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11-26韩秀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2期
关键词:自理亲人研究组

韩秀美

(辽宁省大连市心理医院14科,辽宁 大连 116023)

慢性精神分裂属于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特点在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大多需要长期服药,并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1]。目前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并未明确,在发病后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使得身心健康较差,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2]。患者在发病后会造成思维变缓、情感障碍等,神经活动更加复杂,随着病情变化,会使得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影响其智力发育,导致其发生精神异常[3]。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由于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6.52±5.41)岁;患病时间4~20年,平均时间为(12.42±3.47)年。研究组:男性女性比例为17∶18;年龄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46.31±5.34)岁;患病时间4~20年,平均时间为(12.11±3.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慢性精神分裂诊断标准。②患者病程较长。③长期接受药物治疗。④知晓本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者。②先天性智力障碍者。③沟通障碍、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不愿配合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并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患者可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了解,积极与其联系。研究组采取心理行为护理。①入院后评估:入院后积极评估患者精神情况,并了解其病情发展,实施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在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对基础知识进行宣教,告知其病情需要及时观察。讲解相关治疗措施及相关预后情况,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②沟通:护理人员在沟通期间提取有效信息,针对患者情况询问相关事项,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负面情绪,及时纠正,帮助患者改善,鼓励患者与人交流。③了解患者家庭情况: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发病原因,减少应激因素,并面对疾病,确保病情良好,给予关心。实施心理护理,针对性的采取交流,在治疗期间及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④不良情绪护理:对于存在严重不良情绪,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患者需求,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在日常交流期间,实施专业性思维,确保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病情,并能够积极面对,控制好心态,努力适应现状。⑤人文关怀:在交流期间,尊重患者,平等交流,给予情感交流,观察患者对疾病的疑问,分析疾病治疗现状。⑥用药护理:监督患者用药,确保患者配合,并非被动治疗,并告知其用药与康复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之间的意义。对于不配合的患者,需要配合家属进行开导工作。⑦认知行为干预:为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规划好自身的行为方式,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锻炼患者适应能力。

1.3 观察指标 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分数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4]。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观察患者功能,评分越高患者功能越强[5]。通过BPRS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病情越重[6]。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为他评量表,由一方基于患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反映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内涵,分为生活质量高(80~100分)、中等(60~79分)和一般(<60分)3个标准。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属于他评量表,由熟悉患者、观察仔细的医护人员负责评定,评定时间可延长到1周~1个月后。因子Ⅰ:1~3条,因子Ⅱ:4~8条,因子Ⅲ:9~12条。①饮食主动性(排除躯体疾病限制):0分表示需要他人喂饭;1分表示需要他人督促进食;2分表示可自觉进食,但不够积极;3分表示可积极主动进食,对食物有要求;4分表示可自己采购食品、照料他人进食。衣着状况:0分表示需要他人督促协助穿衣;1分表示可自己穿衣,但衣着不整洁;2分表示自觉增减衣物,但衣物清洁程度低;3分表示可主动要求更衣,衣物清洁程度高,无修饰要求;4分表示衣着整洁,有主观选择需求。②卫生自理:0分表示卫生自理行为需要他人督促,床铺清洁程度低;1分表示可自己完成洗脸、刷牙、洗澡,但敷衍了事,女性患者月经期无法自理;2分表示可自觉完成自理行为,但完成质量不高,月经期可勉强自理;3分表示可主动完成卫生自理行为,月经期可独立自理;4分表示卫生自理行为质量高,注意修饰自身外貌。动性和交往情况。③室内活动,0分表示日常处于静态、几乎不活动、不与他人交谈;1分表示可离床行走,但对周围环境与人物无兴趣,极少与人交谈;2分表示可被动与他人交谈,反应平淡;3分表示可主动与他人交谈,但热情不高;4分表示可积极与他人交谈,态度热情。④外出活动:0分表示不外出;1分表示可与他人一起外出,但态度勉强,且对周围环境无兴趣;2分表示外出后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感兴趣,但不主动参加体能娱乐活动;3分表示可参加户外活动,但兴趣不持久;4分表示可积极主动投入户外活动,兴趣与热情维持久。⑤社会交往:0分表示不主动关注他人的事;1分表示偶尔关注,但无反应;2分表示经常关注,态度平淡,有时可被动参与交往活动;3分表示可主动照顾他人、参与交往活动,但兴趣不持久;4分表示可积极主动且长时间的照顾他人。⑥异性交往:0分表示从不关注异性、无任何反应;1分表示偶尔关注、态度平淡;2分表示经常关注,偶尔交谈;3分表示经常主动与异性交往,不注重礼仪、兴趣不持久;4分表示积极与异性交往,保持良好礼仪。⑦对亲人态度:0分表示无主动与亲人联络的愿望,态度冷淡;1分表示面对亲人时态度敷衍,无主动交谈意愿,无主动联系亲人的意愿;2分表示可与亲人进行一般性交谈,态度不热情,仅在缺零花钱时联系亲人;3分表示可与亲人进行深入交谈,具有一定热情,有时出现希望主动联系亲人的想法;4分表示面对亲人时伴随高兴与兴奋的态度,积极主动关心亲人,与亲人保持密切联系。⑧对时事的关心:0分表示不关心时事;1分表示偶然关注时事,无反应;2分表示一般关注时事,偶尔也旁观他人讨论;3分表示经常关注时事,参与他人讨论过程,态度平淡。⑨对学习的态度:0分表示无主动学习兴趣;1分表示偶然通过看电视了解知识;2分表示经常看电视了解知识,但无计划;3分表示经常通过电视、书籍、报刊等学习知识,但无远期学习计划;4分表示积极通过多媒体设备学习,制订远期学习计划。⑩劳动技能:0分表示不参加任何体力劳动;1分表示偶尔勉强参加,完成效果不乐观;2分表示可参加轻体力劳动,缺乏主动性;3分表示可主动完成轻体力劳动,偶尔进行重体力劳动;4分表示经常参加重体力劳动。组织能力和责任心指集体活动(含娱乐)、劳动等:0分表示不参加集体活动;1分表示勉强参加,需要他人监督;2分表示可参加集体活动,但无组织号召能力;3分表示可带领别人进行集体活动,但约束与管理能力差;4分表示可管理他人,带领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与活动,具有创造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MMSE、SSP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MoCA、MMSE、SS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MMSE、SSPI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MMSE、SSPI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精神病评价量表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属于多发精神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未明确,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精神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加重患者家庭与社会负担[7]。这类患者大多合并认知障碍,社会功能较差,在药物治疗期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治疗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需要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减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升社会功能[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MoCA、MMSE、SSP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MoCA、MMSE、SSP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精神病评价量表各项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能够看出,在进行心理行为护理后,患者整体情况明显好转,且认知功能有效改善,由于认知功能会影响正常生活,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恶化,因此需要长期护理治疗,对患者家庭经济损伤较大[9]。在药物干预外,为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临床表现,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维持良好心态,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能够遵医嘱用药,根据表现评估病情,制定心理护理,大多患者干预效果良好[10]。在常规治疗措施中,仅仅关注患者药物治疗,忽视了患者心理行为干预,使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其丧失了社会功能。采取心理行为护理,能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最大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树立患者社会信心。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患者日常生活,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提高患者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尽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处理事务,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和善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建议良好的护患关系,不要与有妄想症状的患者争辩,多观察患者的表情、神态、情绪,适时给予合理的解释。引导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从全面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社会能力,为其尽快融入社会鉴定基础。相关研究指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PRS、ITAQ及Butler总评分优于对照组,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恢复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1]。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可实施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升患者社会功能,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提高生活质量。但本研究下样本量较小,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后续临床需要扩大样本数量,严格进行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自理亲人研究组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