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谚的文学价值阐述

2022-11-26王柳芳

关键词:农谚

□王柳芳

[内容提要]历代学者十分重视农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却很少关注农谚的文学价值。农谚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农谚有着高超的语言表现技巧,能够传神地表现出自然意境,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农谚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素材,给文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历代仿作者层出不穷。农谚亦往往被文人采摭入诗,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

农谚是有关农业生产的传世常言,是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农谚音韵谐合,易记易诵,展现了中华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具有田园牧歌情调,是深耕于我国农业社会的一种独特文体,取得了极为高超的文学造诣。历代学者十分重视农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却很少关注农谚的文学价值。限于笔者眼力所见,尚未发现有专文论述,故撰此文予以阐述。

一、农谚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农谚具有丰厚的文化内蕴,是观照农业生活的极佳素材,本身便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诚如林仲凡所云:“我国流传的农谚历史之长、地区之广、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大,是举世无双的。这些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晶,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农业遗产和文学遗产。”[1]397

(一)农谚的内涵十分丰富

农谚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了农作物耕种、节气、气象、林牧副渔、农村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农谚产生的年代极早,其出现与农业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先民便用谣谚来总结生产经验。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不少农谚的内容,《豳风·七月》一诗十分强调季节时令的变化,应为夏代流传下来的古谚,反映了人民对时令与劳作之间密切关系的认识,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便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安排相宜的农事和生活,具有经验总结的作用。陈子展便提出《七月》“可以作为豳地农谚、农活歌诀读,可以作为我国物候学史最古资料之一来读”[2]562。

农业耕种有很强季节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农民群众总结出了许多的节气农谚。自然界的动植物的活动与农时有着密切关系,时刻提醒着农民安排好生产活动。广大群众将花信与农时紧密联系,产生了一系列清新隽永的花信谚。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辑录了一首汉代农谚:“二月昏,参星夕,杏花盛,桑叶白。”[3]37指出杏花是报农时的重要征候,此谚极富诗意,营造出云霞满纸、热火朝天的农耕景象,沈德潜《古诗源》、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等选本便将这首农谚收录其间。又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亦生动地描摹出色彩鲜明的劳动场景。

气象农谚根据月令、星象、云霞、风向等变化进行天气预测,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囿于认知的局限性,人民群众无法完全掌握自然气象变化的规律,普遍持“万物有灵”的朴素观念,故气象农谚又往往具有超凡的想象力,认为动物皆有感知天气变化的能力。一些动物的举动往往被视为下雨的征候,陆佃《埤雅》引谚曰:“天将雨,鸠逐妇。”[4]172《士风录》载:“曲蟮唱歌,有雨弗多。”[5]96曲蟮即蚯蚓也,陆游《连日云兴气浊雨意欲成西南风辄大作比夜月明如昼》云:“鸠自呼鸣蚓自歌,何时甘澍以滂沱?封姨漫妒阳台梦,却付长空与素娥。”自注云:“二者乡人以为雨候。”又有“蛙声如潮带雨来”之谚,鸠鸣、蚓歌、蛙声,共同演奏着一首首悠扬动听的雨中曲。在气象农谚中,大自然充满生机和律动,宇宙各种事物相互影响,一起组成了农耕社会的美好图景。

(二)农谚寓意十分深刻

农谚的来源极为丰富,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6]1,收集了三十余首农谚,其中不少出自前代典籍。一些农谚原本由名人格言转化而来,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出自《管子·权修篇》;“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山云蒸而柱础润”;“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源于西汉桓宽《盐铁论·轻重篇》:“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积财千贯,不如薄技随身”出于北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些农谚极富有哲理,能够给予人们思想的启迪和美育的教化。

农业生产是天时、地利、人和等三种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遵循天道、敬畏自然的同时,农谚也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淳朴忠厚等美好品德,其中有不少督促农事的内容。如“若要富,土里做;若要饶,土里刨”,庄户人家若想要发家致富,就得在土地上多下工夫。元代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引之:“孩儿也,俺是庄农人家,一了说:‘若要富,土里做;若要饶,土里刨。’依着我,你两个休去,则不如做庄农的好。”

有些农谚亦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如王祯《农书》引用了“锄头自有三寸泽”[7]474论述了勤奋的重要性,陈旉《农书》“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指出了精细耕作的重要性,亦可用于学习上的指导。农谚包含着先辈生产和生活上的经验和教训,常常被圣贤者所引用,如《夏小正》注引谚“天河东西,浆洗寒衣”等。

(三)农谚抒发了农民群众的情感体验

农谚全方位地展现了广阔的农村生活,抒发了农民群众的独特情感体验,是考察古代农业社会的宝贵资料。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农谚的作用,宋祁《农歌》云:“农歌非度曲,新乐信蚩蚩。迺父知田事,吾王采谚辞。”刘毓崧《古谣谚序》亦云:“盖谣谚之兴,由于典诵。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当芜井菲,均可备询,访于輏轩。故昔之观民风者,既陈诗,亦陈谣谚。”[8]2

农谚饱含感情色彩,寄寓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事生活的热爱,“若要麦,见三白”“一腊见三白,田公笑赫赫”“正月三白,田家笑呵呵”等谚语均指出腊月得雪三次对来年的农耕十分有利。预示歉收的农谚则让人情绪低落,满目愁云,如“八月一声雷,遍地都是贼”,指农历八月的雷雨天气对农作物十分不利,预示着灾荒四起、盗贼横生的可怕场景。

农谚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朴素人生观,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如南宋陆游《村饮示邻曲》云:“偶失万户侯,遂老三村树。”自注:“谚:‘家有千树似封侯。’”农民认为拥有众多树木远胜于王侯贵族,表达了蔑视功名、珍惜农事的情感。广大农民群众将农作物视为有情感的事物,如“移树无时,莫教树知”“插柳莫教春知”,意为移栽时切忌摇动,故格外的呵护,以避免树干受伤,流露出对农作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二、农谚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农谚属于底层百姓的文学,没有经过刻意的雕饰,保留了口头语言的本来面貌,具有返璞归真的艺术美感。明代学者杨慎便认为农谚足以与《诗经》相媲美:“田夫之谚,而契周公之诗。信乎六律之音出于天籁,五性之文发于文章,有不待思索勉强者,此非自然之诗乎?”[9]572

(一)农谚是集体创作的民间诗歌

农谚句意高度凝练,具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形式,其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从广义来讲,属于集体创作的民间诗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彭定求《全唐诗》等诗歌总集便将歌诗谣谚一并辑录。

许慎《说文解字》云:“谚,传言也。”段玉裁注曰:“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10]95农谚世代传承,使宝贵的农业经验得以薪火相传,并保留了部分古老的用语习惯,是今人考察古代语汇的重要参考资料。杨慎将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所载农谚与先秦典籍进行了比对,“谚语云:‘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言冬至后,寒风吹篱落,有声如觱篥也。合于庄子万窍怒号之说,而可以为《豳风》‘一之日觱发’之解矣。”[9]571觱篥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管乐器,三九天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强冷空气过境时,北风吹过篱笆发出的声音犹如觱篥般呜呜凄凄,仿佛有无限忧怨在诉说,令人不寒而栗。“篱头吹觱篥”形象地表现出三九天的酷寒,别具古朴凝重之美。

农谚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细心观察,能够传神地表现出自然意境。如“麦秀风摇,稻秀雨浇”说明了农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形象地展现了农作物在风雨的滋润下欣欣向荣的画面。农谚还能形象地表现出世俗景象,如娄元礼《田家五行志》记载的九九谚:“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白鹭鸟休息时往往缩颈埋头于羽翅间,“鹭宿”形象地表现出穷苦人家因缺衣少被而蜷缩一团的宭状。

(二)部分农谚受到诗歌的影响

受诗歌创作的影响,不少农谚具有诗的节奏和韵律,五字、七字的形式十分常见,类于诗歌的一句或一联,如五字句:“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蝉鸣蛁蟟唤,黍种糕糜断”。七字句:“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将刀尺裁”“满天星斗光乱摇,或风或雨欲连朝”,皆清新流丽,富有优美情思。

部分农谚吸收了文人诗歌的语言和句式,从而变得典雅有致,诗意盎然,如方回《瀛奎律髓》便指出:“欧阳永叔《秋怀》‘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俗间有云‘香橙螃蟹月,新酒菊花天’本此。”[11]129一些农谚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语言更为凝练优美,如《豹隐纪谈》载:“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二至后九日为寒燠之候。”[8]618南宋诗人范成大根据吴地谚语写了两首《九九歌》,这便是最早的九九歌。

古代诗人善于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一些诗句因准确地概括出生产规律而传为农谚,如“终风且暴”出于《诗经·终风》,指终日不停之风往往伴随着暴烈的天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源于唐代李绅的《古风》,原指农作的艰辛和收获的丰硕,后来比喻有付出便有收获。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中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了山中春寒花迟的景象,也说明了地势高低对花木生长的影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而为农谚。唐代诗人许浑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与《田家五行》所载谚云“风急云起,愈争必雨”可相互印证,诗句形象地展现了大雨来临之前往往伴随着大风的自然景象,且极富有哲学意味,广泛传播而为农谚。“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原是宋人苏麟抒发牢骚的诗句,因准确地概括了光照对农作物生长的规律,能够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从而具有农谚的性质。“春雨贵如油”源于明代解缙的一首即兴诗作:“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云:“春雨贵如油,膏雨也。”用油来形容春雨的珍贵,殊为巧妙,故在民间广泛传播而为农谚。

(三)农谚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农谚主要通过口头传播,为了达到易记易诵的效果,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叠字、对偶、夸张等多种方法,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非凡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农谚用常见的人情事故来比喻农作物生产的道理,如“田怕秋旱,人怕老穷”,“人怕老穷”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以此类推,“田怕秋旱”的道理显而易见。“娘好囡好,秧好稻好”,用家庭教育的道理来强调选种育秧的重要性。

农谚充满民间文学特有的诙谐和幽默,描摹自然气象往往能妙尽形理,如宋代孔平仲《谈苑》载:“京东一讲僧云:‘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言云向南与西行,则有雨;向北与东行,则无雨云。亦有效验。”[8]699“老鹳寻河哭”“尘埃没老翁”形象地表现了干旱的情状,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谚语多为经验之谈,为达到不容置疑的效果,往往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予以表现,如《田家五行》载:“谚云:‘太婆年八十八,不曾见东南阵头发。’又云:‘千岁老人,不曾见东南阵头雨没子田。’言,云起自东南来者,绝无雨。”

三、农谚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历朝历代均秉承“以农立国”的理念,“务农桑足衣食,此礼义之所以起,孝悌之所以生,教化之所以成,人情之所以固也!”[12]21受儒家传统的影响,古代文人普遍具有以农为本、重农贵粟的思想。许多优秀诗人转益多师,虚心向老农请教,从农谚中汲取了无穷的创作灵感,使文学作品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农谚写作

为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部分文人刻意模仿农谚进行写作。唐宋以来,出现了对农民进行生产指导和劝勉的诗歌,如劝农诗、农技诗、耕织图诗等,这些诗歌借鉴吸收了农谚的内容和形式,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农业耕种的经验。劝农诗往往节奏明快,通俗易懂,十分适合民众传诵记忆。北宋时期,苏辙有感于海南地处荒僻、生产力落后,亲自写作《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对当地百姓予以教导:“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13]1194清代唐鉴作《训俗俚歌》八十六首,以农业谣谚的形式来歌咏农事常识,如:

陶朱公,善牧羊,牧羊亦是富民方。腾趠满山谷,滋养胜他畜。

耕要深,粪要沃,一亩可收四石足。耕浅获亦浅,况乃粪又短。

塘底泥,墙畔草,再加灶灰和野燎。酝酿出精华,肥田此可夸。[14]245

陆游关心民间疾苦,所到之处必对土物俗语有所留意,其诗大量引用农业谚语,形成了清空一气、明白如话的写作风格。陆游善于观察自然变化,通过“禽言”来总结农业耕种的经验,其《鸟啼》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蔟;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全诗节奏轻快,类于农谚似的口诀韵语的表述,抒发了对自然界鸟鸣的喜爱之情,亦有意对农事进行概括,以期利于百姓耕作,具有普及农业生产经验的应用价值。

(二)以农谚为创作灵感

农谚充满着泥土的芳香,是一种睿智而又诗意无限的语言。不少诗人以农谚为创作主题,叙述农家之事,颇有田园之趣。范成大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创作了以节气、气候为主题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诗中引用的农谚多达二十多次,其《晚春田园杂兴》云:“湔裙水满绿萍洲,上已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吴地有“上已蛙鸣,则知无水灾”的农谚,诗人通过通宵的蛙声,预知秋日稻田的丰收。《夏日田园杂兴》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整首诗是“芒种芒种,连收带种”之谚的铺衍,芒种时节是庄户人家一年中最忙的时刻,全家无论男女老少,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农活,虽然忙碌,但生活异常充实。《秋日田园杂兴》云:“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采用了农谚“甲子晴,米价平”之意,秋日甲子最怕下雨,若是天晴便意味着好收成,陆游《甲子晴》诗亦用此意:“今日甲子晴,秋稼始可言。老农喜相觅,随事具鸡豚。”范成大通过系统地引入节气农谚之意,使得《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极具秩序井然之美。

一些传授农技的谚语也受到了文人的青睐,王祯《农书》引谚曰:“斧头自有一倍叶。”[7]751北宋诗人梅尧臣《科斧》便以此农谚为创作灵感:“科桑持野斧,乳湿新磨刃,繁枿一以除,肥条更丰润。鲁叶大如掌,吴蚕食若骏。始时人谓戕,利俗今仍信。”桑树经过精心修剪后,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桑叶更加茂盛,吴蚕食之而愈加肥硕,全诗流露出重农爱农的喜悦心情。

(三)引农谚入诗

农谚清新可喜,往往被诗人采摭入诗,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文心雕龙》便指出:“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而圣贤《诗》、《书》,采以为谈。”[15]460杨慎提出“谚语有文理”的观点,并举出大量历代诗人引谚入诗的例证,其中绝大部分为气象农谚:

“炮车云”,东坡诗用之:“今日江头风势恶,礮车云起雨欲作。”“风花云起,下散四野”(如烟雾也),晁无咎诗用之:“明日扬帆应复驶,蒸云散乱作风花。”“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梅圣俞诗用之:“日脚射空金缕直,西望千山万山赤。野老先知雨又风,明日望此重云黑。”“柬鲎晴,西鲎雨”,则《诗》所谓“朝隮于西,崇朝其雨”也。[9]572

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了大量农事诗,其诗多引农谚,《雪后书北堂壁二首》其二云:“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胡仔释曰:“盖蝗遗子于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麦得雪则资茂而成稔岁。此老农之语也,东坡皆收拾入诗句,殆无余蕴矣。”[16]582苏轼《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又云:“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杨慎指出:“山东民谣云:‘霜淞打雾淞,贫儿备饭瓮。’‘淞’,音宋,积雪也,以为丰年之兆。”[5]430诗人在旅途中遇上大雪,一路颇为劳累,但联想到农谚之说,脚步便轻快了许多,仿佛纷纷扬扬的大雪全部便成了饭瓮中雪白的粮食,一扫行役诗的哀苦和牢骚。

一些农副经济谚语亦往往为诗人所用,如南宋叶茵《蚕妇吟》云:“扫下乌儿毛样细,满箱桑叶翦青柔。大姑不似三姑巧,今岁缲丝两倍收。”此处引用了“大姑拙,三姑巧”之谚,蚕是江南地区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人们把蚕当成亲生闺女看待,故称大姑、三姑。此诗通过引用农谚之语,流露出了人民群众对蚕姑娘特殊的亲密感情。

(四)引农谚说理论事

农谚凝聚着先贤的智慧,富有教育意义。一些诗歌通过耕作之道来感悟处世之道,如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云:“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以类于谣谚的形式歌颂了江南的富庶,也启迪人们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一些诗歌借农谚书写人情世故,如西汉刘章《耕田歌》云:“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8]44刘章乃汉惠帝次子,对吕后独揽政权早已心生怨言,他借写耕田之事来表达治理国家之理,寓意极其深刻,全诗采用隐喻双关的手法,用“种”来代表刘家天下,暗指吕后及其子侄非皇室正统,就像庄稼里的杂草,必须斩草除根,以免后患。整首诗真正的含义便是要巩固汉家王朝,必须毫无留情地将诸吕一网打尽。

四、结语

农谚天然流转,出自胸臆,可谓天籁之音、自然之诗,全方位地展现了千姿百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历代优秀诗人从中受益颇多。但囿于传统偏见,长期以来,农谚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鄙语”“俚语”,鲜有学者关注农谚作为民间文学的属性,农谚的文学价值未能得到深入的挖掘,农谚对精英文学的影响和渗透亦缺乏相应的阐述,这些都需要学界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农谚
红高粱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谚对外传播困境及对策
农村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究
漫话“二十四节气”农谚民谣
初冬
农谚专名英译的涵义与指称研究
《齐民要术》农谚中的文化精神简析
农谚
从德语的星期农谚看德国文化
我给“农谚”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