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2018-02-05邝奕轩
邝奕轩
中国稻作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成功表现之一。开展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就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话语体系的民族文化力和国际张力。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展开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准确认知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籍此探寻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关键路径,为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一、中国稻作文化的历史考察
中国拥有古老的稻作遗迹和极其丰富的稻作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强烈影响。相关研究表明,韩文化的底层文化中,距今三千年经由域外传入的无文土器文化实源于中国长江下游百越民族地区,在服饰、饮食、民居建筑、婚俗等方面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中国传入韩国的稻作文化改变了韩半岛原有的文化风格。中国稻作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日本北九州地区先民利用与中国大陆先进文化交流的契机,学到中国大陆稻作文化的先进经验,成为日本最先掌握生产更多粮食的稻作农耕方法的群体,中国稻作文化加速了日本社会形态的转变,影响了弥生时代日本农耕祭祀等。中国与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交流始于先秦时代,唐宋以后,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中国和东南亚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使得中国和东盟之间交往的领域遍及稻作技术、民俗文化等多个层面,促进双方稻米生产和稻作文化的发展,进而形成许多共同又各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兼具物质文化交流与精神文化交流双重特性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充分见证了历史时期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二、中国稻作文化的现实关照
1.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性
全球粮食需求尤其是杂交水稻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自主创新且领先于全球的重大技术,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做出突出贡献。当前,全球饥荒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粮食需求量依然巨大。中国杂交水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贡献及其在化解全球粮食危机中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都是中国稻作文化公共话语权空间扩大的体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杂交水稻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中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与中国稻作文化传播相辅相成。杂交水稻产品的株系、质量等是硬条件,中国稻作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则是软条件。要夯实中国杂交水稻国外推广的技术与文化基础,进而实现不同类型的生活与情感方式的交融,就要借力于中国稻作文化的包容及其与其他文化的互补。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并提出生产要素对外输出,这是谋求将技术、资金和产能等优势转化成共赢发展动力,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战略构想。中国稻作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对外传播的内容之一。
2.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可行性
中国稻作文化的比较优势显著。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稻作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适应当代社会,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农耕文化,是“中国模式”优势和魅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稻作文化的本质决定了中国稻作文化成为中国坚定道路自信、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國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缓解全球饥荒过程中,中国稻作文化向全球展示了实力和比较优势,对外传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及其给各国民众带来的福祉,是新时期中国稻作文化的重大现实作用,既体现了中国杂交水稻推广者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也体现了中国稻作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情况
当前,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基于不同层面展开。在政府层面,政府出台诸如《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条文,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对外传播与交流途径和方法不断拓宽,例如,中国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共寻“那”(壮语:“稻田”之意)文化根源。在企业层面,通过培训班、论坛、科技合作等形式,传播中国稻作文化。如隆平高科在东帝汶、菲律宾等国开展援外培训,在当地挖掘、培养跨文化传播的“意见领袖”。在民间层面,通过电视专题片、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外传播稻作文化,例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拍摄电视专题片《禾下乘凉梦》,有力地推进了杂交水稻“文化之旅”。
尽管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成果丰硕,但仍有许多不足,亟待完善。一是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当前中国稻作文化在海外传播主要是以杂交水稻等工具性形态输出,稻作产品的商品属性得到充分的表现,但是,中国稻作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理论界和产业界大多从杂交水稻等作物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层面探讨中国稻作产业在国外发展问题,对于提升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迫切性认识较为模糊,对多主体多维度系统推进中国稻作文化跨文化适应性传播缺乏思考,还没有形成稻作产品输出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的对外传播主体意识。长此以往,将形成单纯依赖杂交水稻等作物对外输出的惯性依赖,放弃在稻作文化领域的比较优势,对于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来说也是个损失。二是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跨文化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在中亚和非洲,由于国情、宗教信仰和习俗社情等存在差异,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着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信息符号以及道德等方面不一致的现实,国别之间多种要素的差异影响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三是中国稻作文化尚未用活新媒体。当前,中国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的大众传媒展开对外传播,而是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博物馆等视频、音频多维度信息展示,以及以中国杂交水稻等作物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对外传播中国稻作文化,但是总体来看,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微信等新媒体使用的水平偏低,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实时性、开放性、自主参与性、深度交互性还不足,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效果未能充分发挥。endprint
三、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化路径
中国稻作文化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生动载体,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瞄准关键短板发力。
1. 政府做好超前文化引领
以纳入国家战略为方向,提升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层次。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要有“一盘棋”的整体意识,应统一认识,统筹谋划。编制、实施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定位明确、统筹协调、功能互补的稻作文化立体化对外传播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稻作文化“一盘棋”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协调联动的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管理工作格局,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和实际困难,鼓励创新,支持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的整体展现,促进国外受众对中国稻作文化的整体认知理解和体验。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弯道超车。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互联网舆论治理经验,提出“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媒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①,明确对外传播稻作文化的价值指向,政府应进行顶层战略设计,主导制定依托互联网的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战略规划,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视为推进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引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用活新媒体,并制定法律保障和支撑体系;构建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强化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展开对外传播的能力;采用培植受众国新媒体精英和网络意见领袖等方式进行稻作文化输出。
以权威性、公益性内容传播为内核,提升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质量。在政府开展稻作文化权威性、公益性内容对外传播中,要把握以下关键要务。一是确保政府对外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外传播的稻作文化内容应具有总览性、前瞻性,着重传播中国稻作产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以及稻作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和重要制度,能够代表稻作文化前进方向。二是既要注重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的互信合作关系,又要积极拓展与品牌形象好、经验丰富的市场化媒体的合作关系。三是结合政府开展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目标、策略安排及受众国的具体情况,主动、科学设置稻作文化对外传播议题,积极拓展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思维空间,引领媒体关注、集中传播。四是加强对外传播话语创新,善于学习采用大众化、人性化、情景化、故事化传播手法,实现从单一、显性化、垂直式传播向多元化、隐形化、交互式传播转变,增强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着力避免空洞的中国式政治语言。
2. 企业做好文化营销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走出去”的稻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应着力推动企业文化与中国稻作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是挖掘、总结企业宗旨、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等价值观,引入中国稻作文化内涵,形成独具企业特色,又体现稻作文化的时代价值的理念识别系统。二是塑造行为规范系统,规范企业行为文化。一方面结合企业理念界定,厘清企业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对企业标志、商标品牌、企业产品包装和企业对外传播媒介组合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多层次、全方位展现稻作企业价值理念。
积极开展企业公共外交。一是要强化企业公共外交意识。拓展海外市场的稻作企业应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妥善处理与政府、民众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塑造好中国人形象,要善于结合企业所在国重大节日活动或文化传统活动等,积极策划各种类型的公共活动,传播中国稻作文化。二是提升企业开展公共外交能力。稻作企业应加強对当地人文社情的研究,积极参与中国政府对企业所在国的医疗等援助活动,与当地孔子学院积极对接,为孔子学院稻作文化传播提供专业支持。三是建设专业型人才队伍。既要做好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精通跨文化交流、善用多元化媒体技术、熟稔中国稻作文化故事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要做好深度的本土化,着力培养对企业忠诚、对中国友好的员工队伍。
3. 非政府组织做好文化推广
增强对外教育,夯实对外传播软实力。一是依托农业类高校,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优化留学生国别结构和留学生培养结构,采用对外教育发展、境外稻作文化渗透性教育等方式,加大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二是充分利用我国在海外广布的孔子学院,将中国稻作文化元素嵌入孔子学院办学内容,普及中国杂交水稻等稻作知识,增进国外受众对中国稻作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注重在不同层次的受众中培养意见领袖。基于已有国际规范化教材,有针对性地编写教学讲义,形成具有较高文化适应、利于传播中国稻作文化的区域性教材。
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增强中国稻作文化适应。农业类本科高职院校、农业类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作物学会等非营利性学术组织,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农业科研合作,充分展示中国水稻科学等稻作科学的特质和优势,有机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资源,拓展中国稻作科学对外传播渠道,扩大农业类本科高职院校、农业类科研组织以及中国作物学会等非营利性学术组织的影响力,推动海外对中国杂交水稻等作物的认可,助力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
搞活稻作文化旅游,拓展对外传播市场。发展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作物为表、以传统稻作文化为里、重在体验的旅游方式,让来华人员感受中国稻作文化魅力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一是善于挖掘稻作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巧妙实现与稻作文化所在地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将独具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元素与精神元素展现出来。二是要紧扣稻作文化,深度挖掘展现地方特色与地方节令习俗的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和农民生活展示项目。三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要将稻作文化旅游融入学习课程、学术交流、业务交流活动中,精准聚焦来华留学生、学术交流和业务交流人员这类较易识别的群体,助其在旅游体验中提升对中国稻作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
本文在回顾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有效推进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进行了探索,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本文系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委托课题“中国农耕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和湖南省社科院课题“湖南文化贸易‘走出去的新路径研究:以杂交水稻文化为视角”阶段性成果,后者的项目编号:17WCC15)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4-206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