比,我国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低于美国、法国、乌克兰、澳大利亚,对于金砖国家来说,我们低于巴西、南非等。调查还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低于人均期望寿命较高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保障精神健康,社会及个人要共同努力。
第一,精神健康促进应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精神卫生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各类媒体的作用,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同时,消除对精神障碍的歧视,关爱精神障碍患者,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第二,应该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专科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疗机构的精神卫生专科、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卫生专业临床医生和管理工作者队伍和能力建设,探索出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模式。对于精神障碍,应该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精神疾病防治管理模式。
第三,要建立建全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在全国精神卫生专业力量较强的地区,建立一批以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与社区为基础的严重精神疾病患病情况的监测点。随后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最终以此替代不定期的大规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第四,要改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医疗保障,将重点精神障碍的门诊医疗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时,投资兴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机构,为患者提供社会功能康复的场所和专业化训练,减少残疾发生,实施精神障碍的康复与预防。
第五,应该增加精神障碍基础性研究的专项研究经费投入,目标攻克精神障碍病因学难关,研发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为心理卫生与精神卫生学科的发展提供科研平台,更好地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的学科建设。
第六,大众应该提高对精神障碍和精神健康的认识。精神障碍尽管听起来可怕,但和很多躯体疾病一样,是可防可治的。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要注意观察,积极预防,对于一些发病的早期表现,如失眠、闷闷不乐、丧失兴趣,要予以关注。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越早干预,预后越好。已经确诊的患者要消除病耻感,不要因为自己有精神心理问题而感到“丢人”,务必积极就医。一般人群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恰当的自我评价,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生活、工作有效率,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