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馆开展幼小衔接教学实践分析

2022-11-26沈玲玲

关键词:生活馆幼小创设

沈玲玲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江苏南通 226500)

引言

生活馆是班级区域活动的拓展与深化。生活馆的建设,不仅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同时也能够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来进行教学的实践,为幼儿的学习与人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也是实现科学优质的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关键。而在学前教育实践当中,幼小衔接是十分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科学且合理的幼小衔接能够为幼儿建设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桥梁,是引导幼儿人生发展以及学习发展的关键[1]。但是,科学的现代化的学前教育目标,要求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于幼儿的生活、学习习惯、独立性、交往以及自我保护等能力的培养。而生活馆的建设目的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更接近真实生活的场景,让幼儿在体验现实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参与和实践当中认识幼小衔接,并为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一教学目的是在于培养和提高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在生活引导当中培养幼儿的思维,并在具有趣味性和多元化的情境实践当中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使其在快乐中成长,在生活当中实践,让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也为其之后的人生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2]。

一、幼小衔接教学实践的意义

1.发挥着幼儿成长引导的积极意义

从幼儿园到小学,幼儿需要对学习环境进行重新地适应。若是不能够做好幼小衔接,就难以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从而使其在小学学习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3]。而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体系,而是一个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教育体系,要求幼儿教育要与小学教育进行相互联系,解决了传统教学实践当中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断层的问题,做到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

除此之外,科学且有效的幼小衔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幼儿在步入小学之后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些不适应的感觉。例如,在幼儿园学习当中,教师和家长并不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而在孩子们步入小学之后,这一现象则发生了转变,开始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正是这一转变,导致部分幼儿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存在着不适应性,做好有效的有效衔接,能够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学的一切变化,并引导幼儿参与到自主学习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当中来,为其之后的人生成长指引方向[4]。

2.整合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教学内容不同,也就导致两者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若是没能够做好幼小衔接,就会导致学前教育依然是停留在以自我为基础的教学平台之上,也会导致小学教育没能够更好地尊重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导致两者教学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通过幼小衔接,能够结合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整合小学教育的教育资源来形成一个更多维和立体的交易体系,能够有效地利用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多元成长,也为其之后的小学教育开展奠定基础。

二、立足生活馆做好幼小衔接引导的意义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

现阶段的学习教育更加关注于幼儿的多元成长,而立足于生活馆做好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更好地符合了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同时也更加关注幼儿在科学认知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生活馆的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教学材料,能够使其在自主运用和不断探究当中掌握一些基础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生活馆的建设还能够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主动的求知欲望,既营造出来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情境,也建设了一个以具体操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这样一来既能够立足于生活馆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能够利用生活馆当教具来培养幼儿的坚持和专注意识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之后的小学学习和人生成长做好了铺垫。

2.实现习惯养成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幼儿正处于一个是非观念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些观念和习惯的养成往往是来自幼儿的实践。生活馆的建设目的是创设一个具有感染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平台,让幼儿能够在不断地实践当中养成更好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在更加接近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做到寄情以景,以景怡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生活馆成为教化和陶冶幼儿的场所,也能够在不断地实践当中帮助幼儿养成爱生活、爱劳动和积极分享的健康生活态度。这样一来,能够在生活馆的教学引导之下做好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实现以生活馆为基础的教育引导和有效的幼小衔接。

三、利用生活馆开展幼小衔接教学实践策略

1.科学利用游戏,发挥生活馆(小厨房)的意义

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以具象感知和实践体验思维为主的,通过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一个更加立体且具有感染性与渗透性教学体系。在幼小衔接的实践中,通过生活馆的建设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实践性,同时也能够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促进幼儿多维度成长。基于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生活馆的特点创设一个“小厨房”的教育环境,通过生活馆内部空间的相互联通创设美食教育活动,结合教学实践性、引导性发挥教育本身的发展作用,让幼儿能够在摸索实践中成长,并在教师、家长的引导实践中实现环境潜移默化的交互作用,实现有效的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开始制作美食。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不要让幼儿仅仅是简单地学习和模仿,而是要鼓励其以已有经验来进行猜测和不断地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在生活馆内创设一个制作美味馅饼的生活活动,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实践。但是很大一部分幼儿并不知道下边的制作方式是怎样的,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是如何看着家长包饺子或者是制作包子的,然后让学生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尝试自己制作馅饼。在此过程中,幼儿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有的幼儿在制作馅饼的过程当中,会出现馅料溢出面皮的情况,此时教师要继续引导启发幼儿通过蘸水或者是捏合的方式将面皮捏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反复的尝试与自主实践当中,积累一些较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发挥生活馆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引导,让幼儿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从而使得幼小衔接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抓生活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馆的建设是创设一个极具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更好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同时也能够使得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在落实教学形象化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不断地具体实践做好有效的教育引导。同时,在幼小衔接的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一改以往教学内容转变,摒弃以往幼小衔接小学化的教育模式,而是将其转移到习惯培养当中来,以此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在不断地实践中加强教学有效性与实效性,实现生活馆的实践引导,也实现幼儿教育与生活馆建设的资源整合,做到不断拓展,科学发展。

在生活馆的教育实践引导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制作小汤圆的实践过程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更接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幼儿的成长。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丰富教学的实践器材,并通过更加科学的教育指导,让幼儿掌握包、切、揉、团、搓等多种方法。在此过程中,部分幼儿会由于操作难度较大而产生放弃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做好激励性的引导或者是评价,让幼儿更加积极且专注。在此之后,幼儿教师还可以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操作兴趣,并且能够引导其更加专注于某一件事物,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坚持和专注能力,这是实现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也在幼小衔接的实践当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立足教学引导,培养学习品质

科学的幼小衔接并不是具体内容的引导,而是教学方向的引领和幼儿成长方向的引导。生活馆的建设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和创设良好氛围,在尊重幼儿主体的大前提之下引导幼儿自主成长。这样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幼儿的独立自主意识,能够使得幼儿在之后学习实践中自主探索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需要整合生活馆的多种教育资源,并且进行不断教育实践与引导,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当中养成独立自主、坚持不懈、仔细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进而实现有效的幼小衔接,也在不断引导当中构建一个更加科学的幼小衔接体系,推动学前教育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馆,创设一个更具有真实性的活动情境,如利用生活馆不同的区域范围和教育资源来创设一个餐厅的生活情境,让幼儿结合自己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扮演餐厅当中不同的角色,如厨师、服务员或者是收银员等,也可以让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然后,引导幼儿自主地实践,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还原日常吃饭时做饭、上菜、吃饭、结账、打包等情境,也可以将这些情境进行细分,如引导幼儿如何做。教师通过创设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的教育情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并使其在主动地探究当中分析生活内容和解决学习问题,进而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实现科学的幼小衔接和有效的幼小衔接。

四、利用生活馆开展幼小衔接教学的经验总结

“幼小衔接”一直是让我们幼儿教师所困扰的问题,它是学前教育转向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整个衔接过程的引航者、护航者。为了更好地能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重视日积月累经验,严格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认真探索和寻求这一衔接过程的捷径。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顺利进行角色转变。

1.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

利用生活馆开展幼小衔接教学要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为小学打好基础。幼儿必须能承受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具有独立作业的能力,要有健壮的体质,较好的耐力,以及协调的动作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要保证幼儿充足的营养,重视体育运动增强幼儿体质,并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用品,管理自己的工具,在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渐学会管理自己。

2.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幼儿园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喜爱学习,使学习渗透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让幼儿不会感到苦恼、厌倦、紧张。所以,在幼儿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喜爱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欲望,这样幼儿入小学后才不会感到学习内容的枯燥。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要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剪刀、刷子、小铲子、小锤子等。教师可让幼儿大胆动手,自己完成操作。

4.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幼儿园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饱满的情绪,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气馁,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一定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做好,有始有终;具有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服从集体和成人的要求,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文明礼貌行为,使幼儿遵守公共秩序,有一定的是非观念。

结语

生活馆的创设不仅能够为幼儿搭建一个更贴近生活和还原生活的场景,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生活实践当中体会到生活不同的方面,使其更加热爱生活。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生活馆的环境创设和教育实践,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一些生活技能和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促进幼小衔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幼儿各种生活能力不断提高,使其多元成长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幼小衔接的核心内涵,创设与生活相同的情境,利用生活馆来做好多元化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馆幼小创设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北京阳光城溪山悦Hygge·艺术生活馆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晚晴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