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

2022-11-26莲池区教师发展中心闫小娟保定市第十三中学杜梦宏

学苑教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语篇育人

莲池区教师发展中心 闫小娟 保定市第十三中学 杜梦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这要求教师改变针对零散知识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师要形成基于主题意义的大观念教学,来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现以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7单元Days and Mont hs为例,阐述如何确定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确立单元的主题、主题语境、主题意义、大观念和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主题:节日与活动。

2.单元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主题范围,涉及“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中“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与文化景观、节假日与庆祝活动”;人与自我主题范围,涉及“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中的“丰富、充实与积极向上的个人生活”。

3.单元主题意义:学生们积极参与不同的校园活动,体现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对中外各种节日与活动的学习,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并能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4.单元大观念:从校园文化到节日文化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真正锻炼他们和世界对话的能力,并在交流中能做到“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

5.单元文本解读:

【what】语篇的主题和内容。

文本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节日、气候以及表达喜好和活动等信息,谈论了天气、日期和节日活动等话题。

【why】语篇的写作意图。

本单元体现了浓郁的东西方节日文化特点,以及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创建文明校园文化。两者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够突出文化育人的教育目的。

【how】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本单元涉及六个语篇,包括三个对话和三个短文。首先以时间为线索,整合39课(课前班级活动对话)、37课(课上师生对话)和40课(课后生日讨论),三篇对话以听说课的形式呈现。其次以地点为线索,整合38课(加拿大的节日活动)、42课(澳大利亚的天气、活动等)和41课(中国的节日和活动),三篇文本以阅读课的形式呈现。

6.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达到:

(1)获取李明学习和生活的活动信息,梳理、整合、应用本单元重点句型,提高日常交际中的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加拿大、澳大利亚季节、气候和节日信息,梳理、整合各个节日的日期和活动,感受中西方文化异同。

(3)获取祖国节日信息,梳理、整合各个节日的日期和活动,努力做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单元各语篇对应落实的单元目标:

语篇一:应用文Lesson39:AClass Calendar PartⅡ;Lesson37:Seasons and MonthsPartⅠ;Lesson40:When is your birthday?PartⅠ(对应单元教学目标1)

语 篇 二:记 叙 文Lesson38:Nick’s Busy Mont h(对应单元教学目标2)

语篇三:应用文Lesson42:Happy Holidays(对应单元教学目标2)

语篇四:记叙文Lesson41:Holidays(对应单元教学目标3)

在单元的文本整合中,教师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围绕“节日与活动”这一单元主题,对单元内各语篇进行了深入研读,挖掘出每个语篇含有的育人价值,在单元主题和各语篇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在深入分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单元内各个板块的学习内容,搭建具有整体性和结构化的内容框架。

二、确立分课时教学目标,并逐一解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没有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会形成一堆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大单元教学首先是明确了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整体宏观的基础上一一落实到各个课时的小目标。

1.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进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要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以本单元整合后的第一课(lesson39、37、40课)的文本解读和教学目标为例:

【what】新的文本改为时间线索:第一部分课前讨论:学生们讨论班级日历(Lesson39:A Class Calendar的PARTⅡMonths of the year),在情景中掌握序数词和日期表达。第二部分课中学习:师生讨论季节、天气和喜好(Lesson37:Seasons and Weat her的PARTⅠ:What seasons do you like?),在对话中掌握基本句型;第三部分课后对话:讨论生日礼物(Lesson40:When Is Your Birt hday?的PARTⅠ:A birt hday present),在对话中练习时间表达法。

【why】三篇对话文本以时间顺序紧密衔接,教师注重听前搭建支架,听中获取信息,听后联系生活和交际促进表达,培养学生用语言去理解和表达。通过交流课内外活动安排,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记住家人的生日,体现了对孩子孝心的培养。

【how】

文体:对话文本

课型:听说课

线索:时间顺序(before class-during class-aft er class)

学生掌握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It’s__________.

How is the weat her? It’s___________.

What’s the date today?It’s_________.

What do you like to do?It like_________.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们能够:

(1)获取李明活动信息;梳理、概括李明学习、生活的活动内容,在听说练习中掌握基本句型结构。

(2)基于结构化知识,整合、概括、描述李明的所有活动内容。

(3)分析、推理、判断在不同情境中你会搭配自如的语言交际,并能采取实际行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同理心。

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由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转变为培养核心素养。从培养语言能力提升至全人发展,教师更应该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使教学跟上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才必然会有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2.以英语活动观为指导思想,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以本单元第二课时Lesson38:Nick’s Busy Mont h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获取Nick在12月份里的活动信息(时间、内容、感受等);梳理、概括Nick繁忙中所参与的活动内容,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学习理解类】

(2)基于结构化知识,描述Nick所有活动内容,并分析、推断Nick的繁忙背后是对家人朋友的爱。【应用实践类】

(3)对比分析圣诞节和春节间异同,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整理分析节礼日、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节礼日,推断商家的营销噱头,养成理性消费方式。【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

(4)模仿Nick,向外国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繁忙12月。【迁移创新类】

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英语学习活动观更好地把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教学落实到位,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落实英语核心素养。

3.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以本单元Lesson42:Happy Holidays的教学目标为例,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获取作者E-mail中的基本信息(例如地名、节日、天气、月份、感受等);梳理、概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异同,借助可视化的图形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单元教学目标2)

(2)基于结构化的知识,描述作者的电子邮件内容,并能学会一种写作模式:“see-t hink-wonder”。(单元教学目标2)

(3)分析、评价作者想去澳大利亚的原因,并提出Jenny来中国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单元教学目标2)

(4)模仿王梅,回答Jenny所提出的问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单元教学目标3)

教师通过对主题意义探究的体验,学生能获得知识的内在意义。但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认知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某种语篇内容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引领,在学生与语篇内容和语篇作者的互动中逐渐生成。

4.培育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以本单元的最后一课Lesson 41课的文本解读和教学目标为例:

【what】以李明视角呈现了一篇介绍中国节日的报告,文本巧妙地把掌握日期表达法与中国节日结合起来,主要提到了五一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春节和元旦,唤起学生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另外,文本还陈述了节日活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们的审辩性思维能力。

【why】过去,我们学英语更多是为了应试和了解西方文化。但在今天,我们不再只是用英语了解西方世界,同时也在借助这门语言,参与全球对话,发出我们的声音,展现我们的文化。描述中国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品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深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how】文体:学习报告

课型:阅读课

明线:中国节日。

暗线:不同的节日庆祝方式。

全文围绕主题句: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holidays in China.展开中国节日的介绍。以We have...on...句型强调节日中具体的时间表达法。以不连续性文本陈述不同节日中家人们的不同活动形式,学生掌握句型“like to do...”。文中的“Holidays are fun.We can play with our friends and get together with our families during holidays.”介绍了节日的意义,家人朋友们的团聚是节日带给每个家庭最美好的回忆。

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获取中国节日中的时间活动等信息,梳理、概括各个节日的时间点,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

(2)基于结构化知识,描述不同节日的不同活动方式,并分析节日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

通过案例中文本解读的设计,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阔知识面,丰富生活阅历,培养家国情怀。从整体到局部都蕴含着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人、爱国家,做心中有“爱”的新时代青少年。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必备要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本单元的主题意义设计也充分说明了:依托单一语篇或单一结构的学习是难以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的。单元整体教学必将成为推动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必要路径。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秉持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启义务教育学段英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坚持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课程教学的多元评价体系;按照能力分级的方式设计具有基础性、进阶型和适切性特点的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强调六要素整合式的教学,切忌碎片化的知识点学习。教师应在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下,深入挖掘单元学习内容蕴含的育人价值,突出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对人和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做到应对和解决基于真实情景的任务和问题,达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语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