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融合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策略

2022-11-26王瑞芳

辽宁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融合教材

王瑞芳

(山东省临沂市杏园小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上,缺少融合思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了后一篇课文就忘记了前一篇课文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时,每一单元所选课文均围绕同一主题,以便学生在学习中承前启后,提升阅读素养。在这种新的教材编写模式的影响下,融合阅读教学思想渐渐地走进广大一线教师的视野中。融合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教与学方式的不同,它改变了原来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识记为主的方式,围绕单元学习主题,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融合教学理念,可以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那么,如何基于融合阅读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策略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部分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试谈融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融合单元导语,让阅读教学有目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课文安排中,在每一单元开始,教材编写者都为学生设计了单元导语。所以,基于融合教学理念组织阅读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融合单元导语,让学生在接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时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横向融合,建立整本教材的目标体系

单元导语的融合可以分为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比如,在学期开始,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语,让学生先感知本册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明确重点要学习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本学期、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融合其他相关学习材料,辅助自己的课堂学习。

(二)纵向融合,优化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

所谓纵向融合,就是对同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和学习重点进行融合,以此深度呈现单元学习目标。比如,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单元导语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本单元安排的学习内容与民俗有关。本单元课文中涉及了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同时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学生之前参与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传统节日的民俗已经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合当地的民俗风情,进行比较性、研究性学习,从而让融合教学深度进行。

另外,在这一单元的导语下方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教材编写者是这样强调的:一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如何详写主要部分;二是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从这两个导语中就可以看出,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抓住课文内容的重点,学习如何写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同时,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要能够掌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习作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把单元教学要求明确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阅读有目标。

二、融合单元课文,让阅读教学有系统

基于融合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十分注重对单元课文的融合处理,即对同一单元的课文进行“轻重缓急”的有序整合,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其融合策略可以概括为“抓、扶、放、引”四个环节,即抓住单元的某一篇课文进行精读精讲,当学生习得一定的文本解读方法之后,我们再“扶”学生一把,让学生学习另外一篇课文,最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单元内的其他课文,“引”导学生把在精读基础上习得的文本阅读方法自主运用到其他课文的阅读之中。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阅读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以促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真正发生。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民风民俗”中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在这四篇课文中,除了《古诗三首》之外,其余的三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都有详有略,都是通过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问题。以精讲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在这几件事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民风民俗?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精析文本,学生明白了这篇课文的详写部分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腊八之后到腊月二十三之前,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些日子里的活动与前面五天的活动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慢慢习得解读文本的能力。

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扶一扶”“放一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解读文本,教师只是适当进行点拨。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腊八粥》这篇课文写了“等粥”与“喝粥”两件事,详写部分是“等粥”过程,“喝粥”过程是略写。而“等粥”过程又是通过“盼粥”“分粥”“看粥”“猜粥”四个场景的描写来体现的。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融合阅读能力就得到了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融合同类语句,让阅读教学有基础

在课堂上对同类文字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思想,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编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经典名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情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的立足点不能仅仅是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课堂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比如,《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在中秋节对好友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无法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融入其他描写中秋的诗句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由于这首诗是学生学习过的,很容易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师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中的要求,引导学生找类似的诗句。学生找到了许多诗句,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袁枚《随园诗话》中的“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等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培养了知识整合能力,还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文化底蕴。再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之后,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冯骥才的《花脸》、肖复兴的《花边饺子》等。在学完《腊八粥》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冰心的《腊八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看看二者在语言文字的叙述方法与描写内容上有何异同,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融合课外阅读,让阅读教学有拓展

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才能更好地提升阅读素养。小学三个学段分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同时,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文。而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总字数仅15万字左右,只依靠教材中的课文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融合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应立足课内阅读,拓展课外阅读,让课内阅读引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反哺课内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三部国外名著的节选。第一篇《鲁滨逊漂流记》先为学生介绍了书的内容梗概,然后再节选部分故事;后面的两篇课文节选自《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本单元从课文到“口语交际”,再到“习作”与“语文园地”都是围绕这三本书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之后,教师要把这三本书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爱丽丝漫游奇境》。这几本外国文学名著都讲述了主人公奇妙而曲折的旅程,故事情节生动,非常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基于融合教学理念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对阅读内容感兴趣,才能自主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成果展示、阅读笔记评比,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我读名著我思考”活动,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主题帖,征集学生的阅读故事,供师生交流学习。班级中也可定期举办“读书小书虫”活动,实行“阅读星级评比”,以此促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当然,在为学生选择课外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比如低年级要以绘本为主,中年级要以寓言、童话故事为主,高年级要以中外名著为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让融合教学高效进行。

融合阅读教学以统编教材的自然单元为基础,立足课内单元,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教学,建构一个课内外融通的专题阅读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化设计、专题化实施及课内外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小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阅读兴趣不浓的问题。融合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读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满足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深入研究融合阅读教学策略,使其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助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融合教材
教材精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