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探究及对外交口译人才管理的启示*

2022-11-26张慧玉闻游欢

民族翻译 2022年3期
关键词:译语口译外交

⊙ 张慧玉 闻游欢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091)

作为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典范,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社会开放,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为规范外交活动、消除语言隔阂,朝廷在鸿胪寺下设立译语人一职作为专职外交口译人员,以推动唐朝的对外交流,维护大国形象。译语人作为繁盛王朝外交活动中关键的信息传递者,无疑是中国口译史上不容忽视的群体。然而,学界对唐代鸿胪寺译语人的关注多停留于其历史沿革、职能和人员的简要介绍,如追寻译语人在丝绸之路东段上的踪迹[1]、聚焦唐西州译语人的活动[2]等,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译语人的工作情况及角色,却缺乏深入的分析;同时,已有研究肯定了译语人的重要历史贡献及鸿胪寺译语人制度在唐代外交活动中的正面作用,但是对其局限性反思不够充分。事实上,作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内政外交的政策工具,鸿胪寺译语人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历史局限性,我们应当客观地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理性反思。

基于此,本文以史为镜,从翻译政策视角介绍唐代鸿胪寺译语人的设立背景和基本情况,梳理其主要职能和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制度的局限性,以期为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带来启示。

一、唐朝翻译政策的基本特点

唐朝国力强盛,奉行积极开放的外交政策,与周边各族政权以及亚非其他国家的外交往来空前频繁,造就了“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的繁荣景象。据《唐六典·卷四》记载:“凡四蕃之国,经朝贡已后,自相诛绝及有罪见灭者,盖三百余国。今所在者,有七十余藩。"[3]204由此可见,向唐朝政府进行朝贡的国家或政权最多时近四百个,可谓盛极一时。《唐会要·卷九十九》中也记载了诸国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前来朝贡的盛景:“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4]2558因语言不通,各国使者往往要经过“重译"才能完成沟通,可见翻译在唐朝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十分关键。

唐朝实行的翻译政策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唐朝中央的专职译官主要有两类:中书省译语人和鸿胪寺译语人,但朝廷并没有设立专门、独立的翻译机构。目前可考史料中并无关于中央专职翻译机构的记载。第二,相关部门译官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中书省是中央三省六部制下专门负责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掌握机要的宰相机构,属于“处理外交关系事务的关涉机构"[5]69。中书省译语人的工作内容兼具翻书(笔译)和译语(口译),且以前者为重点。[6]鸿胪寺主要负责接待外国使臣,直接与他们进行沟通,所以鸿胪寺译语人的工作以口译为主。[7]可见二者在职责方面有明确的分工。龙惠珠进一步指出,中书省和鸿胪寺译语人的相互协作主要表现在接收、传递并翻译外国使者呈递的表疏。[5]总之,二者具体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在外事接待的各环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第三,唐朝的翻译政策主要为外交活动服务。不论是负责文书翻译的中书省译语人,还是专职外事口译的鸿胪寺译语人,都是中央的正式官职,其工作内容均涉及唐朝与周边各族政权或亚非诸国的交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朝廷搭建起促进民族融合、维持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此外,基于开放与交流的需要,民间也有译语人的存在。民间译语人在来唐朝贡、贸易、传教、求法、求学的群体中较为活跃,但大部分是自发形成,规模较小,多由长期生活在唐朝的蕃客担任,而且通常是临时性参与[6],无法持续满足外事活动的需求。因此,中书省与鸿胪寺的译语人是唐朝翻译政策的核心,而后者更是外交口译政策的核心。

二、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设立背景

综上不难判断,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产生以唐朝频繁外交活动中对语言沟通的迫切需求为基础。国力的强盛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开放包容,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统治者采取积极开放的外交政策,使周边各民族敬慕、依附大唐,前来朝贡者络绎不绝。据《唐会要·卷九十九》记载,贞观十四年,距离唐都城长安一万五千里远的流鬼国“三译而来朝贡"[4]6120,成为当时与唐朝通使的亚洲国家中地理位置最北的国家。然而,语言不通,各国使者和唐朝官员之间无法顺利沟通,就会严重阻碍外事交往。鸿胪寺译语人满足了唐朝对外交往中的客观语言需求,可谓因时而生。

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设立,与其所属机构的性质也有直接关联。鸿胪寺是朝廷为接待外国使臣而设立的专职机构,主要负责协调使者抵达长安到顺利完成外交使命的全过程[5]。与中书省译语人主要负责翻译使臣呈递的奏折不同[5],鸿胪寺译语人与使臣直接接触,提供口译服务。因此,唐朝中央设立鸿胪寺译语人一职,其设立之初,便主要负责口译事务,与中书省译语人相互配合、补充,满足国家的外交需求。此外,设立鸿胪寺译语人,也是唐朝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和唐大国地位的考量。统治者希望通过译语人充分了解蕃族的情况[8],收集战略情报,防止诸侯国叛乱,以巩固唐朝中央统治。

作为唐朝最重要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制度,鸿胪寺译语人制度对译语人的选拔、任用、管理以及人数、构成、官种、品阶等皆有具体规定。如人数方面,鸿胪寺专设译语职位20人[3],占鸿胪寺职官总人数的近十分之一[5],这一比例充分体现了唐朝对译语人的巨大需求,以及译语人在鸿胪寺外事接待中的重要作用。人员构成方面,鸿胪寺译语人多由外族人员担任,一般为胡人,并且以昭武九姓胡(即粟特人)居多。胡人商贾沿丝绸之路开展贸易,精通汉语等多种语言,是担当译语人的理想人选。[9]官种方面,鸿胪寺译语人直接隶属于鸿胪寺,属直官的一种;因其主要凭借专业技能(即语言能力)开展工作,故其晋升渠道、待遇、品阶等均依照技术直官规定。[6]

三、鸿胪寺译语人的主要职能及贡献

由于唐朝与周边各族政权的外事往来空前频繁,鸿胪寺译语人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其口译服务涉及礼宾接待、军事沟通、外部信息收集以及外交斡旋等唐朝外交的方方面面,在各个不同场合发挥着不同的职能。

(一)礼宾接待职能

鸿胪寺译语人最主要、最常见的职能是礼宾接待,确保国家外交活动的各个环节顺利推进。

首先,鸿胪寺译语人负责引导外国使节完成礼节性程序。据《新唐书·回鹘上》记载:“于是引回鹘公主入银台门,长公主三人候诸内,译史传导,拜必答,揖与进。帝御秘殿,长公主先入侍,回鹘公主入,拜谒已,内司宾导至长公主所,又译史传问,乃与俱入。"[10]6124史料中所记载的“译史"便是鸿胪寺译语人。由“传导"二字可知,在回鹘公主为首的使团来唐迎娶咸安公主的过程中,鸿胪寺译语人兼任礼宾司仪的角色[11],负责引导回鹘使团完成叩拜、行礼等觐见礼节和迎亲的基本程序。不仅如此,在其谒见皇帝之时,鸿胪寺译语人还要提供翻译服务,确保皇帝与回鹘使团之间能够顺畅交流,保证既定的联姻流程顺利推进,从而维护唐王朝与回鹘汗国的友好关系。

其次,在各国使臣谒见皇帝时,鸿胪寺译语人需要为双方提供翻译服务。据《新唐书·回鹘下》记载,唐中宗统治期间,坚昆(黠戛斯)遣使来唐朝贡。中宗对坚昆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而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10]6149中宗的评价让使臣感动顿首。虽然史料中并未直接提及译语人,但考虑到中宗与坚昆使臣语言不通,作为政府专职译官的鸿胪寺译语人必然参与接见过程,将中宗的夸赞之言翻译成黠戛斯语传达给使臣,协助双方的对话交流,确保谒见顺利推进。另一方面,鸿胪寺译语人在史料中的“隐身",也侧面反映了其在唐朝政治舞台中的地位比较低下。

此外,鸿胪寺译语人还负责在围猎、宴会、表演等外交场合提供翻译,从而便利主客双方的沟通交流。史料中直接记载了“译者"的参与。据《唐会要·卷二十七》记载,开元十三年间,唐玄宗与诸番酋长围猎。玄宗拉弓射兔,引得突厥使臣阿史那德吉利发盛赞“天可汗神武"[4]521“仰观圣代如此。十日不食。犹为饱也"[4]521“突厥朝命使阿史那德吉利发……谓译者曰"[4]521。鸿胪寺译语人在围猎场合陪伴在侧,将突厥使臣的溢美之词翻译成汉语,向玄宗传达其赞叹、崇敬之心,使双方能够顺利沟通交流。另外,为欢迎外国使臣,唐朝往往会安排盛大的宴会与表演。鸿胪寺译语人需要列于一旁,随时准备承担翻译任务。《全唐文·内人马伎赋》记载道“皇帝顺时观武,乘暇会群。百蛮在庭,如蚁慕於膻附;千官翊圣类星拱之垂文。……荷臣子之欣戴,咨译人以启发。"[12]6225鸿胪寺译语人在皇帝与大臣、外国使者身旁为他们提供翻译,并进行实时讲解[9],确保各方沟通顺利。《全唐文·狮子赋(并序)》也记载道“资译人之纳贡,弭雄心以效能"[12]4581,捕捉了雄狮表演时鸿胪寺译语人担任翻译、讲解员的身影。

(二)军事沟通职能

朝堂之外,鸿胪寺译语人的工作往往延伸至两军交战、媾和、谈判等场合,起到促进军事沟通的职能。

《旧唐书》回纥卷中记载了唐军将领郭子仪勇退回纥的传奇。唐朝大将仆固怀恩因被诬告谋反,策反回纥、吐蕃等唐朝周边民族政权向长安进犯。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郭子仪亲自率领骑兵前往泾阳与敌军对阵,几次打败敌军。仆固怀恩死后,回纥首领率众来泾阳请降。为与回纥军达成盟约,郭子仪只身入回纥军营,成功说服回纥同唐军结盟,大败吐蕃军。[13]《旧唐书》记载了译语人在结盟过程中的作用。请降的回纥军开始指明要见郭子仪:“回纥译曰:‘此来非恶心,要见令公。'子仪曰:‘我令公也。'"[13]5205在谈判过程中,面对郭子仪的责备,“回纥又译曰:‘怀恩负心,来报可汗,云唐国天子今已向江淮,令公亦不主兵,我是以敢来。今知天可汗见在上郭,令公为将,怀恩天又杀之。今请追杀吐蕃,收其羊马,以报国恩……'"[13]5205。待郭子仪说出盟约誓言,“合胡禄都督等失色,及杯至,即译曰:‘如令公盟约。'"[13]5205可见,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鸿胪寺译语人发挥着重要的军事沟通作用。

此外,《新唐书》中也记载了鸿胪寺译语人在传达军情方面的贡献:“(王式)徙安南都护……浚壕缭栅,外植刺竹,寇不可冒。后蛮兵入掠锦田步,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谢曰:‘我自缚叛獠,非为寇也。'"[10]5120公元858年正月,唐宣宗任命王式为安南经略使。王式有雄才大略,到达交趾,牢固防御,秣马厉兵。不久,南诏蛮军进犯交趾,王式派遣译者前往南诏军中,告谕唐军早已做好防御准备,南诏蛮军闻讯连夜撤退,安南军不战而胜。由此可见,在王式平定周边民族政权进犯的过程中,鸿胪寺译语人充当了传递军情的关键角色,负责前往敌军阵营,将“唐军有备而来"的信息传达给敌军,暗示此战艰难,使敌军不战而退,及时避免战争的爆发,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在两国盟誓场合,鸿胪寺译语人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新唐书·吐蕃下》记载的完整盟誓流程可知:“使者与虏大臣十余对位,酋长百余坐坛下,上设巨榻,钵掣逋升,告盟,一人自旁译授于下"[10]6103。唐朝与吐蕃结盟立誓的场合,双方各派使臣出席。钵掣逋①作为代表宣读盟文,鸿胪寺译语人需在一旁将盟文同步翻译出来,使所有盟誓参与者都能理解盟约内容。译语人虽非盟誓场合的主角,但其所提供的传译对推进盟誓流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的会议口译模式在唐朝便已得到应用。

(三)外部信息收集职能

基于自身的多语能力,鸿胪寺译语人不仅直接参与鸿胪寺的外部信息收集工作,也会协助其他中央机构搜集所需的外部信息。

首先,译语人是鸿胪寺信息收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按照规定,外国使者到达长安后需要配合鸿胪寺的信息收集工作。[5]《唐会要·使馆上》有载:“每使至。鸿胪勘问土地风俗。衣服贡献。道里远近。并其主名字报"[4]1089。鸿胪寺作为礼宾机构负责接待使者,向其了解属国的自然条件、民俗习惯、与长安的距离等基本情况。因语言不通,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鸿胪寺译语人提供翻译,协调信息调查工作的开展。除了在信息收集中提供翻译服务,译语人还可以基于语言优势直接主导特定的信息收集任务。据《新唐书·回鹘下》记载:“武宗命太仆卿赵蕃持节临慰其国,诏宰相即鸿胪寺见使者,使译官考山川国风"[10]6150。译语人可以凭借其语言能力,直接与藩国使者对话,能减少因翻译造成的信息缺失、误解,从而收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一手信息。

同时,鸿胪寺译语人也协助兵部、史馆等其他中央机构收集信息。譬如,《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凡蕃客至,鸿胪讯其国山川、风土,为图奏之,副上于职方;殊俗入朝者,图其容状、衣服以闻"[10]1198。译语人通过访谈来唐使臣,收集藩国风土人情等信息上报给兵部,兵部下设的职方司据此绘制或更新地图,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疆域及版图。又如《唐会要·使馆上》有载:“有即勘报史馆。修入国史"[4]1089。史馆负责主持编纂国史,记录国家大事和内政外交,译语人收集与外交相关的信息上报史馆,为国史修订提供参考。

可见,译语人或为鸿胪寺官员收集信息提供翻译服务,或直接向藩国使者了解各国的人文、地理、社会等信息,为鸿胪寺及其他中央机构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信息支持,也推动了礼宾、文史、国防等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深了唐朝对周边政权的了解。

(四)外交斡旋职能

作为外交一线人员,鸿胪寺译语人肩负着传达圣意、外交斡旋的职责。据《新唐书·回鹘下》记载:“浑在诸部最南者。突厥颉利败时,有俟利发阿贪支款塞。薛延陀之灭,大俟利发浑汪举部内向,以其地为皋兰都督府,后分东、西州。太宗以阿贪支于汪属尊,遣译者讽汪,汪欣然避位"[10]6141。“译者"即为鸿胪寺译语人。浑部是隋唐时期活跃在漠北的铁勒部落之一。在唐朝招抚漠北铁勒各部的过程中,浑部阿贪支与汪先后率部下前来归附。阿贪支归附较早,更受唐朝廷的青睐,太宗派遣译者前去劝说汪。最后汪自愿让位,甘居副位,阿贪支获封皋兰都督之职。在鸿胪寺译语人的斡旋下,浑部最终和平地完成权力交接,避免了纷争乃至流血事件的发生。并且由“讽"字可知,在这一过程中鸿胪寺译语人并非单纯充当皇帝的传声筒,在与部落首领斡旋时,他们不再是仅仅提供翻译服务的第三方边缘人,而是直接参与谈判过程,从而达成外交目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鸿胪寺译语人除了语言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外交素质。

(五)译语人的主要贡献

鸿胪寺译语人作为中央专职口译人员,为唐朝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鸿胪寺译语人的工作促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唐朝与各国的友谊。唐朝奉行积极开放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达到巅峰,周边各族部落和邻国纷纷依附。[14]他们活跃在接待各国使者、使臣的第一线,传达唐朝统治者的诏令,促进了外交活动的圆满完成,维护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其次,鸿胪寺译语人直接参与鸿胪寺的外部信息收集工作,也协助兵部、史部等中央机构收集所需的周边政权信息,其所提供的信息支持提高了中央机构的工作效率,而基于信息共享的部门间合作,彰显唐朝中央官制的高效和优越性。第三,鸿胪寺译语人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利益与领土完整,巩固了唐朝统治。他们通过口译实践,开展外交斡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的发生,或促成盟约签订,重铸和平。总之,作为唐朝外交活动的亲历者和积极参与者,鸿胪寺译语人活跃在外交一线,维系着唐王朝的外交关系,其历史贡献值得肯定。

四、唐朝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局限性

尽管贡献突出,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鸿胪寺译语人制度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发展、职业规范等方面。

(一)人才选拔与培养不成体系

一方面,鸿胪寺译语人的选拔缺乏统一标准。唐朝史料,特别是《新唐书》中关于译语人选拔标准的记载多是省略或一笔带过,因此只能通过研究有史可考的译语人生平或口译实践来进行推断和分析:译语人的本职就是为外事活动提供翻译服务,故其必须通晓一门或多门外语;译语人负责接待外国使臣,协调其在唐朝出使期间的各项事宜,因此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与社交能力;译语人还需要在多个外交场合发挥作用,其工作有时甚至能主宰外交活动的成败,故外交能力及综合素质十分关键。然而,唐朝并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译语人选拔标准。此外,对于各项能力需要达到的水平、候选人能力的量化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指标。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选拔的效率和效果,可能导致人才水平的良莠不齐,阻碍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中央对译语人才培养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唐朝已开始培养译语人才的初步尝试,如《全唐文·卷七十五》中所记载“其边州令制译语学官,常令教习,以达异意"[12]924。“译语学官"是指部分地方州府建立的译语学堂里教导、培养译语人才的老师。由此可见,唐朝已经开始培养译语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唐朝外交事务对译语人的需求。但是边州郡县的译语学堂多局限于辖区内,且多为初步尝试、招生规模较小,难以持续满足朝廷对高质量外交口译人才的需求。此外,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各边州郡县交流较少,因而译语学堂之间难以形成经验互鉴。现有史料也并未记载唐朝中央设立翻译人才培养机构的相关信息,可见国家层面对译语人的培养意识较为淡薄,基本依赖于地方州府译语学堂,制度不完善,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

(二)品阶低下及升迁渠道有限

作为唐朝的中央官员,鸿胪寺译语人位卑职重。译语人的品阶可追溯至《新唐书·选举志》中的记载“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10]1174,同时又有“典客署令一人,从七品下"[10]1258的规定。据规定,译语人的最高职务即为鸿胪寺典客署令,而典客署令的品阶为从七品,鸿胪寺译语人的品阶不会高于从七品。[9]在唐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员制度下,译语人的最高品阶仅为从七品(十四级),相对较为低下。现有的唐朝史料中关于译语人品阶及参与外事活动的直接记载相对较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鸿胪寺译语人官职较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另一方面,鸿胪寺译语人的升迁渠道也非常有限。鸿胪寺根据语言能力选拔译语人,故译语人属于技术直官,其升迁应遵照技术直官的升迁规定。一般而言,“由技术出身的人,仕途狭窄,最高只能担任本局、本署的令"[6]51,并且只能在本色机构内部循序渐进地升迁。就鸿胪寺译语人而言,其本色机构就是鸿胪寺典客署,故最高职务应为典客署令,品阶为从七品。上文所说的“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鸿胪寺译语人的升迁渠道比较狭窄,过程较为漫长,被限制在本机构内部,职业前景客观上受到限制,显然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及进取心。

总的来说,相对于译语人在唐朝外交生活中肩负的多重职责,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比较低微,晋升渠道单一且受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职业发展,不利于译语人制度的可持续性。

(三)监管及惩罚过于严苛

虽然鸿胪寺译语人品阶低下、升迁渠道有限,但因其直接参与国家的外事接待活动并扮演重要角色,唐朝十分重视对译语人职业规范的监管与控制,且存在惩罚过于严苛的问题。首先,鸿胪寺译语人在工作中存在较高的职业风险。如,其工作往往具有高度机密性,一旦泄密,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据《旧唐书·北狄》记载:“由是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以不能督察官属,致有漏泄,左迁道邃为曹州刺史,复为泽州刺史。"[13]204在渤海战争时期,因机密安排泄漏,唐玄宗处于被动地位,迁怒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治其监督下属不利之罪。由此可见,作为负责国家对外交往事务的鸿胪寺卿,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情报,必须管理下属尽好保密义务,否则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此外,鸿胪寺译语人负责翻译传达皇帝旨令,其日常工作内容必然涉及国家机要信息,同样负有保密的义务。然而,考虑到皇帝机密旨意及国家战略情报的传达和落实是一个复杂而环环相扣的过程,涉及多方主体参与,无法杜绝一切可能导致机要泄露的不可抗因素,故译语人的相关连带责任风险极大。

其次,唐朝对鸿胪寺译语人的职业规范与素养有非常细致且严苛的法律规定。据《唐律疏议》记载:“诸证不言情,及译人诈伪,致罪有出入者,证人减二等,译人与同罪。"[15]相关法律规定,因证人作伪证而导致犯人罪刑不一时,证人应按照所造成判罚出入的幅度减二等接受刑罚;而因译者翻译内容的不实导致犯人量刑发生出入时,译者则要按照所造成刑罚出入的同等幅度来接受处罚。[8]如,犯人实际应受徒刑一年,译者译成两年的,译者应代替犯人多受徒刑一年。犯人应判流刑,而译者译为两年徒刑的,则判处译者两年徒刑。此类法律规定不仅不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也会给译语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影响其能力的正常发挥。值得一提的是,“证人接受的处罚要比译语人翻译致错而受的处罚要轻"[8]290。这也足以说明唐朝对译者的职业规范与素养的要求极高,法律规范更为严苛,刑罚也颇为残酷。

唐朝针对鸿胪寺译语人的职业规范涉及准入报备、保密义务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虽然初衷是为了规范译语人管理,但也直接导致了译语人行动自由受到限制,使其承担较大风险。尤其是过于严苛的法律规定,必然会给译语人造成较重的负担,不仅不利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长远而言,过于严苛的职业规范矫枉过正,阻碍了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外交口译人才管理的启示

认识并剖析鸿胪寺译语人制度,能够为现今以及未来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带来重要的启示。鸿胪寺译语人基于礼宾接待、军事沟通、外部信息收集以及外交斡旋等主要职能,为唐朝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贡献充分肯定了外交口译员在国家外交、军事、政治等领域的突出作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日益凸显的重要角色进一步彰显了外交口译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翻译人才,尤其是外交口译人才的培养与管理。而译语人的历史职能与贡献在当今外交口译人才身上都有相应的体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不断深入,外交口译人才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提高中国国际形象与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制度,保障其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反思鸿胪寺译语人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可以为我们完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制度带来多层面的启示。

第一,在人才选拔方面,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缺乏统一的选拔标准,难以多方挖掘优秀人才,这启示我们在外交口译人才选拔时应当完善选拔标准,并拓宽选拔渠道。鉴于外交工作的性质及高要求,外交口译人才选拔标准应当综合考虑语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如,可以通过全国性的权威语言能力测试、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等确保候选人的语言能力,并结合其学习、工作经历全面考核其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至关重要。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与重点高校的合作打通人才推荐及选拔渠道,通过模拟联合国、演讲辩论、口译竞赛等途径选拔潜力突出的后备人才,也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尤其是国际组织在人才选用上的合作对接。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唐代并未形成译语人培训的成熟体系,有限的人才培养经验亦难以推广,这启示我们应当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外交口译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外语类院校是外交口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译语人肩负着多方面的职能,需要在不同外交场合展现全方位的素质与能力,这些职能与要求同样体现在当今的外交口译中。因此,各院校应当整合语言与非语言专业的课程资源,基于“口译+专业"的模式,通过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为有志于外交口译工作的学生提供充裕的基础知识储备。同时,各相关专业院校应当积极与外事部门及单位建立联系并展开长期合作,探索“口译专业+行业"的培养模式,通过实习实践、校外导师指导等方式实现学校培养与行业训练无缝衔接,基于跨组织合作培养体系打造复合型、应用型高端外交口译人才。

第三,在人才考核与待遇方面,唐朝鸿胪寺译语人位卑职重、晋升渠道单一,发展前景受限,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完善外交口译人才考核、晋升制度,提升其福利待遇。一是应当合理设计考核指标,综合考量译员自身能力、起点、工作年限、具体工作表现等因素,并结合其工作过程及结果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提升译员的工作热情。二是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与福利设计,基于译者能力和工作表现核定薪资,并对表现特别出色的译员给予奖励。同时结合外交口译的工作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福利制度。三是应当提供多元晋升渠道,结合外交口译工作的特点完善职级评定制度,鼓励译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最后,在职业规范方面,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在管理规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规范较为僵化严苛的问题。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外交口译人才的职业规范,也要避免操之过急、过于严苛等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升其职业规范。一要通过培训与宣传提升外交口译的职业道德。如,外交口译工作的机密性远高于普通口译,因此译员应有敏锐的保密意识,不得泄露机密,对泄露机密内容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要提高译员的责任意识,推行译者负责制。译员在外交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完善的译者负责制将督促译员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减少工作失误。三要制定并完善外交口译职业规范,通过系统的指南引导译员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目前中国翻译协会已经牵头制定了一系列翻译相关的行业规范,外交口译人才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基础,结合工作特点制定专门的职业规范,以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六、结语

本文从翻译政策视角考察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追溯唐朝的翻译政策阐释该制度的设立背景,描画出译语人的主要职能与贡献,并进一步剖析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主要局限,以期为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带来启示。笔者认为,基于礼宾接待、军事沟通、外部信息收集、外交斡旋等职能,译语人为唐朝外交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从制度层面来看,鸿胪寺译语人制度存在人才选拔上缺乏统一标准、人才培养未成体系、译语人品阶较低、升迁渠道狭窄、职业规范过于严苛以及职业惩罚残酷等问题,不利于译语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发现可以为当今以及未来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在人才管理、培养、考核以及职业规范等方面带来有益的启示。

注 释:

①又称钵阐布,吐蕃执政高僧。

猜你喜欢

译语口译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