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新进展

2022-11-26李莲艳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

李莲艳

灌阳县卫生健康局 广西 桂林 541600

艾滋病为艾滋病毒引发的人体免疫系统疾病,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出现于1985年,之后感染人群呈逐步提升趋势。由于艾滋病自身不可治愈性、传染性,死亡率高,因此常会受到社会歧视,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不仅降低生活质量,也会降低患者护理依从度,影响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便需选取有效护理方式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现即对各种护理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干预策略。

1 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

艾滋病患者心理异常发生几率较高,问题复杂多样。有学者调查发现,艾滋病人群中47%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约52.6%有中度心理问题[1]。国内有关研究发现,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震惊:并无心理准备,出现默然等状态;拒绝:患者拒绝承认自己患有疾病;报复:将感染的原因归咎为他人,且会产生报复社会或者报复他人的心理;孤独:自我封闭,平日极少说话,常会感到孤独无助;恐惧:害怕、担心别人冷漠对待自己,担心家人受到牵连,生活以及工作受到影响;厌世: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的了解,认为疾病无法治疗,因此会出现悲观、厌世认为生命无价值[2-3]。

艾滋病感染患者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于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艾滋病患者平均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常规模型评分,多数患者缺乏社会支持。当患者发病后常会受到朋友、亲人的孤立,患者出现后他人即会回避,甚至会产生恐惧感,由于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因此也会接受物质压力[4-5]。患者心理状况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节点为怀疑和否认,主要表现为对于诊断结果的否认,并不认同检验结果;第二阶段则会出现愤怒,将自己感染归纳为社会不公,出现怨天尤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则为合作协议阶段,可通过心理护理和教育提升认知,逐步配合治疗;第四阶段则为悲伤和忧郁,随着患者病情发展、药物副反应,患者常会出现疼痛、胃口差等问题。感觉受到歧视后即会出现心理波动;第五阶段:升华阶段,通过不同阶段药物治疗,患者已经接受治疗和护理,希望逐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6]。

因此可知患者心理状况可随着疾病发展而发展,且会出现异常波动、变化,因此在护理时不仅需针对患者疾病护理同时也需重视心理状态,通过此种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提升生活质量。

2 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护理

艾滋病可分为三期,主要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无症状也被称之为临床潜伏期,时间长短和感染数量、机体免疫状态、生活方式、营养条件等有关。艾滋病期则为患病期,感染到死亡病程在10年左右,约50%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者咳嗽等问题[7]。

对于乏力虚弱患者主要使用右旋苯异丙胺等药物治疗,主要作用为改善艾滋病患者虚弱、乏力,可长期服用。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多卧床休息,当患者肌肉疲劳感消除后即鼓励其多运动,逐步放松肌肉。厌食、消瘦患者则需重视营养干预,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8-9]。为厌食患者讲解厌食以及消瘦的危险性,改善心肺功能、提升体重。胃肠道症状:艾滋病患者约50%~93%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其中腹泻为患者主要症状,要求患者认真观察大便颜色、气味和量,是否有腹痛问题[10]。对于频繁水样便患者,使用一次性导尿管、尿道清洁,减少护理工作量。

3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不仅需忍受疾病折磨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家属等影响,为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心理咨询、提高认知、人文关怀等方式提升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我国现阶段对于艾滋病已经开展多种方式心理咨询,其中主要包括门诊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热线电话、网络为患者提供疾病情感支持,指导患者正确治疗,消除内心负性心理、不必要的顾虑[11-12]。要求咨询护士在接待患者时保持耐心,鼓励其倾听患者心理呼声,切忌暴露歧视、讽刺语言,主要以表达理解、同情为主,针对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选择合适的语言,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正确认识疾病。

健康教育:现阶段并无艾滋病有效治疗疫苗,健康教育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艾滋病知识教育时,主要内容为艾滋病知识,对家庭或他人危害教育,患者自我管理护理[13]。由于疾病自身的复杂性,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医生进行个别指导或者床前咨询。

情感支持: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亲属、同事、伙伴、朋友以及单位、党团。患者患病之后即需为患者亲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疾病传染方式和途径以及预防方式,避免患者在家庭遭受孤立、歧视。要求家庭成员多探视、多交流,关爱患者,使得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14]。患者家属多向亲友或者自己同时进行疾病知识讲解,改善患者所处社会环境。

人性化护理。在各种护理措施中最优秀的护理方式为情感疗法,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以热情和真挚的语言和患者交流、沟通,多表达自身关怀,使得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减少心理压力[15]。鼓励护理人员多和患者了解,交流生活和旅游等方面内容,提升患者信任感。

放松护理。鼓励患者培养自身兴趣爱好,每天观看喜剧片、小品、相声或者听音乐,缓解内心焦虑。鼓励患者在病房内适当装饰,居家之后可养花、养宠物,通过此种方式抒发内心焦虑,寄托生活美好向往[16]。当患者内心困苦时为其推荐励志、向上的影片,鼓励其反复观看吸取力量。

延续性护理。由于疾病治疗长期性,多数患者需要居家接受治疗,此时便需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主要护理方式为医院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每个月为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保证患者出院之后病情发展依然可得到监测[17]。在每月电话随访基础上也联合互联网平台随访,主要使用微信平台为患者提供延伸服务,建立微信群聊,每个群内均有护理人员和其他患者,每天推送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也鼓励患者相互分享自身经验,对于患者共性问题则需统一回复。

医护一体化护理。首先组建专门护理小组,患者入院后即详细评估患者个人信息,依据病情为患者制定护理措施[18]。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鼓励患者定期交流。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注意患者情绪波动,主要以疏导和鼓励为主。同时也需重视患者家属教育,所有家属均需接受专业疾病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学习自我防护和沟通技巧。病房护理,除基础性护理之外也需重视查房干预,要求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情况和睡眠情况,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所有查房记录均需涵盖体检状况、问诊决策[19]。护理进行一阶段之后则需召开小组讨论会,主要内容为总结现阶段工作中问题以及经验,对于问题群策群力解决,对于经验则进行推广。

舒适护理。更为重视患者消毒隔离以及护理流程讲解,在对患者隔离之前即为其讲解隔离的原因以及方法[20]。为患者隔离时尽可能安排单人间,当条件不具备时将患者安排在通风处,患者接受手术和各种辅助性检查时需首先通知手术室和辅助科室。在进行护理时也重视对症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营养疗法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胃肠道功能。

认知护理。护理人员需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活动,找出患者认知偏差。首先为患者进行解释性交谈,使得艾滋病患者充分正确认识疾病,并为艾滋病患者讲解疾病最新动态,通过真实且可信的案例对于艾滋病患者予以开导,强调长期稳定药物治疗效果,使得患者可保持良好心态[21];第二则为鼓励性交谈,患者表现出抑郁、失落等心理问题时,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勇敢面对疾病,帮助患者建立精神追求,减少轻生行为。第三为进行劝导性交谈,由于患者发病年龄较低,多数为青壮年,多数患者有较强自尊心,为患者心理护理时则更需充分重视患者[22]。同时为患者进行性行为指导,避免患者出现不安全性行为,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

保守患者秘密。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充分理解患者需要,严格保守患者秘密,护理过程中鼓励患者讲述自身隐私意愿。对于患者病情询问过程中患者不愿意讲述的内容则不可过分追问,避免诱发患者方案情绪[23]。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其他人回避,必须在单独且私密的环境下交流。

社会性支持护理。由于艾滋病患者常会受到社会以及家庭歧视,因此在为患者护理过程中充分和患者家属成员以及社会接触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所有家庭成员想法,寻求其支持和配合,叮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并要求家庭成员向其他社会成员进行疾病解释,优化患者社会环境,避免患者受到抛弃感,提升社会参与感[24]。

4 小结

现阶段我国艾滋病已经进入广泛流行期,并且从高危人群逐步过渡至普通人群,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以及社会问题。且艾滋病患者普遍面临社会歧视、抛弃、憎恶等问题,故在为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需进行疾病护理干预,也需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方式使得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改善治疗环境。

猜你喜欢

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 世界艾滋病日》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心理感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