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群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

2022-11-26郑彩华张志娘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受检者肝胆囊肿

郑彩华 张志娘*

(1 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政府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特别关注,在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只要满65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免费体检1次。彩超由于其方便性、灵活性、安全性等优点,对小病灶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实质脏器内1~2 mm的囊性或实性病灶经彩超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依从性远远大于抽血检查。老年群体在健康检查时,肝胆脾胰肾作为身体重要器官,也是高发疾病脏器,且病型比较多,是体检必须筛查的项目。腹部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人身体进行弱超声波照射,借助身体超声波反应,并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患者脏器信息,判断肝、胆管、胆囊、脾、胰腺、双肾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本研究特收集在我院接受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的200例老年人群,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的200例老年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00±4.20)岁;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6.00±4.30)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相近(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没有超声检查禁忌,临床资料齐全,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自愿参与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不具备独立沟通能力,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空腹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查;观察组接受超声检查,选用SIEMENS x600及GE-LOGIQ C9 Premium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在检查前8 h提醒患者禁食,避免检查过程中胃肠气体、胃肠道食物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同时,让胆囊、胆管汁保持充盈状态,在检查当天不得接受胃肠钡剂透视检查,探头频率为3.5~5.0 MHz。患者在检查时保持仰卧位、左右侧卧位、俯卧位等,使腹部充分显露,对肝胆脾胰肾剑突下,肋间,肋下,双侧侧腰部等进行多方位、多切面进行扫查,检查肝、胆、胰腺、脾、双肾。

诊断标准: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0~14 cm,左叶上下径:≤9.0 cm,前后径:≤6.0 cm;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均匀,胆囊长径:≤9.0 cm,前后径≤4 cm,胆囊壁厚度≤0.3 cm。仰卧位是最常用体位,左侧卧位约45°可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肝外胆管或胆总管内径正常值≤0.8 cm,肝左、右管内径≤0.3 cm,或小于伴行肝门静脉内径的40%。脾的长径10~12 cm,男性脾脏厚度正常值<4.0,女性脾脏厚度正常值<3.8,常用切面:左肋间斜切面。典型切面脾呈半月形,应显示实质、脾门及脾门血管。胰腺头部横切正常值<2.5 cm,于下腔静脉前方测量,应清楚显示胰头内侧缘(即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体尾部正常值<2.0 cm,胰体于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前方测量,胰尾在腹主动脉左侧方或左前外侧测量。肾脏正常值长度为8~12 cm,纵切面沿肾轴方向走行找到肾的最大长径,从肾上极肾包膜处测量至肾下极肾包膜处。宽径:4.0~5.0 cm,在测量长径切面的探头逆时针旋转90°,上下寻找含有肾门结构的横切面,测量从肾门血管进入处至肾横切面的最凸点。厚径:3.0~5.0 cm,通过横径的中点且与其垂直的径线。肾实质厚度:1.0~2.0 cm,肾皮质厚度:0.5~0.7cm,肾窦宽度:占肾横断面宽度的1/2~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超声和抽血检查肝胆脾胰肾疾病检出率;所有受检者在检查完毕后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检查机体耐受程度,操作流程满意度进行评分,并根据得分划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级,对应得分为≥85分,71~84分,≤70分,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诊断结果对比 观察组肝脏疾病检出率为58.00%,胆囊疾病检出率为15.00%,脾脏疾病检出率为3.00%,肾脏疾病检出率为13.00%,胰腺疾病检出率为2.00%;对照组肝脏疾病检出率为35.00%,胆囊疾病检出率为2.00%,脾脏疾病检出率为0.00%,肾脏疾病检出率为5.00%,胰腺疾病检出率为1.00%,观察组肝脏、胆囊、肾脏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脾脏、胰腺疾病检出率随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诊断结果对比[n(%)]

2.2 两组受检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满意度为77.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在老年人的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中,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患者病灶形态,大小、血流情况,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疾病参考依据,他不会对受检者身体造成损伤,无创,安全,可以重复进行检查。而抽血检查生化等指标在肝胆脾肾疾病中相对片面,有创伤,且对老年人来说,忌讳抽血,依从性差,满意度就差。

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功能减退,机体代谢减慢,抵抗力下降,老年群体定期健康检查尤为重要。老年群体疾病筛查项目较多,腹部超声检查属于常规检查。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技术不断发展,超声广泛用于临床众多疾病诊断及治疗中。超声在检查过程中借助人体组织声学,超声波特性之间的差异性,超声波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和物体相遇后,发生透射、反射、衍射,通过不同的反射声像表现来获得诊断部位图像信息,从而判断受检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肝胆脾胰肾疾病在超声诊断过程中,超声医师借助探头不同切面扫查、加压方式等,收集获得脏器的不同切面的声像图,显示受检者肝胆脾胰肾脏器的实质回声声像表现,准确对受检者疾病进行诊断。且超声检查不会对受检者身体造成损伤,无创,安全,可以重复进行检查。

研究发现,在肝脏疾病中,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有48例,占48%,老年人大部分体形较为肥胖,运动量小,更容易发生脂肪肝,当肝脏脂肪出现弥漫性浸润,肝脏脂肪达到肝重量10%以上,则判定为脂肪肝。该疾病在年龄,性别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在老年人群体中,女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超声检查中,脂肪肝超声征象表现为:轻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大小及形态均表现正常,形态边缘比较锐利,肝实质回声密集程度高,肝表面光带比较光滑,后场回声部分存在减弱情况,前场回声则明显增强,后缘轮廓清晰度高,可清晰观察到患者肝内管状结构;中度脂肪肝患者肝脏体积出现明显增大,也有部分患者肝脏形态表现比较正常,前场回声和后场回声分别增强和减弱,肝内管状结构清晰度低,能基本辨认,肝功能表现正常,患者乏力,疲惫;重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形态比较饱满,体积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肝实质回声分布密切且出现明显增强,后场回声较弱,表现为低回声,远扬无回声,前场回声表现为“云雾”状,后缘轮廓清晰度低,无法辨认管状结构,患者腹胀,腹痛,乏力。其次是肝囊肿,6例,占6%,肝血管瘤,3例,占3%,肝囊肿的超声征象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囊壁呈菲薄均一的高回声,其内壁光滑,外壁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小的囊肿侧壁可有浅淡的侧方声影,有时声像图上仅显示囊肿的前壁和后壁回声,肝囊肿可单发或多发,有时形态不规则,邻近的囊肿偶有相互连通的。囊肿以单房为多,但多房也不少见,多房性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为囊肿腔内有纤细的带状回声贯穿附着于囊腔的壁,通常这种带状回声即代表囊肿内的隔膜回声,一般比囊壁的回声更为非薄,或者与囊壁相似。肝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属于良性肿瘤,在超声检查中,其表现可以有多种回声表现,最常见的是呈均质、高回声、边缘清晰、内可见弱面稀疏的网隔状回声,稍加重探头压力,常可观察到病变区前后径缩小,去除压力后,仍恢复至原来图像。在筛查中,发现1例肝占位,后经随访为肝癌。肝癌在我国也是高发肝脏疾病,其超声表现比较多样性,通常表现为肝内实性占位表现,回声可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内回声不均匀,边界可清楚,也可不清楚,无完整的包膜,形态不规则,在超声多普勒影像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血流信号出现。转移性肝癌多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回声多样,呈现“牛眼征”“靶环征”,该疾病具有很高的隐匿性,超声不能作为肝癌早期的最终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等。

在胆囊疾病中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最为多见,在这次随机抽检人群中,各发现1例。胆囊结石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可移动。而胆囊息肉样病变则回声表现为高回声或中高回声,后方无声影,不移动。体位改变可移动是结石与息肉样变的鉴别特征。

在脾脏的病疾中,发病率低,100例检查者没有发现有异常者。

胰腺病病在筛查中,100例检查者发现1例胰腺囊肿的,发生率1%,胰腺囊肿包括真性囊肿、假性囊肿两类。前者由胰腺组织发生,囊壁内层为上皮细胞。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潴留性、退行性、赘生性与寄生虫性囊肿。后者系外伤、炎症后胰液外渗被邻近组织包裹而成,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囊壁内无胰腺上皮细胞。在临床中,假性囊肿更为常见,表现为胰周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少数内部可见散在点状回声或不规则低回声。相邻胰腺无正常结构回声。

肾囊肿、肾结石在体检中也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在这次随机抽检人群中,发现肾囊肿4例,肾结石1例。肾囊肿的超声特点主要表现为呈圆形或近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囊内回声呈均匀的无回声液性暗区,透声好,后壁回声增强。囊肿的大小和发生位置的不同,可以引起肾脏形态的不同的改变。肾结石的超声表现为肾脏集合系统中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伴或者不伴肾盂肾盏的扩张。肾结石需要与钙化灶相鉴别,钙化灶多发生于肾皮质内。

本研究分别采取抽血检查和SIEMENS x600及GE-LOGIQ C9 Premium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观察组肝脏、胆囊、肾脏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脾脏、胰腺疾病检出率随高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本次选取资料较少有关;观察组满意度为97.00%,对照组满意度为77.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就检出率来看,超声检查明显比抽血检查高,在肝胆脾胰肾疾病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从检查满意度来进行分析,抽血检查需要从患者身体中抽取血液,对患者身体会造成创伤,老年人血管比较脆,不好抽,所查项目比较片面,无法明确病种,而超声检查患者不仅无创,且患者可以立即获得检查结果,检查时间短,患者接受度更高。

综上所述,老年人群普查中超声检查操作方便,无创,安全,经济性高,可重复,能获得患者受检部位直观的图像信息,准确检出肝胆脾胰肾疾病,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老年患者更愿意接受的检查方式,在老年人群的体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猜你喜欢

受检者肝胆囊肿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