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淮灯彩在城市家具中的设计转译

2022-11-26赵成龙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0期
关键词:灯彩秦淮站台

赵成龙(南京艺术学院)

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可以看到他的抱负,可以看到城市居民的文化诉求是什么”。在我国,很多城市的规划建设都是工程主导型的,虽然在成本控制、建设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忽略了场域精神、文化密码的重要性,缺少相应的人本主义思考。

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城市设计管理处的成立与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开始从规模转向质量、从功能转向人文、从以经济为核心转向以文化为核心。

一、人文艺术与城市家具相结合的应用价值

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要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并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城市的文化格调,构建宜人丰富的活动空间体系,彰显城市格调、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

城市的发展是显性的,城市的文脉却是隐性的。缺少文脉的城市是残缺的,缺少文化内涵的城市家具也是残缺的。近年来,很多城市通过采取不断增强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展演活动等举措来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很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却很少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

以江苏苏州市区的景点配套为例,道路两侧的路灯、公交站台、垃圾箱等的设计就十分具有联系性。同一路段的垃圾箱、公共座椅等服务设施的造型、材料、颜色达成统一,产生一种协调的美感(如图1),而我国其他城市却少有这种统一的协调感(如图2)。

图1 苏州市公交站台(图片来源:汇图网)

图2 其他城市公交站台(图片来源:unsplash)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家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可以使城市更具人文关怀,更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将城市记忆与文化遗产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把文化内涵植入到城市家具建设和城市标识设置中,从而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的城市家具不断出现。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充电站、充电宝租用站等应运而生。只要人们有相应的需要,就应该有相应的服务设施。而历史文化范畴是体现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一个地域生活中不断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地域与历史文化。将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家具设计中,不仅有助于地域文化的探索,还能为现代城市家具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表现形式。

二、秦淮灯彩发展趋势探索

(一)发展概况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金陵文化是中华文明和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秦淮灯彩又在南京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秦淮灯会,唐代后发展迅猛,在明代达到鼎盛。随着时代的变迁,秦淮灯会吸收了不同朝代的艺术精华,发展至今,其规模和款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秦淮灯彩是装饰秦淮灯会的主要工艺品。作为一种造型装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审美情趣。秦淮灯彩种类繁多,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鱼灯、龙灯等,包含了许多中国民俗中寓意美好与吉祥的元素。其制作材料也丰富多变,主要有纱、绢、绫、瓷、羊角、玻璃等。制作技艺也涵盖了书法、刺绣、剪纸等。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如今大部分的秦淮灯彩仍依靠手工制作。随着社会文化与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花灯制作技艺曾面临失传,但2006 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名录将秦淮灯会列入其中之后,花灯销量便逐年攀升,仅在两年之后,其销量就突破20 万盏。尽管如此,由于花灯囿于本身制作工艺复杂、受众较小等局限性,秦淮灯彩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往往面临着投入大获利小的问题。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与服务创新一直是资本角逐的重要战场,这也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不对称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趋势

随着秦淮灯会进入非遗保护状态,以利益为目的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地为秦淮灯会带来巨大的关注度与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作为传统民俗活动的秦淮灯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其本身的人文特征正逐渐消亡。

南京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科技创新活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长三角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但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创新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制度一体化推进缓慢和跨省都市圈协调难度较大等问题。因而,为重振“秦淮灯火甲天下”的产品形象、提升南京的城市影响力,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除了要保留原有的传统艺术技艺,更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坚持花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理念的基础上,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消费观,做到理论创新、设计创新、产业创新,以促进其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千家万户,让用户接受、让企业获利、让社会认可。

1.理论创新

随着国内加工制造供应链的完善与互联网商业经济的成熟,设计与艺术等不同学科的跨界融合可以为传承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增长点。在理论创新方面,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艺术设计,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传统造物。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不仅需要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还要保持对文化差异和社会的敏感性,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译,解决文化传播的排他性和包容性等问题。

现如今,人们对于灯会仍然存在着只有元宵节才会出现的固有印象。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极易让人们产生思维定式。为了不断深化秦淮灯彩的艺术价值,在多领域运用和推广花灯元素与造型概念便可以很好地促进秦淮灯彩的不断发展。

2.设计创新

除了花灯本身的制作工艺、材料、技术等不断创新之外,以秦淮灯彩为原型,将其常用的各类元素应用于茶具、家具、服装、雕塑、展示、建筑等领域的跨界拓展也可以使其所蕴含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融合,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内探索更丰富的设计角度,提取秦淮灯彩所具有的代表性的符号与元素,结合主流设计方法,赋能秦淮灯彩。秦淮灯彩生发于江南文化,它是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南京的文化底色、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是南京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

3.产业创新

除了完善产业链、明确目标市场、扩大宣传外,拓展产业周边也是绝不容忽视的部分。其通过周边产业的发展与带动,拓展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提高用户参与度,推出秦淮灯会相关的多样周边,可以将无形的文化以证据化的形式留存下来,让用户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所体验与感受过的文化。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其需要在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新中,推动设计学、人类学、社会学、工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对广阔的文化市场,社会、企业应当提前研判,持续深耕并不断细分文化产业,通过产业创新,夯实文化基础,更新文化生态,活跃思路,开阔眼界,重振秦淮文化的影响力,讲好南京文化的中国故事。

三、秦淮灯彩在城市家具中的转译设计思路

在城市家具设计中,提取并应用秦淮灯彩所特有的元素与符号,除了可以增加秦淮灯彩文化的传播范围、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彰显城市品格、活跃城市人文氛围。

在设计中,以秦淮灯彩为基础,归纳其符号体系,转换其元素演绎,挖掘其技艺与人文之间的联系,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引入城市家具设计的概念,从跨界融合的视角对秦淮灯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物质化,拓展其传播渠道、优化其推广方式。

(一)符号体系归纳

对于秦淮灯彩的转译设计而言,设计的过程就是向大众传达符号的动态过程。通过提取符号、归纳特点、重组符号语言,其可以很好地重新建立起“秦淮灯彩-城市家具-市民”之间的联系。在归纳秦淮灯彩符号体系的过程中,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语言分类整理,从而分析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情怀,归纳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秦淮灯彩符号归纳(根据公开资料自助统计)

不同造型的秦淮灯彩都传达着相同的生活愿景:人丁兴旺、儿孙满堂、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多子多孙意味着可以进行劳作的生产力多,也即生活物资会因劳动力的增加而不断丰富。所以,多子的动植物成为老百姓寄托希望的载体,体现在花灯上就是鱼、石榴、藕等符号。人们在节日里通过这些符号来传达自己的希望,像鱼一样多子、像龟一样长寿、像马一样驰骋……动植物、器物类灯彩进一步演变,就出现了故事类灯彩。故事类灯彩的造型更复杂、叙事性更强,题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同样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秦淮灯彩将常见的自然与生活形象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让符号与文化产生了关联性,赋予了其意义,让人产生了情感共鸣。

(二)元素演绎转换

分类与归纳了秦淮灯彩的历史变革、材料工艺、符号体系后,便可以从民俗、技艺、外观三个方面将灯彩元素转译到城市家具中。

民俗层面,秦淮故事是良好的设计原型,在设计中可以大量引用秦淮民间故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生活愿景,如祈福文化、祈子文化、合家团圆等。技艺层面,秦淮灯彩的制作工艺涵盖了书法、刺绣、剪纸等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艺术特征、呈现方式、技法特点等也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外观层面,可在秦淮灯彩的造型基础上进行元素的转化。通过多种层面的多次转译,秦淮灯彩可以通过更多形式、更多渠道、更多方位向世人展示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三)设计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明确城市家具改造设计的相关需求与设计策略后,其以夫子庙公交站台为例进行秦淮灯彩文化的转译与城市家具的创新设计。

公交站牌在城市中扮演着传达交通信息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变迁,公交站牌已由印刷站牌演变到可以报时的液晶电子站牌,甚至是支持智能交互的科技站牌。所以,在设计时,功能方面除了要考虑最基础的呈现交通与车辆信息,也可适当增加天气、新闻、广告等资讯。外观方面则要尝试与秦淮灯彩的元素符号相结合,达到传播秦淮灯彩文化的目的。

“乌衣瑶馆”公交站台设计如图3所示。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秦淮灯彩的符号元素与象形特征进行了设计转译,重新设计了公交站台。

图3 “乌衣瑶馆”公交站台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功能上,单独的信息牌可以满足信息传递的需求,透明显示屏也使传统的站牌有了更加丰富的现代感。在造型上,以秦淮灯彩为原型,选择了秦淮灯彩中常用的不规则几何形设计,扩大了坐面休息区,在休息区中间放置了具象的秦淮灯彩造型雕塑,以此传递秦淮灯彩的多样应用。玻璃与框架的组合成就了一个半开放的空间,通透的造型借鉴了秦淮灯彩中对瑶池的描绘。在材质上,选择了不锈钢、玻璃与防腐木材,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框架可以使站台结构保持稳定,使其不易被自然或人为原因破坏。透明玻璃显示屏做成的站牌与广告板可以使站台更通透,即便在站台后侧也能看到前方公路上公交来往情况。木质坐面可以增加坐面的舒适感与亲切感,在充分体现南京文化的温润质朴特征的同时,也能提升城市格调。在颜色上,不锈钢金属框架选用秦淮河畔的古建筑上青瓦的颜色,呼应金陵文化的庄严与包容,褐色木质坐面则可以更好地烘托坐面中间的秦淮灯彩雕塑或其他艺术装置。

公交站台中间的下沉处可以灵活更换各种艺术装置,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给设计师更多展示的机会。既可以使同一个公交站台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样貌,也可以使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的城市家具既具有多样性、又充满活力,让南京的市容市貌不断更新、迭代。

设计后的公交站台既具有浓厚的金陵文化特征,也传播了南京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的独特风韵。在传播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秦淮灯彩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南京市民的城市自豪感与认同感,加深外来人员对南京的城市印象。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的现代化设计转译不仅是一种设计思维,更是一种文化情怀。文章以秦淮灯彩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家具设计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取符号体系、转译元素演绎等方式,将秦淮灯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融入城市家具设计中。如此一来,既能推动秦淮灯彩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也能通过城市家具这一载体弘扬祈愿幸福、向往美好的传统民间文化。文章通过人文要素与技术要素的兼容,为探索设计的方法与理论提供思路,从而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贯通性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以秦淮灯彩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猜你喜欢

灯彩秦淮站台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灯影秦淮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浅谈硖石灯彩艺术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秦淮看月记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秦淮灯彩文化艺术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