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稻作文化与铜鼓文化融合的创新与实践*

2022-11-26许晓婷广西外国语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0期
关键词:稻作铜鼓壮族

许晓婷(广西外国语学院)

一、壮族稻作文化与壮族铜鼓文化的研究与意义

壮族是现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岭南地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地域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次主要对两类核心代表性的文化进行研究,追溯根源,关联分析,启发创作。

(一)壮族稻作文化研究与意义

壮族是稻作民族,壮族先民将野生水稻培育成人工种植水稻,在发展稻作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壮语言文化、稻作文化、服饰(织锦)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和铜鼓文化等系列丰厚的壮文化体系。在壮语中“那”就是“田”的意思,“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是壮文化的核心。广西地区聚集着最大量“那”字地名,出土大量古代农作石器,是稻作文化发源和分布的见证。随着壮族造物活动的展开和发展,壮族大多文化都围绕着稻作主题衍生出来,壮民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例如,壮民们的稻作农业带动了棉麻、纺织业的兴盛,壮族服饰制作精美,装饰丰富,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壮族许多节日和祈祷活动都与水稻丰收相关,活动中使用的乐器和祭奠工具壮族铜鼓是壮族青铜器的代表,其装饰纹样中的太阳纹、雷云纹、水波纹和蛙塑等均体现出与稻作文化的联系。另外,在桂林阳朔、南宁上林、隆安等地仍保留着大面积的梯田种植与民居加建筑群,形成了特色的稻作旅游文化景点。可见,壮族地区衣食住行、精神理念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均源于稻作文化,在稻作生产的基础上更形成了现今壮族人民故土根深的家乡情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勤劳平和的生活态度、和谐相融的居住理念、欢快精致的节庆氛围、幸福知足的精神世界等综合文化情感。因此对稻作文化的研究设计与传承传播,对整个壮民族和壮文化有着基础性的学术意义和综合性的社会价值。

(二)壮族铜鼓文化的研究与意义

铜鼓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直至今日,壮族是拥有传世铜鼓数量最大、使用铜鼓历史绵延最长的一个民族。中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铜鼓分为八个类型,广西含有七个类型,即: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遵义型、麻江型和西盟型铜鼓。这些类型是整个铜鼓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一技艺经也历了启蒙、发展、鼎盛和衰落,现今暂存的传世铜鼓较少,全新的制作更加稀有。在这千年的铜鼓制造与使用中,其由最开始的炊具,演变成礼器和乐器,壮民们的节庆和祈祷活动上均可看到大大小小的铜鼓。在装饰艺术方面更蕴含着壮民生活的写照和民族信仰的图案。铜鼓的造型结构独特,每一面铜鼓都由鼓面和鼓身构成,平面装饰纹样多出现在鼓面和鼓身,部分时期鼓面增加立体装饰,装饰工艺丰富细腻,图形构成规律巧妙,整体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从生活使用到艺术装饰,与铜鼓相关联的文化应运而生。2006 年5 月20 日,壮族铜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以现代而直接的方式确定了铜鼓文化在壮文化中的代表性地位。在铜鼓制作技艺角度,面临着即将消失和缺乏传承的困境,在铜鼓装饰艺术的视觉角度,图形纹样蕴含了壮族先民们的生产耕种和精神崇拜,这些均意味着研究壮族铜鼓文化不仅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也具备较好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二者关联性与设计结合的可行性与需求度

(一)同根同源——文化内涵的关联性分析

结合前面的论述,壮族是一个集合了“稻作”文化与“礼乐”文化的民族。铜鼓是源于稻作农业的一种文化创造,自身作为炊具、礼器、乐器的工具产生和使用。其装饰艺术中更蕴含了多种与稻作文化相关的纹样图形,记录和表现了壮族人民对大自然和生活劳作的敬畏和崇尚。如每一面铜鼓中的围绕着鼓心“太阳纹”展开的系列装饰图案,体现出壮族先民依赖自然、热爱耕种、喜获丰收、享受饮食、欢快乐舞的丰富画面,是保障壮族先民生命延续、生产劳动及民俗活动的积极信念,是先民们美好的视觉展示。如翱翔的这些鸟也都是稻作文化与铜鼓文化紧密关联的综合体现,二者无论是文化根源还是视觉表现均有着设计结合的可行性。

(二)同型同质——文创市场的创新性需求

笔者在研习期间多次去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实地考擦,该馆目前收藏铜鼓345 面,是世界收藏古代铜鼓数量最多的博物馆,铜鼓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无疑是该博物馆的核心特色。该馆外形设计就是依据铜鼓造型,外观墙面、室内空间等均有铜鼓元素的设计和装饰,受众参观的体验感较好,文化空间感染力强。该馆主要展示壮族文化、铜鼓文化和广西民族文化。笔者考察期间主要观看了壮族文化展、穿越时空的铜鼓展及博物馆文创产品和书籍文献展示区。壮族文化馆开放展示广西壮族文化概况,以壮族文字的特点和示意,分为多个主题介绍,其中“那” “田”主题详细介绍了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的生活生产,大面积的稻田风光和美食造物颇为直观。穿越时空的铜鼓展馆是该博物馆的重点展馆,常年开放,涵盖了铜鼓的发展史、制作工艺、不同类型和装饰纹样等各方面的内容。然而在文创产品展区,大部分常规生活用品如丝巾、棉麻包、抱枕、编织帽等,多以壮锦图案元素为设计重点,进行简单的图案截取和组合排列,缺少形式美感和艺术创新。另外,在近年重点打造的系列“广西十二世居民族”卡通IP 形象设计颇具趣味性,然而在设计中为保证的民族人物的可视性和统一性,每个人物整体略显常规,记忆点不足,有部分衍生品设计,包括玩偶、钥匙扣、行李名片卡和办公学习类的小产品等。最后,针对铜鼓元素的设计最少,且在这其中仅以铜鼓圆形鼓面及相关纹样直接复刻的造型纪念币,少有局部装饰纹样的研究和创作,对铜鼓工艺和装饰艺术等几乎没有产品展示。基于此类的考察和研究,该馆的整体文化创意产品,缺少对壮族文化其他内容的研究表现和创意研发,产品形式普通单一,大部分棉织品与各类旅游景区的颇为雷同,图形语言也少有变化和创新,常规类产品质感一般,精品系列更是匮乏。因此,本项目从文化融合展现的角度,以稻作文化为基础,以铜鼓装饰为元素,以单体纹样和组合纹样的创新设计为形式,表达稻作生产和铜鼓视觉艺术的无限可能。

三、壮族稻作文化与壮族铜鼓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实践

本次作品名为《四季“铜”“稻”》——壮族稻作文化和铜鼓文化融合的系列插画设计。以此拟定壮族先民稻作过程中的“春耕”“夏耘”“秋收”“冬庆”四个词语为单幅画面主题。特别说明:虽然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广西壮族部分地区)一年有二次种植和收割过程,但在本次创作思路上自己仍选定“春夏秋冬”四季演变作为常规的艺术化处理和表现,有利于受众的共识和传播,也呼应了大自然的整体规律。作品通过对壮族稻作文化和铜鼓文化的溯源和研习,从二者的同根和关联性上获得启发,以稻作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作为创作思路,以铜鼓装饰艺术和纹样图形作为设计元素,让鼓面鼓身上的千年静态纹样在稻作生产生活中活态化,分别展现出壮民生动勤劳的耕种和节庆的画面。通过对铜鼓图案元素的创新组合设计,以简洁的视觉图形和趣味的生活场景表达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与传承。

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壮族铜鼓装饰纹样资料搜集及选择分析

通过前期的博物馆考察和文献资料阅读,笔者了解到壮族铜鼓发展过程中每一类型的鼓面和鼓身有较多装饰纹样,在本次的研究实践中,主要选定画像纹类有羽人(舞蹈)纹、太阳纹、翔鹭纹、牛纹、鸟纹、鹿纹、蝉纹;几何纹类有席纹、水波纹、绳纹、网纹、雷纹、钱纹、“酉”字纹;以及立体雕塑的蛙纹。纹样的选择都依据了本次设计的主题表达、内容需求和内涵寓意等方面的考究,具备一定的象征性。如太阳纹作为每一面铜鼓鼓面装饰的核心图形,来源于壮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尚,太阳是一年好收成的保障,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农耕生活的写照。其他除了前期提到的牛纹、雷云纹等与农耕的关联性,还有翱翔的翔鹭、舞动的羽人、欢呼的鸟儿、应景的蝉鸣和仰望的蛙塑,这些涵盖了壮民朴实自然和欢呼雀跃的劳作与节庆生活。

(二)壮族铜鼓装饰纹样与稻作文化结合的视觉转化

首先,利用手绘草图的形式尝试将思维转变为视觉效果。草图以画面不同的主题,对人物主角(羽人纹)的劳动造型和环境场景进行设计安排,并尝试其他纹样在画面中的编排和构成,可作为基础参考。草图表现自由,手绘效果更具备传统笔触的痕迹,画面风格相对接近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也让自己看到更多风格形式的可能性。接着基于前期纹样的研究和草图的内容需求,通过拍摄、书籍和网络图片搜集,进行图案的细节明确和提取,并绘制完成适量设计图形。包含单体纹样和组合纹样的绘制,部分几何纹样多以二方或四方连续的排列组合方式呈现。其中重点创新内容是,基于铜鼓羽人纹的基本特征,完成他们活态化造型的角色设计,让其作为稻作农民参与完成整个稻作生产和节庆活场景中的人物扮演,综合实现对铜鼓各类纹样图形符号的认知与使用。

(三)现代图形语言与传统配色的处理

设计过程中对“现代几何图案”和“传统绘画图形”的考究有些取舍,最终更倾向于将民族传统的文化运用现代视觉图形符号加以简化和趣味化表现。因此多以几何形、扁平化的图形语言,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关系表现画面的黑白灰效果,弱化绘画技法中的渐变、阴影和重叠空间等内容的展现,增加画面时尚感。另外,除了黑白灰的基础效果,在色彩搭配上尝试参考广西花山岩壁画的赭石红色和古埃及壁画的绿色相互搭配,完成了一套全新的色彩稿件。

(四)系列插画作品综合阐释与效果展现

本次系列插画一共4 幅,单幅尺寸为A3(297×420MM),电脑制图,实物以装饰画形式呈现。在画面构图方面,以壮族稻作过程中拟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庆”为单幅画面的主题进行取景构图,横幅画面,上中下构图对应天空、人民和大地,人物图形居中且占据较大面积,上下配合辅助纹样排列装饰。在图形创意方面,将铜鼓的羽人纹作为每幅画面的主体人物(代表壮族劳动人民),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完成传统人工种植水稻与成熟过程中的耕种、犁地、耘地、除草、挑水、打谷、晒谷、搬运、抬鼓、舞蹈等造型的活态化图形设计。每个动作造型配合相应的动物纹样和简化的物体图形,同时利用几何纹样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等方式进行组合排列,最终构成整个画面的空间布局。

作品一:春耕画面整体为春日稻田里农民耕种犁地的场景。将羽人纹创作为拿起犁头工具与牛纹组合的劳动者,表现耕种的造型动态,鸟纹寓意春天的到来,与板车图形组合停置在人物旁边,安静地等待着新一年播种的开始,天空中的太阳纹、翔鹭纹和地底的席纹相呼应,山水造型的块面,确定了画面的空间关系,整体表现出春季农民耕种自然的美好开端(如图1 左上)。

图1 《四季“铜”“稻”》(图片来源:作者本人设计)

作品二:夏耘画面整体为夏日稻田里农民耘地除草的场景。将羽人纹创作为拿起锄头、挑起扁担,投入耘地、除草、挑水的劳动者,配合蛙纹和蝉纹装饰象征夏季时节,鸟纹互相对望表达友爱协作的劳动氛围,太阳、山水、房舍中掺杂着蛙叫、鸟跃和蝉鸣,表达农民劳动期间的欢愉和喜悦,更有着期待丰收多产的美好寓意(如图1 右上)。

作品三:秋收画面整体为秋日农场里丰收后农民打谷、晒谷、收纳、搬运的场景。将羽人纹与现代拖拉机和劳具结合,展现出扬起劳具拍打稻谷的农民和开着装满粮食货车的农民,周围布满运用网纹、雷纹与几何形构成的竹筐、谷丘和粮仓等,让画面各处都堆积着劳动的果实和丰收的喜悦(如图1 左下)。

作品四:冬庆画面整体为冬日节庆时期农民划船、抬鼓、歌舞、庆祝的场景。本幅作品其一取义冬日腊月到春节农民无须劳作,享受果实欢度节日的场景;其二取义壮族铜鼓本身作为乐器的使用功能和吉祥象征。将羽人纹和船纹组合,展现迎面而来的大船上人民合力抬鼓、欢悦舞蹈的样子,更有猎物鹿纹呈上,鸟纹组团雀跃而来,天空中翔鹭绕日而飞,烘托出节庆氛围的浓重吉祥和一年收货的富足丰硕。装饰上,水波纹、蛙纹、“酉”字纹的丰富,增添了文化融合和期盼来年丰收和延绵之意(如图1 右下)。

(五)以插画内容进行拓展尝试和思考

单幅画面和内容场景可用于各类实际设计项目和艺术产品开发,如相关农产品包装设计、编织类布艺产品、陶瓷类艺术品、生活家居类产品、办公文具类产品等的图案装饰。其中每一个单体图形都可以作为单个形象进行工艺品和饰品的生产。这也是后期衍生品的拓展和影响力的体现。

四、小结

壮族稻作文化和铜鼓文化是壮文化的代表,是展示和传播壮文化的核心要素。本次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是对二者综合研习的视觉创新,是以视觉设计的角度对地方文化活态化研究的尝试。系列作品的创作更有利于主题内涵的表达和视觉效果的展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一直都是社会共同的话题和责任,作为设计专业学者,我们除了通过文字语言的阅读和研习,更多需要运用图形语言的形式和魅力,构建创作思路,展示文化元素,创作研发更多更好的“活态化”产品,让受众以更加丰富直观的方式去感受文化、体验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价值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稻作铜鼓壮族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壮族山歌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