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6王玉召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雾化

王玉召

(平果市人民医院,广西 平果,5314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先天畸形,也是婴幼儿及儿童死亡前3 位的原因。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含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导致肺血流显著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1]。肺炎是婴幼儿与儿童死亡前5 位原因。临床研究表明[2],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易转变为重症肺炎,出现心脏功能衰竭与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需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辅助循环,预后不良的概率增加。所以采取有效治疗改善预后对该类患儿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该类患儿治疗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现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关价值。

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护理现状

1.1 环境护理 为患儿准备相对舒适的环境,且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安静等,病房中采用粉色等暖色调,以减少儿童恐惧感,增强其温馨甜蜜感,同时依据患儿的喜好装备图画书、玩具等。病室每日利用紫外线消毒,确保床褥干净,预防交叉感染[5]。杨苗娟[6]研究中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护理中给予生活护理,将病房维持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注意开窗通风等,且保持室内舒适的温湿度,使患儿能够在相对适宜环境下接受治疗和恢复。

1.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偏下,智能发育尚未成熟,对医院存在恐惧焦虑或是不安等异常情绪,影响到日常治疗。高中阳[7]研究中提出对患儿给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有效配合治疗。通过主动和患儿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不同年龄段患儿接触方式也有所不同,3 岁以内患儿易排斥陌生人,故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耐心和患儿建立熟悉感;3 岁至学龄前儿童在认知方面较成熟,存在一定判断与理解能力,护理人员可通过讲解故事、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儿不良情绪;至于学龄儿童已有自己认知,护理人员可直接和患儿沟通,进行心理护理,以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罗晓梅[8]研究中依据患儿临床症状制定相应心理措施,树立良好的心理护理职责,有爱心、耐心的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例如,拥抱、抚摸等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渐渐消除其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获得家属较高满意度。并有学者[9]提出,在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同时,注意给予患儿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不管患儿是恐惧、紧张还是抑郁等,表扬和鼓励均会取得一定效果,因其除了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外,还需心理支持,心理支持能较好的解决患儿住院中出现各种负性情绪与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1.3 呼吸道护理 有研究证明[10],给予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有效呼吸道护理能够确保呼吸道通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治愈率等,促使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秦金萍[11]研究报道,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示为咳嗽、咳痰、气促等,早期为刺激性干咳,四肢出现咳嗽有痰,痰若不能及时可出,将加重呼吸道阻塞,有痰鸣气促症状。通过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定时为患儿拍背、翻身,由下而上,有外向内轻拍患儿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促进其分泌物排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4 次,每次20 分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肺部分泌物明显增多,加之咳嗽力量小,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吸痰时间长,加重缺氧或损伤呼吸道[12]。尤其是0~3 岁患儿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差,在受到吸痰刺激时,哭闹反抗,左右摆动头部,造成吸痰管插入时易触及鼻粘膜而损伤[13]。对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吸痰时要熟练掌握吸痰技术,还需严格掌握适宜吸引负压。有文献报道[14],重型颅脑损伤者吸痰负压力在200mmhg时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低氧血症及颅内压增高,保持在150mmHg 时测得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可见不是负压吸引越大越好,而是以能吸净痰液,又不增加黏膜损伤与患者痛苦为宜。田艳艳[15]等学者针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不同负压吸痰效果进行研究,其表示,建议新生儿吸痰压力控制在80mmHg 以内,3 岁以下患儿吸痰压力控制在150mmHg,3 岁以上在200mmHg 为宜,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尽痰液,又未增加患儿痛苦和损伤。

1.4 雾化吸入 正确把握雾化吸入时间,尽量在其安静状态下进行。对于雾化吸入的时间和次数均要参照患儿具体情况为其设定,尽可能不引起患儿强烈不适,帮助患儿摆放舒适体位,可选取坐位或选取半卧位,以患儿舒适为宜[16]。对于雾化温度控制在22~24 摄氏度即可,时间控制在4~6 分钟左右,氧流量在5~6L/min 间,提前对患儿痰液情况科学评估,若痰液多则实施吸痰,并提前检查好雾化吸入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完成之后嘱家属进行漱口[17]。

1.5 健康教育 刘秀萍[18]针对患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主要从入院时、术前、术后、出院后为家长普及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饮食护理等,经干预后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家属有效掌握疾病知识、饮食习惯、康复知识等。

2 小结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众多,其临床特点为肺部感染、起病早、易反复,且此类患儿多伴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故针对此类患儿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改善其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并加强与患儿家长及监护人员的沟通,与此同时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等。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雾化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